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动漫,91亚洲午夜一区,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v二区丶,久久九九国产精品自在现拍

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

定 價:¥25.00

作 者: 趙劍敏著
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竹林七賢

ISBN: 9787806168578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0cm 頁數(shù): 422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竹林,是一種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景觀,走進鄉(xiāng)間,走進山野,隨意舉目便能瞧見,一點不稀罕。然當士子走進這平常的竹林,竟產(chǎn)生了文化史的奇觀,產(chǎn)生了政治史的奇跡,產(chǎn)生了心靈史的奇談。奇觀,奇跡,奇談,一連串奇字,在魏晉間化出了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劉伶、王戎。竹林和七賢渾然一體,難分難解,人稱竹林七賢。竹林七賢信老莊,尤崇莊子。他們與竹林物化真趣的景象,用莊子化蝶的故事來比喻,真不知是竹林化作了七賢,還是七賢化作了竹林?抑或竹林本就是七賢,七賢本就是竹林。竹林七賢是個群體,如若將他們喻為竹子的話,七人猶如七棵青翠的竹子,參差散立在嵐氣籠罩的竹林中。有人認為竹林七賢皆是些脫俗之人,其實,他們身上有很多的俗氣,各自又有各自不同的俗氣。其可貴之處,在于以苦苦的掙扎來蔑視俗,打破俗,跳出俗。其可悲之處,在于掙脫的失敗,以及由此帶來的沮喪,或“迷途知返”,重新與俗合流。他們的身上有同,至少都有過同,這個同是高蹈出世,是做隱士,是學神仙,是與人間的煙火保持某種距離。沒這個同,不可能聯(lián)袂走進竹林中;沒這個同,不可能在一個相當?shù)臅r間內(nèi)將竹林視作為家;沒這個同,也就不可能被人呼作“竹林七賢”。然而,正像偌大個世界中,沒兩棵竹子會是一模一樣的,竹林七賢是七個人七個樣。這七棵“竹子”,搖曳多姿,各有各的靜態(tài)舞姿,各有各的青黃季節(jié),各有各的風韻精神。他們身上有異,有反差很強烈的異,這個異是來自如何對待以禍患為底基的榮華富貴?如何對待以煩惱為伴儔的身家性命?如何對待寂寞為主題的漫長生涯?如何對待說空非空生前身后的名?沒這個異,竹林也就太平靜了;沒這個異,七賢的生存狀態(tài)也就太簡單了;沒這個異,竹林七賢也就失去了作為千古話題的意義。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竹林七賢合成活靈活現(xiàn)的眾生相。惟有如此,竹林七賢才是呼之欲出的士人群體。竹林七賢的精神,使士子和竹子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東晉王子猷每居空宅,便令人種竹,詠嘯著說:“何可一日無此君。”北宋蘇東坡面對慘淡人生,灑脫地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庇腥瞬唤獑?,此書既然為書,為何不寫成章節(jié)的式樣,一氣呵成,而要弄成這一篇篇支離破碎的勞什子,是否存心在趕新潮,學時髦?回答是:非也。不得不如此。原因有二:一是史料的多寡不均。竹林七賢的史料量,其中嵇康、阮籍、山濤、王戎是正常的。然翻開《晉書》中的向秀本傳,會一陣傻眼,傻眼不在傳主的傳奇,不是傳主的名望,也不是傳主的其他什么東西,而是本傳太短,短得實在不成樣子,若扣除一篇不太長的《思舊賦》,居然只有區(qū)區(qū)九行,不,說得精確一點,是八行半。向秀本傳是這樣,阮咸、劉伶兩人的本傳也差不離。三人的本傳如此短少,那么是否能借助別的史料?可檢覽的結(jié)果,除了《世說新語》有零碎的記載,其他史書的相關存錄更是微乎其微。既然要寫竹林七賢的整體,那就不可能繞過向秀、阮咸、劉伶。可是,如此少的史料,拿來給三人做綜述性傳記,確實有些捉襟見肘,且與其他四人嚴重的不均衡。二是人物的時代跨度太懸殊。無論是殺身成仁的嵇康,還是抱疾而終的阮籍,都亡于曹魏王朝崩潰的前夕,是十足的魏人;而其他五人,一并進入了三家歸晉的時代,山濤基本活動在晉武帝一朝,王戎身當晉末的八王之亂,向秀、阮咸、劉伶有各自的大限。由此,缺乏一根主線,貫穿始終的主線,若是硬行做來,必產(chǎn)生閱讀的凌亂感。面對這樣結(jié)構(gòu)的史料,是棘手的,正因為棘手,為何以前全面研究竹林七賢的成果寥若晨星,也就有了答案。孫子曰:“通于九變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兵法變化之妙,存乎一心,文法當是同理。冥思苦想,反復變局,方得出這不是辦法的辦法。這不是辦法的辦法,旨在讓每一篇有個鮮明的主題,有個相宜的適度,有個史料互補的機會。分之,各為一題;合之,匯成總題。談起撰寫中國歷史的文或書,給人的感覺,似乎有很翔實的史料層壘堆積在那兒,從事史學者只要信手拈來,做些排比、翻譯、詮釋,就能把古人栩栩如生地傳遞給今人。其實不然,大不然,作者面對的是已入土的時代,一種沒有任何一個活人能充當見證人的時代,它只記錄在蟲蠹風朽的斷簡殘篇之中,隱藏在布滿暗紅水漬綠銹斑駁的文物之內(nèi),鐫刻在黑幽森然角缺身裂的碑石之上。秦時明月漢時關,古人故事,陳物舊書,要予以復活,絕非一件省心的事。將歷史化為現(xiàn)場,顧名思義,應該是立體的,而非平面的,更不能是點線的。想時容易做時難,這個難,難在分寸的把握上。過分渲染氣氛,會向小說靠攏,活是活了,但活得不可信,活得失去了那個時代的味。過于強調(diào)忠于史料,無血無肉的枯燥呆板又會接踵而至。故而,既不可太虛構(gòu),又不可膠柱鼓瑟,一種特殊的中庸之道便成了寫作的原則。要完整再現(xiàn)過去的時代是不可能的,不得已而求其次,求的是盡量靠近過去的時代,盡量發(fā)掘過去的時代。在確立主題思想后,通過史實鉤稽,加以文學手筆,哲學思考,心理分析,“還原”歷史場景、人物活動及風土人情,勾勒出時代、王朝、人物在歷史進程中的軌跡,揭示盛衰轉(zhuǎn)化的生態(tài)起伏,揭示成敗相依的悲劇因素,揭示禍福相倚的永恒命題。史學是對人的生活的記錄,文學是對人的生活的描寫,哲學是對人的生活的思索,三位一體,均源于人基本的生活。把學問變成純粹的學問,遠離人的生活,這是違背了學問的初衷。史料是骨架,文筆是血肉,思辨是精神。司馬遷的《史記》,之所以能成為文化史上碩大的豐碑,成為文史二界的經(jīng)典,其中的行文方式,足以讓人尋味。

作者簡介

  趙劍敏,祖籍江蘇無錫,1955年生于上海。長期致力于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在京、滬、港、臺出版《盛世魂》《皇冠與鳳冠》《五代史》等著作六部,在海內(nèi)外報刊發(fā)表學術論文、散文、雜文數(shù)十篇。

圖書目錄

自序
絕交的背后
彈弓隱在蒼云
品勢大較量
仙氣化入紅塵
大隱隱于朝
時無英雄
遙望汨羅江
望金闕
布衣成了大老
丑陋的酒神
狂士馬攜紅袖
從綠影中見證
神朗的俗物
爐上烤炙榮祿
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gspecialtie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