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第一部研究漢字的重要典籍,是漢代許慎歷時20余年的精心之作。許慎發(fā)明象形、形聲、指事、會意等“六書”,對篆文能見形見義,讀者可因此上溯造字之源頭,下辨各種字的演變歷史。本書是研究中國漢字的必不可少的參考書籍。 前言說文解字三十卷,后漢許慎撰。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縣東)人。由郡功曹舉孝廉,再遷,除(氵交)長,入為太尉南(外門內合)祭酒。當從賈逵受古學,博通經籍,時人為之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所著除說文解字外,尚有五經異義、淮南鴻烈解詁等書,今皆散逸。 許慎作說文解字,創(chuàng)稿于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一00),至安帝建光元年(公元一二一)九月病中,始遣其子沖進上。從創(chuàng)稿至最后寫定歷時二十二年,為生平最經心用意之作。成書之后,經過數百年之展轉傳寫,又經唐朝李陽冰之竄改,以致錯誤遺脫,違失本真。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九八六)命徐鉉等校定付國子監(jiān)雕板,始得流傳于世。徐鉉第錯亦攻說文之學,作說文系傳。故世稱鉉所校定者為大徐本,系傳為小徐本。徐鉉字鼎臣,本南唐舊臣,降宋后官至左散騎常侍。其校說文解字,除糾正本書脫誤外,又略有增改。增改之跡,約有五端:一、改易分卷。許慎原書分十四篇,又人敘目一篇,許沖奏上時,以一篇為一卷,故稱十五卷。徐鉉以其篇帙繁重,每卷又各分上下,其為三十卷。敘目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至「理而董之」(新印本三一九頁下一五行)本是一篇,目錄即夾敘在自敘之中。鉉乃分「此十四篇」以下為下卷,并誤增“敘曰”二字于下卷之首,遂使上卷之文無所歸屬。敘目后,自「召陵萬歲里」至「二十日戊午上」(新印本三二0頁上一三行)為許沖進書表,自「召上書者」至“敕勿謝”為漢安帝詔,上下文接寫,亦欠明晰。二、增加標目。古人著書,皆列敘目于本書末。鉉乃徇時俗之例,別加標目于卷首,其文與第十五卷許慎自記者雷同。三、增加反切。許慎時代尚無反切,故注音僅云「讀若某」而已。徐鉉始據孫(忄面)唐韻加注反切于每字之下,但與漢人讀音不符。四、增加注釋。原注未備者,更為補釋;時俗偽變之別體字與說文正字不同者,亦詳辨之,皆題“臣鉉等曰”為別。問引李陽冰、徐鍇之說,亦各署姓名。五、增加新附字。凡經典相承及時俗要用之字而本書不載者,皆補錄于每部之末,別題曰「新附字」三代典籍皆用篆籀古文繕寫,但諸侯異政,字體亦無統(tǒng)一規(guī)格。秦漢以降,分隸行草紛然雜出,反視篆籀古文為奇怪之跡。許慎乃博綜篆籀古文之體,發(fā)明六書之指,因形見義,分別部居,作說文解字,使讀者可以因此上溯造字之原,下辨分隸行草遞變之跡,實為中國文字學上第一部有系統(tǒng)之創(chuàng)作。今許書原本失傳,所見者惟徐鉉等校定之本。鉉等雖工篆書,但形聲相從之例不能悉通,增入會意之訓,不免穿鑿附會(錢大昕說)。清代學者以研究說文為專門之學,段玉裁、桂馥、嚴可均及近人章太炎諸家均有重要補正。而地下陸續(xù)出土之甲骨文金文,尤可考訂許氏原文之失。故古文學學之研究,以后當續(xù)有進展,不能盡信前人之說為定論。惟從事研究者,終當以說文解字為基礎。清嘉慶十四年(公元一八0九),孫星衍覆刻宋宋本說文解字,世稱精善,但密行小字,連貫而下,不便閱讀。同治十二年(公元一八七三)番禺陳昌治復據孫星衍本改刻為一篆一行本,以許書原文為大字,徐鉉校注者為雙行小字,每部后之新附字則低一格,如此乃覺眉目清朗,開卷(liao)然。新印本即以陳昌治刻本為底本,并兩頁為一頁而縮印之。又于每篆之首增加楷體。卷末附新編檢字,分三部:(1)檢部首諸字,(2)檢說文解字本文及新附字,(3)檢別體字,即徐鉉所注之俗別字也,三部皆依楷體筆書為次。惟由篆蛻化為楷,孳生轉變,時有異同。今以楷代篆,用筆書排次,雖免有錯誤不妥之處,希望讀者隨時指正。殷韻初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