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青年學子季羨林赴德留學,開始了十年羈旅生涯。數(shù)十年后,學術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憶及往昔,遂寫下一部《留德十年》。本書循時間的脈絡,記述了先生當年拋家傍路赴德求學德經過。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學,先生幾經輾轉選定印度學為主修方向,遂對其傾注熱情與辛勞,最終獲得博士學位,也由此奠定了畢生學術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過程中,先生飽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陰霾帶來的戲劇性苦難,而于苦難之外,又更難忘學長深思,友人情深。先生雖言“自傳”只述事實,不及其余,然“詩與真”并行不悖,洋洋十數(shù)萬言,生命之詩性本已蘊藉其間。季羨林先生是當今公認的學術泰斗。他出身農家,幼時家里沒有一本書;叔父決定培養(yǎng)他上學,由此命運有了轉折;舊式家庭給了他一個包辦婚姻,而在離家求學十一年后,夫妻二人仍相濡以沫;當年他同時考上的清華和北大,為了出國的夢想夢想決意選擇了清華;在哥廷根也曾有過一段苦澀的異國之戀;思戀故土,他謝絕劍橋邀請,毅然回國;在受過“文化大革命”的煉獄之后,走出牛棚,他笑容依舊;這就是一代學術大師季羨林先生一生的幾個片斷。《留德十年》中,先生用素樸而不乏智慧靈光的語言講述了1935-1945年留學德國的經歷。在當時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他滿懷激情孜孜不倦地學習,獲得博士學位。后又刻苦研究吐火羅文,在該領域成為世界級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