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动漫,91亚洲午夜一区,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v二区丶,久久九九国产精品自在现拍

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戲劇與戲曲元明清散曲選

元明清散曲選

元明清散曲選

定 價:¥28.00

作 者: 王起主編;洪柏昭,謝伯陽選注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叢編項: 名家名選叢書
標 簽: 古典小說

ISBN: 9787020050086 出版時間: 198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48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前 言正如人類的物質(zhì)生產(chǎn)在不斷地變化發(fā)展一樣,人類的精神生產(chǎn)也在不斷地變化發(fā)展。我國源遠流長的詩歌,就經(jīng)歷了從四言到五七言,從古體到近體,然后又演變?yōu)樵~和散曲的過程。散曲,是我國最后一種具有生命力的古典詩體,它曾經(jīng)煊赫過一時,取得了與詩、詞鼎立的地位。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對它卻注意得不夠,以為它在元代盛開過燦爛的花朵以后,就從此凋謝萎。這種誤解,可能是因為“唐詩、宋詞、元曲”的提法引起的。這倒不是說這一提法有什么錯誤,不,問題是在于我們的理解。因為 那不等于說唐以后無詩,宋以后無詞,元以后無曲。就這幾種詩體而論,實際上都是貫串了以后的各個時代,繁衍不絕的。我們要加強對散曲的研究,理出它在元明清三代的發(fā)展脈絡(luò),還它個瑰麗多彩的本來面目。抱著這樣的目的,我們編選了這本《元明清散曲選》,并在這里闡述一下我們的理解。一 散曲的產(chǎn)生和特點散曲可分為北曲和南曲兩種。它們的出現(xiàn),同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有關(guān),同文學、音樂的發(fā)展也有關(guān)。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qū)由于地理環(huán)境、自然條件、居住民族的不同,表現(xiàn)在生活和文化上也有差異。當國內(nèi)由一個統(tǒng)一政權(quán)管轄的時候,這些差異還不太明顯;而當國內(nèi)政權(quán)分立時,這些差異就越來越明顯。從十二世紀前期起,女真族和蒙古族統(tǒng)治者先后據(jù)了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建立了與南宋相對峙的金和蒙古政權(quán);到了一二七九年,元世祖忽必烈還統(tǒng)一了全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的王朝。我國傳統(tǒng)的音樂、歌舞發(fā)展到北宋時期,已經(jīng)相當豐富,大曲、轉(zhuǎn)踏、鼓子詞、唱賺、諸宮調(diào)、曲子詞等,在各地相當流行。在統(tǒng)一政權(quán)底下,這些藝術(shù)起源的地區(qū)雖各不相同,但大體上以統(tǒng)一的形式演唱;宋金對立以后,逐漸出現(xiàn)了變異;加上各地不斷涌現(xiàn)出新的民間歌曲,于是就逐漸融合、發(fā)展為新的文藝樣式。這新的樣式,從戲劇上來說是雜劇和南戲,從音樂和詩歌上來說就是北曲和南曲。無論北曲還是南曲,其曲調(diào)的主要來源都是民間歌曲。女族和蒙古族統(tǒng)治北方的時期,北方的民歌創(chuàng)作相當興盛,“俗謠俚曲”大量涌現(xiàn)。據(jù)元人燕南芝庵《唱論》載,東平、大名、南京(今河南開封)、彰德、陜西等地都有各自傳唱的歌曲,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也不斷傳入,這兩部分曲調(diào)占了北曲曲調(diào)的大多數(shù)。在這基礎(chǔ)上,北曲又吸收了大曲、唐宋詞、諸宮調(diào)的部分曲調(diào),組成了龐大的聲腔系統(tǒng)。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契丹、女真、蒙古人更具有慓悍粗獷的作風,他們的曲調(diào)也就具有迥異于宋詞音樂的風格特點;即使是被吸收進來的詞調(diào),也是經(jīng)過了改造,納入統(tǒng)一的聲腔系統(tǒng)的。配合這些曲調(diào)創(chuàng)作的歌詞,除了受音樂風格制約以外,還要受南北人民生活、語言、審美心理等方面差異的影響,其表現(xiàn)出來的面貌,自然也就與宋詞大不相同;簡單說來,就是多用北方口語,句式靈活多變,在定格外可加襯字,韻腳平仄聲通押,用韻較密,不避重字、重韻,表現(xiàn)手法尖新刻露;給人以生動活潑、豪邁粗獷的印象。南曲也起源于宋金對立時期,其地域則是東南沿海一帶。“村坊小曲”和“里巷歌謠”(見徐渭《南詞敘錄》),構(gòu)成它曲調(diào)的基礎(chǔ)。在發(fā)展過程中,它又吸收了大曲、唐宋詞、諸宮調(diào)、唱賺中的曲調(diào)來豐富自己;北雜劇在元代流傳到南方以后,它甚至還吸收了雜劇的曲調(diào)。這樣,比之北曲,南曲的曲調(diào)就更加豐富。值得注意的是,它吸收的詞調(diào),要比北曲多得多,而且基本上保持了原來的唱法。這是因為許多文人、藝人隨著宋室的南遷,把詞帶到南方來之故。南方的文學藝術(shù)一向比較溫柔婉轉(zhuǎn),南曲的曲調(diào)也帶著這一特點;因此根據(jù)這些曲調(diào)譜寫的歌詞,也就典雅纖麗,與長短句詞相差不遠:它少用襯字,口語的運用也遠沒有北曲多,比較講究字面的雅正和表意的含蓄。南北曲在宋金對立時期差不多同時產(chǎn)生以后,北曲的發(fā)展卻優(yōu)于南曲。這是因為北方戰(zhàn)亂頻仍,入主中原的少數(shù)民族不習儒術(shù),思想控制有所放松,傳統(tǒng)的詩文衰落,故文人從事這種新興歌曲的創(chuàng)作較多。而南宋則在儒家思想的控制下,視民間歌曲為鄙俚,故染指的極少。等到元朝統(tǒng)一了中國,由于蒙古統(tǒng)治者的愛好,也由于藝術(shù)上的比較成熟,北曲挾雜劇的勢力風行全國,南曲就更加一蹶不振,無人注意了。元末南方人民紛紛起義,南曲才開始重露頭角,在散曲中也開始出現(xiàn)了南北合套。但直到明初為止,它還是“柔緩散戾,不若北之鏗鏘入耳?!保ā赌显~敘錄》)所以明初的曲壇,也仍然是北曲的天下。弘治、正德以后,南曲隨著傳奇的發(fā)達和經(jīng)濟文化重點逐步向東南地區(qū)轉(zhuǎn)移,才逐漸興盛起來,取得了與北曲并駕齊驅(qū)的地位。到了嘉靖、隆慶年間,以經(jīng)過改造的旋律優(yōu)美的昆山腔演唱的南曲,一下子風靡全國,北曲遂迅速衰落。此后雖然一直也還有北曲的創(chuàng)作 但卻是經(jīng)過昆山腔改造的北曲,不復(fù)是原來的樣子了。到了清代乾隆以后,昆腔衰落,南北曲逐漸變?yōu)橥皆?,成為文人格律詩的一種。下面,簡單敘述一下散曲的體裁特點。無論北曲或南曲,都可分小令和套數(shù)兩種形式。小令每支獨立,一韻到底,相當于詩的一首,詞的一闋。每支小令都有一個牌名,即曲調(diào)的名稱?!毒艑m大成南北詞宮譜》所收北曲曲牌有五百八十一個,南曲則有一千五百十三個。各調(diào)有不同的字數(shù)、句法、平仄、韻腳,即所謂“句式定格”。這些曲調(diào)分屬于不同的宮調(diào),北曲有十二宮調(diào),南曲有九宮十三調(diào)。小令還有兩種變體:一是北曲中的帶過曲,即連用兩首或三首宮調(diào)相同而旋律恰能銜接的曲調(diào),合成一首新曲。其組合有一定規(guī)律,不能隨便搭配,常見的〔雁兒落帶得勝令〕、〔沽美酒帶太平令〕、〔罵玉郎帶感皇恩采茶歌〕等。二是南曲中的集曲,又名犯調(diào),它的形式與北曲的帶過曲相似,而內(nèi)容實不相同。帶過曲是取各曲的整體合成,調(diào)名仍用各曲原名相連;集曲則摘取各調(diào)的零句而合成一個新調(diào),另外起一新名。例如〔醉羅歌〕是摘取〔醉扶歸〕、〔皂羅袍〕、〔排歌〕三調(diào)各數(shù)句而成,〔金絡(luò)索〕是集〔金梧桐〕、〔東甌令〕、〔針線箱〕、〔解三酲〕、〔懶畫眉〕、〔寄生子〕各數(shù)句而成,〔七犯玲瓏〕集七調(diào)〔巫山十二峰〕集十二調(diào),還有多至集三十調(diào)的。而帶過曲則連用不能超過三曲。 還有一種叫做“重頭”的小令,即一再重復(fù)使用同一曲調(diào),歌詠一件連續(xù)的或同類的事情。例如元代張可久用四首〔賣花聲〕分詠春夏秋冬四景,明代無名氏以百首〔小桃紅〕詠唱《西廂》故事。但這種小令每首用韻不同,所以并不能算一套。套數(shù)是較為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它吸收宋大曲、轉(zhuǎn)踏、諸宮調(diào)等聯(lián)套的方法,把同一宮調(diào)最少二支以上的曲子聯(lián)綴起來,首尾一韻,并有尾聲(也有少數(shù)沒有尾聲的)。元代末年出現(xiàn)的南北合套,把宮調(diào)相同的南北兩種曲調(diào),交錯使用,有一定格式。二 元代散曲盡管蒙古人的統(tǒng)治結(jié)束了國家長期分裂的局面,客觀上有利于歷史的進程。然而強烈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卻不能不給其統(tǒng)治帶來野蠻的色彩。蒙古貴族和色目上層分子,倚仗權(quán)和法律的保護,肆意欺壓人民。官吏貪污腐敗,社會秩序混亂,是歷史上少有的黑暗時代。曾經(jīng)在宋代得到特別優(yōu)待的漢族知識分子,這時候地位一落千丈。雖然“八娼九儒十丐”之說可能是南宋遺民的慪氣話,但是卻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現(xiàn)實??婆e之路斷絕了,讀書人喪失了進身之階;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們還隨時會受到突然的侵襲;即使是一些作了官的漢人,也要受上司和同僚的氣,弄不好還會招來殺身之禍。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散曲作家們唱出了憤懣的歌聲。一般人喜歡把散曲作家分為豪放和清麗兩派,這能否概括他們多樣的風格,也很難說。事情總是相對的。要細致地區(qū)分,即使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也未必能盡窮其妙;但如果粗略一點,那么分成兩類,也未嘗不可以。這正如詞的分為婉約、豪放,雜劇的分為本色、文采一樣,倒是比較簡單明了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具體劃分的時候,不能太死板。一個作家的藝術(shù)風格,往往隨著生活、思想與作品題材的改變而改變,并不永遠固定,此其一。大作家的作品往往具備多種風格,此其二。小作家作品太少,或者沒有明顯的特色,此其三。一般說來,把作品劃分風格容易,作家劃分流派難。因此我們下面的敘述,并不強求一律,有時接觸到這個問題,有時卻沒有接觸到。元代散曲的發(fā)展,以成宗大德末年(1307)為界,大致可分前后兩期。元初染指散曲的作家,很多是位高官顯的文人。如楊果、劉秉忠、胡祇遹、王惲、盧摯、姚燧等,他們都是在詩詞創(chuàng)作之余,偶爾寫點散曲。藝術(shù)上的拘束,顯示出他們對這一形式還不夠熟悉。內(nèi)容多寫個人情懷,偶爾流露一點故國淪亡的淡淡哀傷。這大概是為蒙古政權(quán)服務(wù)的文人的通例吧,元初其他居官的詩文作家,也多是這樣的。這里取得較大成就的,是盧摯。他留下的散曲不但數(shù)量較多,而且寫景詠史,都有可讀;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幾首,尤為雋永。稍后的居官并在散曲上取得成就的作家,卻也不多。馮子一口氣和了白無咎四十首〔正宮·鸚鵡曲〕,寫“汴梁上都天京風景”,顯示了藝術(shù)的才華。張養(yǎng)浩在退居林泉以后,慨嘆居官的危險,確實是過來人的口吻。他盡情謳歌隱逸,謳歌自然,作品豪放灑脫;關(guān)中詠史諸作,感慨尤深。 這時期更有成就的,是在野與沉淪下僚的一群?!敖鹬z民”杜仁杰與白樸,都有些傳誦的作品。杜仁杰的套數(shù)《莊家不識欄》,寫莊家聲口、神態(tài),那通俗的口語,那幽默的趣味,在散曲史上算得上是“本色”的佳作之一。這套曲的價值還在于它保存了元代勾欄演戲的珍貴史料。白樸的作品疏放清麗,有著鮮明的詩酒優(yōu)游的色彩。他兼寫雜劇,所以〔中呂·喜春來〕《題情》中的抒情女主人公,也與《墻頭馬上》中的李千金一樣,有著沖破封建禮教的要求。投身到勾欄瓦肆中,“偶倡優(yōu)而不辭”,以創(chuàng)作雜劇為主的作家,象關(guān)漢卿、馬致遠等,他們都沒有詩文流傳下來,其散曲更與詩文作者大異其趣。關(guān)漢卿的〔南呂·一枝花〕《不伏老》,以其強烈的戰(zhàn)斗精神聞名于世。他充分利用散曲格律自由的特點,把要說的話說到十分,表現(xiàn)得特別本色通俗。他善于寫愛情題材,寫戀人相會時是那樣的大膽,寫別離時又是那樣的依戀,這大概得力于多與風塵女子接觸,熟悉她們的生活和思想吧。作為一個飽受統(tǒng)治者腌臜氣的下層知識分子,他唱出了“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甚么”之類的反話,其悲憤可以想象!馬致遠更被譽為“振鬛長鳴,萬馬皆瘖”(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的作者,風格兼有豪放與清麗之長。他的雜劇都充滿了自我的表露,散曲就更是這樣。〔雙調(diào)·夜行船〕《秋思》、〔南呂·金字經(jīng)〕《未遂》、〔南呂·四塊玉〕《恬退》、《嘆世》等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憤世、厭世、避世思想,和雄勁蹈厲、寄慨無端的表現(xiàn)方式,為后世懷才不遇、看破世情的知識分子所宗仰,一直奉為豪放之宗。他的功力還表現(xiàn)在景物的描摹上,其特點是把自然美的再現(xiàn)與強烈的感情色彩糅合在一起,顯示出馬致遠式的憂郁與寂寥。他寫男女相思之情是那樣的含蘊,一點不涉色情庸俗。無怪他的聲譽是那樣的高了。 前期作家中還有一個王和卿,他的俳諧俚俗的作品,把大蝴蝶、大魚、綠毛龜、長毛小狗都寫上去了,而且有嘲笑諷刺意味,在散曲中別具一格。以張可久和喬吉活躍于曲壇為標志,元代散曲的發(fā)展進入了后期。張、喬二人過去被稱為“曲中雙璧”,目為清麗派的代表。張可久的聲名又在喬吉之上。他是第一個專力寫散曲的人,不寫雜劇,也沒有詩文留下,散曲卻有八百多首,占現(xiàn)存元人散曲的五分之一。這里面絕大部分是小令,只有九個套數(shù),可見他是把精力凝注到散曲的典雅化上面的。我們知道,曲中的小令近詞,套數(shù)近劇,相對來說,套俗令雅,這是一般的規(guī)律。兼之可久刻意雕琢,運用詩詞的字面、句法,含蓄、凝煉的表達方式,遂使其曲騷雅、蘊藉,成為清麗派的宗師,在明清兩代獲得了不少的崇拜者。然而他的風格也不是單一的,俊快輕盈、哀惋凄艷、剛健豪放,也同時可以在他的曲中找到;不過萬變不離其宗,最后同歸于雅,早期散曲(特別是民間創(chuàng)作)的“蒜酪風味”,漸漸的淡薄了。 張可久之所以為后代傾倒,自然同他的仕宦偃蹇、作品中多名士氣和凄惋味有關(guān)。喬吉同他的境遇差不多,也許更為潦倒;所以曲中于嘯傲山水之余,還有不少青樓調(diào)笑之作,有時也發(fā)發(fā)牢騷。如果說張小山近于詞中的姜白石,那么喬夢符就是詞中的柳耆卿吧。喬吉在藝術(shù)上不似張可久雕琢得厲害,時時有些“出奇”的俗語,雅俗兼該,這可能跟他兼作雜劇有關(guān)。此后的元代曲壇,仍然沒有一面倒。在豪放辛辣本色方面,我們可以舉出睢景臣的〔般涉調(diào)·哨遍〕《高祖還鄉(xiāng)》、劉時中的〔正宮·端正好〕《上高監(jiān)司》、錢霖的〔般涉調(diào)·哨遍〕《看錢奴》、鐘嗣成的〔南呂·一枝花〕《丑齋自序》作為代表。睢、錢作品的嘻笑怒罵,俳諧滑稽,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這是從前期杜仁杰的《莊家不識勾欄》和馬致遠的《借馬》發(fā)展來的。劉作汪洋浩蕩,長達三十四曲的聯(lián)套,后來者少此魄力。鐘作極盡形容之能事, 關(guān)漢卿的《不伏老》更見奇崛。此外如薛昂夫、貫云石、查德卿、劉庭信等,也都屬于這一路。薛、貫都是維吾爾族人,他們的成就說 明了元代散曲的繁榮,是各個民族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至于清麗雅正一路,作者就更多了,鄭光祖、任昱、周德清、徐再思、吳西逸等,都是此中的佼佼者。他們的貢獻主要在寫景和抒寫閨情方面更加細致圓潤。 統(tǒng)觀元代散曲創(chuàng)作,憤世樂閑與愛情閨怨的作品特別多,這是因為作者處民族壓迫之下,反抗既無力量,屈服又不甘心,只好嘯傲煙霞,寄情聲色,以尋找精神上的出路。這無疑有濃厚的消極逃避與自我麻醉成分,然而卻也是時代悲劇的反映。我們應(yīng)該透過表面的現(xiàn)象,看到骨子里的血淚與抗爭。三 明代散曲散曲經(jīng)歷了它在元代的興旺時期以后,到了明代,仍然在不斷地發(fā)展。由于明代立國較長,作家和作品的數(shù)量都超過了元代,內(nèi)容和形式也都有自己的特點。明代散曲的發(fā)展,基本上和其他文學樣式一樣,是到了中葉以后才興旺起來的。朱元璋推翻了元朝以后,加強了封建專制和思想文化的統(tǒng)治。永樂后又設(shè)東、西廠和錦衣衛(wèi),對人民嚴加控制,對功臣進行大規(guī)模的殺戮,不斷地大興文字獄;另方面又大開科舉,規(guī)定以八股文取士,考試專以四書五經(jīng)命題,并只能依照朱熹的注解解釋。這樣,知識分子在政治上有了出路,在思想上卻受到程朱理學的束縛;加上懾于專制的威嚴,行動上謹小慎微,所以文學上并沒有什么建樹。散曲方面,在明初的幾十年里,除了由元入明的汪元亨、湯式等幾個作家,還繼續(xù)唱著嘆世的調(diào)子以外,就只有藩王朱有燉那平庸的賞花觀景、風月閑情之作在占據(jù)著曲壇。弘、正、嘉、隆時期,城市工商業(yè)有所發(fā)展,但社會矛盾卻日 加深了:農(nóng)村中土地兼并加劇,水旱頻仍;皇帝昏庸無道,宦官專政弄權(quán),閣臣互相傾軋;人民發(fā)出了反抗的呼聲,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也有所分化。這種情況反映到散曲創(chuàng)作中來,便是大批作家的涌現(xiàn)和不少有社會意義的作品的產(chǎn)生??岛?、王九思、李開先、常倫等追步關(guān)、馬,以豪放恣縱的語言,寫嘆世樂閑的思想,在勘破世情、隱居樂道的后面,不時的透露出對官場黑暗、人情險惡的不滿,雖然也往往有故為豪放之處。祝枝山、唐寅、王磐、楊慎、黃峨、金鑾、沈仕等卻取法喬、張,多用清麗委婉的筆調(diào),寫閨閣風情 或山川景物。其佳者往往能蕩氣回腸,給人以美的享受,缺點是比較纖弱委瑣。這里有幾個值得特別提出的作家,是陳鐸、馮惟敏和薛論道。陳鐸一向被目為清麗派的名家,就他多寫以閨情為題材的南曲來說,自然是這樣。但是他還有一卷《滑稽余韻》,取材于形形色 的都市生活,舉凡工匠、苦力、商賈、店肆、相士、巫師、穩(wěn)婆、媒人、獄卒、號兵、里正、皂隸,莫不兼收并蓄。形式通俗樸素,全用市井口語,那種風趣幽默的韻味,與元人王和卿、張鳴善輩相侔而淺白過之。這可能是根據(jù)流行于城市中的小曲改編的,反映了他對民間生活和歌曲的關(guān)心。這一百三十多首作品,大大開拓了散曲材的天地,可惜的是此后繼響者絕少。馮惟敏對農(nóng)村的生活比 關(guān)心,《海浮山堂詞稿》中反映農(nóng)民在水旱頻仍的年頭,掙扎在死亡線上的酸辛情景,是比其他作家都要多的,象《刈麥有感》、《谷有感》,以及以“苦雨”、“苦風”之類為題的作品,都是很好的證明。他一向被視為豪放派的巨匠,甚至被譽為“曲中的辛棄疾”。的確,他的作品數(shù)量多,題材廣,對社會的弊端和官場的丑惡也多所揭露,風格剛勁樸直,豪爽奔放,充分發(fā)揚了元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薛論道一向不為人注意,無論明清或近代的曲選、曲論,幾乎都沒有怎么提到他,這大概與他曲中多抨擊封建社會之語與他的《石逸興》久湮不彰有關(guān)吧?他的散曲題材有個值得注意之處,就是多寫塞上風光與軍旅生活。在《塞上即事》、《邊城秋況》、《 戰(zhàn)場》、《宿將》、《寄征衣》等題目下表現(xiàn)出來的,是將士們?yōu)閲⒐Φ暮狼閴阎?,久戍不歸的思鄉(xiāng)心情,以及蒼涼遼闊的邊塞氣象。這些作品風格慷慨蒼涼,頗有唐人邊塞詩的風味。其他作品亦揮斥遒勁,廣泛地抨擊了社會中的不平現(xiàn)象。應(yīng)該給以較高的評價。從這幾個人的情況來看,散曲到了他們手上,題材和思想都已經(jīng)突破了傳統(tǒng)的范疇,藝術(shù)上也同明初那些機械模仿元人格調(diào)的大不相同了。南曲在明初就有所抬頭但是在嘉靖、隆慶以前,北曲還是占著優(yōu)勢。嘉、隆年間,昆曲勃興,梁辰魚繼戲曲音樂家魏良輔之后,在戲曲和散曲兩方面都有所創(chuàng)作,《江東白苧》一出,以昆腔演唱的南曲大盛,北曲迅速衰落。這時東南地區(qū)資本主義萌芽,城市經(jīng)濟繁榮,散曲作家大多數(shù)集中在這一地區(qū)活動。由于城市物質(zhì)生活的刺激,以及統(tǒng)治階級的日趨沒落,他們或多或少都沾染上沉溺聲色的風氣,很多人都蓄有歌姬,或經(jīng)常出入青樓,因此作品大半喜歡用華美纖麗的詞藻,寫纏綿綺膩的艷情。梁辰魚的《江東白苧》,和前一時期沈仕的《唾窗絨》,可說是這種風氣的代表。他們所開創(chuàng)的“白苧派”和“青門體”,風靡一時。沈璟雖注重本色,但又過分的強調(diào)音律,而內(nèi)容則仍然是香艷的。追求音樂上悠揚動聽的風氣,使集曲、犯調(diào)和翻譜的作品大量出現(xiàn)。散發(fā)展至此,已偏向滿足耳目感官的享受要求,形式浮艷,內(nèi)容蒼白,走下坡路了。這時期著名的曲家,除梁辰魚、沈璟以外,還有鄭若庸、張鳳翼、王驥德、馮夢龍、施紹莘等。內(nèi)中只有馮夢龍的作品較有真情實感,因為他接受了當時流行的民間小曲的影響。

作者簡介

  王起(1906 -1996),字季思,男,浙江溫州人。著名文學史、戲曲史專家,戲曲評論家。1925年,王起考入南京東南大學(后改為中央大學)中文系,詞曲課直接受業(yè)于近代曲學大師吳梅。在名師指導(dǎo)下,他系統(tǒng)閱讀了上百種戲曲劇本和大量宋元筆記小說,決定了他終身治學的目標,1929年大學畢業(yè)后,他先后在浙江、安徽、江蘇的幾所中學教書,與徐震堮、陸維釗等共事多年,頗得學問商量之樂??箲?zhàn)初期,他自松江南歸溫州,深入浙南山區(qū),宣傳抗日救國,先在麗水處州中學任教,后在金華國民出版社任編審。從40年代初到解放戰(zhàn)爭勝利前夕,他先后在浙江大學龍泉分校、浙江大學、之江文理學院等高校教書,并潛心于中國文學史及元人雜劇的研究。 從1929年大學畢業(yè)到解放前的二十年,他主要是從《西廂記》入手,用考據(jù)的方法對古代戲曲進行研究,并進行雜文和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除《西廂五劇注》、《集評校注〈西廂記〉》外,他還出版了雜文集《新物語及其它》、《擊鬼集》和詩詞集《越風》,發(fā)表了一些戲曲研究的論文。

圖書目錄

前言
元代 散 曲
元好問(一首)
小令
雙調(diào)·小圣樂 驟雨打新荷
楊 果(一首)
小令
越調(diào)·小桃紅
杜仁杰(一首)
套數(shù)
般涉調(diào)·耍孩兒 莊家不識勾欄
王和卿(二首)
小令
仙呂·醉中天 詠大蝴蝶
雙調(diào)·撥不斷 大魚
白 樸(五首)
小令
中呂·喜春來 題情
越調(diào)·天凈沙 春
雙調(diào)·沉醉東風 漁夫
雙調(diào)·慶東原
套數(shù)
仙呂·點繹唇
關(guān)漢卿(六首)
小令
南呂·四塊玉 別情
前調(diào) 閑適
雙調(diào)·沉醉東風
雙調(diào) 大德歌
套數(shù)
南呂·一枝花 贈朱簾秀
前調(diào) 不伏老
盧 摯(七首)
小令
雙調(diào)·沉醉東風 秋景
雙調(diào)·折桂令 田家
前調(diào) 蕭娥
前調(diào) 寒食新野道中
雙調(diào) 水仙子 西湖(二首)
雙調(diào) 殿前歡
姚 燧(三首)
小令
中呂 滿庭芳
中呂·喜春來
越調(diào)·憑闌人 寄征農(nóng)
馬致遠(十一首)
小令
越調(diào)·天凈沙 秋思
雙調(diào)·折桂令 嘆世
雙調(diào) 清江引 野興(二首)
雙調(diào)·落梅風 遠浦帆歸
前調(diào) 瀟湘夜雨
前調(diào) 夜憶
前調(diào)
雙調(diào) 撥不斷
套數(shù)
般涉調(diào) 耍孩兒 借馬
雙調(diào)·夜行船 秋思
白 賁(一首)
小令
正宮 黑漆弩
馮子振(一首)
小令
正宮·黑漆弩 農(nóng)夫渴雨
王實甫(一首)
小令
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 別情
張養(yǎng)浩(七首)
小令
雙調(diào) 慶東原
雙調(diào) 水仙子 詠江南
中呂 紅繡鞋 警世
中呂 朝天子 退隱
前調(diào)
中呂·山坡羊 潼關(guān)懷古
套數(shù)
南呂·一枝花 喜雨
鄭光祖(二首)
小令
雙調(diào)·折桂令 夢中作
前調(diào)
范 康(一首)
小令
仙呂·寄生草 酒
曾 瑞(三首)
小令
南呂 四塊玉 酷吏
南呂 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 閨中聞杜鵑
中呂·山坡羊過青哥兒 過分水關(guān)(一首)
施 惠(一首)
套數(shù)
南呂·一枝花 詠劍
睢景臣(一首)
套數(shù)
般涉調(diào) 哨遍 高祖還鄉(xiāng)
鮮于必仁(二首)
小令
中呂 普天樂 平沙落雁
雙調(diào)·折桂令 蘆溝曉月
虞 集(一首)
小令
雙調(diào)·折桂令 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柱體
薛昂夫(四首)
小令
正宮·塞鴻秋 凌歊臺懷古
中呂·朝天子(二首)
雙調(diào) 楚天遙過清江引(一首)
張可久(十八首)
小令
黃鐘·人月圓 山中書事
雙調(diào)·折桂令 酸齋學士席上
中呂·紅繡鞋 天臺瀑布寺
越調(diào)·天凈沙 江上
雙調(diào)·慶東原 次馬致遠先輩韻(一首)
雙調(diào)·落梅風 江上寄越中諸友
中呂·賣花聲 懷古(一首)
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 楊駒兒墓園
中呂·普天樂 道情
中呂·山坡羊 閨思
中呂·普天樂 西湖即事
雙調(diào)·水仙子 懷古
越調(diào)·憑闌人 江夜
正宮·醉太平 刺世
雙調(diào)·落梅風 書所見
越調(diào) 小桃紅 淮安道中
仙呂 一半兒 秋日宮詞
套數(shù)
南呂 一枝花 湖上晚歸
喬 吉(十二首)
小令
正宮·六幺遍 自述
中呂 滿庭芳 漁父詞(二首)
中呂 山坡羊 冬日寫懷
越調(diào)·憑闌人 金陵道中
雙調(diào)·折桂令 荊溪即事
雙調(diào)·水仙子 吳江垂虹橋
前調(diào) 尋梅
前調(diào) 怨風情
前調(diào) 重觀瀑布
前調(diào) 詠雪
套數(shù)
商調(diào)·集賢賓 詠柳憶別
鐘嗣成(二首)
小、令
正宮·醉太平(一首)
套數(shù)
南呂·一枝花 丑齋自述
蘇彥文(一首)
套數(shù)
越調(diào)·斗鵪鶉 冬景
劉時中(三首)
小令
中呂·山坡羊 與邸明谷孤山游飲
雙調(diào) 殿前歡
套數(shù)
正宮·端正好 上高監(jiān)司
王元鼎(一首)
小令
正宮 醉太平 寒食
李 泂(一首)
套數(shù)
雙調(diào) 夜行船 送友歸吳
任 昱(二首)
小令
雙調(diào)·沉醉東風 官詞
雙調(diào)·清江引 題情
錢 霖(一首)
套數(shù)
般涉調(diào)·哨遍
周德清(四首)
小令
正宮·塞鴻秋 潯陽即景
中呂·滿庭芳 看岳王傳
中呂·喜春來 秋思
雙調(diào)·折桂令
貫云石(五首)
小令
正宮·塞鴻秋 代人作
中呂 紅繡鞋
雙調(diào) 清江引
前調(diào) 惜別
雙調(diào)·落梅風
徐再思 (七首)
小令
南呂 閱金經(jīng) 春
中呂 喜春來 皇亭晚泊
雙調(diào) 沉醉東風 春情
雙調(diào) 折桂令 姑蘇臺
中呂·普天樂 垂虹夜月
雙調(diào) 清江引 相思
雙調(diào)·水仙子 夜雨
曹 德(一首)
小令
雙調(diào)·清江引
真 氏(一首)
小令
仙呂·解三醒
景元啟(一首)
小令
雙調(diào)·殿前歡 梅花
查德卿(一首)
小令
仙呂·寄生草 感嘆
吳西逸(一首)
小令
越調(diào)·天凈沙 閑題
張鳴善(二首)
小令
中呂·普天樂 嘲西席
雙調(diào)·水仙子 譏時
楊朝英(二首)
小令
雙調(diào)·清江引
雙調(diào)·水仙子
王舉之(一首)
小令
雙調(diào)·折桂令 贈胡存善
汪元亨(一首)
小令
正宮 醉太平 警世
楊維楨(一首)
套數(shù)
雙調(diào) 夜行船 吳宮吊古
倪 瓚(一首)
小令
黃鐘·人月圓
施耐庵(一首)
套數(shù)
北雙調(diào) 新水令 秋江送別——贈魯淵 劉亮
劉庭信(二首)
小令
雙調(diào)·折桂令 憶別
雙調(diào)·水仙子 相思
蘭楚芳(一首)
小令
南呂·四塊玉 風情
小令
北仙呂 一半兒 題聊齋志異
托盋懶云(一首)
套數(shù)
北雙調(diào) 新水令 詠秦淮燈舫仿云亭山人體
沈祥龍(一首)
套數(shù)
北正宮 端正好 秋暮自金陵溯江至京口
黃 荔(一首)
套數(shù)
北雙調(diào) 新水令 鴉片詞
無名氏(一首)
小令
北仙呂 寄生草 圈兒信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gspecialtie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