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的寫意印章,經過變化,語言符號之來源已不很清楚,但 并非無本之術、無源之水,大抵取法于古代篆刻家不甚關注的康印、道教印、無押和魏晉時代的將軍印等。作者從中獲取養(yǎng)分,分析其中有價值的語言符號。這如同源頭取活水,使其印作給人以新鮮活透的感染力。我們知道這種印章藝術取法對象的拓展是近幾十年的事,它使人們看到,并非只有印宗秦漢才能刻出好的作品。為此,我曾在其他文章中提出“化野為文,化俗為雅”的觀點,是想說明,在取法民間或是俗文化范疇的藝術語言時,這個“化”字是必須去做的,因為只有“化野為文,化俗為雅”,才能使新鮮活透的感染力得以持久。讀陳峰的印作,其旺盛的創(chuàng)作激情溢于印外。他已有了許多雅化的作口叩和技法,他與同時代印人的這種探索有著許多積極的意義,我在被新鮮活透的印作打動的同時,寫下以上感想,愿與陳峰君共勉。在未來,當我再讀其印時,估計有兩種可能,一是天翻地覆,面貌全變;一是從現有的印作中抽繹有規(guī)律的藝術語言,形成更成熟的風格。然不論如何,我都會被陳峰的印作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