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稱》由三個看似相互獨立的部分組成,探討了激發(fā)并持續(xù)影響人際關系的諸多不對稱:性別、年齡、權力、才華、財富、聲明、地域、種族、宗教……與正義。 第一部分名為“愚蠢”,以第三人稱講述了一位二十出頭的美國助理編輯愛麗絲與比她年長四十五歲的著名作家埃茲拉·布雷澤的“愛情”故事。 第二部分名為“瘋狂”,以第一人稱回憶了伊拉克裔美國經濟學家阿馬爾的生平。他此行飛往倫敦,是為了轉機去庫爾德斯坦,尋找失聯(lián)的哥哥,卻意外地被移民官員扣留,在希思羅機場的一間拘留室里度過了2008年的最后一個周末。 第三部分是布萊澤的訪談,我們將從中領會整本書最核心的秘密,角色之間的關系也將袒露出前所未有的含義——一場墜入兔子洞的未知之旅。翻過全書的最后一頁,讀者會忍不住回到開頭,反復體會哈利迪是怎樣一次又一次地顛覆整個故事的。 2018年,《不對稱》英文版的出版被媒體形容為一場“文學事件”,風靡一時,有心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它的知名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metoo運動的熱潮,以及知名老作家和女文青之間的八卦。然而,從閱讀中我們很容易便能意識到:書中人與人的關系遠非簡單的權力關系可以概括,而是息息相關、休戚與共;自傳性也并非噱頭,而是以整個現(xiàn)實世界與這部小說互文,從而拓寬了敘事的景深;而且,莉薩·哈利迪也志不在此—— “你在寫這個嗎,我們的事?” “沒有?!?“那你在寫什么?” “其他的人。” …… 無論如何,《不對稱》都迫使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讀者,一個更積極的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