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是19世紀中葉法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福樓拜的代表作,描寫的是受過貴族化教育的農家女愛瑪一心追求浪漫和優(yōu)雅,因不甘與忠厚老實的丈夫過平庸的生活,兩次發(fā)生婚外情,后均遭情人拋棄,*終因為揮霍無度負債累累無力償還而身敗名裂,服毒自殺。福樓拜以貌似冷漠的態(tài)度,非常“客觀”地揭示了釀成這一悲劇的前因后果,陳述了社會所不能推卸的責任。據記載,福樓拜寫道主人公愛瑪死時曾痛哭流涕,說:“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不錯,愛瑪的精神世界和福樓拜的精神世界有很大的契合度,那就是“在當時的社會現實中強烈的不適應感”。愛瑪因為自幼接受教會學校的教育,所讀的文學作品都是浪漫主義作家所描繪的上流社會的男歡女愛,所以也追求羅曼蒂克,向往過上上流社會的生活,但新興資本主義社會的冷漠和殘酷容納不下這種浪漫,從而讓她四面碰壁、身陷絕望而無法自拔。這部現實意義的經典之作品永遠具有被閱讀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