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动漫,91亚洲午夜一区,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v二区丶,久久九九国产精品自在现拍

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地域文化福佬與客家之間

福佬與客家之間

福佬與客家之間

定 價:¥72.00

作 者: 楊國楨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11091188 出版時間: 2023-07-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楊國楨教授1989—1992年對福建龍巖盆地社會文化的田野調查報告。龍巖介于“福佬與客家之間”,即地理位于閩西山地與閩南平原的接合處,行政管理曾在客家人主導的汀州府與閩南人主導的漳州府之間流移,語言也受客家話和福佬話(閩南話)的雙重影響。作者選取龍巖盆地中心和邊緣的三個百年古村落,基于明清以來的民間文獻和300位老人對1949年以前歷史的回憶,運用歷史學、人類學、民族學視角和方法,分歷史背景、社會經濟、宗族與民間組織、婚姻、家庭與婦女、宗教信仰與禮儀等六章展開,記錄日漸式微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搶救基層民眾對晚清民國的集體記憶,彰顯龍巖文化幾百年來在福佬海洋文化和客家山區(qū)文化交融互動中形成的獨特個性。1988—1994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廈門大學、臺灣“中研院”民族研究所聯合開展“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比較研究”項目,繼而延伸為中山大學、復旦大學、上海社科院、新竹清華大學學者加入的“華南農村社會文化田野調查研究”項目。本書作為成果之一,在前言中詳細追述了兩國三方合作研究的緣起、經過和歷史定位。

作者簡介

  楊國楨,1940年生,現為廈門大學榮譽教授,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主編,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委員。曾任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第四、五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七至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福建省首批優(yōu)秀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赴日本京都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研究講學,受聘臺灣“中央大學”、政治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海洋大學“985工程”海洋發(fā)展研究創(chuàng)新基地首席專家,首都師范大學講座教授。長期研究明清史、中國社會經濟史、海洋史。著有《林則徐傳》《陳嘉庚傳》《明清土地契約文書研究》《明史新編》《明清中國沿海社會與海外移民》《閩在海中》《瀛海方程》《東溟水土》《海洋文明論與海洋中國》等,主編“中國海洋空間叢書”4冊、“海洋與中國叢書”8冊、“海洋中國與世界叢書”12冊、“中國海洋文明專題研究”10冊、“海洋與中國研究叢書”25冊。

圖書目錄

前言
 一、合作研究的緣起
 二、福建田野研究的展開
 三、閩臺社會文化比較研究工作研討會
 四、華南農村社會文化田野調查研究
 五、閩臺社會文化比較研究的歷史定位
第一章 歷史背景
 一、環(huán)境與地方社會變遷:閉塞的山區(qū)環(huán)境 原住民與漢族移民 行政建置的變遷
 二、中心區(qū)和邊緣區(qū)的鄉(xiāng)村:陳陂村 大洋村 聯合村
第二章 社會經濟
 一、資源配置:水土 氣候 人口 交通
 二、地權形態(tài)與租佃關系:地權結構 土地租佃
 三、經濟活動:
  家庭生計與職業(yè)分布 農林產品 農村副業(yè) 商業(yè)與手工業(yè) 民間借貸 市場
第三章 宗族與民間組織
 一、宗族構成  二、祠堂  三、宗族組織的功能  四、會社
第四章 婚姻
 一、婚姻類型  二、婚域與婚齡  三、聘金與嫁妝  四、離婚與再婚
第五章 家庭與婦女
 一、家庭的類型  二、分家
 三、婦女:生育 送養(yǎng)與收養(yǎng) 勞動 婦女的地位
 四、親屬稱謂
第六章 宗教信仰與世俗儀式
 一、祖先崇拜:家祭 祠祭 墓祭
 二、神靈崇拜:超村際祭祀的廟宇 村廟
 三、生命禮儀:出生 滿月 對歲 成年 結婚 生日 喪葬
 四、歲時祭儀
結語 “社會記憶”的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一、1988年國家教*對三方合作研究的批復
 二、1989年“閩臺風俗比較”三方合作研究協議書
 三、60歲以上男性問卷
 四、60歲以上女性問卷
 五、1991年武雅士關于田野調查報告編寫大綱的來函
 
插圖目錄
圖1 1985年9月楊國楨、翁麗芳在斯坦福大學/5
圖2 1986年6月14日晚出席施堅雅家宴/6
圖3 翁麗芳與施堅雅夫人及女兒合影/6
圖4 1986年5月訪問西雅圖華盛頓大學/7
圖5 1989年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福建田野調查工作研討會,莊英章宣講問卷/12
圖6 研討會會場一角:曾玲、楊國楨、陳在正、石奕龍、鄭振滿/12
圖7 11月18日招待田野考察歸來的葛希芝、張富美、莊英章。潘英海攝/13
圖8 11月21日與莊景輝、潘英海、葉文程、石奕龍、鄭振滿、曾玲在同安縣田野考察時合影/14
圖9 11月22日與莊英章在泉州開元寺東西塔留影/14
圖10 11月24日莊英章和武雅士在安溪清水巖考察留影/15
圖11 11月26日與莊英章在福州會見林子東等/15
圖12 1990年6月在陳陂村調查時留影/16
圖13 1990年6月到長汀訪查客家史料/17
圖14 1990年8月在聯合村田野調查/17
圖15 1991年5月和武雅士在聯合村田野調查/20
圖16 1991年5月龍巖地市領導會見武雅士/20
圖17 1991年在大洋村調查/21
圖18 1992年6月22日武雅士、莊英章與楊國楨在臺北主持召開第一次閩臺社會文化比較研究工作研討會,楊國楨在開幕式上致辭/22
圖19 丁荷生、魏捷茲、楊國楨、張富美、陳國強考察臺灣田野調查點新竹市新埔鄉(xiāng)枋寮,拜謁“義民冢”/24
圖20 訪新竹清華大學/24
圖21 訪霧峰林家/25
圖22 考察臺南縣大內鄉(xiāng)頭社“太上龍頭忠義廟”/25
圖23 陳在正、蔣炳釗、楊國楨考察臺南“億載金城”/26
圖24 1993年2月3日莊英章在惠安縣座談/26
圖25 1993年5月22日陳在正、曾玲、石奕龍、周翔鶴、邱松慶、莊景輝、莊英章、曾少聰、楊國楨、吳綿吉、鄭振滿在臺北赴莊英章家宴/28
圖26 在臺灣宜蘭縣玉尊宮召開第二次閩臺社會文化比較研究工作研討會。主持人康豹/29
圖27 與武雅士、嚴棉、曹永和在玉尊宮/29
圖28 曹永和在梅花湖上/30
圖29 與李亦園、武雅士等參觀宜蘭市運動公園/30
圖30 潘英海陪同廈大學者石奕龍、鄭振滿、潘英海、曾玲、楊國楨、吳綿吉、莊景輝、邱松慶、周翔鶴行走臺灣東海岸/31
圖31 陳陂村民居/50
圖32 大洋村民居/53
圖33 聯合村村貌/54
圖34 聯合村客家土樓/55
圖35 陳陂劉氏族譜記載的附租/71
圖36 聯合村鄧氏油竹窠蒸田輪耕本/72
圖37 三村墟市歸屬圖/86
圖38 陳陂村陳氏宗祠/92
圖39 下翁厝翁氏祠堂公廳/93
圖40 馬厝嶺劉氏祠聯/94
圖41 大洋村林氏宗祠 /94
圖42 大洋村林氏樹德堂/95
圖43 鄧氏宗祠龍巖州忠愛堂、山下祠堂序/96
圖44 聯合村鄧氏黃泥坪祠堂序/97
圖45 大洋村王氏植槐堂/99
圖46 陳陂村朝西廟總理名單/105
圖47 聯合村鄧氏的“蒸季”/106
圖48 親屬稱謂抄本/151
圖49 祖先木主牌位/154
圖50 下洋楊氏祠堂/155
圖51 陳陂村朝西廟/160
圖52 陳陂村朝西廟內景/160
圖53 陳真祖師佛神像/161
圖54 大洋村吳公庵/164
圖55 吳公庵保生大帝神像/164
圖56 1992年重建中的陳陂姑婆庵(天后宮)/167
圖57 赤水天后宮/168
圖58 陳陂村庵媽排公王庵/169
圖59 大洋村林厝土地公/171
圖60 大洋村田相公神位/171
圖61 大洋村王氏祖厝的石敢當/172
 
表格目錄
表1 漢族各姓遷入龍巖情況/43
表2 受訪者年齡及出生年份占比 /59
表3 調查村的人口數據/62
表4 受訪者結婚時自有土地人數/68
表5 聯合村鄧氏油竹窠蒸田輪耕表/72
表6 聯合村鄧氏秉盛公時常丘田輪耕表/73
表7 聯合村鄧氏念池公禾稅佃耕表/74
表8 男性受訪者初婚時家庭生計/76
表9 女性受訪者婚前工作類別/77
表10 女性受訪者婚后工作類別/77
表11 男性受訪者婚前工作類別/78
表12 男性受訪者婚后工作類別/78
表13 受訪者活動的墟市和墟期/85
表14 聯合村鄧氏十三至十七世名下嘗會/106
表15 鄧德馨名下嘗會/108
表16 受訪者之婚姻類型占比/109
表17 受訪者父母婚姻類型占比/109
表18 受訪者各年齡段婚姻類型占比/110
表19 女性受訪者的出生地結構/111
表20 聯合村王氏歷代的婚域與人數/112
表21 明《列女傳》所載龍巖婦女婚齡/113
表22 清《列女傳》所載龍巖婦女婚齡/114
表23 受訪者平均婚齡/114
表24 受訪者的聘金/116
表25 受訪者的嫁妝/116
表26 大婚嫁妝中部分項目價值占比/117
表27 受訪者婚姻類型和離婚率/118
表28 受訪者喪偶年齡和比例/118
表29 受訪者喪夫年齡、人數與再婚人數/119
表30 受訪者結婚時的家庭結構占比/121
表31 男性受訪者分家時父母存歿情況/122
表32 男性受訪者分家時之平均年齡/122
表33 主持分家者的身份/123
表34 受訪者分家后的父母奉養(yǎng)方式/124
表35 受訪者分家后雙親的居家安排/124
表36 女性受訪者初潮與停經之平均年齡/125
表37 女性受訪者初潮與結婚年齡之關系/126
表38 各婚姻類型的生育率/126
表39 小婚婦女之收養(yǎng)年齡、比例與生育率/127
表40 受訪者子女出生性別比例/127
表41 受訪者子女10歲前死亡率/127
表42 受訪者之母童年被收養(yǎng)之比例/129
表43 受訪者父母送養(yǎng)子女數/129
表44 受訪者父母收養(yǎng)子女數/130
表45 受訪者被收養(yǎng)的人數和平均年齡/130
表46 受訪者被收養(yǎng)之比例與平均年齡/131
表47 受訪者送養(yǎng)子女情況/131
表48 受訪者收養(yǎng)子女情況/132
表49 受訪者存活孩童中送養(yǎng)比例/132
表50 受訪者存活孩童中收養(yǎng)比例/132
表51 不同出生年段受訪者存活孩童中送養(yǎng)比例/133
表52 女性受訪者及其家屬之纏足比例/134
表53 女性受訪者纏足比例及其平均纏足年齡/135
表54 龍巖的親屬稱謂/137
表55 王炎熙老人輯錄的親屬稱謂表/138
表56 陳陂、大洋村的喪服/182
表57 聯合村的喪服/183
表58 1928年1.6萬龍巖人在臺灣分布情況/18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gspecialtie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