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刊詞
而今邁步從頭越
中外作家學者訪談
好的作家遇上好的翻譯家,那是難得的艷遇——朱振武教授訪談錄
關于世界文學的爭論
淺探世界文學的觀念、關系和形態(tài)問題
“世界文學”何以存在?——一個文學概念的起源、嬗變、邊界及形態(tài)
諾獎作家作品研究
記憶重寫:安妮·埃爾諾《一個女人》的現(xiàn)代性敘述
《所羅門之歌》中的物人關系
歐洲文學研究
克里斯托夫·海因小說中的夢境研究
論“史前父親”
論加繆小說《局外人》中的荒誕反抗與自由的幸福
愛的回饋:小說《一個叫歐維的男人》的生成解讀
血氣:論莎士比亞《冬天的故事》中悲劇向喜劇的轉化
倒置真實:《幕間》戲中戲結構研究
追尋歷史深處的力量:論《教師》中的物化現(xiàn)象
美洲文學研究
從空間到地方,從“非我”到“我”
——論艾麗絲·門羅《你以為你是誰?》中的自我身份流轉
論《杧果街上的小屋》中埃斯佩朗莎的“同一性”
奇卡諾文學《杧果街上的小屋》中的身份認同與共同體形塑
《墜落的人》中的“墜落”隱喻
《傷心咖啡館之歌》中的“閾限之人”
猶太文化困境及其空間隱喻
——解讀索爾·貝婁《只爭朝夕》中的文化身份書寫
論《同情者》中幽靈形象的 性
《在耶穌腳下》中的醫(yī)學倫理解讀
亞洲文學研究
另一種大連的城市書寫——清岡卓行《槐花盛開的大連》中的城市敘述
語言·觸覺·在場——讀韓東《生命常給我一握之感》
語言的“甜”與時代的“甜”——論張棗詩歌的“橘”意象
認知視角下《紅玫瑰與白玫瑰》的隱喻研究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困境與 ——論吳潛的仕隱心態(tài)演變
辛棄疾信州詞作的寺廟景觀書寫
“ 遣何人佐盛時”——曹松詩中的責任倫理解讀
中國新詩研究
當代詩歌中的“民謠”因素及其審美價值
陌生化——論中國新詩語言的一個基本特質
跨越千年的酬唱——讀鄒惟山的擬寒山體詩
在野性中張揚的“異數(shù)”——論張二棍的詩
文學理論研究
敘事結構、文化符碼和主題模式的多重聚焦——《殺死比爾》地域文化融合現(xiàn)象
讓-米歇爾·拉巴泰的“現(xiàn)代性”美學范式——以《現(xiàn)代性的幽靈》為例
從馬克思的“對象化”理論看審美感知
《瑪麗·巴頓》的情感美學研究
比較文學研究
后現(xiàn)代倫理視域下看《毒木 》對《 》的戲仿
論《華夏集》中龐德的“正名”觀
論超驗主義思想對《小婦人》中四姐妹的性格影響
《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中的疾病書寫與戲劇治療
圖書評論與研究綜述
視野、領域與方法——論《華文文學的跨語境傳播研究》的價值
喜劇面具之下的奧德修斯——論伯納德特對《奧德賽》的解讀
論《中國文論與西方詩學》的比較研究
“聆察”“音景”與“重聽”經典——讀傅修延教授的《聽覺敘事研究》
青年黃仁宇的抗日戰(zhàn)地報道——《緬北之戰(zhàn)》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