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先秦至隋唐
周公《戒子》:《易》有一道,謙之謂也
孔臧《與子琳書》:言不及利,行不欺名
東方朔《誡子詩》:與物變化,隨時之宜
劉向《誡子歆書》:吊者在門,賀者在閭
馬援《誡兄子嚴敦書》: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
張奐《誡兄子書》:謙謙有禮,有錯無憚改
鄭玄《戒子益恩書》:閑居以安性,覃思以終業(yè)
趙咨《遺書敕子胤》:存亡為晦明,死生為朝夕
劉備《遺詔敕后主》: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諸葛亮《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外甥書》:志存高遠,免于下流
王修《戒子書》:行止與人,務在饒之
殷褒《誡子書》:君子思不出其位
王昶《誡子侄》:為子之道,莫大于寶身全行
姚信《誡子》:行善不為名,去矯飾而真誠
嵇康《家誡》:見機而作,明哲保身
羊祜《誡子書》:恭為德首,謹為行基
陸景《誡盈》:居高畏其危,處滿懼其盈
李秉《家誡》:勿輕論人,勿輕說事
李暠《勖諸子》:為國足以致安,立身足以成名
李暠《手令誡諸子》:從善如順流,去惡如探湯
陶淵明《與子儼等疏》:以敗為成,因喪立功
顏延之《庭誥》:言高一世,處之逾默
王僧虔《誡子書》:鬼唯知愛深松茂柏,寧知子弟毀譽事
楊椿《臨行誡子孫書》:不治生求利,不與勢家聯姻
徐勉《戒子崧書》:以清白留子孫,不亦厚乎
魏收《枕中篇》:言行相顧,慎終猶始
王褒《幼訓》:立身行道,終始若一
顏之推《顏氏家訓》: “篇篇藥石,言言龜鑒”的家訓之大成
李世民《帝范》:帝王之業(yè),非可以力爭
朱仁軌《誨子弟言》: “讓”字為先
蘇瓌《中樞龜鏡》:毋太剛以臨人事
姚崇《遺令誡子孫》:與其濁富,寧比清貧
李華《與弟莒書》: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元稹《誨侄等書》:效職無 之心,臨事有致命之志
舒元輿《貽諸弟砥石命》:劍之鍔,砥之而光;人之名,砥之而揚
李翱《寄從弟正辭書》:人之窮達所遇,亦各有時
劉禹錫《猶子蔚適越戒》:以彝器為喻,成才須反復砥礪磨煉
柳砒《柳氏敘訓》: “壞名災己,辱先喪家”五大忌
王建《誡子元膺文》:勿驕勿矜,勿盈勿忌;惟敬惟誡,惟謙惟和
錢繆《武肅王遺訓》:順天愛民、長享富貴之法
章仔鈞《章氏家訓》:吃緊在盡本求實,切要在潛消未形
卷二 宋元
李昌齡《樂善錄》:教子有方,勿為子孫作牛馬
王旦《三槐堂王氏家訓》:一謙受益,一滿招損
卷三 明
卷四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