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动漫,91亚洲午夜一区,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v二区丶,久久九九国产精品自在现拍

正文

戰(zhàn)國策佚文考辨

戰(zhàn)國策 作者:(漢)劉向


  何晉

  《戰(zhàn)國策》經(jīng)劉向整理、定名,成三十三篇,《漢書·藝文志》亦著錄如是。然此書至唐時似已有所缺佚,《史記·淮陰侯列傳》載蒯通說韓信自立的一大段文字,司馬貞《索隱》云:"案:《漢書》及《戰(zhàn)國策》皆有此文。"[1]而今本《戰(zhàn)國策》無載。至宋初,此書殘缺益甚,在政府的藏書和著錄中,已見不到它的全本,《崇文總目》云其"篇卷亡缺:第二至第十,三十一至三闕。又有后漢高誘注本二十卷,今缺第一、第五、第十一至二十,止存八卷"[2],至曾鞏編校史館書籍,云"訪之士大夫家,始盡得其書,正其誤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戰(zhàn)國策》三十三篇復(fù)完。"[3]

  然而由于曾鞏對如何復(fù)完《戰(zhàn)國策》三十三篇語焉不詳,后人多疑曾本已非劉向三十三篇之舊。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他書見引而不見于今本《戰(zhàn)國策》的佚文多有發(fā)現(xiàn),宋代姚宏校注《戰(zhàn)國策》時,已列出《戰(zhàn)國策》六條佚文:

  1、司馬貞引"馬犯謂周君"

  2、徐廣引"韓兵入西周"

  3、李善引"呂不韋言周三十七王"

  4、歐陽詢引"蘇秦謂元戎以鐵為矢"

  5、《史記正義》"竭石九門本有宮室以居"

  6、《春秋后語》"武靈王游大陵夢處女鼓瑟"

  在姚寬書《戰(zhàn)國策》后序中,更列出《戰(zhàn)國策》佚文多達(dá)二十七條。[4]洪邁《容齋四筆》亦言《戰(zhàn)國策》為"《韓非子》、《新序》、《說苑》、《韓詩外傳》、《高士傳》、《史記索隱》、《太平御覽》、《北堂書鈔》、《藝文類聚》諸書所引用者,多今本所無",王應(yīng)麟《困學(xué)紀(jì)聞》卷十一亦舉《太平御覽》等所引《戰(zhàn)國策》文不見今本。[5]到了清代,王仁俊《玉函山房輯佚書續(xù)編三種》中有《戰(zhàn)國策佚文》一卷,但所輯只二十多條。[6]今人諸祖耿撰有《戰(zhàn)國策逸文考》,輯出了《戰(zhàn)國策》佚文六十六條,約一萬二千余字,[7]后來在其《戰(zhàn)國策集注匯考》一書后,附有《戰(zhàn)國策逸文》,由六十六條增至七十二條;[8]鄭良樹在諸氏《戰(zhàn)國策逸文考》所輯六十五條佚文的基礎(chǔ)上,又搜集到四十余條,合諸氏之文,共成一百零八條,二萬四千多字,[9]并據(jù)此列出可以判斷其歸屬在某一《策》的六十四則佚文,統(tǒng)計它們各在某一《策》里所占的比例,據(jù)他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表1

  策名
全策文字
亡佚文字
亡佚占百分比
《周策》
6160
150
2.5%
《秦策》
24200
2031
8.4%
《齊策》
19800
582
2.9%
《楚策》
12540
1558
12.4%
《趙策》
22800
976
4.3%
《魏策》
17600
403
2.3%
《韓策》
11300
128
1.1%
《燕策》
14000
521
3.6%
《中山策》
3520
220
6.2%
按鄭氏說來,以今本《戰(zhàn)國策》每卷平均約3500字算,上表里亡佚的字?jǐn)?shù)加起來有6569字,則今本《戰(zhàn)國策》大致亡佚了兩卷之多,再加上那些無法定其歸屬的佚文的話,亡佚可能已接近三卷。[10]

  鄭良樹所輯《戰(zhàn)國策》佚文到目前為止在數(shù)量上最為可觀,成為研究《戰(zhàn)國策》和戰(zhàn)國史較為重要的參考。若按鄭氏所輯佚文的數(shù)量,今本《戰(zhàn)國策》的亡佚不可謂不大。《戰(zhàn)國策》真的并非如曾鞏所言"三十三篇復(fù)完",而有很大的佚缺嗎?鄭氏所輯佚文是否全部真是《戰(zhàn)國策》中本有的文字?為回答這些問題,下面我們主要依據(jù)鄭氏所輯的佚文,對這些佚文作全面的考察。佚文前所用序號不作說明時,均為鄭氏所輯108條佚文的序號[[11]];諸祖耿《戰(zhàn)國策集注匯考》中所增六條佚文,除去與鄭氏所輯重合的,實(shí)際為五條,在使用這五條佚文時,仍用諸氏所編的序號,唯在序號前加"諸"字以別之。

  《戰(zhàn)國策》佚文為各書所引的情況如下表:

  表2

  所引之書
所輯《戰(zhàn)國策》佚文(只列序號)
合計

  (條數(shù))
《文選》
1, 9, 10, 14, 20, 41
6
《北堂書鈔》
6, 35
2

  《太平御覽》
2, 3, 4, 6, (17), 20, 21, 22, 23, 26, 27, 28, 29, 30, 32, 34, 3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62, 63,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60
《藝文類聚》
3, 33, 35
3
《史記》
5, 12, 13, 16, 19, 42, 44, 45, 58, 59, 60, 61, 64, 72, 73
15
《廣韻》
7, 8, 24, 25, 37, 38, 39, 65
8
《春秋后語》
43, 諸48
2
《漢書》
36
1
《后漢書》
11, 44, 45
3
《三國志》
18
1
舊《戰(zhàn)國策》
15
1
《初學(xué)記》
31
1
《天中記》
45
1
《元和姓篡》
40, 諸57
2
《記篡淵?!?br />66, 68, 78
3
《詩》孔疏
67
1
《類說》
69
1
《合璧事類別集》
70, 75
2
《韻府群玉》
71, 76
2
《事文類聚別集》
74
1
《事文類聚前集》
75
1
《禮記》孔疏
77
1
《永樂大典》
29
1
《玉篇》
諸37
1
《寰宇記》
諸72
1
  全面考察鄭良樹所輯這些佚文,有以下問題:

  1、重復(fù)。

  17 秦王使人至,楚王賢之,恐其為楚用,以危秦也。昭子曰:"以王之德,與王之賢,因以遣之,楚王必為有外心去楚矣。"從其計,果如其言。

  第79條實(shí)際與此條相同。

  37 晉有大夫芬質(zhì)

  40 晉大夫蕓賢

  "晉有大夫芬質(zhì)",見《廣韻》"芬"字下引。"晉大夫蕓賢"見《元和姓篡》"蕓"字下,云:"《風(fēng)俗通》晉大夫蕓賢,見《戰(zhàn)國策》。"諸祖耿云:"疑與《廣韻》所舉之'芬質(zhì)'為一,形近而訛耳。岑仲勉《元和姓篡四校記》卷三第二九八頁云:'蕓,《風(fēng)俗通》晉大夫蕓賢,見《戰(zhàn)國策》。《通志》文全同,唯"蕓"作"芬"??肌稄V韻》芬字下云,又姓,《戰(zhàn)國策》晉有大夫芬質(zhì)。《姓解》二,辨證亦作"芬質(zhì)","蕓賢"是"芬質(zhì)"之訛,蓋以"芬"冒"蕓"也。'"[12]又張澍輯《風(fēng)俗通·姓氏篇》引《氏族略》"質(zhì)"作"賢"。則"芬"與"蕓"、"質(zhì)"與"賢"常因形似而互訛,"芬質(zhì)"與"蕓賢"可能即是一人。

  2、有些佚文實(shí)際仍存于今本《戰(zhàn)國策》并未佚去,而被誤收為佚文。

  66 烏不為烏,鵲不為鵲。

  見于《韓策二》"史疾為韓使楚"章:"今盜賊公行,而弗能禁也,此烏不為烏,鵲不為鵲也。"

  諸27 蘇秦說孟嘗君曰秦四塞之國也

  見于《齊策三》"孟嘗君將入秦"章,蘇秦說孟嘗君曰:"今秦四塞之國,譬若虎口,而君入之,......"

  69 三人成虎,十夫操權(quán);眾口所移,無翼而飛。

  此蓋當(dāng)時習(xí)語,故《魏策二》"龐蔥與太子質(zhì)于邯鄲"章云:"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此條見于《秦策三》"秦攻邯鄲"章:"聞'三人成虎,十夫揉椎,眾口所移,母翼而飛。'"

  9 蘇秦曰:上下相怨,民無所聊。

  《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章蘇秦曰:"書策稠濁,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無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文選》李善注引此條當(dāng)即引此。

  68 走人充于庭,辟人施于涂。

  《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章云:"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記篡淵海》所引此條蓋即源于此。

  34 楚絕齊,齊舉兵攻楚,陳軫謂楚王曰:"不如以地東解于齊,而謀于秦矣。"

  《秦策二》"楚絕齊齊舉兵伐楚"章曰:"楚絕齊,齊舉兵伐楚。陳軫謂楚王曰:'王不如以地東解于齊,西講于秦。"其最后一句在文字上雖有異,但總體上還是與所引佚文幾乎一致,在文意上也沒有差異。此條應(yīng)是引于此。

  65 中山大夫藍(lán)諸

  此條為《廣韻》"藍(lán)"字下引,"藍(lán)諸"即中山的藍(lán)諸君,《中山策》"中山與燕趙為王"章載藍(lán)諸君事,鮑注:"藍(lán)諸君,中山相也。"不知為何《廣韻》稱他為大夫,不過《廣韻》所引重在人名"藍(lán)諸"二字,至于他到底是相還是大夫,也許倒并不會特別在意,更何況《中山策》本身也并未明言藍(lán)諸君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25 雍門周

  此三字,《廣韻》"門"字下引。雍門周,善于鼓琴,《文選》張孟陽《七哀詩》李善注引桓譚《新論》曰:"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曰:'臣竊悲千秋萬歲后,墳?zāi)股G棘,孤兔穴其中,樵兒牧豎,躑躅而歌其上,行人見之凄愴。孟嘗君之尊貴,如何成此乎?'孟嘗君喟然嘆息,淚下承睫。"陸士衡《豪士賦序》李善注亦引桓譚《新論》曰:"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孟嘗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對曰:臣竊為足下有所悲,千秋萬歲后墳?zāi)股G棘,........."又《三國志·卻正傳》裴松之注詳引桓譚《新論》雍門周事;雍門周在《說苑·善說》中還被作"雍門子周":"雍門子周以琴見乎孟嘗君,......";又還稱作"雍門子",《淮南子·繆稱訓(xùn)》云:"雍門子以哭見孟嘗君涕流沾纓",俞樾云:"'孟嘗君'下,當(dāng)更有'孟嘗君'三字,而今脫之。《覽冥篇》曰:'雍門子以哭見于孟嘗君,已而陳辭通意,撫心發(fā)聲,孟嘗君為之增郗歟唈,流涕狼戾,不可止。'彼文再言孟嘗君,故知此亦當(dāng)同。不然,則涕流沾纓仍屬雍門子而不屬孟嘗君,不見其感人之至矣。"劉文典曰:"俞說是也?!墩摵狻じ刑撈罚?雍門子哭對孟嘗君,孟嘗君為之于邑。'《論衡》所引儒者傳書之言,多同《淮南》,知此文亦必重'孟嘗君'三字矣。"《論衡·明雩篇》亦載:"雍門子悲哭,孟嘗君為之流涕。"又按《文選》陸士衡《于承明作興士龍詩》注引此文作"雍門子以琴見孟嘗君,涕流霑纓。"《漢書·景十三王傳》"雍門子壹微吟,孟嘗為之于邑。"如淳云:"雍門子以善鼓琴見孟嘗君,先說萬歲之后,高臺既已顛,曲池又已平,墳?zāi)股G棘,牧豎游其上,孟嘗君亦如是乎?孟嘗君喟然嘆息也。"[13]案:《齊策四》"魯仲連謂孟嘗君"章:

  魯仲連謂孟嘗[君曰][[14]]:"君好士[未]也[[15]]。雍門[子]養(yǎng)椒亦,陽得子養(yǎng)[××][[16]],飲食、衣裘與之同之,皆得其死。"

  這里鮑彪在"雍門"后補(bǔ)了"子"字,似較有理。若此"雍門子"果即善鼓琴之"雍門周",則此條"雍門周",亦不當(dāng)作為《戰(zhàn)國策》的佚文。

  7 安陵丑

  此條見《廣韻》"陵"字下引。考之今本《戰(zhàn)國策》,《楚策一》"江乙說于安陵君"章、《魏策四》"秦王使人謂安陵君"章并著安陵君事。"丑"與"君"形近易訛,疑此條是《廣韻》傳刻致誤。亦非《戰(zhàn)國策》之佚文。

  3、有因理解錯誤,而誤為《戰(zhàn)國策》佚文者。

  59 韓仲子

  《史記·韓世家》司馬貞《史記索隱》云:"《戰(zhàn)國策》又有韓仲子,名遂",據(jù)司馬貞此言便以"韓仲子"為《戰(zhàn)國策》佚文,顯然不妥。案司馬貞所言"韓仲子",即"韓國的仲子",即嚴(yán)遂,《韓策二》"韓傀相韓"章述韓國韓烈侯的寵臣嚴(yán)遂結(jié)交勇士聶政云:"于是嚴(yán)遂乃具酒,觴聶政母前,仲子奉黃金百鎰,前為聶政母壽。聶政驚,愈怪其厚,固謝嚴(yán)仲子,仲子固進(jìn),......"鮑彪注以"仲子"為嚴(yán)遂的字,故又稱嚴(yán)仲子,非別有一韓仲子。

  60 韓遂

  此條仍是根據(jù)《史記·韓世家》司馬貞《史記索隱》云"《戰(zhàn)國策》又有韓仲子,名遂"而來,因?yàn)楸椴椤妒酚洝?,并未見到司馬貞直接提及"韓遂"二字。參上條"59韓仲子"所駁。顯然,此條也被誤為《戰(zhàn)國策》佚文。

  61 俠累名傀

  《史記·刺客列傳》載:"濮陽嚴(yán)仲子,事韓哀侯,與韓相俠累有隙。"司馬貞《索隱》云:"案《戰(zhàn)國策》,俠累名傀。"此謂韓相俠累,他的名在《戰(zhàn)國策》里叫作"傀",稱作韓傀,《韓策二》"韓傀相韓"章:"韓傀相韓,嚴(yán)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云云,即《史記·刺客列傳》所述聶政刺殺俠累事,所以《史記·韓世家》云"列侯三年,聶政殺韓相俠累。"司馬貞《索隱》又為"俠累"解釋說:"《戰(zhàn)國策》作'殺韓傀',高誘曰'韓傀,俠侯累也。'"可見此條"俠累名傀"并非《戰(zhàn)國策》的佚文。

  64 白圭為中山將,亡六城,君欲殺之,亡入魏。文侯厚遇之,還拔中山。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從獄中上書曰:"是以蘇秦不信于天下,而為燕尾生;白圭戰(zhàn)亡六城,為魏取中山。"《集解》引張晏曰:"白圭為中山將,亡六城,君欲殺之,亡入魏,文侯厚遇之,還拔中山。"《索隱》云:"案:事見《戰(zhàn)國策》及《呂氏春秋》也。"張晏所云是解釋《史記》"白圭戰(zhàn)亡六城,為魏取中山"這一句話的,這里把《集解》所引張晏解釋的話作為《戰(zhàn)國策》佚文是不妥的?!端麟[》所下案語,也只是說白圭戰(zhàn)亡六城為魏取中山這一事件,在《戰(zhàn)國策》及《呂氏春秋》中也有所記載,但在這里,我們很難肯定《史記》是否引用了《戰(zhàn)國策》原文以及哪些文字是《戰(zhàn)國策》中的原文,因此把它們確定為《戰(zhàn)國策》的佚文,值得商榷。

  事實(shí)上,仔細(xì)分析《史記》原文,張晏的解釋是有問題的?!妒酚洝匪d如下:

  是以蘇秦不信于天下,而為燕尾生;白圭戰(zhàn)亡六城,為魏取中山。何則?誠有以相知也。蘇秦相燕,燕人惡之于王,王按劍而怒,食以駃騠;白圭顯于中山,中山人惡之魏文侯,文侯投之以夜光之璧。何則?兩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豈移于浮辭哉!

  這里是說燕王對蘇秦,魏文侯對白圭,君主對臣下剖心相信,君臣相知如此。雖然蘇秦相燕時,燕人都對燕王說他的壞話,但燕王反而對這些說壞話的人發(fā)怒,而膳以蘇秦珍奇之味;雖然白圭曾顯赫于中山,又有中山人在魏文侯前謗白圭,但魏文侯還賜與白圭夜光之璧。所以"蘇秦不信于天下,而為燕尾生;白圭戰(zhàn)亡六城,為魏取中山",這里當(dāng)是白圭在魏時戰(zhàn)亡六城,但仍為魏文侯所信最后為魏攻取了中山。若是如張晏所云"白圭為中山將,亡六城",則在此辭意不順,與蘇秦事亦不相類。遍查《戰(zhàn)國策》與《呂氏春秋》,均無白圭為中山將亡六城事的記載,白圭事在《戰(zhàn)國策》中僅見于《魏策四》"白珪謂新城君"章、"成陽君欲以韓魏聽秦"章、《燕策二》"蘇代為奉陽君說燕于趙"章;在《呂氏春秋》中白圭事見于《聽言》、《先識》、《不屈》、《應(yīng)言》、《舉難》、《知分》篇,在《先識》中記有白圭到中山,中山之王欲留之,他固辭而去,因?yàn)樗J(rèn)為中山信、名、親、財、功都已經(jīng)失去了,不久將亡。不知張晏所云本于何者,抑或乃其臆度之辭?《索隱》云事見《戰(zhàn)國策》及《呂氏春秋》,亦失于漏檢?還是說有關(guān)白圭的事可見于二書,非謂二書即載有此事也,因?yàn)槲从懈嗍妨希P者在這里不敢肯定。但把張晏所云當(dāng)作《戰(zhàn)國策》中的原有文字而作為佚文,則肯定令人不能信服。

  73 本名子異,后為華陽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司馬貞《索隱》:"按:《戰(zhàn)國策》本名子異,后為華陽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也。"司馬貞的意思是說,根據(jù)《戰(zhàn)國策》,秦始皇本名子異,后為華陽夫人嗣,由于夫人是楚人,所以改名為子楚。司馬貞所根據(jù)的是今本《秦策五》"濮陽人呂不韋賈于邯鄲"章,此章正記載有子異如何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成為華陽夫人之嗣改名子楚的詳情。"本名子異,后為華陽夫人嗣"云云,乃司馬貞據(jù)《戰(zhàn)國策》所概述之語,并非《戰(zhàn)國策》中正文,所以不能作為《戰(zhàn)國策》的佚文。

  4、有些佚文可能是原引書節(jié)引或概述《戰(zhàn)國策》之文,它們并不是《戰(zhàn)國策》中原有的文字,因而不應(yīng)該把它們真正看作佚文。

  古人引書,往往并不太嚴(yán)格,既有一字不差地照錄原文的,也有節(jié)引摘錄的,還有概述原文大意的。所引字句往往與原書不同,也有為今本所無的,甚至有時同引一書前后還有不一致的。反映在成于眾人之手、卷帙浩繁的大型類書等書上,這些情況更是較多,如《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九和卷七百八十八都引錄了竺芝《扶南記》所述騫毗國王事,但兩條文字繁簡不但相異,即是騫毗王的身長,一條說是一丈二尺,一條說是三丈,差異也相當(dāng)?shù)拇?。又如,《?zhàn)國策》《齊策六》"齊負(fù)郭之民有孤狐咺者"章,原文為:

  齊負(fù)郭之民有孤狐咺者,正議閔王,斮之檀衢,百姓不附。齊孫室子陳舉直言,殺之東閭,宗族離心。司馬穰苴為政者也,殺之,大臣不親。以故燕舉并,使昌國君將而擊之。齊使向子將而應(yīng)之。齊軍破,向子以輿一乘亡。達(dá)子收余卒,復(fù)振,與燕戰(zhàn),求所以償者,閔王不肯與,軍破走。

  王奔莒,淖齒數(shù)之曰:"夫千乘、博昌之間,方數(shù)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王曰:"不知。""嬴、博之間,地坼至泉,王知之乎?"王曰:"不知。""人有當(dāng)闕而哭者,求之則不得,去之則聞其聲,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齒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當(dāng)闕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無誅乎?"于是殺閔王于鼓里。

  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為溉園。君王后,太史氏女,知其貴人,善事之,田單以即墨之城破亡余卒,破燕兵,紿騎劫,遂以復(fù)齊,遽迎太子于莒,立之以為王。襄王即位,君王后以為后,生齊王建。

  而《太平御覽》卷八七七引作:

  《戰(zhàn)國策》曰:齊泯王三十一年侵伐鄰國,窮兵極武,外怨于諸侯,內(nèi)失于百姓。燕將樂毅連五國兵以伐之,泯王出走。楚使淖齒救齊。淖齒謂王曰:"夫千乘、博昌間地方數(shù)百里,雨血沾衣;嬴、博之地坼及至泉;有人當(dāng)關(guān)而哭,求之不得,去則有聞其聲,王悉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齒曰:"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何得無誅?"遂殺泯王以與燕闘而敗。[17]

  與《戰(zhàn)國策》原文相對照,《御覽》所引不僅省去了首尾兩段(僅對首段作了概述性的陳述),即是淖齒質(zhì)問齊泯王之語,《戰(zhàn)國策》是三問三答,而《太平御覽》也只是做了簡省的一問一答來概述。引文與原文的差距,于此可見一斑。 所以今天我們在作古籍???、輯佚時,利用類書等來進(jìn)行這種文字上的精密工作,應(yīng)該持比較謹(jǐn)慎的態(tài)度。基于這樣的學(xué)術(shù)認(rèn)識,下面所列舉的一些佚文,可能就是原引書在引用時對《戰(zhàn)國策》的記載作的一些概述性敘述,它們當(dāng)不是原書中的文字。

  諸72 中山專行仁義,貴儒學(xué),賤壯士,不教人戰(zhàn),趙武靈王襲而滅之。中山之地,方五百里,卒為趙并。

  按"中山專行仁義貴儒學(xué)"事,《中山策》"中山君饗都士"章云:"中山君饗都士";又見"主父欲伐中山"章:"主父欲伐中山,使李疵觀之。李疵曰:'可伐也。君弗攻,恐后天下。'主父曰:'何也?'對曰:'中山之君所傾蓋與車,而朝窮閭隘巷之士者七十家。'主父曰:'是賢君也,安可伐?'李疵曰:'不然,舉士,則民務(wù)名不存本;朝賢,則耕者惰而戰(zhàn)士懦。若此不亡者,未之有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亦載此事,篇末有"主父曰'善。'舉兵而伐中山,遂滅也。"主父,即趙武靈王。不知所云"中山專行仁義,貴儒學(xué),賤壯士,不教人戰(zhàn),趙武靈王襲而滅之"條是否即據(jù)這些記載概述而成?

  中山方五百里,最后為趙所滅之事,也屢見于《戰(zhàn)國策》提及,《秦策三》"范雎至秦"章:"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趙獨(dú)擅之",《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章:"齊、燕戰(zhàn),而趙氏兼中山",《趙策四》"三國攻秦趙攻中山"章:"三國攻秦。趙攻中山,取扶柳,五年以擅呼沲",自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復(fù)攻中山,這里趙占領(lǐng)中山境內(nèi)呼沲河一帶,當(dāng)在趙惠文王三年,據(jù)《史記·趙世家》此年"趙滅中山"。又《魏策四》"八年謂魏王"章:"中山恃齊、魏以輕趙,齊、魏伐楚,而趙亡中山"。

  31 齊國將亡,亦有妖乎?其一人曰:齊桓公宮中七市。

  按:《東周策》"周文君免士工師藉"章有"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不知所引是否指此。

  20 韓、魏之君不朝于齊,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使田忌伐魏,三戰(zhàn)三勝。

  今本《齊策一》"成侯鄒忌為齊相"章云:"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公孫闬謂鄒忌曰:'公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zhàn)不勝,田忌不進(jìn),戰(zhàn)而不死,曲撓而誅。'鄒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戰(zhàn)三勝,......"則此條當(dāng)是據(jù)此章所述。

  6 聶政刺韓相,荊軻刺秦王,并白虹貫日。

  此條見《太平御覽》卷四引。聶政刺韓相,白虹貫日,見于《魏策四》"秦王使人謂安陵君"章,唐且對秦王曰:"夫?qū)VT之刺王僚也,慧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而《北堂書鈔》一百五十一引《戰(zhàn)國策》作"唐雎說秦王曰:聶政刺韓傀,白虹貫日;荊軻欲刺秦王,白虹貫日。"《北堂書鈔》所引《戰(zhàn)國策》文即當(dāng)出于《魏策四》"秦王使人謂安陵君"章,但考之《戰(zhàn)國策》此章,其文唐且明言"三子者"乃專諸、聶政、要離,加上唐且自己,"與臣而將四矣",這里說得很清楚,并沒有提及荊軻,所以《北堂書鈔》所引當(dāng)誤。然而說荊軻刺秦王白虹貫日的事,亦有之,不見于《戰(zhàn)國策》,而見于《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云:"昔者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集解》引應(yīng)劭曰:"燕太子丹質(zhì)于秦,始皇遇之無禮,丹亡去,故厚養(yǎng)荊軻,令西刺秦王。精誠感天,白虹為之貫日也。"又引《烈士傳》曰:"荊軻發(fā)后,太子自相氣,見虹貫日不徹,曰:'吾事不成矣。'"可見其事亦久有所傳。司馬貞《索隱》于此云:"《戰(zhàn)國策》又云聶政刺韓傀,亦曰'白虹貫日'也。"所以《戰(zhàn)國策》本無"荊軻刺秦王白虹貫日"的記載,因此司馬貞于此才未說《戰(zhàn)國策》載有此事,而只說聶政刺韓傀,也是"白虹貫日"?!短接[》此條所引,乃是將《史記》、《戰(zhàn)國策》所記事合而為一了,而題之曰:"《戰(zhàn)國策》曰"。

  以上所舉,其中有5條是根據(jù)《史記》而輯,如頁2表 2所統(tǒng)計,根據(jù)《史記》而輯的佚文一共有15條,這里誤輯5條,已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由表 2可以看出,所輯《戰(zhàn)國策》佚文,從《史記》和《太平御覽》中輯出的為最多,分別有15條和61條。我們已在上面的列舉中考察了根據(jù)《史記》而輯的一些佚文,下面我們再詳細(xì)檢查根據(jù)《太平御覽》而輯的佚文。

  根據(jù)《太平御覽》而輯的《戰(zhàn)國策》佚文,在各卷的分布情況如下表:

  表3 根據(jù)《太平御覽》而輯的《戰(zhàn)國策》佚文分布情況表

  見于《太平御覽》何卷
鄭良樹作為《戰(zhàn)國策》佚文(只列其序號)
741
2
363
4
4
6
450
17(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322
20, 54
282
21, 23, 28, 29, 30, 46
294
22, 52
188
26
292
27, 47, 50, 63
460
32, 62,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8
347
35
331
57
293
48
272
51
281
53
311
55
295
56
 注:鄭輯佚文3、49,言分別出于《太平御覽》卷3、331;今查《御覽》并無此二條,故上表中不列出。

  鄭氏所輯佚文,第79條至第98條,均見于《太平御覽》卷450,此卷為"人事部九十一"之"權(quán)謀下",在全卷原文如下:(段前的序號(1)、(2)等為筆者所加;限于篇幅每段僅錄其首句。)

  權(quán)謀(下)

  《尚書大傳》曰:"周公先謀于同姓,同姓從然后謀于朋友,朋友從然后謀于天下,天下從然后加之龜蓍。"是以君子圣人,謀義不謀不義,故謀必成;卜義不卜不義,故卜必吉;以義擊不義,故戰(zhàn)必勝。是以君子圣人,謀則成,戰(zhàn)則勝。

 ?。?)《戰(zhàn)國策》曰:秦攻趙長平,大破之而歸,因使人索六城于趙。......講計未定,婁緩新從秦來,趙王與緩計曰:"與秦地何如勿與?"緩曰:"此非臣所能知也。"王曰:"雖然,試言之。"緩曰:"緩新從秦來,言勿與則非計也,言與之則恐以臣之為秦也,故不敢對。使臣得為王計焉,不如與之。"王曰:"諾。"虞卿見王,王以緩言告之,虞卿曰:"秦索六城于王,王以五城以賂齊,齊,秦深讎也,得王五城,并力西擊秦,是王一舉結(jié)二國之親而與秦易道也。"趙王曰:"善。"因發(fā)虞卿東見齊王,與之謀秦。婁緩聞之,逃去。

 ?。?)又曰:楚圍雍氏五曰,韓令使者求救于秦,冠蓋相望,......韓令靳尚使秦,謂王曰:"韓之于秦也,居為隱蔽,出為雁行。今韓已病矣,秦師不下 。臣聞之:唇亡者其齒寒。愿大王熟計之。"太后乃謂尚子曰:"妾事先王,以其體加妾之身,妾困弗支也,盡置其身妾不重。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救韓,日費(fèi)千金,獨(dú)不可使妾少有利耶?"靳尚歸報王,王遣張翠。張翠稱病,日行一縣。張翠至,甘茂曰:"韓急矣,先生病而來。"張翠曰:"韓未急也。"甘茂曰:"韓之急緩,人莫弗知,今先生言不急,可乎?"翠曰:"韓急則折而入楚矣,臣安敢來。"甘茂曰:"先生勿復(fù)言也。"乃入言于王曰:"公叔且以國南合于楚,楚、韓為一,魏氏不敢不聽,是楚以三國謀秦也,如此,則伐秦之形成矣!不識坐而待伐,孰與伐人之利?"秦王曰:"善。"果下師于 以救韓。

 ?。?)又曰:中山陰姬與江姬爭為后,司馬喜請見陰姬公為畫計,......喜即奉書詣中山王曰:"臣聞趙強(qiáng)即中山弱,臣能弱趙而強(qiáng)中山。"中山王悅而見之,喜曰:"臣愿乞之趙,觀其地形險阻,人民貧富,君臣賢不肖,商榷為資,未可豫陳也。"乃見趙王,曰:"臣聞:趙,天下善為音容、佳麗之所出也。今來至境,入都邑,人民謠俗容貌顏色殊無佳麗好美者。以臣所見多矣,周流無所不至,未嘗見人如中山陰姬者,不知者將以為神,其容貌顏色過絕人矣!乃其眉、準(zhǔn)額、權(quán)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諸侯之姬。"趙王大悅,曰:"吾愿請之,何如?"對曰:"非臣所敢議,愿王勿泄。"喜歸報中山君曰:"趙王非賢王也,不好道德而好聲色,不好仁義而好勇力。聞其乃欲請陰姬。"中山君作色不悅。喜曰:"趙,強(qiáng)國也,請之必矣。王不與之,即社稷危;與之,即為諸侯笑。王立為后,以絕趙王意,可也。"遂立為后,趙王亦無請也。

 ?。?)又曰:秦王使人之楚,楚王賢之,恐其為楚用以危秦也。......昭子曰:"以王之德與王之賢,因以遣之,楚王必為有外心去楚矣。"從其計,果如其言。

 ?。?)又曰:安陵纏以顏色美壯得幸于楚恭王。......江乙往見安陵纏曰:"子之先人豈有矢石之功于王乎?"曰:"無有。"江乙曰:"子之身豈亦有乎?"曰:"無有。"江乙曰:"子之貴何以至于此乎?"曰:"仆不知所以。"江乙曰:"吾聞之以財事人者,財盡而交 ,以色事人者,華落而愛衰。今子之華有時而落,子何以長幸無解于王乎?"安陵纏曰:"臣年少愚陋,愿委質(zhì)于先王。"江乙曰:"獨(dú)從為殉可耳。"安陵纏曰:"敬聞命矣。"江乙去。君居期年,逢安陵纏,謂曰:"前諭子者,通之于王乎?"曰:"未可也。"居期年,江乙復(fù)見安陵纏曰:"子豈諭王乎?"安陵纏曰:"臣未得王之間也。"江乙曰:"子出與王同車,入與王同坐,居三年,言未得王之間,子以吾之說未可耳?"不悅而去。其年,共王獵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 ,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從南方來,正觸王左驂,王舉旌旗而使善射者射之,一發(fā)兕死車下,王大喜,拊手而笑,顧謂安陵纏曰:"吾萬歲之后,子將誰與此樂乎?"安陵纏乃逡巡而卻,泣下沾衿曰:"萬歲之后,臣將從為殉,安知樂此誰!"于是共王乃封安陵纏于車下三百戶。故曰:江乙善謀,安陵纏知時也。

 ?。?)又曰:智伯欲襲衛(wèi),故遺之乘馬,先之一璧。......衛(wèi)君大悅,酌酒諸大夫,皆喜,南文子獨(dú)不喜,有憂色。衛(wèi)君曰:"大國禮寡人,寡人故酌諸大夫酒,諸大夫皆喜,而子獨(dú)不喜有憂色者何也?"南文子曰:"無方之禮,無功之賞,禍之先也。我未有往,彼有以來,是憂也。"于是衛(wèi)君乃修梁津而擬邊城。智伯聞衛(wèi)兵在境上,乃還。

 ?。?)又曰:智伯欲襲衛(wèi),乃佯亡其太子顏,使奔衛(wèi)。......南文子曰:"太子顏之為其君子也甚愛,非有大罪也而亡之,有故。然人亡而不受,不詳。"使吏逆之,曰:"車過五乘,慎勿內(nèi)也。"智伯聞之乃止。

 ?。?)又曰:趙簡子使人以明白之乘六,先以一璧為遺于衛(wèi)。......衛(wèi)叔文子曰:"先不意可以生故,以小之所以事大也。今我未以往,而簡子先以來,必有故。"于是斬林除園,聚斂蓄積,而后遣使者。簡子曰:"吾舉也,為不可知也。今既已知之矣。"乃輟圍衛(wèi)也。

  (9)又曰:鄭桓公將欲襲鄶,先問鄶之辯智果敢之士,......鄶君以為內(nèi)難也,盡殺其臣?;腹蛞u之,遂取鄶。

 ?。?0)又曰:鄭桓公東會封于鄭,暮舍于宋東之逆旅。......逆旅之叟從外來曰:"客將焉之?"曰:"會封為鄭。"逆旅之叟曰:"吾聞之時難得而易失,今客之寢安,殆非封也。"鄭桓公援轡自駕,其仆接御而載之,行十日十夜而至,至 何與之爭封。故以鄭桓公之賢,微旅之叟,幾不會封也。

  (11)又曰:趙簡子使成何、涉他與衛(wèi)靈公盟于專澤。......靈公未 盟,成何、涉他 靈公之手而撙之,靈公怒,欲反趙,王孫商曰:"君欲反趙,不如與百姓同惡之。"公曰:"若何?"對曰:"請命臣令于國曰:'有姑姊女者,家一人質(zhì)于趙。'百姓必怨,君因反之矣。"君曰:"善。"乃令之。三日遂徵之,五日而令畢,國人巷哭,君乃召國大夫而謀曰:"趙為無道,反之可乎?"大夫皆曰可。乃出西門,閉東門。趙氏聞之,縛涉他而斬之以謝于衛(wèi),成何走燕。子貢曰:"王孫商可謂善謀矣。憎人而能害之,有患而能處之,欲用民而能附之,一舉而三物俱至。可謂善謀矣!"

  (12)又曰:吳闔閭夫人姜氏,齊景公以其子妻闔閭,送諸郊,......高夢子曰:"齊負(fù)海而縣山,縱不能全收天下,誰干我君?愛則勿行。"公曰:"余有齊國之固,不能以令諸侯,又不能聽,是生亂也。寡人聞之,不能令則莫若從。且夫吳蜂蠆然,不棄毒于人,則不靜。余恐棄毒于我也。"遂遣之。

 ?。?3)又曰:晉文公與荊人戰(zhàn)于城濮,君問于咎犯,......君問于雍季,對曰:"焚林而畋,得獸雖多,而明年無復(fù)也。乾澤而漁,得魚雖多,而明年無復(fù)也。詐猶可以偷利,而無報。"遂與荊軍戰(zhàn),大敗之。乃賞,先雍季而后咎犯,侍者曰:"城濮之戰(zhàn),咎犯之謀也。"君曰:"雍季之言,百世之謀也;咎犯之言,一時之權(quán)也,寡人既已行之矣。"

 ?。?4)又曰:智伯圍晉陽,絺疵謂智伯曰:"韓、魏之君必反矣。"......智伯曰:"何以知之?"對曰:"夫勝趙而三分其地,今城未沒者三板,臼灶生蛙,人馬相食,城降有日矣,而韓、魏之君無喜志而有憂色,是非反何也?"明日,智伯謂韓、魏之君曰:"疵言君之反也。"韓、魏之君曰:"必勝趙而三分其地,今城將勝矣,二家雖愚,不棄美利而佩約,為難不可成之事,其勢可見也。是疵必為趙說君,且使君疑二主之心,而不解于攻趙也。今君聽讒臣之言,而離二主之交,為君惜之!"智伯出,欲殺 疵, 疵逃。韓、魏之君果反。

 ?。?5)又曰:白圭之中山,中山欲留之,固辭而去。......又之齊,齊王亦欲留之,又辭去。人問其辭,白圭曰:"二國將亡矣。所學(xué)者國有五盡,故莫之必忠則言盡矣,莫之必譽(yù)則名盡矣,莫之必愛則親盡矣,行者無糧,居者無食,則財盡矣,不能用人又不能自用則功盡矣。國有此五者無辜必亡。中山與齊皆當(dāng)此。若使中山之與齊也,聞五盡而更之,則必不亡也,其患在不聞也。雖聞,又不信也。"然則人主之務(wù),在乎善聽而已矣。

 ?。?6)又曰:下蔡威公閉門而哭,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旁鄰窺墻而問之曰:"子何故而哭悲若此乎?"對曰:"吾國且亡。"曰:"何以知也?"應(yīng)之曰:"吾聞病之將死,不可為良臣;國之將亡,不可為計謀。吾數(shù)諫吾君,吾君不用,是以知國之將亡也。"于是窺墻者聞其言則舉族而去之。于楚居數(shù)年,楚王果舉兵伐蔡,窺墻者為司馬,將兵而往,束虜其眾,問曰:"得無有昆弟故人乎?"見威公縛在虜中。問曰:"若何以至于此?"應(yīng)曰:"吾何以不至于此?且吾聞之也,言之者行之役也,行之者言之主也,汝能行,我能言,汝為主,我為役,吾亦何以不至于此載!"窺墻者乃言之于楚王,遂解其縛,與俱之楚。故曰: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也。

 ?。?7)又曰:石乞侍坐,屈建曰:"白公其為亂乎!"......石乞曰:"是何言也!白公至于室,無榮;所下士者三人,與己相君臣者五人,所與同衣食者千人。白公之行若此,何故為亂?"屈建曰:"此建之所謂亂也。以君子行,則可;于國家行,過禮,則國家疑之。且茍不難下其臣,必不難高其君矣。建是以知夫子將為亂也。"處十月,白公果亂也。

 ?。?8)又曰:韓昭侯作高門,屈宜咎曰:"昭侯不出此門。"......曰:"何也?"曰:"不時。吾所謂不時者,非時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昭侯嘗利矣,不作高門,往年秦拔宜陽,明年大旱,民饑,不以此時恤民之急也,而顧反益以奢,此謂福不重至,禍不重來者也。"高門成,昭侯卒竟不出此門矣。

  (19)又曰:田子顏?zhàn)源笮g(shù)至乎平陵城下,見人子,問其父;......田子方曰:"其以平陵反乎?吾聞行于內(nèi)然后施于外,子顏欲使其眾甚矣!"后果以平陵叛。

 ?。?0)又曰:晉人已勝智氏,歸而繕甲治兵,楚王恐,......梁公曰:"不。患害其在吳乎?夫吳君恤民而同其勞,使其民重上之令,而人輕死以從上使。如慮之戰(zhàn),臣登山以望之,見其用百姓之信,必也勿已乎?其備之若何?"不聽,明年,闔閭襲郢。

 ?。?1)又曰:楚莊王欲伐陳,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曰:"何故?"對曰:"其城郭高,溝壑深,畜積多,其國寧也。"王曰:"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多,是賦斂重,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壑深,則民力罷矣。"興兵伐之,遂取陳。

  (22)又曰:齊桓公將伐山戎孤竹,使人請助于魯君。......進(jìn)群臣而謀,皆曰:"師行數(shù)千里,入蠻夷之地,必不反矣。"于是魯許助之,而不行。齊已伐山戎孤竹,而欲移兵于魯。管仲曰:"不可。諸侯未親,今有伐遠(yuǎn)而還,誅近鄰,鄰國不親,非霸王之道。君之所得山戎之寶器者,中國之所鮮也,不可以不進(jìn)周公之廟乎?"桓公乃分山戎之寶,獻(xiàn)之周公之廟。明年,起兵伐莒,魯下令丁男悉發(fā),五尺童子皆至??鬃釉唬?圣人轉(zhuǎn)禍為福,報怨以德,此之謂也。"

 ?。?3)又曰:智伯請地于魏宣子,宣子不與。......任增曰:"何為不與?"宣子曰:"彼無故而請地也,吾是以不與。"任增曰:"彼無故而請地者,無故而與之,是重欲無厭也。彼喜,必又請地于諸侯,不與,必怒而伐之。"宣子曰:"善。"遂與地。智伯喜,又請地于趙,趙不與,智伯怒,圍晉陽,韓魏合趙而反智氏,智氏遂滅。

 ?。?4)又曰:楚莊王與晉戰(zhàn),勝之,懼諸侯之畏己也,乃筑為五仞之臺。......成而觴諸侯,諸侯請為觴,皆仰而曰:"將將之臺,  其謀,我言而不當(dāng),諸侯伐之。"于是遠(yuǎn)者來朝,近者入賓。

 ?。?5)又曰:吳王夫差破越,又將伐陳,楚大夫皆懼,......子西曰:"二三子胡不相睦也,無患吳矣。昔闔閭食不二味,處不重席,擇不取費(fèi)。在國,天有災(zāi),親戚乏困而供之;在軍,食熟者半而后食其所嘗者,卒乘必與焉,是以民不罷勞。今夫差次有臺榭陂池焉,宿有妃嬙嬪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具,玩好必集,珍異是聚。夫差元自敗已,焉能敗我?"

  (26)又曰:吳請師于楚以伐晉,楚王與大夫皆懼,將許之。......左史倚相曰:"此恐吾攻己,故示我不病,請為長轂千乘,卒三萬,與分吳地也。"莊王聽之,遂無東國。

 ?。?7)又曰:陽虎為難于魯,走之齊,請師攻魯,齊侯許之。......鮑文子曰:"不可也。陽虎欲破齊師,齊師破,大臣必多死,于是欲奮其詐謀。夫虎有寵于季氏而將季孫,以不利魯國而容其求焉?今君富于季氏而大于魯,滋陽虎所欲傾覆也。魯免其疾,而君收之,無乃害乎?"齊君乃執(zhí)之,免而奔晉。

  (28)又曰:湯欲伐桀,伊尹曰:"請阻之貢職以觀其動。"......  ......桀怒,起九夷之師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猶能起九夷之師,是罪我也。"湯乃謝罪請服后入貢職。明年,又不貢職,桀怒,起九夷之師,九夷之師不起。伊尹曰:"可矣。"湯乃興師,伐而殘之,遷桀南巢焉。

  由以上可見,從第(1)段"秦攻趙長平"前冠以"《戰(zhàn)國策》曰"起,下面27段文字前均冠有"又曰",根據(jù)《太平御覽》,這28段文字似乎都是《戰(zhàn)國策》中的文字。

  查閱《戰(zhàn)國策》,段(1)見于《趙策三》"秦攻趙于長平"章,段(2)見于《韓策二》"楚圍雍氏五月"章,段(3)見于《中山策》"陰姬與江姬爭為后"章,這三段文字與《戰(zhàn)國策》中所載大都相同,可以肯定,它們確是《太平御覽》根據(jù)《戰(zhàn)國策》而引。段(5)至段(28),包括了鄭輯佚文第80-98條,均不見于今本《戰(zhàn)國策》,然而卻都見于《說苑·權(quán)謀》篇?!稇?zhàn)國策》中有一些篇章又見于《說苑》,這本不是奇怪的事情。然而細(xì)檢《太平御覽》,我們卻發(fā)現(xiàn),自段(5)至(28),24段全部都無一例外地見錄于《說苑·權(quán)謀》這一篇之內(nèi)。這總共28段,鄭良樹采為《戰(zhàn)國策》佚文的以及見于《說苑·權(quán)謀》篇的,彼此對應(yīng)如下表所示:

  表4

  《太平御覽》卷450文字(只列其段前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見于《說苑·權(quán)謀篇》









鄭良樹作為《戰(zhàn)國策》佚文的(只列其序號)

79

80
81
82
83
84
(下接續(xù)上表)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研讀分析《太平御覽》中段(5)至(28)這24段文字,可總結(jié)出以下幾點(diǎn):

  (一)這24段文字,在《太平御覽》卷450中占了這一卷的絕大部分,我們很難想象在《太平御覽》一整卷中引用了這么多《戰(zhàn)國策》的篇章,它們竟幾乎都不見于今本《戰(zhàn)國策》。《太平御覽》此卷所引都是用來說明"權(quán)謀"的,如果說這些都是《戰(zhàn)國策》中的篇章,《戰(zhàn)國策》把這些有關(guān)權(quán)謀的篇章集中放在一卷之內(nèi)的可能性很小,而應(yīng)是分散在諸卷之內(nèi)的,那么為什么今本《戰(zhàn)國策》正好把這些有關(guān)"權(quán)謀"的篇章都一齊亡佚掉了呢?

 ?。ǘ┻@24段文字,全部見于《說苑·權(quán)謀》篇,雖然《戰(zhàn)國策》也有一小部分篇章零星見于《說苑》,但象《太平御覽》此卷所引,這么多篇章都如此整齊畫一地見于《說苑》而且為《說苑》同一篇所載的情況,實(shí)屬罕見。

 ?。ㄈ┌选短接[》所引這24段文字,和《說苑·權(quán)謀》篇一相對照,會發(fā)現(xiàn)二者幾乎沒有什么差異,在文字上差不多全部相同,甚至彼此在篇章的銜接和順序上都一樣,如《太平御覽》所引段(17)至(21),這五段在《說苑·權(quán)謀》篇里正好就是按這樣不變的順序前后緊密相接的;又如《太平御覽》所引段(23)至(28),情況亦是如此。《說苑·權(quán)謀》篇的大部分章節(jié),幾乎就是被《太平御覽》原樣不動地抄錄在了這里。這從下面還可以得到進(jìn)一步說明:在這24段中,段(5)、(6)、(7)、(14)、(23)的內(nèi)容,今本《戰(zhàn)國策》中亦有相似的記載,如(5)"安陵纏以顏色美壯得幸于楚恭王"段,《楚策一》"江乙說于安陵君"章亦有類似記載,然而當(dāng)我們把《太平御覽》所引和《戰(zhàn)國策》、《說苑》所記作一對比,會明顯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異同:

  《太平御覽》
《說苑》
《戰(zhàn)國策》
  安陵纏以顏色美壯得幸于楚恭王。江乙往見安陵纏曰:"子之先人豈有矢石之功于王乎?"曰:"無有。"江乙曰:"子之身豈亦有乎?"曰:"無有。"江乙曰:"子之貴何以至于此乎?"曰:"仆不知所以。"江乙曰:"吾聞之以財事人者,財盡而交踈,以色事人者,華落而愛衰。今子之華有時而落,子何以長幸無解于王乎?"安陵纏曰:"臣年少愚陋,愿委質(zhì)于先王。"江乙曰:"獨(dú)從為殉可耳。"安陵纏曰:"敬聞命矣。"江乙去。君居期年,逢安陵纏,謂曰:"前諭子者,通之于王乎?"曰:"未可也。"居期年,江乙復(fù)見安陵纏曰:"子豈諭王乎?"安陵纏曰:"臣未得王之間也。"江乙曰:"子出與王同車,入與王同坐,居三年,言未得王之間,子以吾之說未可耳?"不悅而去。其年,共王獵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從南方來,正觸王左驂,王舉旌旗而使善射者射之,一發(fā)兕死車下,王大喜,拊手而笑,顧謂安陵纏曰:"吾萬歲之后,子將誰與此樂乎?"安陵纏乃逡巡而卻,泣下沾衿曰:"萬歲之后,臣將從為殉,安知樂此誰!"于是共王乃封安陵纏于車下三百戶。故曰:江乙善謀,安陵纏知時也。
  安陵纏以顏色美壯得幸于楚恭王。江乙往見安陵纏曰:"子之先人豈有矢石之功于王乎?"曰:"無有。"江乙曰:"子之身豈亦有乎?"曰:"無有。"江乙曰:"子之貴何以至于此乎?"曰:"仆不知所以。"江乙曰:"吾聞之以財事人者,財盡而交疏,以色事人者,華落而愛衰。今子之華有時而落,子何以長幸無解于王乎?"安陵纏曰:"臣年少愚陋,愿委智于先王。"江乙曰:"獨(dú)從為殉可耳。"安陵纏曰:"敬聞命矣。"江乙去。居期年,逢安陵纏,謂曰:"前日所諭子者,通之于王乎?"曰:"未可也。"居期年,江乙復(fù)見安陵纏曰:"子豈諭王乎?"安陵纏曰:"臣未得王之間也。"江乙曰:"子出與王同車,入與王同坐,居三年,言未得王之間,子以吾之說未可耳?"不悅而去。其年,共王獵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從南方來,正觸王左驂,王舉旌旗而使善射者射之,一發(fā)兕死車下,王大喜,拊手而笑,顧謂安陵纏曰:"吾萬歲之后,子將誰與斯樂乎?"安陵纏乃逡巡而卻,泣下沾衿,抱王曰:"萬歲之后,臣將從為殉,安知樂此者誰!"于是共王乃封安陵纏于車下三百戶。故曰:江乙善謀,安陵纏知時。

  江乙說于安陵君曰:"君無咫尺之地,骨肉之親,處尊位,受厚祿,一國之眾,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何以也?"曰:"王過舉而已。不然,無以至此。"江乙曰:"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是以妣女不敝席,寵臣不避軒。今君擅楚國之勢,而無以深自結(jié)于王,竊為君危之。"安陵君曰:"然則奈何?""愿君必請從死,以身為殉,如是必長得重于楚國。"曰:"謹(jǐn)受令。"三年而弗言。江乙復(fù)見曰:"臣所為君道,至今未效。君不用臣之計,臣請不敢復(fù)見矣。"安陵君曰:"不敢忘先生之言,未得間也。"于是,楚王游于云夢,結(jié)駟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嗥之聲若雷霆,有狂兕牂車依輪而至,王親引弓而射,壹發(fā)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樂矣,今日之游也。寡人萬歲千秋之后,誰與樂此矣?"安陵君泣數(shù)行而進(jìn)曰:"臣入則編席,出則陪乘。大王萬歲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又何如得此樂而樂之。"王大說,乃封壇為安陵君。君子聞之曰:"江乙可謂善謀,安陵君可謂知時矣。"
可見,與《說苑》相較《戰(zhàn)國策》所載不僅人名相異,"安陵纏"作"安陵君",而且說辭與行事亦多為不同,而《說苑·權(quán)謀》篇所載卻與《御覽》所引完全一樣;又如段(6)"智伯欲伐衛(wèi)"章,今本《戰(zhàn)國策·宋衛(wèi)策》"智伯欲伐衛(wèi)"章亦有記載,但二者的差異仍是很大的,《說苑·權(quán)謀》篇所記卻與段(6)相同;段(7)、(14)、(23)的情況也是如此,它們與《戰(zhàn)國策》所記多少都有些差異,然而和《說苑·權(quán)謀》篇所記卻相同。很明顯,《太平御覽》所引段(5)、(6)、(7)、(14)、(23)這幾段文字,是從《說苑·權(quán)謀》篇引來的,并不是引自《戰(zhàn)國策》。

  (四)《太平御覽》所引這24段文字中,(11)"趙簡子使成何、涉他與衛(wèi)靈公盟于專澤"事,又見于《左傳》定公八年傳;(27)"陽虎為難于魯"事,《左傳》定公九年傳也有相關(guān)記載。這里《太平御覽》所引(11)、(27)段,文字雖然已并非《左傳》里的原文,但所記二事則明顯是根據(jù)《左傳》所記變化而來的,它們當(dāng)不是《戰(zhàn)國策》中的文字。

 ?。ㄎ澹短接[》卷450俱言"權(quán)謀",題目就叫作"權(quán)謀",所引文字大部分又見于《說苑》中的"權(quán)謀"篇,二者之間不能說沒有太大的聯(lián)系。

  歸納以上五點(diǎn)所言,我們可以斷定,《太平御覽》卷450所引,從段(5)至(28)這24段文字,是引自《說苑·權(quán)謀》篇而不是《戰(zhàn)國策》?!短接[》至少應(yīng)該在段(5)前就冠以"《說苑》曰",[[18]]這里誤冠以"又曰",就讓人誤以為此后所引的24段文字都是《戰(zhàn)國策》中的文字了。引文時把標(biāo)列的書名搞錯,這在《太平御覽》中并不鮮見,例如,卷271引了一條劉向《新序》里論用兵的話:"劉向《新序》曰:......",緊接著下一段"又曰:樂毅以弱燕破強(qiáng)齊七十余城者,齊無法故也;孫武以三萬破楚二十萬者,楚無法故也;韓信以寡眾破趙□[[19]]萬者,趙無法故也;近者曹操以八千破袁紹五萬者,袁無法故也。此五子能以少克多者,軍有法故也。故用兵無法猶乘舟無楫,登馬而不靳,是以良將思計如饑,存法如渴,所以戰(zhàn)必勝,攻必拔也。"上一條引的既然是劉向《新序》,那么緊接著的"又曰"當(dāng)然應(yīng)該也是《新序》里的文字了,可是劉向《新序》作于西漢末,怎么會論及東漢末曹操袁紹事?顯然,《御覽》此處所引"又曰"下面的文字,并不是引自《新序》,我們不能僅憑有"又曰"便把它們強(qiáng)歸為《新序》里的文字。[[20]]《太平御覽》卷450引文的情況也正是如此。既然此卷所引從段(5)至(28),都是引自《說苑·權(quán)謀》篇而不是《戰(zhàn)國策》,那么鄭良樹據(jù)此所輯佚文第80-98共19條,都不應(yīng)算是《戰(zhàn)國策》的佚文了。

  同樣,我們再考察《太平御覽》卷282所引《戰(zhàn)國策》文,該卷連續(xù)有6段文字,被鄭輯為21、23、28、29、30、46這6條佚文。這全部6段文字無一見于今本《戰(zhàn)國策》,然而第28、29、30三條卻連續(xù)都見于《史記·田單列傳》,文字差不多沒有變化,連先后順序都一樣,第21條也見于《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第46條見于《史記·白起王剪列傳》,它們的文字都與《史記》所載沒有什么差別?!短接[》所引這么多段文字,分別記載田單、孫臏、白起三人的事,即使《戰(zhàn)國策》也有這些記載,它們也不大可能正好都在同一卷,那么此處《太平御覽》所引的這些段文字,為什么《戰(zhàn)國策》碰巧把它們都一同佚去了呢?

  更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御覽》卷282所引的這么多段被認(rèn)為是《戰(zhàn)國策》里的文字,它們同時又見于《史記》,然而在《史記》里這些段文字下面的三家注里,卻沒有一處提及這些文字又見于《戰(zhàn)國策》,或者說起過《戰(zhàn)國策》也有相關(guān)的記載?!妒酚洝酚涊d戰(zhàn)國事,有許多與《戰(zhàn)國策》所記相同或相關(guān),所以三家注常常在所記這些事下面說,某某字在《戰(zhàn)國策》里又作某某字,或某某事又見于《戰(zhàn)國策》等等。[[21]]整部《史記》,三家注引用或提及《戰(zhàn)國策》處共達(dá)130多處,其中尤以在涉及戰(zhàn)國事或人的世家和列傳中為最多,例如在商鞅、蘇秦、張儀、樗里子、甘茂、穰侯、孟嘗君、春申君、范雎、蔡澤、樂毅、廉頗、魯仲連、呂不韋等人的列傳里,三家注都無一不提及《戰(zhàn)國策》所記如何如何。這里《太平御覽》所引的這些文字,在《史記》里,三家注均未提及它們和《戰(zhàn)國策》有什么絲毫關(guān)系,那么可能這些文字本來就不是《戰(zhàn)國策》中的文字,它們是《太平御覽》從《史記》中所引,而不是從《戰(zhàn)國策》所引。如是,則鄭輯佚文21、28、29、30、46,都不當(dāng)作為《戰(zhàn)國策》的佚文。

  又,鄭輯佚文第47、48、49條,也是根據(jù)《太平御覽》所引而輯,這3條均見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所記為趙奢事,三家注亦未提及《戰(zhàn)國策》;在《太平御覽》卷282也引有和47、48、49所記同樣的事,卻明白地正引作"《史記》曰"。所以,47、48、49這三條佚文,可能也是《太平御覽》本引自《史記》,而誤作引自《戰(zhàn)國策》了。

  頁2表 2統(tǒng)計出,鄭良樹根據(jù)《太平御覽》所引而輯的佚文約有60條,除去《太平御覽》是引自《說苑·權(quán)謀》篇不是《戰(zhàn)國策》真正佚文的那19條,還有41條。在《太平御覽》所引為《戰(zhàn)國策》文而又不見于今本《戰(zhàn)國策》的這41條中,經(jīng)統(tǒng)計其中就有27條所記的內(nèi)容,《史記》里都有相同的記載,[[22]]也就是說,佚文中有三分之二的內(nèi)容都能見于《史記》,然而在今本《戰(zhàn)國策》中,記載與《史記》所記相同的內(nèi)容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上述現(xiàn)象并不是偶然的,那我們就會對《太平御覽》所引《戰(zhàn)國策》文字是否全部都真的就是從《戰(zhàn)國策》中所引產(chǎn)生一些懷疑,懷疑它們中的許多文字本是《太平御覽》從《史記》中所引,而誤以為是《戰(zhàn)國策》中的文字。上述對佚文21、28、29、30、46、47、48、49的分析,也部分地證實(shí)了這一懷疑。如果不要求完全肯定,我們似乎可以這樣說,在《太平御覽》所引為《戰(zhàn)國策》的文字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并不是《戰(zhàn)國策》里的文字,而是引自《史記》。作為一部成于眾人之手的大型類書,當(dāng)然我們不能迷信它不犯什么錯誤。

  基于這樣的檢討,《太平御覽》卷460所引的一些文字,我們可能也很難把它們明確肯定地作為《戰(zhàn)國策》的佚文。例如:

  99 鄒忌以鼓琴見威王,王悅而舍之右室。須臾,王鼓琴,鄒忌推戶入曰:"善鼓琴,夫大弦濁以春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擢之深而令人愉者,政令也;鈞以鳴,大小相蓋,因推而不害者,四時也。故曰:琴音調(diào)而天下正也。"

  此條佚文,全文俱見于《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100 秦圍邯鄲,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鄲傳舍吏子李同說平原君,曰:"誠能令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士方其危苦之時,易得耳。"于是,平原君從之,得敢死之士三千,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里。

  此條,見記于《史記·平原君列傳》。

  101 漢王數(shù)困滎陽、城皋,酈生曰:"今燕、趙已定,唯齊未下,臣請得奉明詔說齊王,使為漢稱東藩。"上曰:"善。"

  此條見于《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102 范增說項(xiàng)梁曰:"君江東楚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代楚將,為能復(fù)立楚之后也。"于是,項(xiàng)梁然其言也。

  此條見記于《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103 范陽人蒯通說范陽令,曰:"竊聞公之將死,故吊;然,賀得通而生。"

  此條見記于《漢書·蒯通傳》。

  104 漢王使隨何說淮南王,隨何曰:"項(xiàng)王伐齊,大王宜悉淮南之眾,為楚軍前鋒;今乃提空名以向楚,臣竊為大王不取也。"淮南王陰許畔楚,與漢。

  此條見記于《史記·黥布列傳》。

  105 韓非《說難》曰:計利害以難其故,直指是非以飾其身;以此相持說之氏也。

  此條見記于《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106 蘇秦說六國從合,秦為從長,并相六國,喟然嘆曰:"使我有洛陽負(fù)郭田二頃,豈能佩六國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賜宗族。

  此條見記于《史記·蘇秦列傳》。

  107 韓非知說之難,為《說難》,書曰:"所說實(shí)為厚利而顯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陽收其身而實(shí)數(shù)疏之;說以厚利,則陰用其言而顯棄其身。"

  此條亦見記于《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108 李斯詣秦,會莊襄王卒,乃求為秦相呂不韋舍人。不韋賢之,任以為郎,李斯因以得說秦王,秦王乃拜為長史,聽其計。

  此條見記于《史記·李斯列傳》。

  以上《太平御覽》卷460所引被作為《戰(zhàn)國策》佚文的這些文字,不但幾乎都見于《史記》,而且與《史記》所記文字也少有差別,在這些文字的三家注里,也無一處提及《戰(zhàn)國策》里有相關(guān)記載。這些文字,當(dāng)亦是《太平御覽》從《史記》等書所引,而誤為《戰(zhàn)國策》了,故也不能把它們視為《戰(zhàn)國策》的佚文。

  通觀以上對據(jù)《太平御覽》所引而輯的《戰(zhàn)國策》佚文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佚文是很有問題的,它們并不是《戰(zhàn)國策》的佚文,也就是說,鄭良樹根據(jù)《太平御覽》而輯的《戰(zhàn)國策》佚文,其中許多都是靠不住的,它們并不是《戰(zhàn)國策》中的文字。如果對這一部分略作統(tǒng)計,在鄭氏據(jù)《太平御覽》而輯的《戰(zhàn)國策》全部佚文60條里,就約有37條是被誤輯為《戰(zhàn)國策》佚文的,占了一半多的比例。再結(jié)合前面對鄭氏所輯其它佚文的考察,我們應(yīng)該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鄭良樹所輯的108條《戰(zhàn)國策》佚文,并不全部都真正是《戰(zhàn)國策》的佚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誤輯為佚文,真正能被確定為《戰(zhàn)國策》佚文的,數(shù)量并不太多。據(jù)以上的考察,在鄭氏全部所輯108條佚文中,約共有59條佚文大可商榷,它們可能并不是《戰(zhàn)國策》真正的佚文。除這59條以外,在剩下這些數(shù)量并不太多的真正佚文中,很多條的字?jǐn)?shù)又都很少,往往只是一句話或一個人名、一個地名。所以,可以這樣說,今本《戰(zhàn)國策》雖確有一些文字亡佚掉了,但亡佚文字的相對數(shù)量很少,基本無損于《戰(zhàn)國策》的原貌。《戰(zhàn)國策》經(jīng)過曾鞏校理后"三十三篇復(fù)完",應(yīng)是可信的,劉向本《戰(zhàn)國策》的內(nèi)容并沒有太大的亡缺。

  通過以上對《戰(zhàn)國策》佚文的考察,我們認(rèn)為,今本《戰(zhàn)國策》和劉向本《戰(zhàn)國策》的差距并不大,今本的內(nèi)容基本保持了劉向本的原貌。

  [1]《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華書局,1982年,頁2623-2626。

  [2]見馬端臨《文獻(xiàn)通考·經(jīng)籍考》所引,商務(wù)印書館"萬有文庫"本,1936年,頁1742。

  [3]見曾鞏重?!稇?zhàn)國策》序,引自何建章《戰(zhàn)國策注釋》,中華書局,1990年,頁1358-1359。

  [4]見姚寬書《戰(zhàn)國策》后序及其自注,引自何建章《戰(zhàn)國策注釋》,頁1366-1367。

  [5]參洪邁《容齋隨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頁625;王應(yīng)麟《困學(xué)紀(jì)聞》卷十一,商務(wù)印書館"國學(xué)基本叢書",1935年,頁927、929。

  [6]見王仁俊《玉函山房輯佚書續(xù)編三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頁369-370。

  [7]見"章氏國學(xué)講習(xí)會學(xué)報"第1號,《制言》(蘇州),第37、38期合刊,1937年。

  [8]如果加上諸祖耿所輯余知古《渚宮舊事》中存疑的一條,為七十三條。參見諸祖耿《戰(zhàn)國策集注匯考》,江蘇古籍出版社(南京),1985年,頁1744-1789。

  [9]參見鄭良樹《戰(zhàn)國策研究》附錄"戰(zhàn)國策佚文考證",學(xué)生書局(臺北)1975年,頁222-259。

  [10]見鄭良樹《戰(zhàn)國策研究》,頁213-221。

  [11] 限于篇幅,本文在敘述時,大多數(shù)時候只列出鄭良樹所輯佚文的序號,全部詳細(xì)的佚文,讀者可參看鄭氏《戰(zhàn)國策研究》一書附錄"戰(zhàn)國策佚文考證"部分。

  [12]參見諸祖耿《戰(zhàn)國策集注匯考》,1985年,頁1769。

  [13]參見諸祖耿《戰(zhàn)國策集注匯考》,頁1758-1760。

  [14]姚校:"別本有'君曰'二字。"校語當(dāng)在"嘗"字下,誤刻在"君"下。鮑本作"孟嘗君曰君",《長短經(jīng)·論士篇》作"魯仲連謂孟嘗君曰君好士未也"。當(dāng)據(jù)姚校引別本、鮑本及《長短經(jīng)》于"嘗"下補(bǔ)"君曰"二字。說見何建章《戰(zhàn)國策注釋》頁393。

  [15]鮑彪于"士"字下補(bǔ)"未"字,"君好士未也"意即"你所謂好士,其實(shí)并不好士。"于鬯《戰(zhàn)國策注》:"盧刻正有'未'字。"何建章認(rèn)為:本文末句言"故曰'君之好士未也'",既言"故曰",即指此句。當(dāng)據(jù)鮑本、盧刻及《長短經(jīng)》于"士"下補(bǔ)"未"字。說見何建章《戰(zhàn)國策注釋》,頁393。

  [16]鮑彪于"門"下補(bǔ)"子"字,注云:"椒,姓;亦,名。'陽得子養(yǎng)'下脫所養(yǎng)之人。"

  [17]《太平御覽》,中華書局(北京)影印,1960年第1版,1985年第3次印刷。以下所引《太平御覽》文不再注出處。

  [18]段(4)所記不見于今本《戰(zhàn)國策》也不見于《說苑·權(quán)謀》篇,不知它是從何處所引,或者是和(1)、(2)、(3)一起都是從《戰(zhàn)國策》里所引,而今本《戰(zhàn)國策》已經(jīng)亡佚了。

  [19]此空白缺字處原文即有。

  [20]參見聶崇岐《太平御覽》重印前言,聶氏指出《太平御覽》在引書方面存在有三個缺點(diǎn):(一)、引用的書名往往前后不一致;(二)、書名與篇名往往相混;(三)、標(biāo)列的書名往往有誤。

  [21]在三家注中,以司馬貞《史記索隱》提及《戰(zhàn)國策》處為最多,有120處左右。

  [22]這27條是:4、6、21、22、27、28、29、30、35、46、47、48、49、50、51、52、53、63、99、100、101、102、103、105、106、107、108。

編輯:陳爽

發(fā)表評論 文章回顧 收藏本文 發(fā)送本文 關(guān)閉窗口

  相關(guān)文章
* 未找到相關(guān)文章。

版權(quán)所有:國史探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gspecialtie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