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經(jīng)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常無,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3.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圣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
4.道沖,而用之久不盈。深乎!萬物宗。挫其銳,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塵。湛常存。吾不知誰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門,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9.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0.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人治國,能無為?天門開闔,能為雌?明白四達,能無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11. 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聘田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3.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為我有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故貴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14.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在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fù)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以語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已。
15.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若樸,渾若濁,曠若谷。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復(fù)成。
16.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夫物云云,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兇。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沒身不殆。
17.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由其貴言。成功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18. 大道廢,有人義。智惠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9.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20. 絕學(xué)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忙□其未央!眾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臺。我魄未兆,若嬰兒未孩。乘乘無所歸!眾人皆有余,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純純。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淡若海,漂無所止。眾人皆有已,我獨頑似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21. 孔得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窈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然?以此。
22. 曲則全,枉則正;洼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或。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豈虛語?故成全而歸之。
23. 希言自然。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天地。天地上不能久,而況于人?故從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24. 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見不明,自是不彰,自伐無功,自矜不長。其在道,曰余食贅行,物或有惡之,故有道不處。
2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如何萬乘之主,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27.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guān)鍵不可開;善結(jié),無繩約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常善救物,而無棄物。是謂襲明。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此謂要妙。
28.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蹊。為天下蹊,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常得不忒,復(fù)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得乃足,復(fù)歸于樸。樸散為器,圣人用為官長。是以大制無割。
29.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夫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接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30.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強。物牡則老,謂之非道,非道早已。
31.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而上,故不美,若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者,不可得意于天下。故吉事尚左,兇事尚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哀禮處之。
32.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王侯若能守,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將知止。知止不殆。譬道在天下,猶川谷與江海。
3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34. 大道泛,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成功不名有。愛養(yǎng)萬物不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35.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出言,淡無味,視不足見,聽不足聞,用不可既。
36. 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勝剛,弱勝強。魚不可脫于淵,國有利器,不可示人。
37.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老子》 春秋·李耳
德經(jīng)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天無以清,將恐裂;地?zé)o以寧,將恐發(fā);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故致數(shù)車無車。不欲琭々如玉,落落如石。
40.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41.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惟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當(dāng)以為教父。
43.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于無聞。是以知無為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 名與身熟親?身與貨熟多?得與亡熟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塞,靜勝熱,清靜以為天下正。
46.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47.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48. 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無為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49. 圣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50.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揩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5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52.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生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fù)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xí)常。
53.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54.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55.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蟄,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56.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57.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天下多忌諱,而人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人自化;我好靜,人自正;我無事,人自富;我無欲,人自樸?!?br />
58. 其政悶悶,其人醇醇;其政察察,其人缺缺。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政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
59.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60. 治大國若亨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得交歸。
61.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牡常以靜勝牝,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如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此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62.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不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故為天下貴。
63.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易,為大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64.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65.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人,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遠,與物反,然后乃至大順。
66.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
67. 天下皆謂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細!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68.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仁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69.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笔侵^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zhí)無兵。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
70.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71.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72. 民不畏威,大威至。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73.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7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執(zhí)得而殺之,熟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
75.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有為,是以難治。人之輕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堅強。萬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77. 天之道,其猶張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斯不見賢。
78. 天之柔弱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其無以易之。故弱勝強,柔勝剛,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闭匀舴?。
79.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不責(zé)于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80.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常無,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3.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圣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
4.道沖,而用之久不盈。深乎!萬物宗。挫其銳,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塵。湛常存。吾不知誰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門,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9.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0.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人治國,能無為?天門開闔,能為雌?明白四達,能無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11. 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聘田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3.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為我有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故貴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14.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在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fù)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以語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已。
15.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若樸,渾若濁,曠若谷。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復(fù)成。
16.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夫物云云,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兇。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沒身不殆。
17.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由其貴言。成功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18. 大道廢,有人義。智惠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9.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20. 絕學(xué)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忙□其未央!眾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臺。我魄未兆,若嬰兒未孩。乘乘無所歸!眾人皆有余,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純純。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淡若海,漂無所止。眾人皆有已,我獨頑似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21. 孔得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窈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然?以此。
22. 曲則全,枉則正;洼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或。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豈虛語?故成全而歸之。
23. 希言自然。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天地。天地上不能久,而況于人?故從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24. 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見不明,自是不彰,自伐無功,自矜不長。其在道,曰余食贅行,物或有惡之,故有道不處。
2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如何萬乘之主,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27.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guān)鍵不可開;善結(jié),無繩約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常善救物,而無棄物。是謂襲明。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此謂要妙。
28.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蹊。為天下蹊,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常得不忒,復(fù)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得乃足,復(fù)歸于樸。樸散為器,圣人用為官長。是以大制無割。
29.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夫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接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30.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強。物牡則老,謂之非道,非道早已。
31.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而上,故不美,若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者,不可得意于天下。故吉事尚左,兇事尚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哀禮處之。
32.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王侯若能守,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將知止。知止不殆。譬道在天下,猶川谷與江海。
3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34. 大道泛,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成功不名有。愛養(yǎng)萬物不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35.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出言,淡無味,視不足見,聽不足聞,用不可既。
36. 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勝剛,弱勝強。魚不可脫于淵,國有利器,不可示人。
37.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老子》 春秋·李耳
德經(jīng)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天無以清,將恐裂;地?zé)o以寧,將恐發(fā);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故致數(shù)車無車。不欲琭々如玉,落落如石。
40.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41.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惟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當(dāng)以為教父。
43.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于無聞。是以知無為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 名與身熟親?身與貨熟多?得與亡熟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塞,靜勝熱,清靜以為天下正。
46.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47.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48. 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無為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49. 圣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50.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揩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5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52.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生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fù)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xí)常。
53.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54.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55.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蟄,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56.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57.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天下多忌諱,而人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人自化;我好靜,人自正;我無事,人自富;我無欲,人自樸?!?br />
58. 其政悶悶,其人醇醇;其政察察,其人缺缺。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政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
59.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60. 治大國若亨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得交歸。
61.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牡常以靜勝牝,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如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此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62.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不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故為天下貴。
63.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易,為大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64.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65.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人,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遠,與物反,然后乃至大順。
66.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
67. 天下皆謂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細!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68.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仁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69.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笔侵^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zhí)無兵。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
70.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71.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72. 民不畏威,大威至。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73.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7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執(zhí)得而殺之,熟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
75.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有為,是以難治。人之輕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堅強。萬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77. 天之道,其猶張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斯不見賢。
78. 天之柔弱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其無以易之。故弱勝強,柔勝剛,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闭匀舴?。
79.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不責(zé)于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80.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