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
《說文》曰:橋,水梁也。榷,(音角。)水上橫木,所以渡者。亦曰約,(音灼。)今謂之略彴。東楚謂橋為圯。
《詩》曰:維鵜(音題。)在梁,不濡其翼。
又曰:造舟維梁。
又曰:有狐綏綏,在彼淇梁。
《爾雅》曰:梁莫大于溴梁。郭璞注曰:梁即橋也?;蛟唬毫?,石橋也。石杠(音江。)謂之猗,(音寄。)亦曰石橋也。
《史記》曰:張良曾間從容出游下邳圯上,(楚人謂橋為圯。音怡。)有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良下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足受,笑而去。
又曰:文帝行出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走,乘輿馬驚,使騎捕,屬之廷尉。張釋之治問。曰:"縣人來,(如淳曰:長安縣人。)聞蹕,匿橋下。久以為行過,既出,見車騎,即走耳。"廷尉奏:犯蹕,當(dāng)罰金。
又曰:西門豹發(fā)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到漢世而長吏以為十二渠絕馳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馳道合三渠為一橋。鄴人民父老不肯聽長吏,以為西門君所為,賢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長吏終聽置之。
《漢書》曰:薛廣德為諫議大夫,上酎祭宗廟,出便門,欲御樓船。廣德當(dāng)乘輿,免冠頓首曰:"宜從橋。"詔曰:"大夫冠。"廣德曰:"陛下不聽臣,臣自刎。以血污車輪,陛下不得入廟矣。"上不悅。光祿大夫張猛進(jìn)曰:"乘船危,就橋安。"上曰:"曉人不當(dāng)如是耶?"乃從橋。
《東觀漢記》曰:班超討焉耆王廣,廣遣其左將比鞬友奉迎,超賜而遣,焉耆見有葦橋之險,廣乃絕橋,不欲令漢軍入國,超更從他道渡。
《魏略》曰:驢分國往大秦,渡河橋長二百四十里。
又曰:洛陽城西洛水浮橋三處三柱,三公象也。
《魏志》曰:鍾繇嘗與族父瑜至洛陽,道遇相者曰:"此童有貴相,然當(dāng)厄水。"行未十里,渡橋馬驚,墮水幾死,而后至太傅。
又曰:景元四年伐蜀,鍾會領(lǐng)十馀萬眾,分從斜谷入,先遣牙將許儀在前治道,會在后行,而橋穿馬足陷,於是斬儀。
《蜀志》曰:先主為曹公所追,張飛距后,據(jù)水?dāng)鄻?,無敢近者。
《吳志》曰:凌統(tǒng),字公續(xù),從征合淝,為右部都督,時權(quán)徹軍還,前部已發(fā),魏將張遼等奄至津北,權(quán)使追還前兵,兵已遠(yuǎn),勢不相及也,統(tǒng)率親近三百人扶桿權(quán)出,敵已毀橋之兩板,策權(quán)馬過,統(tǒng)復(fù)還戰(zhàn)。
王隱《晉書》曰:杜預(yù)啟建河橋于富平津,眾論以為殷周所都,經(jīng)圣賢而不作者,必不可作故也。預(yù)曰:"昔造舟為梁,則河橋之謂也。"遂作橋,成,上從百官臨會,舉杯勸預(yù)曰:"非君,此橋不立也。"預(yù)曰:"非陛下之明,臣亦不獲奉成圣制也。"眾咸稱善。
《后魏書》曰:崔亮為雍州刺史,城北渭水淺不通船,行人艱阻。會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長木數(shù)百根,藉此為用,橋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猶名崔公橋。
又曰:于栗磾(音低。)從太宗南臨孟津,謂栗磾曰:"可作橋乎?"磾曰:"杜預(yù)造橋遺事可想。"乃編次大船構(gòu)橋於野坂,六軍既濟(jì),太宗乃深嘆焉。
《北齊書》曰:張亮守河州,文帝於上流放火船,欲燒河橋。亮乃備小艇百馀,皆載長鎖,鎖頭施釘,火船將至,即馳小艇以釘之,引鎖向岸,火船不得及,橋全,亮之計也。
《唐書》曰:韋景駿,神龍中,累轉(zhuǎn)肥鄉(xiāng)令,縣北界漳水,連年泛溢,舊堤迫近水漕,雖修筑不息,而漂流相繼。景駿審其地勢,拓南數(shù)里,因高筑堤,暴水至,堤南以無患,水去,而堤北稱腴田。漳水舊有架柱長橋,每年脩葺,駿又改造為浮橋,自是無復(fù)水患,至今賴焉。
《戰(zhàn)國策》曰:豫讓欲為智伯報仇,漆身吞炭,襄子當(dāng)出,伏於橋下,至橋馬驚,曰:"是必豫讓也",求之果是。
《述征記》曰:方興縣鬼橋,忽一夜聞人呼喚聲,車行雷駭,曉而石橋自成,家家牛皆喘息未定。
《齊地記》曰:秦始皇作石橋,欲渡海觀日出處。舊說始皇以術(shù)召石,石自行至,今皆東首隱軫似鞭撻瘢,形似馳逐。
《英雄記》曰:公孫瓚擊青州黃巾賊大破之,還屯廣宗。袁本初自往征瓚,合戰(zhàn)於界橋南二十里,紹將鞠義破瓚於界城橋,斬瓚。冀州刺史綱嚴(yán)又破瓚殿兵於橋上,即此梁也。
《尋陽記》曰:廬山上有三石梁,長數(shù)十丈,廣不盈尺,窈然無底。吳猛將弟子登山,過此梁,見一翁坐桂樹下,以玉杯承甘露漿與猛,又至一處,見數(shù)人,為猛設(shè)玉膏。猛弟子竊一寶,欲以來示世人,梁即化如指,猛使還寶,其梁復(fù)如故。
《三輔故事》曰:漢丞相夏侯嬰墓,在飲馬橋東大道南,人謂之馬冢。
《三輔黃圖》曰:秦始皇并天下,都咸陽,營殿:端門四達(dá),以則紫宮;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
《襄陽耆舊記》曰:木蘭橋,今之豬蘭橋是也。劉季和於此橋東大養(yǎng)豬,襄陽太守曰:"此豬屎臭,當(dāng)易名豬蘭橋。"初如戲言,而百姓遂易其名。
《郡國志》曰:漳水,建武十一年,造紫陌浮橋於水上,有天井堰。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沉巫處也。
又曰:通門內(nèi)有皋橋,即漢皋伯通居此,橋以得名。梁鴻賃舂之所。
常璩《華陽國志》曰:李冰造七橋,上應(yīng)七星。故光武謂吳漢曰:"安軍宜在七星橋間也。"
又曰:昇遷橋,在成都縣北十里,即司馬相如題橋柱曰:"不乘駟馬高車,不復(fù)過此橋。"
又曰:萬里橋在成都縣南八十里,蜀使費祎使吳,諸葛亮送之於此。嘆曰:"萬里之路始於此橋。"因名萬里橋。
《地理志》曰:漳水出上黨鄴中,趙武帝於漳水造浮橋接紫陌,故號曰紫陌橋。
祖臺之《志怪》曰:義興郡溪渚長橋下有蒼蛟,吞啖人,周處執(zhí)劍橋側(cè)伺,久之遇出,於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焉,蛟數(shù)創(chuàng),流血丹溪,自郡渚至太湖句浦乃死。
《水經(jīng)注》曰:上虞縣,亦名虞賓,舜避丹朱於此,故以名縣。百官從之,故縣北有百官橋。亦云禹與諸侯會,事訖因相虞樂,故曰上虞。二說不同,未詳孰是。
《國語》曰:天根見而水涸,水涸而成梁,故夏令曰,十月而成梁,不使民患涉也。
《紀(jì)年》曰:周穆王七年,大起師,東至于九江,架黿鼉以為梁。
崔鴻《十六國春秋后燕錄》曰:慕容垂與劉牢之戰(zhàn)于五丈橋橋津,晉大敗。車騎將軍慕容德等引兵要牢之五丈橋,牢之馳馬跳五丈澗,會苻丕救至而免。
《孟子》曰:子產(chǎn)為政,以其乘車濟(jì)人於溱洧。故孟子曰,可為惠而不知為政。
《抱樸子》曰:尾生與婦人期橋下,水至不去,以至溺死。雖有信,不如無也。
王充《論衡》曰:高麗國侍婢有氣如雞子來下之有娠,生子名東明。東明善射,王恐其害國,欲殺之。東明走至淹水,以弓擊水,魚鱉為梁,既度而魚鱉解散。
《諸葛亮集》曰:亮上事曰,臣先進(jìn)孟琰據(jù)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水以二十日出騎萬人來攻琰營,臣作車橋,賊見橋垂成,便引兵退。
○堰埭
《吳錄》曰:句容縣,大皇時,使陳勛鑿開水道,立十二埭以通吳會諸郡,故船行不復(fù)由京口。
《晉中興書》曰:兗州既平,謝玄患水道險澀,糧運艱難,壅呂梁水,立七埭以利運漕。
又曰:謝安筑埭於新城北,百姓賴之,故名召伯埭。
《述征記》曰:秦梁埭到召伯埭二十里,召伯埭至三救埭十五里,三枚埭到鏡梁埭十五里。
《晉書》曰:李矩與汝南太守袁孚率眾修洛陽千金堰,以利運漕。
《梁典》曰:天監(jiān)十三年,魏降人王足陳計,求堰淮水以灌壽陽,引北方童謠曰:"荊山為上格,浮山為下格,潼沱為激溝,并灌鉅野澤。"武帝遂發(fā)徐楊筑之,令太子右衛(wèi)率康絇護(hù)堰,作役人及戰(zhàn)士二十萬於鍾離。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筑土,合脊於中流。十四年四月,堰將合,淮水漂疾,輒復(fù)決潰。眾會之,或謂江淮之間多有蛟,能乘風(fēng)雨,決壞崖岸,其性惡鐵。因是引東西二冶故鐵器,大則釜鬲,小則钅矍鋤數(shù)千萬斤,沉於堰所,仍不能合。乃伐樹為井榦,填以巨石,加土其上,緣淮百里內(nèi),岡陵木石,無巨細(xì)必盡。負(fù)擔(dān)者肩皆穿,夏日疾疫,士死者相枕,蠅虻晝合。是冬又寒甚,淮泗盡凍,士死者十七八,至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長九里,下闊百四十丈,上廣四十五丈,高二十丈,軍人安堵,列居于上。其水清潔,俯視居人墳?zāi)?,了然皆在其下,其壽陽戍因移置八公山上,夾淮數(shù)百里,皆水之所淹。人謂絢曰:"四瀆天所以節(jié)宣其氣,不可久塞。"既而昏霧四日,霧解而堰決,殺萬人,其聲若雷,聞三百里,水中怪物隨流而下,或人頭魚身,龍形鳥首,殊類詭狀,不可勝名。今號其處為荊山堰,今渦口東岸是。
《后周書》曰:賀蘭祥,太祖以涇渭溉灌之處,渠堰廢毀,乃命祥修造富平堰,開渠引水東注於洛,功用既畢,民獲其利。
《唐書》曰:張守珪為都督,瓜州也地多沙磧,不宜稼穡,每年少雨,以雪水溉田,至是渠堰盡為賊所毀,既地少林木,難為修葺。守珪設(shè)祭祈禱,經(jīng)宿而山水暴至,大漂材木塞澗而流,直至城下,守珪使取充堰,於是水道復(fù)舊。
《晉后略》曰:張方圍京邑,決千金堰水,溝渠枯涸,井多無泉。
《鄴中記》曰:當(dāng)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堰引漳水激鄴以富魏之河南,后史起為鄴令,引鄣水十二渠灌溉於魏田數(shù)百頃,魏益豐實,后廢堰田荒。魏時更修通天并堰,鄴城西南漳水十八里中細(xì)流東注,鄴城南二十里中作二十堰。
《語林》曰:陳協(xié)數(shù)日輒進(jìn)阮步兵酒一壺,后晉文王修九龍堰,阮舉協(xié),文王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堰遂成也。
《魏郡圖經(jīng)》曰:愜山,古堰也,今謂之愜山,即漢成帝時河決金堤,蓋於此運土以塞河,頗愜當(dāng)時人心,故謂之愜山。在今魏縣西。
戴延之《西征記》曰:金瀍谷三水合處有千金堨,(音曷)即魏陳思王所立,引水東灌,民今賴之。又《九州要記》云,洛陽千金堨傍有九龍祠存。又《地理書》曰,穀水出為湖溝,置千金堰以堰之。
《太平御覽》 宋·李昉
《說文》曰:橋,水梁也。榷,(音角。)水上橫木,所以渡者。亦曰約,(音灼。)今謂之略彴。東楚謂橋為圯。
《詩》曰:維鵜(音題。)在梁,不濡其翼。
又曰:造舟維梁。
又曰:有狐綏綏,在彼淇梁。
《爾雅》曰:梁莫大于溴梁。郭璞注曰:梁即橋也?;蛟唬毫?,石橋也。石杠(音江。)謂之猗,(音寄。)亦曰石橋也。
《史記》曰:張良曾間從容出游下邳圯上,(楚人謂橋為圯。音怡。)有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良下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足受,笑而去。
又曰:文帝行出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走,乘輿馬驚,使騎捕,屬之廷尉。張釋之治問。曰:"縣人來,(如淳曰:長安縣人。)聞蹕,匿橋下。久以為行過,既出,見車騎,即走耳。"廷尉奏:犯蹕,當(dāng)罰金。
又曰:西門豹發(fā)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到漢世而長吏以為十二渠絕馳道,相比近,不可。欲合渠水,且至馳道合三渠為一橋。鄴人民父老不肯聽長吏,以為西門君所為,賢君之法式不可更也。長吏終聽置之。
《漢書》曰:薛廣德為諫議大夫,上酎祭宗廟,出便門,欲御樓船。廣德當(dāng)乘輿,免冠頓首曰:"宜從橋。"詔曰:"大夫冠。"廣德曰:"陛下不聽臣,臣自刎。以血污車輪,陛下不得入廟矣。"上不悅。光祿大夫張猛進(jìn)曰:"乘船危,就橋安。"上曰:"曉人不當(dāng)如是耶?"乃從橋。
《東觀漢記》曰:班超討焉耆王廣,廣遣其左將比鞬友奉迎,超賜而遣,焉耆見有葦橋之險,廣乃絕橋,不欲令漢軍入國,超更從他道渡。
《魏略》曰:驢分國往大秦,渡河橋長二百四十里。
又曰:洛陽城西洛水浮橋三處三柱,三公象也。
《魏志》曰:鍾繇嘗與族父瑜至洛陽,道遇相者曰:"此童有貴相,然當(dāng)厄水。"行未十里,渡橋馬驚,墮水幾死,而后至太傅。
又曰:景元四年伐蜀,鍾會領(lǐng)十馀萬眾,分從斜谷入,先遣牙將許儀在前治道,會在后行,而橋穿馬足陷,於是斬儀。
《蜀志》曰:先主為曹公所追,張飛距后,據(jù)水?dāng)鄻?,無敢近者。
《吳志》曰:凌統(tǒng),字公續(xù),從征合淝,為右部都督,時權(quán)徹軍還,前部已發(fā),魏將張遼等奄至津北,權(quán)使追還前兵,兵已遠(yuǎn),勢不相及也,統(tǒng)率親近三百人扶桿權(quán)出,敵已毀橋之兩板,策權(quán)馬過,統(tǒng)復(fù)還戰(zhàn)。
王隱《晉書》曰:杜預(yù)啟建河橋于富平津,眾論以為殷周所都,經(jīng)圣賢而不作者,必不可作故也。預(yù)曰:"昔造舟為梁,則河橋之謂也。"遂作橋,成,上從百官臨會,舉杯勸預(yù)曰:"非君,此橋不立也。"預(yù)曰:"非陛下之明,臣亦不獲奉成圣制也。"眾咸稱善。
《后魏書》曰:崔亮為雍州刺史,城北渭水淺不通船,行人艱阻。會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長木數(shù)百根,藉此為用,橋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猶名崔公橋。
又曰:于栗磾(音低。)從太宗南臨孟津,謂栗磾曰:"可作橋乎?"磾曰:"杜預(yù)造橋遺事可想。"乃編次大船構(gòu)橋於野坂,六軍既濟(jì),太宗乃深嘆焉。
《北齊書》曰:張亮守河州,文帝於上流放火船,欲燒河橋。亮乃備小艇百馀,皆載長鎖,鎖頭施釘,火船將至,即馳小艇以釘之,引鎖向岸,火船不得及,橋全,亮之計也。
《唐書》曰:韋景駿,神龍中,累轉(zhuǎn)肥鄉(xiāng)令,縣北界漳水,連年泛溢,舊堤迫近水漕,雖修筑不息,而漂流相繼。景駿審其地勢,拓南數(shù)里,因高筑堤,暴水至,堤南以無患,水去,而堤北稱腴田。漳水舊有架柱長橋,每年脩葺,駿又改造為浮橋,自是無復(fù)水患,至今賴焉。
《戰(zhàn)國策》曰:豫讓欲為智伯報仇,漆身吞炭,襄子當(dāng)出,伏於橋下,至橋馬驚,曰:"是必豫讓也",求之果是。
《述征記》曰:方興縣鬼橋,忽一夜聞人呼喚聲,車行雷駭,曉而石橋自成,家家牛皆喘息未定。
《齊地記》曰:秦始皇作石橋,欲渡海觀日出處。舊說始皇以術(shù)召石,石自行至,今皆東首隱軫似鞭撻瘢,形似馳逐。
《英雄記》曰:公孫瓚擊青州黃巾賊大破之,還屯廣宗。袁本初自往征瓚,合戰(zhàn)於界橋南二十里,紹將鞠義破瓚於界城橋,斬瓚。冀州刺史綱嚴(yán)又破瓚殿兵於橋上,即此梁也。
《尋陽記》曰:廬山上有三石梁,長數(shù)十丈,廣不盈尺,窈然無底。吳猛將弟子登山,過此梁,見一翁坐桂樹下,以玉杯承甘露漿與猛,又至一處,見數(shù)人,為猛設(shè)玉膏。猛弟子竊一寶,欲以來示世人,梁即化如指,猛使還寶,其梁復(fù)如故。
《三輔故事》曰:漢丞相夏侯嬰墓,在飲馬橋東大道南,人謂之馬冢。
《三輔黃圖》曰:秦始皇并天下,都咸陽,營殿:端門四達(dá),以則紫宮;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
《襄陽耆舊記》曰:木蘭橋,今之豬蘭橋是也。劉季和於此橋東大養(yǎng)豬,襄陽太守曰:"此豬屎臭,當(dāng)易名豬蘭橋。"初如戲言,而百姓遂易其名。
《郡國志》曰:漳水,建武十一年,造紫陌浮橋於水上,有天井堰。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沉巫處也。
又曰:通門內(nèi)有皋橋,即漢皋伯通居此,橋以得名。梁鴻賃舂之所。
常璩《華陽國志》曰:李冰造七橋,上應(yīng)七星。故光武謂吳漢曰:"安軍宜在七星橋間也。"
又曰:昇遷橋,在成都縣北十里,即司馬相如題橋柱曰:"不乘駟馬高車,不復(fù)過此橋。"
又曰:萬里橋在成都縣南八十里,蜀使費祎使吳,諸葛亮送之於此。嘆曰:"萬里之路始於此橋。"因名萬里橋。
《地理志》曰:漳水出上黨鄴中,趙武帝於漳水造浮橋接紫陌,故號曰紫陌橋。
祖臺之《志怪》曰:義興郡溪渚長橋下有蒼蛟,吞啖人,周處執(zhí)劍橋側(cè)伺,久之遇出,於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焉,蛟數(shù)創(chuàng),流血丹溪,自郡渚至太湖句浦乃死。
《水經(jīng)注》曰:上虞縣,亦名虞賓,舜避丹朱於此,故以名縣。百官從之,故縣北有百官橋。亦云禹與諸侯會,事訖因相虞樂,故曰上虞。二說不同,未詳孰是。
《國語》曰:天根見而水涸,水涸而成梁,故夏令曰,十月而成梁,不使民患涉也。
《紀(jì)年》曰:周穆王七年,大起師,東至于九江,架黿鼉以為梁。
崔鴻《十六國春秋后燕錄》曰:慕容垂與劉牢之戰(zhàn)于五丈橋橋津,晉大敗。車騎將軍慕容德等引兵要牢之五丈橋,牢之馳馬跳五丈澗,會苻丕救至而免。
《孟子》曰:子產(chǎn)為政,以其乘車濟(jì)人於溱洧。故孟子曰,可為惠而不知為政。
《抱樸子》曰:尾生與婦人期橋下,水至不去,以至溺死。雖有信,不如無也。
王充《論衡》曰:高麗國侍婢有氣如雞子來下之有娠,生子名東明。東明善射,王恐其害國,欲殺之。東明走至淹水,以弓擊水,魚鱉為梁,既度而魚鱉解散。
《諸葛亮集》曰:亮上事曰,臣先進(jìn)孟琰據(jù)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水以二十日出騎萬人來攻琰營,臣作車橋,賊見橋垂成,便引兵退。
○堰埭
《吳錄》曰:句容縣,大皇時,使陳勛鑿開水道,立十二埭以通吳會諸郡,故船行不復(fù)由京口。
《晉中興書》曰:兗州既平,謝玄患水道險澀,糧運艱難,壅呂梁水,立七埭以利運漕。
又曰:謝安筑埭於新城北,百姓賴之,故名召伯埭。
《述征記》曰:秦梁埭到召伯埭二十里,召伯埭至三救埭十五里,三枚埭到鏡梁埭十五里。
《晉書》曰:李矩與汝南太守袁孚率眾修洛陽千金堰,以利運漕。
《梁典》曰:天監(jiān)十三年,魏降人王足陳計,求堰淮水以灌壽陽,引北方童謠曰:"荊山為上格,浮山為下格,潼沱為激溝,并灌鉅野澤。"武帝遂發(fā)徐楊筑之,令太子右衛(wèi)率康絇護(hù)堰,作役人及戰(zhàn)士二十萬於鍾離。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筑土,合脊於中流。十四年四月,堰將合,淮水漂疾,輒復(fù)決潰。眾會之,或謂江淮之間多有蛟,能乘風(fēng)雨,決壞崖岸,其性惡鐵。因是引東西二冶故鐵器,大則釜鬲,小則钅矍鋤數(shù)千萬斤,沉於堰所,仍不能合。乃伐樹為井榦,填以巨石,加土其上,緣淮百里內(nèi),岡陵木石,無巨細(xì)必盡。負(fù)擔(dān)者肩皆穿,夏日疾疫,士死者相枕,蠅虻晝合。是冬又寒甚,淮泗盡凍,士死者十七八,至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長九里,下闊百四十丈,上廣四十五丈,高二十丈,軍人安堵,列居于上。其水清潔,俯視居人墳?zāi)?,了然皆在其下,其壽陽戍因移置八公山上,夾淮數(shù)百里,皆水之所淹。人謂絢曰:"四瀆天所以節(jié)宣其氣,不可久塞。"既而昏霧四日,霧解而堰決,殺萬人,其聲若雷,聞三百里,水中怪物隨流而下,或人頭魚身,龍形鳥首,殊類詭狀,不可勝名。今號其處為荊山堰,今渦口東岸是。
《后周書》曰:賀蘭祥,太祖以涇渭溉灌之處,渠堰廢毀,乃命祥修造富平堰,開渠引水東注於洛,功用既畢,民獲其利。
《唐書》曰:張守珪為都督,瓜州也地多沙磧,不宜稼穡,每年少雨,以雪水溉田,至是渠堰盡為賊所毀,既地少林木,難為修葺。守珪設(shè)祭祈禱,經(jīng)宿而山水暴至,大漂材木塞澗而流,直至城下,守珪使取充堰,於是水道復(fù)舊。
《晉后略》曰:張方圍京邑,決千金堰水,溝渠枯涸,井多無泉。
《鄴中記》曰:當(dāng)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堰引漳水激鄴以富魏之河南,后史起為鄴令,引鄣水十二渠灌溉於魏田數(shù)百頃,魏益豐實,后廢堰田荒。魏時更修通天并堰,鄴城西南漳水十八里中細(xì)流東注,鄴城南二十里中作二十堰。
《語林》曰:陳協(xié)數(shù)日輒進(jìn)阮步兵酒一壺,后晉文王修九龍堰,阮舉協(xié),文王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堰遂成也。
《魏郡圖經(jīng)》曰:愜山,古堰也,今謂之愜山,即漢成帝時河決金堤,蓋於此運土以塞河,頗愜當(dāng)時人心,故謂之愜山。在今魏縣西。
戴延之《西征記》曰:金瀍谷三水合處有千金堨,(音曷)即魏陳思王所立,引水東灌,民今賴之。又《九州要記》云,洛陽千金堨傍有九龍祠存。又《地理書》曰,穀水出為湖溝,置千金堰以堰之。
《太平御覽》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