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部總論
易經(jīng)
坎卦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程
傳
坎者陷也理□過而不已過極則必陷坎所以
次大過也
本
義
習重習也坎險陷也其象為水陽陷
陰中外虛而中實也此卦上下皆坎是為重險中
實為有孚心亨之象以是而行必有功矣
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
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險不可升也
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shè)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
矣哉
象曰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本
義
治己治人皆必重習然后熟而安之
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兇
本
義
以陰柔居重險之下其陷益深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兇也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本
義
處重險之中未能自出故為有險之象然剛而
得中故其占可以求小得也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象曰來之坎
坎終□功也
本
義
以陰柔不中正而履重險之間來往皆險前險
而后枕其陷益深不可用也枕倚著未安之意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咎象曰樽酒簋
貳剛?cè)犭H也
本
義
先儒讀樽酒簋為一句貳用缶為一句今從之
貳益之也九五尊位六四近之在險之時剛?cè)嵯?br /> 際故有但用薄禮益以誠心進結(jié)自牖之象牖非
所由之正而室之所受以明也始雖艱阻終得□
咎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咎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本
義
九五雖在坎中然以陽剛中正居尊位而時亦
將出矣
上六系用徽纆置于叢棘三歲不得兇象曰上六失
道兇三歲也
程
傳
以其陷之深取牢獄為喻陰柔而陷之深至于
三歲不得免也
明夷卦
明夷利艱貞
本
義
夷傷也為卦下離上坤日入地中明而見傷之
象故為明夷又其上六為暗之主六五近之故占
者利于艱難以守正而自晦其明也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nèi)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
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nèi)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
之
本
義
蒙大難謂遭紂之亂而見囚內(nèi)難謂為紂近親
在其國內(nèi)如六五之近于上六也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程
傳
君子□所不照然用明之過則傷于察而□含
弘之度古之圣人設(shè)前旒屏樹者不欲明之盡乎
隱也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
主人有言
本
義
飛而垂翼見傷之象占者行而不食所如不合
時義當然不得而避也
象曰君子于行義不食也
本
義
唯義所在不食可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象曰六二之吉順
以則也
本
義
傷而未切救之速則免矣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象曰南狩之
志乃大得也
本
義
以剛居剛又在明體之上而屈于至暗之下正
與上六暗主為應(yīng)故有向明除害得其首惡之象
然不可以亟也故有不可疾貞之戒成湯起于夏
臺文王興于羑里正合此爻之義而小事亦有然
者
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象曰入于左
腹獲心意也
本
義
左腹者幽隱之處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者得
意于遠去之義蓋離體為至明之德坤體為至暗
之地下三爻明在暗外故隨其遠近高下而處之
不同六四以柔正居暗地而尚淺故猶可以得意
于遠去五以柔中居暗地而已迫故為內(nèi)難正志
以晦其明之象上則極乎暗矣故為自傷其明以
至于暗又足以傷人之明蓋下五爻皆為君子獨
上一爻為暗君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本
義
居至闇之地近至闇之君而能正其志箕子之
象也貞之至也
大
全
云峰胡氏曰士大夫處平時易
處明夷之地難處明夷之時為微子比干猶易為
箕子難微子已去不可復(fù)去比干已死不必復(fù)死
內(nèi)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此殷有三仁而爻獨
以箕子言之也
程
傳
箕子雖遭患難其明自存不可
滅息若遇禍患遂失其所守則是亡其明乃滅息
也古之人如揚雄者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本
義
以陰居坤之極不明其德以至于晦始則處高
位以傷人之明終必至于自傷而墜厥命故其象
如此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國也后入于地失則也
本
義
照四國以位言
蹇卦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程
傳
西南坤方體順而易東北艮方體止而險在蹇
難之時利于順處平易之地不利止于危險也處
順易則難可紓止于險則難益甚蹇難之時必有
圣賢之人則能濟天下之難故利見大人也濟難
者必以大正之道而堅固其守故貞則吉也凡處
難者必在乎守貞正設(shè)使難不解不失正德是以
吉也若遇難而不能固其守入于邪濫雖使茍免
亦惡德也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
程
傳
蹇有險阻之義屯亦難也困亦難也同為難而
義則異屯者始難而未得通困者力之窮蹇乃險
阻艱難之義各不同也險在前也坎險在前下止
而不得進故為蹇
見險而能止知矣哉
程
傳
犯險而進則有悔咎故美其能止為知也
大
全
中
溪張氏曰蹇之所以為難者以其險之在前也見
坎險之難而明艮止之義非智者孰能識之
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利見大人
往有功也當位貞吉以正邦也蹇之時用大矣哉
程
傳
處蹇之時濟蹇之道其用至大天下之難豈易
平也非圣賢不能其用可謂大矣順時而處量險
而行從平易之道由至正之理乃蹇之時用也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程
傳
山之峻阻上復(fù)有水坎水為險陷之象上下險
阻故為蹇也君子觀蹇難之象而以反身修德君
子之遇險阻必反求諸己而益自修君子修德以
俟時而已
困卦
困亨貞大人吉□咎有言不信
本
義
困者窮而不能自振之義坎剛為兌柔所揜九
二為二陰所揜四五為上六所揜所以為困坎險
兌說處險而說是身雖困而道則亨也二五剛中
又有大人之象占者處困能亨則得其正矣非大
人其孰能之故曰貞又曰大人者明不正之小人
不能當也有言不信又戒以當務(wù)晦默不可尚口
益取困窮
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
乎
程
傳
下險而上說為處險而能說雖在困窮艱險之
中樂天安義自得其說樂也時雖困也處不失義
則其道自亨困而不失其所亨也君子大人通稱
大
全
張氏曰處險而說如顏子在陋巷而不改其樂
柳下惠厄窮而不憫夫子厄于陳畏于匡孟子毀
于臧倉身彌困而道彌亨唯君子能之
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程
傳
當困而言人所不信欲以口免困乃所以致窮
也
象曰澤□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本
義
水下漏則澤上枯故曰澤□水致命猶言授命
言持以與人而不之有也能如是則雖困而亨矣
大
全
朱子曰困厄有重輕力量有小大若能一日十
二時點檢自己念慮動作須是合宜仰不愧俯不
怍如此而不幸填溝壑喪身殞命有不暇恤只得
成就一個是處如此則方寸之間全是天理雖遇
大困厄有致命遂志而已亦不知有人之是非向
背惟其是而已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象曰入于幽
谷幽不明也
本
義
臀物之底也困于株木傷而不能安也初六以
陰柔處困之底居暗之甚故其象占如此
大
全
中溪
張氏曰人之體行則趾為下坐則臀為下初六困
而不行此坐困之象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亨祀征兇□咎象曰
困于酒食中有慶也
本
義
困于酒食厭飫苦惱之意酒食人之所欲然醉
飽過宜則是反為所困矣朱紱方來上應(yīng)之也九
二有剛中之德以處困時雖□兇害而反困于得
其所欲之多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利以亨祀若征
行則非其時故兇而于義為□咎也
六三困于石據(jù)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象曰
據(jù)于蒺藜乘剛也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本
義
陰柔而不中正故有此象而其占則兇石指四
蒺藜指二宮謂三而妻則六也其義則系辭備矣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象曰來徐徐志在下
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本
義
初六九四之正應(yīng)九四處位不當不能濟物而
初六方困于下又為九二所隔故其象如此然邪
不勝正故其占雖為可吝而必有終也金車為九
二象未詳疑坎有輪象也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本
義
劓刖者傷于上下上下既傷則赤紱□所用而
反為困矣九五當困之時上為陰揜下則乘剛故
有此象然剛中而說體故能遲久而有說也占具
象中又利用祭祀久當獲福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說以中直也利用祭祀
受福也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曰動悔有悔征吉象曰困于
葛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本
義
以陰柔處困極故有困于葛藟于臲□曰動悔
之象然物窮則變故其占曰若能有悔則可以征
而吉矣
既濟卦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大
全
平庵項氏曰人之用莫大于火而火常生患善
濟火者莫如水思火之為患而儲水以防使水常
在火上其力足以勝之則其患亡矣是故君子致
道立教設(shè)政舉事知末流之生患必皆有以防而
濟之進齋徐氏曰既濟雖非有患之時而患每生
于既濟之后君子于此慎思而豫為之防則不至
于患矣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象曰終日戒有所疑也
程
傳
終日戒懼常疑患之將至也處既濟之時當畏
慎如是也
系下傳
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本
義
夏商之末易道中微文王拘于羑里而系彖辭
易道復(fù)興
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fù)德之本也恒德之
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
地也巽德之制也
本
義
履禮也上天下澤定分不易必謹乎此然后其
德有以為基而立也謙者自卑而尊人又為禮者
之所當執(zhí)持而不可失者也九卦皆反身修德以
處憂患之事也而有序焉基所以立柄所以持復(fù)
者心不外而善端存恒者守不變而常且久懲忿
窒欲以修身遷善改過以長善困以自驗其力井
以不變其所然后能巽順于理以制事變也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fù)小而辨于物恒雜而不厭損
先難而后易益長裕而不設(shè)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
遷巽稱而隱
本
義
此如書之九德禮非強世然事皆至極謙以自
卑而尊且光復(fù)陽微而不亂于群陰恒處雜而常
德不厭損欲先難習熟則易益但充長而不造作
困身困而道亨井不動而及物巽稱物之宜而潛
隱不露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fù)以自知恒以一德?lián)p以遠害
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quán)
本
義
寡怨謂少所怨尤辨義謂安而能慮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
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
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本
義
危懼故得平安慢易則必傾覆易之道也
孔子家語
困誓
孔子曰不觀高崖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深泉何以
知沒溺之患不觀巨海何以知風波之患失之者其
在此乎士慎此三者則無累于身矣
冊府元龜
患難
老子有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則知患難之于
世也無準否泰之于人也靡常消息盈虛既明鑒而
斯在屈伸合散信任運而可量叔世惟艱圣人□厄
而體道禍機莫測賢者逃遁以俟時至有沈□以幸
全系獄而獲宥道存于己命在于天或垂名聲于后
代或擅美譽于當世信謂知窮達存亡之至者也若
乃被患于深刑無辜于橫議道之廢也其如命何
逃難
語曰賢者避世易曰君子見幾蓋天步既艱刑網(wǎng)方
密或顯斥于權(quán)要或見讒于邪諂私憾方逞大戮將
至是以變易姓名毀壞形貌詭道以出間行而去投
跡于絕域濯纓于洪波以至隱跡窮山之中潛身復(fù)
壁之下屬辭凄愴拊心涕洟生民之窮良可哀也若
乃負過越逸背國奔亡節(jié)行無聞逋逃是保紀于著
事罪莫大焉
亡命
商書曰自作孽不可逭老氏云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然而倒行逆施處陰休影天有所幸命或可逃非欲
絕跡以遠人蓋乃馮生而避法越自淑世遷訛淫刑
以逞末俗偷巧任氣相高故有疾走避仇幽藏復(fù)怨
破去機械變易姓氏者若乃自底不類連逮余黨穿
窬亟遁脫身長往或欲智免其如命何雖追捕之令
具存于方木而赦宥之澤亦被乎率土由是移鄉(xiāng)以
防其不絕滌瑕以許其自新斯乃天地兼容荊棘蒙
潤者矣
性理會通
力行
人之于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后卻須泰然
處之有人遇一事則心心念念不肯舍畢竟何益若
不會處置了放下便是無義無命也
人莫不知命之不可遷也臨患難而能不懼處貧賤
而能不變視富貴而能不慕者吾未見其人也
處患難知其無可奈何遂放意而不反非安于義命
者
患難部雜錄
淮南子人間訓夫鵲先識歲之多風也去高木而巢
扶枝大人過之則探鷇嬰兒過之則挑其卵知備遠
難而忘近患
讀書鏡諸葛孔明無論相業(yè)即茍全性命于亂世七
字不知當時有何奇策及觀王鐸盡忠唐室奮討巢
賊功垂就令孜間之于內(nèi)解其都統(tǒng)鐸詩云二塵上
相逢明主九合諸侯愧昔賢可謂慨然有志者然鐸
當國家板蕩之際居將相袞鉞之任乃攜妓妾輜重
慢藏冶容行于虎狼之都三百口遂并命于高雞泊
惟孔明躬耕薄田丑女寡欲其慮深矣乃知居亂世
要須十分清苦庶可自全
華川□辭君子平居若無所事也及涉于患難則智
愈明氣愈平志愈增德愈成道愈凝故曰不遇盤根
錯節(jié)無足以別利器
患難部藝文二
詩
王風有兔爰爰三章
周室衰微諸侯背叛君子不樂其生而作此詩
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逢
此百罹尚寐無吪
有兔爰爰雉離于罦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后逢
此百憂尚寐無覺
有兔爰爰雉離于罿我生之初尚無庸我生之后逢
此百兇尚寐無聰
漁父歌
吳越春秋曰伍子胥逃楚與楚太子建奔鄭晉頃
公欲因太子謀鄭鄭知之殺太子建伍□奔吳追
者在后至江江中有漁父子胥呼之漁父欲渡因
歌云云子胥止蘆之漪漁父又歌云云既渡漁父
視之有饑色曰為子取餉漁父去子胥疑之乃潛
深葦之中父來持麥飯鮑魚羹盎漿求之不見因
歌而呼之云云子胥出飲食畢解百金之劍以贈
漁父不受問其姓名不答子胥誡漁父曰掩子之
盎漿無令其露漁父諾胥行數(shù)步漁者覆船自沈
于江
日月昭昭乎寖已馳與子期乎蘆之漪
又
日已夕兮予心憂悲月已馳兮何不渡為事浸急兮
將奈何
又
蘆中人蘆中人豈非窮士乎
絕命詞 漢息夫躬
漢書曰躬初待詔數(shù)危言高論自恐遭害著絕命
詞后數(shù)年乃死如其文
元云泱郁將安歸兮鷹隼橫厲鸞徘徊兮矰若浮焱
動則機兮叢棘棧棧曷可棲兮發(fā)忠亡身自繞罔兮
冤頸折翼庸得往兮涕泣流兮萑蘭心結(jié)愲兮傷肝
虹霓耀兮日微孽杳冥兮未開痛入天兮嗚呼冤際
絕兮誰語仰天高兮自列招上帝兮我察秋風為我
吟浮云為我陰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
游曠迥兮反無期雄失據(jù)兮世我思
被執(zhí)作詩 梁庾肩吾
發(fā)與年俱暮愁將罪共深聊持轉(zhuǎn)風燭暫映廣陵琴
贈中尉李彪 北魏韓延之
延之仕晉位平西府錄事參軍劉裕招之不屈后
奔姚興明帝泰常二年入魏為武牢鎮(zhèn)將賜爵魯
陽侯
賈生謫長沙董儒詣臨江愧無若人跡忽尋兩賢蹤
追昔渠閣游策駑□群龍如何情愿奪飄然獨違從
痛哭去舊國□淚屆新邦哀哉無援民嗷然失侶鴻
彼蒼不我聞千里告志同
斷句 劉昶
宋文帝第九子封晉熙王位中書令廢帝以為徐
州刺史人言昶有異志將誅之昶發(fā)兵無應(yīng)者奔
魏棄母妻唯攜妾一人騎馬自隨在道為斷句孝
文使持節(jié)都督吳越彭楚諸軍事鎮(zhèn)徐州
白云滿鄣來黃塵暗天起關(guān)山四面絕故鄉(xiāng)幾千里
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
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
示裴迪 唐王維
紀事云祿山大會凝碧池梨園子弟欷歔泣下樂
工雷海清擲樂器西向大慟賊支解于試馬殿維
時拘于菩提寺有詩云云后聞行在賊平皆下獄
獨維得免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
里凝碧池頭奏管弦
述懷 杜甫
去年潼關(guān)破妻子隔絕久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
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朝廷□生還親故傷老丑
涕淚授拾遺流離主恩厚柴門雖得去未忍即開口
寄書問山川不知家在否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
山中漏茅屋誰復(fù)依戶牖摧頹蒼松根地冷骨未朽
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嵚岑
一
作崟
猛虎場郁結(jié)回
我首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來于心亦
何有漢運初中興生平老耽酒沉思歡會處恐作窮
獨
一
作途
叟
彭衙行
合陽縣西
北有彭衙城
前人
憶昔避賊初北走經(jīng)險艱夜深彭衙道
一
作門
月照白
水山盡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顏參差谷鳥吟
一
作鳴
不
見游子還癡女饑□我啼畏虎狼聞
一作
猛虎
懷中掩其
口反側(cè)聲愈嗔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
雨泥濘相牽攀既無御雨
一
作溫
備徑滑衣又寒有時
經(jīng)
一
作最
契闊竟日數(shù)里間野果充糇糧卑枝成屋椽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邊煙少留周
一作固
一作同
家洼欲出
蘆子關(guān)故人有孫宰高義薄曾云延客已曛黑張燈
啟重門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從此出妻孥相視
涕闌干眾雛爛漫睡喚起沾盤餐誓將與大子永結(jié)
為弟昆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歡誰肯艱難際豁達
露心肝別來歲月周胡羯仍構(gòu)患何當有翅翎飛去
墮爾前
亂后逢村叟
一作
時世行
杜荀鶴
經(jīng)亂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傷魂因供寨木無桑
柘為著鄉(xiāng)兵絕子孫還似平寧征賦稅未嘗州縣略
安存至于雞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獨倚門
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 前人
握手相看誰敢言軍家刀劍在腰邊遍搜寶貨無藏
處亂殺平人不怕天古寺拆為修寨木荒墳開作甃
城磚郡侯逐出渾閑事正是鑾輿幸蜀年
和友人送弟 前人
君說無家祇弟兄此中言別若為情干戈□日分頭
去山水寒時信路行月下斷猿空有影雪中孤雁卻
無聲我今骨肉雖饑凍幸喜團圓過亂兵
老夫五首 明袁凱
老夫避兵荒山側(cè)三日無食在荊棘鞋襪破盡皮肉
碎血破兩踵行不得于時瘦妻實臥病十聲呼之一
聲應(yīng)夜深困絕倚枯樹逐魂啼來雨如注
又
老夫避兵黃浦上八月秋濤勢逾壯蛟龍變化不自
謀鯨鯢偃蹇還漂蕩船中小兒懼且泣婦女嘔吐無
人色我獨兀坐面向天篙師疾呼更索錢
又
老夫避兵三江口江中夜夜蛟龍吼砉然一聲腦欲
裂千尺長堤忽如走須臾海門風雨來江水震蕩如
奔雷同行百船半沉溺無力救之空嘆息
又
老夫避兵三泖邊泖水闊絕無人煙惡風三日天正
黑濕云臭霧相盤旋草頭飛蟲嚙人肉更有青□口
尤毒小兒無知恣奔走我欲近前捉其手
又
老夫避兵東海頭海風吹衣夜颼颼黃蒿斷岸少人
跡饑鳶無食聲啾啾狐貍向人呼姓名兩足直立當
前行自信從來□力壯此日對之魂欲喪
逃難詩 洪若皋
丙申十三載正月上元時蒼茫聞盜賊東方光迷離
須臾門巷里四路皆賊騎翻身下□走顛倒衣裳披
骨肉各自散對面不相辭單身赴東鄰越墻又度籬
籬高不可度足失刺傷皮我身已難保焉復(fù)顧四肢
后圍到鄰家東西莫所之鄰翁似認我見我長嘆咨
汝是讀書人不走尚在茲我有夾墻內(nèi)急入莫再遲
攜我杵臼后墻實狹且卑推我側(cè)身入戒我勿動移
墻頭蓋薦棘墻面掛席箕布置未及已賊忽劈門楣
老翁亟他往霍霍響矛魂飛□似落噤氣勿噓吹
中有兩小女展轉(zhuǎn)聲嘻嘻低頭掩其口高聲反問誰
惟賊眼奢侈玉帛與珠璣急打東房去無心戀茅茨
不知誰家婦嬌嬈哭甚悲曰馬奔封豕繹絡(luò)走青絲
哀聲與□杖懔栗寒心脾漫漫長夜窟手足無所施
低頭若頸折自卯及夕曦皮肉已盡死局蹐不知疲
炮聲四五動哄聞勢少綏撥身雜眾人脫袍去接
要命爭先走不復(fù)知忸怩路逢我妻在偕出東城陴
顧我雖得脫父母尚未知母年六十六父年近期頤
平時少行走何以經(jīng)險巇父母養(yǎng)子時百年有所資
生我不得力身完縱何為行人指示我適間有二耆
云是貴家翁雙雙東驅(qū)馳從此十里許尚可相攀追
既聽消息真但走且莫羈新來海上賊數(shù)萬滿城彌
年少市棍徒白裹混相欺男婦盡被擄寸草不復(fù)遺
去去何甸甸搰搰田溝澌所遇多流血呻吟道傍尸
往來動契闊悲號振平災(zāi)□甑或負釜抱子或牽犧
攘攘數(shù)百輩雜沓相擠推夜深后嶺道雨后北山崥
既無燈火具徑滑泥又滋水渦并突口白影互相疑
平生苦短視十步九僛僛山麓逢幼弟仗爾來扶持
安樂重友生兄弟急難宜迢迢逾巖谷群峰勢參差
昏鴉哺數(shù)子林樹聲喔咿寒坑泉幽咽野竹風飔飔
回首斗城中烈火照通逵黤黰氣上積皇天慘不怡
暮宿王家庵晨過大寺基深山雪如練萬丈白長麾
龍門翻銀濤千軍列素帷春寒窮谷里風景自堪奇
早風吹折骨冰霜生口髭指落不得直面目黑青黧
兩日未飲食口燥腹又饑吾妻臥路泣掩面不能隨
艱難古不免步步且自支黃昏到寺中僧去存老尼
衣袍換升米折椽向地炊煙塵著濕眼半夜成粥糜
血回湯入口魂招翻匙新棲且安息生理漫圖維
三日歸我宗父母亦來斯昆弟陸續(xù)到團聚哭淋漓
驚定還拭淚喜極復(fù)嗚戲村婦墻頭笑村童滿堂窺
村老四五人嘆惜前致詞聞君新構(gòu)房今日可耘耔
灰燼并瓦屑不留寸題榱人生有哀樂天地有盛衰
桑田變滄海何處是靈芝一家幸會合豈復(fù)論舊貲
攘攘唐黃巾紛紛漢赤眉無地無豪杰顛沛是吾師
九州四海大亙古長熙熙廣□千萬間懷葛至今垂
我無鄰家翁今在海之湄父母不得見何況妻與兒
多謝鄰家翁豁達露襟期誰肯流離際忘身濟人危
吾知丈人者不受世磷緇誓將與丈人結(jié)歡致所私
妖氛猶未靖夢寐長勞思
患難部紀事
史記周本紀崇侯虎譖西伯于殷紂曰西伯積善累
德諸侯皆向之將不利于帝帝紂乃囚西伯于羑里
閎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驪戎之文馬有熊
九駟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費仲而獻之紂紂大悅曰
此一物足以釋西伯況其多乎乃赦西伯其囚羑里
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左傳僖公五年晉以殺太子申生之難公使寺人披
伐蒲重耳逾垣而走披斬其袪遂出奔翟
二十八年衛(wèi)侯與元咺訟衛(wèi)侯不勝晉執(zhí)衛(wèi)侯歸之
于京師置諸深室□子職納□饘焉
史記伍子胥傳鄭殺太子建建有子名勝伍胥乃與
勝俱奔吳到昭關(guān)昭關(guān)欲執(zhí)之伍胥遂與勝獨身步
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漁父乘船知伍
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至
于吳因公子光以見吳王
機警楚公子遇國難微服出亡將及門守門者難之
其仆操棰擊公子背罵曰隸也不力何不早出守門
者不疑竟出云
左傳定公四年吳入郢楚子涉睢濟江入于云中王
寢盜攻之以戈擊王王孫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
鄖鄖公辛之弟懷將弒王辛以王奔隨吳人從之子
期似王逃王而己為王曰以我與之王必免
吳越春秋越王勾踐五年五月與大夫種范蠡入臣
于吳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臨水祖道軍陣固陵大
夫文種前為祝其詞曰皇天佑助前沉后揚福為德
根憂為福堂威人者滅服從者昌王雖牽致其后無
殃君臣生離感動上皇眾夫哀悲莫不感傷臣請薦
脯行酒三觴越王仰天太息舉杯垂涕默無所言種
復(fù)前祝曰大王德壽無疆無極乾坤受靈神祇輔翼
我王厚之祉祜在側(cè)德銷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吳庭
來歸越國觴酒既升請稱萬歲越王曰孤承前王余
德守國于邊幸蒙諸大夫之謀遂保前王丘墓今遭
辱恥為天下笑將孤之罪耶諸大夫之責也吾不知
其咎愿二三子論其意大夫扶同曰何言之鄙也昔
湯系于夏臺伊尹不離其側(cè)文王囚于石室太公不
棄其國興衰在天存亡系于人湯改儀而媚于桀文
王服從而幸于紂夏殷恃力而虐二圣兩君屈己以
得天道故湯王不以窮自傷周王不以困為病越王
曰昔堯任舜禹而天下治雖有洪水之害不為人災(zāi)
變異不及于民豈況于人君乎大夫苦成曰不如君
王之言天有歷數(shù)德有薄厚黃帝不讓堯傳天子三
王臣弒其君五霸子弒其父德有廣狹氣有高下今
之世猶人之市置貨以設(shè)詐抱謀以待敵不幸陷厄
求伸而已大王不覽于斯而懷喜怒越王曰任人者
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
破讎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
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夫君子爭寸陰而棄珠玉
今寡人冀得免于軍旅之憂而復(fù)反系獲敵人之手
身為傭隸妻為仆妾往而不返客死敵國若魂魄有
愧于前君其無知體骨棄捐何大夫之言不合于寡
人之意于是大夫種范蠡曰聞古人曰居不幽志不
廣形不愁思不遠圣王賢主皆遇困厄之難蒙不赦
之恥身居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卑而不以為惡居
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窮厄之恨然尚有泛濫
之憂三守暴困之辱不離三獄之困涕泣而受冤行
哭而為隸演易作卦天道佑之時過于期否終則泰
諸侯并救王命見符朱鬣元狐輔臣結(jié)發(fā)折獄破械
反國修德遂討其讎擢假海內(nèi)若覆手背天下宗之
功垂萬世大王屈厄臣誠盡謀夫截骨之□無削剟
之利舀鐵之矛無分發(fā)之便建策之士無暴興之說
今臣遂天文案墜籍二氣共萌存亡異處彼興則我
辱我霸則彼亡二國爭道未知所就君王之危天道
之數(shù)何必自傷哉夫吉者兇之門福者禍之根今大
王雖在危困之際孰知其非暢達之兆哉大夫計倪
曰今君王國于會稽窮于入?yún)茄员o苦群臣泣之
雖則恨悷之心莫不感動而君王何為謾辭嘩說用
而相欺臣誠不取越王曰寡人將去入?yún)且試壑T
侯大夫愿各自述吾將屬焉大夫皋如曰臣聞大夫
種忠而善慮民親其知士樂為用今委國一人其道
必守何順心拂命群臣大夫曳庸曰大夫文種者國
之梁棟君之爪牙夫驥不可與匹馳日月不可并照
君王委國于種則萬綱千紀無不舉者越王曰夫國
者前王之國孤力弱勢劣不能遵守社稷奉承宗廟
吾聞父死子代君亡臣親今事棄諸大夫客官于吳
委國歸民以付二三子吾之由也亦子之憂也君臣
同道父子共氣天性自然豈得以在者盡忠亡者為
不信乎何諸大夫論事一合一離令孤懷心不定也
夫推國任賢度功績成者君之命也奉教順理不失
分者臣之職也吾顧諸大夫以其所能而云委質(zhì)而
已于呼悲哉計倪曰君王所陳者固其理也昔湯入
夏付國于文祀西伯之殷委國于一老今懷夏將滯
志在于還夫適市之妻教嗣糞除出亡之君敕臣守
御子問以事臣謀以能今君王欲士之所志各陳其
情舉其能者議其宜也越王曰大夫之論是也吾將
逝矣愿諸君之風大夫種曰夫內(nèi)修封疆之役外修
耕戰(zhàn)之備荒無遺土百姓親附臣之事也大夫范蠡
曰輔危主存亡國不恥屈厄之難安守被辱之地往
而必反與君復(fù)讎者臣之事也大夫苦成曰發(fā)君之
令明君之德窮與俱厄進與俱霸統(tǒng)煩理亂使民知
分臣之事也大夫曳庸曰奉令受使結(jié)和諸侯通命
達旨賂往遺來解憂釋患使無所疑出不忘命入不
被尤臣之事也大夫皓進曰一心齊志上與等之下
不違令動從君命修德履義守信溫故臨非決疑君
誤臣諫直心不撓舉過列平不阿親戚不私于外推
身致君終始一分臣之事也大夫諸稽郢曰望敵設(shè)
陣飛矢揚兵履腹涉尸血流滂滂貪進不退二師相
當破敵攻眾威凌百邦臣之事也大夫皋如曰修德
行惠撫慰百姓身臨憂勞動輒躬親吊死存疾救活
民命蓄陳儲新食不二味國富民實為君養(yǎng)器臣之
事也大夫計倪曰候天察地紀歷陰陽觀變參災(zāi)分
別妖祥日月含色五精錯行福見知吉妖出知兇臣
之事也越王曰孤雖入于北國為吳窮虜有諸大夫
懷德抱術(shù)各守一分以保社稷孤何憂焉遂別于浙
江之上群臣垂泣莫不咸哀越王仰天嘆曰死者人
之所畏若孤之聞死其于心胸中曾無怵惕遂登舟
徑去終不反顧越王夫人乃據(jù)船哭顧烏鵲啄江渚
之蝦飛去復(fù)來因哭而歌之曰仰飛鳥兮烏鳶凌元
虛號翩翩集洲渚兮優(yōu)恣啄蝦矯翮兮云間任厥兮
往還妾無罪兮負地有何辜兮譴天帆帆獨兮西往
孰知返兮何年心惙惙兮若割淚泫泫兮雙懸又哀
吟曰彼飛鳥兮鳶烏已回翔兮翕蘇心在專兮素蝦
何居食兮江湖徊復(fù)翔兮游揚去復(fù)返兮于乎始事
君兮去家終我命兮君都終來遇兮何幸離我國兮
去吳妻衣褐兮為婢夫去冕兮為奴歲遙遙兮難極
冤悲痛兮心惻腸千結(jié)兮服膺于乎哀兮忘食愿我
身兮如烏身翱翔兮矯翼去我國兮心搖情憤惋兮
誰識越王聞夫人怨歌心中內(nèi)慟乃曰孤何憂吾之
六翮備矣于是入?yún)且姺虿罨自侔莘Q臣曰東海
賤臣勾踐上愧皇天下負后土不裁功力污辱王之
軍士抵罪邊境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執(zhí)箕
誠蒙厚恩得保須臾之命不勝仰感俯愧臣勾踐叩
頭頓首吳王夫差曰寡人于子亦過矣子不念先君
之讎乎越王曰臣死則死矣惟大王原之伍胥在傍
目若熛火聲如雷霆乃進曰夫飛鳥在青云之上尚
欲繳微矢以射之豈況近臥于華池集于庭廡乎今
越王放于南山之中游于不可存之地幸來涉我壤
土入吾梐捆此乃廚宰之成事食也豈可失之乎吳
王曰吾聞?wù)D降殺服禍及三世吾非愛越而不殺也
畏皇天之咎教而赦之太宰嚭諫曰子胥明于一時
之計不通安國之道愿大王遂其所執(zhí)無拘群小之
口夫差遂不誅越王令駕車養(yǎng)馬秘于宮室之中三
月吳王召越王入見越王伏于前范蠡立于后吳王
謂范蠡曰寡人聞貞婦不嫁破亡之家仁賢不官絕
滅之國今越王無道國已將亡社稷壞崩身死世絕
為天下笑而子及主俱為奴仆來歸于吳豈不鄙乎
吾欲赦子之罪子能改心自新棄越歸吳乎范蠡對
曰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語勇臣
在越不忠不信令越王不奉大王命號用兵與大王
相持至今獲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鴻恩得君臣相保
愿得入備掃除出給趨走臣之愿也此時越王伏地
流涕自謂遂失范蠡矣吳王知范蠡不可得為臣謂
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fù)置子于石室之中范蠡曰臣
請如命吳王起入宮中越王范蠡趨入石室越王服
犢鼻著樵頭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guān)之襦夫斫銼
養(yǎng)馬妻給水除糞灑掃三年不慍怒面無恨色吳王
登高遠望見越王及夫人范蠡坐于馬糞之旁君臣
之禮存夫婦之儀具王顧謂太宰嚭曰彼越王者一
節(jié)之人范蠡一介之士雖在窮厄之地不失君臣之
禮寡人傷之太宰嚭曰愿大王以圣人之心哀窮孤
之士吳王曰為子赦之后三月乃擇吉日而欲赦之
召太宰嚭謀曰越之與吳同土連域勾踐愚黠親欲
為賊寡人承天之神靈前王之遺德誅討越寇囚之
石室寡人心不忍見而欲赦之于子奈何太宰嚭曰
臣聞無德不復(fù)大王垂仁恩加越越豈敢不報哉愿
大王卒意越王聞之召范蠡告之曰孤聞于外心獨
喜之又恐其不卒也范蠡曰大王安心事將有意在
玉門第一今年十二月戊寅之日時加日出戊囚日
也寅陰后之辰也合庚辰歲后會也夫以戊寅日聞
喜不以其罪罰日也時加卯而賊戊功曹為螣蛇而
臨戊謀利事在青龍青龍在勝光而臨酉死氣也而
□寅是時□其日用又助之所求之事上下有憂此
其非天網(wǎng)四張萬物盡傷者乎王何喜焉果子胥諫
吳王曰昔桀囚湯而不誅紂囚文王而不殺天道還
反禍轉(zhuǎn)成福故夏為湯所誅殷為周所滅今大王既
囚越君而不行誅臣謂大王惑之深也得無夏殷之
患乎吳王遂召越王久之不見范蠡文種憂而占之
曰吳王見擒也有頃太宰嚭出見種范蠡而言越王
復(fù)拘于石室伍子胥復(fù)諫吳王曰臣聞王者攻敵國
克之則加以誅故后無報復(fù)之憂遂免子孫之患今
越王已入石室宜早圖之后必為吳之患太宰嚭曰
昔者齊桓割燕所至之地以貺燕公而齊君獲其美
名宋襄濟河而戰(zhàn)春秋以多其義功立而名稱君敗
而德存今大王誠赦越王則功冠于五霸名越于前
古吳王曰待吾疾愈方為太宰赦之后一月越王出
石室召范蠡曰吳王疾三月不愈吾聞人臣之道主
疾臣憂且吳王遇孤恩甚厚矣疾之無瘳惟公卜焉
范蠡曰吳王不死明矣到己巳日當瘳惟大王留意
越王曰孤所以窮而不死者賴公之策耳中復(fù)猶豫
豈孤之志哉可與不可惟公圖之范蠡曰臣竊見吳
王真非人也數(shù)言成湯之義而不行之愿大王請求
問疾得見因求其糞而嘗之觀其顏色當拜賀焉言
其不死以瘳起日期之既言信后則大王何憂越王
明日謂太宰嚭曰囚臣欲一見問疾太宰嚭即入言
于吳王王召而見之適遇吳王之便太宰嚭奉溲惡
以出逢戶中越王因拜請嘗大王之溲以決吉兇即
以手取其便與惡而嘗之因入曰下囚臣勾踐賀于
大王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至三月壬申病愈吳王
曰何以知之越王曰下臣嘗事師聞糞者順谷味逆
時氣者死順時氣者生今者臣竊嘗大王之糞其惡
味苦且楚酸是味也應(yīng)春夏之氣臣以是知之吳王
大悅曰仁人也乃赦越王得離其石室去就其宮室
執(zhí)牧養(yǎng)之事如故越王從嘗糞惡之后遂病口臭范
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亂其氣其后吳王如越王
期日疾愈心念其忠臨政之后大縱酒于文臺吳王
出令曰今日為越王陳北面之坐群臣以客禮事之
伍子胥趨出到舍上不御坐酒酣太宰嚭曰異乎今
日坐者各有其詞不仁者逃其仁者留臣聞同聲相
和同心相求今國相剛勇之人意者內(nèi)□至仁之存
也而不御坐其亦是乎吳王曰然于是范蠡與越王
俱起為吳王壽其辭曰下臣勾踐從小臣范蠡奉觴
上千歲之壽辭曰皇在上令昭下四時并心察慈仁
者大王躬親鴻恩立義行仁九德四塞威服群臣于
戲休哉傳德無極上感太陽降瑞翼翼大王延壽萬
歲長保吳國四海咸承諸侯賓服觴酒既升永受萬
福于是吳王大悅明日伍子胥入諫曰昨日大王何
見乎臣聞內(nèi)懷虎狼之心外執(zhí)美詞之說但為外情
以存其身豺不可為廉狼不可為親今大王好聽須
臾之說不慮萬歲之患放棄忠直之言聽用讒夫之
語不滅瀝血之讎不絕懷毒之怨猶縱毛爐炭之上
幸不焦投卵千鈞之下望必全豈不殆哉臣聞桀登
高自知危然不知所以自安也前據(jù)白刃自知死而
不知所以自存也惑者知返迷道不遠愿大王察之
吳王曰寡人有疾三月曾不聞相國一言是相國之
不慈也又不進口之所嗜心不相思是相國之不仁
也夫為人臣不仁不慈焉能知其忠信者乎越王迷
惑棄守邊之事親將其臣民來歸寡人是其義也躬
親為虜妻親為妾不慍寡人寡人有疾親嘗寡人之
溲是其慈也虛其府庫盡其寶幣不念舊故是其忠
信也三者既立以養(yǎng)寡人寡人曾聽相國而誅之是
寡人之不智也而為相國快意耶豈不負皇天乎子
胥曰何大王之言反也夫虎之卑勢將以有擊也貍
之卑身將求所取也雉以眩移拘于綢魚以有悅死
于餌且大王初臨政負玉門之第九誠事之敗無咎
矣今年三月甲戌時加雞鳴甲戌歲位之會將也青
龍在酉德在土刑在金是日賊其德也知父將有不
順之子君有逆節(jié)之臣大王以越王歸吳為義以飲
溲食惡為慈以虛府庫為仁是故為無愛于人其不
可親面聽貌觀以存其身今越王入臣于吳是其謀
深也虛其府庫不見恨色是欺我主也下飲王之溲
者是上食王之心也下嘗王之惡者是上食王之肝
也大哉越王之崇吳吳將為所擒也惟大王留意察
之臣不敢逃死以負前王一旦社稷丘墟宗廟荊棘
其悔可追乎吳王曰相國置之勿復(fù)言矣寡人不忍
復(fù)聞于是遂赦越王歸國送于蛇門之外群臣祖道
吳王曰寡人赦君使其返國必念終始王其勉之越
王稽首曰今大王哀臣孤窮使得生全還國與種蠡
之徒愿死于轂下上天蒼蒼臣不敢負吳王曰嗚呼
吾聞君子一言不再今已行矣王勉之越王再拜跪
伏吳王乃引越王登車范蠡執(zhí)御遂去至三津之上
仰天嘆曰嗟乎孤之屯厄誰念復(fù)生渡此津也謂范
蠡曰今三月甲辰時加日昳孤蒙上天之命還歸故
鄉(xiāng)得無后患乎范蠡曰大王勿疑直□道行越將有
福吳當有憂至浙江之上望見大越山川重秀天地
再清王與夫人嘆曰吾已絕望永辭萬民豈料再還
重復(fù)鄉(xiāng)國言竟掩面涕泣闌干此時萬姓咸歡群臣
畢賀
晏子雜上篇崔杼既弒莊公而立景公杼與崔封相
之劫諸將軍大夫及顯士庶人于太宮之坎上令無
得不盟者為壇三仞坎其下以甲千列環(huán)其內(nèi)外盟
者皆脫□而入維晏子不肯崔杼許之有敢不盟者
戟拘其頸□承其心令自盟曰不與崔慶而與公室
者受其不祥言不疾指不至血者死所殺七人次及
晏子晏子奉杯血仰天嘆曰嗚呼崔子為無道而弒
其君不與公室而與崔慶者受此不祥俯而飲血崔
杼謂晏子曰子變子言則齊國吾與子共之子不變
子言戟既在脰□既在心維子圖之也晏子曰劫吾
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吾以利而倍其君非義也
崔子子獨不為天討乎詩云莫莫葛虆施于條枚愷
悌君子求福不回今嬰且可以回而求福乎曲刃鉤
之直兵推之嬰不革矣崔杼將殺之或曰不可子以
子之君無道而殺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從而殺
之不可以為教矣崔子遂舍之晏子曰若大夫為大
不仁而為小仁焉有中乎趨出授綏而乘其仆將馳
晏子撫其手曰徐之疾不必生徐不必死鹿生于野
命懸于廚嬰命有系矣按之成節(jié)而后去詩云彼其
之子舍命不渝晏子之謂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去衛(wèi)將適陳過匡顏刻為仆以
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
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狀
類陽虎拘焉五日顏淵后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顏淵
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孔子曰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
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
子使從者為□武子臣于衛(wèi)然后得去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
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
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去陳過蒲會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
有公良孺者以私車五乘從孔子其為人長賢有勇
力謂曰吾昔從夫子遇難于匡今又遇難于此命也
已吾與夫子再罹難寧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懼謂孔
子曰茍毋適衛(wèi)吾出子與之盟出孔子東門孔子遂
適衛(wèi)子貢曰盟可負耶孔子曰要盟也神不聽
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
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
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shè)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
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
矣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
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
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子貢色
作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
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
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
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
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
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
子比干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
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
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貶焉孔子曰
賜良農(nóng)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
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tǒng)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
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子貢出顏回入
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
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
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
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
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
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于是使
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
說苑雜言篇孔子遭難陳蔡之境絕糧弟子皆有饑
色孔子歌兩柱之間子路入見曰夫子之歌禮乎孔
子不應(yīng)曲終而曰由君子好樂為無驕也小人好樂
為無懾也其誰知之子不我知而從我者乎子路不
悅授干而舞三終而出及至七日孔子修樂不休子
路慍見曰夫子之修樂時乎孔子不應(yīng)樂終而曰由
昔者齊桓霸心生于莒勾踐霸心生于會稽晉文霸
心生于驪氏故居不幽則思不遠身不約則智不廣
庸知而不遇之于是興明日免于厄子貢執(zhí)轡曰二
三子從夫子而遇此難也其不可忘已孔子曰惡是
何也語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醫(yī)夫陳蔡之間丘之
幸也二三子從丘者皆幸人也吾聞人君不困不成
王列士不困不成行昔者湯困于呂文王困于羑里
秦穆公困于殽齊桓困于長勺勾踐困于會稽晉文
困于驪氏夫困之為道從寒之及暖暖之及寒也唯
賢者獨知而難言之也易曰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
言不信圣人所與人難言信也
莊子山木篇孔子窮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左據(jù)
槁木右擊槁枝而歌焱氏之風有其具而無其數(shù)有
其聲而無宮角木聲與人聲□然有當于人之心顏
回端拱還目而窺之仲尼恐其廣己而造大也愛己
而造哀也曰回無受天損易無受人益難無始而非
卒也人與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誰乎回曰敢問無
受天損易仲尼曰饑渴寒暑窮桎不行天地之行也
運物之泄也言與之偕逝之謂也為人臣者不敢去
之執(zhí)臣之道猶若是而況乎所以待天乎何謂無受
人益難仲尼曰始用四達爵祿并至而不窮物之所
利乃非己也吾命有在外者也君子不為盜賢人不
為竊吾若取之何哉故曰鳥莫知于鷾鴯目之所不
宜處不給視雖落其實棄之而走其畏人也而襲諸
人間社稷存焉爾何謂無始而非卒仲尼曰化其萬
物而不知其禪之者焉知其所終焉知其所始正而
待之而已耳何謂人與天一邪仲尼曰有人天也有
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體逝而終
矣
家語困誓篇孔子之宋匡人簡子以甲士圍之子路
怒奮戟將與戰(zhàn)孔子止之曰惡有修仁義而不免世
俗之惡者乎夫詩書之不講禮樂之不習是丘之過
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為咎者則非丘之罪也命
之夫歌予和汝子路彈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終匡
人解甲而罷
戰(zhàn)國策淖齒殺閔王于鼓里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
史之家為溉園君王后太史氏之女知其貴人善事
之
韓子說林篇鴟夷子皮事田成子田成子去齊走而
之燕鴟夷子皮負傳而從至望邑子皮曰子獨不聞
涸澤之蛇乎涸澤蛇將徙有小蛇謂大蛇曰子行而
我隨之人以為蛇之行者耳必有殺子不如相銜負
我以行人必以我為神君也乃相銜負以越公道而
行人皆避之曰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惡以子為我上
客千乘之君也以子為我使者萬乘之卿也子不如
為我舍人田成子因負傳而隨之至逆旅逆旅之君
待之甚敬因獻酒肉
戰(zhàn)國策張丑為質(zhì)于燕燕王欲殺之走且出境境吏
得丑丑曰燕王所為將殺我者人有言我有寶珠也
王欲得之今我已亡之矣而燕王不我信今子且致
我我且言子之奪我珠而吞之燕王必當殺子刳子
腹及子之腸矣夫欲得之君不可說以利吾要且死
子腸亦且寸絕境吏恐而赦之
史記范睢傳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說諸侯欲事魏
王家貧無以自資乃先事魏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
昭王使于齊范睢從留數(shù)月未得報齊襄王聞睢辯
口乃使人賜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辭謝不敢受須賈
知之大怒以為睢持魏國陰事告齊故得此饋令睢
受其牛酒還其金既歸心怒睢以告魏相魏相魏之
諸公子曰魏齊魏齊大怒使舍人笞擊睢折□折齒
睢佯死即裹以簀置□中賓客飲者醉更溺睢故僇
辱以懲后令無妄言者睢從簀中謂守者曰公能出
我我必厚謝公守者乃請出棄簀中死人魏齊醉曰
可矣范睢得出后魏齊悔復(fù)召求之魏人鄭安平聞
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張祿當此時秦昭
王使謁者王稽于魏鄭安平詐為卒侍王稽王稽問
魏有賢人可與俱西游者乎鄭安平曰臣里中有張
祿先生欲見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晝見王稽
曰夜與俱來鄭安平夜與張祿見王稽語未究王稽
知范睢賢謂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與私約而去
王稽辭魏去過載范睢入秦至湖關(guān)望見車騎從西
來范睢曰彼來者為誰王稽曰秦相穰侯東行縣邑
范睢曰吾聞穰侯專秦權(quán)惡內(nèi)諸侯客此恐辱我我
寧且匿車中有頃穰侯果至勞王稽因立車而語曰
關(guān)東有何變曰無有又謂王稽曰謁君得無與諸侯
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王稽曰不敢即別去
范睢曰吾聞穰侯智士也其見事遲鄉(xiāng)者疑車中有
人忘索之于是范睢下車走曰此必悔之行十余里
果使騎還索車中無客乃已王稽遂與范睢入咸陽
秦王拜范睢為相魏使須賈于秦范睢數(shù)曰為我告
魏王急持魏齊頭來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須賈歸以
告魏齊魏齊恐亡走趙匿平原君所秦昭王聞魏齊
在平原君所欲為范睢必報其讎乃佯為好書遺平
原君曰寡人聞君之高義愿與君為布衣之友君幸
過寡人寡人愿與君為十日之飲平原君畏秦且以
為然而入秦見昭王昭王與平原君飲數(shù)日昭王謂
平原君曰范君之讎在君之家愿使人歸取其頭來
不然吾不出君于關(guān)平原君曰魏齊者勝之友也在
固不出也今又不在臣所昭王乃遺趙王書曰王之
弟在秦范君之讎魏齊在平原君之家王使人急持
其頭來不然吾舉兵而伐趙又不出王之弟于關(guān)趙
孝成王乃發(fā)卒圍平原君家急魏齊夜亡出見趙相
虞卿虞卿度趙王終不可說乃解其相印與魏齊亡
間行念諸侯莫可以急抵者乃復(fù)走大梁欲因信陵
君以走楚信陵君聞之畏秦猶豫未肯見曰虞卿何
如人也時侯嬴在旁曰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夫虞卿一見趙王拜為上卿當此之時天下爭知之
夫魏齊窮困過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祿之尊解相印
捐萬戶侯而間行急士之窮而歸公子公子曰何如
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信陵君大□駕如野
迎之魏齊聞信陵君之初難見之怒而自剄
荊軻傳秦既滅燕于是逐太子丹荊軻之客皆亡高
漸離變名姓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聞其
家堂上客擊筑仿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
善從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竊言是非家丈人
召使前擊筑一坐稱善賜酒而高漸離念久隱畏約
無窮時乃退出其裝匣中筑與其善衣更容貌而前
舉坐客皆驚下與抗禮以為上客使擊筑而歌客無
不流涕而去者宋子傳客之
淮南子人間訓秦牛缺徑于山中而遇盜奪其車馬
解其橐笥拖其衣被盜還反顧之無懼色憂志歡然
有以自得也盜遂問之曰吾奪子財貨劫子以刀而
志不動何也秦牛缺曰車馬所以載身也衣被所以
揜形也圣人不以所養(yǎng)害其養(yǎng)盜相視而笑曰夫不
以欲傷生不以利累形者世之圣人也以此而見王
者必且以我為事也還反殺之此能以知知矣而未
能以知不知也能勇于敢而未能勇于不敢也凡有
道者應(yīng)卒而不乏難遭而能免故天下貴之今知所
以自行也而未知所以為人行也其所論未之究者
也人皆由昭昭于冥冥則幾于道矣
漢書張良傳良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讎得力
士為鐵樵重百二十金秦皇帝游至博浪沙中良與
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
賊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張耳陳余傳耳大梁人也余亦大梁人好儒術(shù)游趙
苦陘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余年少父事耳相與
為刎頸交高祖為布衣時嘗從耳游秦滅魏購求耳
千金余五百金兩人變名姓俱之陳為里監(jiān)門吏嘗
以過笞余余欲起耳躡使受笞吏去耳數(shù)之曰始吾
與公言何如今見小辱而欲死一吏乎余謝罪
季布傳布楚人也為任俠有名項籍使將兵數(shù)窘漢
王項籍滅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匿
濮陽周氏周氏曰漢求將軍急跡且至臣家能聽臣
臣敢進計即否愿先自剄布許之乃髡鉗布衣褐置
廣柳車中并與其家僮數(shù)十人之魯朱家所賣之朱
家心知其季布也置買田舍乃之雒陽見汝陰侯滕
公說曰季布何罪臣各為其主用職耳項氏臣豈可
盡誅耶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廣
也且以季布之賢漢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南走
越耳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之
墓也君何不從容為上言之滕公心知朱家大俠意
布匿其所乃許諾侍間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布當
是時諸公皆多布能摧剛為柔朱家亦以此名聞當
世布召見謝拜郎中
公孫敖傳敖以因桿將軍出擊匈奴至余吾亡士多
下吏當斬詐死亡居民間
后漢書劉昆傳昆少習容禮王莽世教授弟子恒五
百余人每春秋饗射常備列典儀王莽以昆多聚徒
眾私行大禮有僭上心乃系昆及家屬于外黃獄尋
莽敗得免既而天下大亂昆避難河南負犢山中
劉元傳元字圣公光武族兄也弟為人所殺圣公結(jié)
客欲報之客犯法圣公避吏于平林吏系圣公父子
張圣公詐死使人持喪歸舂陵吏乃出子張圣公因
自逃匿
樊宏傳宏父重恩加鄉(xiāng)閭宏少有志行王莽末義兵
起劉伯升與族兄賜俱將兵攻湖陽城守不下賜女
弟為宏妻湖陽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
留不反湖陽軍帥欲殺其妻子長吏以下共相謂曰
樊重子父禮義恩德行于鄉(xiāng)里雖有罪且當在后會
漢兵日盛湖陽惶急未敢殺之遂得免脫
翟酺傳酺以報舅讎當徙日南亡于長安為卜相工
后牧羊涼州遇赦還仕郡征拜議郎遷侍中
李固傳固子燮字德公初固既策罷知不免禍乃遣
三子歸鄉(xiāng)里時燮年十三姊文姬為同郡趙伯英妻
賢而有智見二兄歸具知事本默然獨悲曰李氏滅
矣自太公以來積德累仁何以遇此密與二兄謀豫
藏匿燮托言還京師人咸信之有頃難作下郡收固
三子二兄受害文姬乃告父門生王成曰君執(zhí)義先
公有古人之節(jié)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滅其在
君矣成感其義乃將燮乘江東下入徐州界內(nèi)令變
名姓為酒家傭而成賣卜于市各為異人陰相往來
燮從受學酒家異之意非恒人以女妻燮燮專精經(jīng)
患難部藝文一
賢難 漢王符
世之所以不治者由賢難也所謂賢難者非直體聰
明服德義之謂也此則求賢之難得爾非賢者之所
難也故所謂賢者乃將言乎循善則見妒行賢則見
嫉也而必遇患難者也虞舜之所以放殛子胥之所
以被誅上圣大賢猶不能自免于嫉妒則況乎中世
之人哉此秀士所以雖有賢材美質(zhì)然猶不得直道
而行遂成其志者也處士不得直其行朝臣不得直
其言此俗化之所以敗暗君之所以孤也齊侯之所
以奪國魯公之所以放逐皆敗績厭覆于不暇而用
及治乎故德薄者惡聞美行政亂者惡聞治言此亡
秦之所以誅偶語而坑術(shù)士也念世俗之人自慢其
親而憎人敬之自簡其親而憎人愛之者不少也豈
獨品庶賢材時有焉鄧通幸于文帝盡心而不違吮
癰而無□色帝病不樂從容曰天下誰最愛朕者乎
鄧通欲稱太子之孝則因?qū)υ荒籼又類郾?br />下也及太子問疾帝令吮癰有難色帝不悅而遣太
子既而聞鄧通之常吮癰也乃慚而怨之及嗣帝位
遂致通罪而使至于餓死故鄧通行所以盡心力而
無害人其言所以譽太子而昭孝慈也太子自不能
盡其稱則反結(jié)怨而歸咎焉稱人之長欲彰其孝且
猶為罪又況明人之短矯世者哉且凡士之所以為
賢者且以其言與行也忠正之言非徒譽人而已也
必有觸焉孝子之行非徒吮癰而已也必有駁焉然
則循行論議之士得不遇于嫉妒之名免于刑戮之
咎者蓋其幸者也比干之所以剖心箕子之所以為
奴伯宗之所以死□宛之所以亡夫國不乏于妒男
也猶家不乏于妒女也近古以來自外及內(nèi)其爭功
名妒過己者豈希也予以唯兩賢為宜不相害乎然
也范睢絀白起公孫弘抑董仲舒此同朝共君寵祿
爭故耶唯殊邦異途利害不干者為可以免乎然也
孫臏修能于楚龐涓自魏變計誘以刖之韓非明治
于韓李斯自秦作思致而殺之嗟士之相妒豈若此
甚乎此未達于君故受禍耶唯見知為可以將信乎
然也京房數(shù)與元帝論難使制考功而選守晁錯雅
為景帝所知使?jié)h法而不亂夫二子之于君也可謂
見知深而寵愛殊矣然京房冤死而上曾不知晁錯
既斬而帝乃悔此材明未足以衛(wèi)身故及難邪唯大
圣為能無累乎然也帝乙以義故囚文王以仁故拘
夫體至行仁義據(jù)南面師尹卿士且猶不能無難然
則夫子削跡叔向縲紲屈原放沉賈誼貶黜鍾離廢
替何敞束縛王章抵罪平阿斥逐蓋其輕士者也詩
云無罪無辜讒口敖敖彼人之心于何其臻由此觀
之妒媚之攻擊也亦誠工矣賢圣之居世也亦誠危
矣故所謂賢難也者非賢難也免則難也彼大圣群
賢功成名遂或爵侯伯或位公卿尹據(jù)天官簡在帝
心夙夜侍宴名達而猶有若此則又況乎畎畝佚民
山谷隱士因人乃達時論乃信者乎此智士所以鉗
口結(jié)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且閭閻凡品何獨識哉
茍望塵僄聲而已矣觀其論也非能本閨之行跡
察臧否之虛實也直以面譽我者為智諂諛己者為
仁處奸利者為行竊祿位者為賢爾豈復(fù)知孝悌之
原忠正之直綱紀之化本途之歸哉此鮑焦所以立
枯于道左徐衍所以自沈于滄海者也諺曰一大吠
形百犬吠聲世之疾此固久矣哉吾傷世之不察真
偽之情也故設(shè)虛義以喻其心曰今觀宰司之取士
也有似于司原之佃也昔有司原氏者燎獵中野鹿
斯東奔司原縱噪之西方之眾有逐狶者聞司原之
噪也競舉音而和之司原聞音之眾則反輟己之逐
而往伏焉遇夫俗惡之狶司原喜而自以獲白瑞珍
禽也盡芻豢單囷倉以養(yǎng)之豕俯仰嚘咿為作容聲
司原愈益珍之居無何烈風興而澤雨作灌巨豕而
惡涂渝逐駭懼真聲出乃知是家之艾豭爾此隨聲
逐響之過也眾遇之未赴信焉今世主之于士也目
見賢則不敢用耳聞賢則恨不及雖自有知也猶不
能取必更待群司之所舉則亦懼失麟鹿而獲艾豭
奈何其不分者也未遇風之變者故也使一朝奇政
雨集則險隘之徒阘茸之質(zhì)亦將別矣夫眾小朋黨
而固位讒妒群吠嚙賢為禍敗也豈希三代之以覆
列國之以滅后人猶不能革此萬官所以屢失守而
天命數(shù)靡常者也詩云國既卒斬何用不監(jiān)嗚呼時
君俗主不此察也
黨錮列傳序 后漢書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言嗜惡之本同而遷染
之途異也夫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是以圣
人導(dǎo)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節(jié)其所偏雖情品
萬區(qū)質(zhì)文異數(shù)至于陶物振俗其道一也叔末澆訛
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憑義以濟功舉中于理
則強梁褫氣片言違正則□臺解情蓋前哲之遺塵
有足求者霸德既衰狙詐萌起強者以決勝為雄弱
者以詐劣受屈至有畫半策而綰萬金開一說而錫
琛瑞或起徒步而仕執(zhí)珪解草衣以升卿相士之飾
巧馳辯以要能釣利者不期而景從矣自是愛尚相
奪與時回變其風不可留其敝不能反及漢祖仗劍
武夫興憲令寬賒文禮簡闊緒余四豪之烈人懷
陵上之心輕死重氣怨惠必讎令行私庭權(quán)移匹庶
任俠之方成其俗矣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學懷經(jīng)協(xié)
術(shù)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
文之徒盛于時矣至王莽專偽終于篡國忠義之流
恥見纓紼遂乃榮華丘壑甘足枯槁雖中興在運漢
德重開而保身懷方彌相慕襲去就之節(jié)重于時矣
逮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于閹寺士子羞與為
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
品核公卿裁量執(zhí)政婞直之風于斯行矣夫上好則
下必甚矯枉故直必過其理然矣若范滂張儉之徒
清心忌惡終陷黨議不其然乎初桓帝為蠡吾侯受
學于甘陵周福及即帝位擢福為尚書時同郡河南
尹房植有名當朝鄉(xiāng)人為之謠曰天下規(guī)矩房伯武
因師獲印周仲進二家賓客互相譏揣遂各樹朋徒
漸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黨人之議自此始矣
后汝南太守宗資任功曹范滂南陽太守成□亦委
功曹岑晊二郡又為謠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
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nóng)成□但坐嘯因此
流言轉(zhuǎn)入太學諸生三萬余人郭林宗賈偉節(jié)為其
冠并與李膺陳蕃王暢更相褒重學中語曰天下模
楷李元禮不畏強御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又渤
海公族進階扶風魏齊卿并危言深論不隱豪強自
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貶議屣履到門時河內(nèi)張成善
說風角推占當赦遂教子殺人李膺為河南尹督促
收捕既而逢宥獲免膺愈懷憤疾兄案殺之初成以
方伎交通宦官帝亦頗誶其占成弟子牢修因上書
誣告膺等養(yǎng)太學游士交結(jié)諸郡生徒更相驅(qū)馳共
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于是天子震怒班下郡
國逮捕黨人布告天下使同忿疾遂收執(zhí)膺等其辭
所連及陳實之徒二百余人或有逃遁不獲皆懸金
購募使者四出相望于道明年尚書霍谞城門校尉
竇武并表為請帝意稍解乃皆赦歸田里禁錮終身
而黨人之名猶書王府自是正直廢放邪枉熾結(jié)海
內(nèi)希風之流遂共相標榜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上
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猶
古之八元八凱也竇武劉淑陳蕃為三君君者言一
世之所宗也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
為八俊俊者言人之英也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
范滂尹勛蔡衍羊陟為八顧顧者言能以德行引人
者也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范康檀敷翟超為八
及及者言其能導(dǎo)人追宗者也度尚張邈王考劉儒
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璋為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
者也又張儉鄉(xiāng)人朱并承望中常侍侯覽意旨上書
告儉與同鄉(xiāng)二十四人別相署號共為部黨圖危社
稷以儉及檀彬褚鳳張肅薛蘭馮禧魏元徐干為八
俊田林張隱劉表薛郁王訪劉祗宣靖公緒恭為八
顧朱楷田盤□耽薛敦宋布唐龍咨宣褒為八及
刻石立墠共為部黨而儉為之魁靈帝詔刊章捕儉
等大長秋曹節(jié)因此諷有司奏捕前黨故司空虞放
太仆杜密長樂少府李膺司隸校尉朱潁川太守
巴肅沛相荀昱河內(nèi)太守魏朗山陽太守翟超任城
相劉儒太尉掾范滂等百余人皆死獄中余或先歿
不及或亡命獲免自此諸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
之忿濫入黨中又州郡承旨或有未嘗交關(guān)亦離禍
毒其死徙廢禁者六七百人熹平五年永昌太守曹
鸞上書大訟黨人言甚方切帝省奏大怒即詔司隸
益州檻車收鸞送槐里獄掠殺之于是又詔州郡更
考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其在位者免官禁錮爰
及五屬光和二年上祿長和海上言禮從祖兄弟別
居異財恩義已輕服屬□末而今黨人錮及五族既
乖典訓之文有謬經(jīng)常之法帝覽而悟之黨錮自從
祖以下皆得解釋中平元年黃巾賊起中常侍呂強
言于帝曰黨錮久積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輕與張
角合謀為變滋大悔之無救帝懼其言乃大赦黨人
誅徙之家皆歸故郡其后黃巾遂盛朝野崩離紀綱
文章蕩然矣凡黨事始自甘陵汝南成于李膺張儉
海內(nèi)涂炭二十余年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三君八
俊等三十五人其名跡存者并載乎篇陳蕃竇武王
暢劉表度尚郭林宗別有傳荀昱附祖淑傳張邈附
呂布傳胡母班附袁紹傳王考字文祖東平壽張人
冀州刺史秦周字平王陳留平丘人北海相蕃向字
嘉景魯國人郎中王璋字伯儀東萊曲城人少府卿
位行并不顯翟超山陽太守事在陳蕃傳字及郡縣
未詳朱沛人與杜密等俱死獄中唯趙典名見而
已
被幽連珠 梁簡文帝
吾聞道行則五福俱奏運閉則六極所鍾是以麟出
而悲豈唯孔子途窮則慟寧比嗣宗
祭河南張員外文 唐韓愈
貞元十九年君為御史余以無能同詔并跱君德渾
剛標高揭己有不吾如唾猶泥滓余戇而狂年未三
紀乘氣加人無挾自恃彼婉孌者實憚吾曹側(cè)肩帖
耳有舌如刀我落陽山以尹鼯猱君飄臨武山林之
牢歲弊寒兇雪虐風饕顛于馬下我泗君咷夜息南
山同臥一席守隸防夫抵頂交跖洞庭漫汗粘天無
壁風濤相豗中作霹靂追程盲進帆船箭激南上湘
水屈氏所沈二妃行迷淚蹤染林山哀浦思鳥獸叫
音余唱君和百篇在吟君止于縣我又南踰把相
飲后期有無期宿界上一又相語自別幾時遽變寒
暑枕臂攲眠加余以股仆來告言虎入廄處無敢驚
逐以我去君云是物不駿于乘虎取而往來寅其
征我預(yù)在此與君俱膺猛獸果信惡禱而憑余出嶺
中君□州下偕掾江陵非余望者郴山奇變其水清
寫泊砂倚石有□無舍衡陽放酒熊咆虎□不存令
章罰籌猬毛委舟湘流往觀南岳云壁潭潭穹材攸
擢避風太湖七日鹿角鉤登大□怒頰豕□臠盤炙
酒群奴余啄走官□下首下尻高下馬伏涂從事是
遭予征博士君以使己相見京師過愿之始分教東
生君掾雍首兩都相望于別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
年君出我入如相避然生闊死休吞不復(fù)宣刑官屬
郎引章訐奪權(quán)臣不愛南昌是斡明條謹獄氓獠戶
歌用遷澧浦為人受瘥還家東都起令河南屈拜后
生憤所不堪屢以正免身伸事蹇竟死不升孰勸為
善丞相南討余辱司馬議兵大梁走出洛下哭不憑
棺奠不親斝不撫其子葬不送野望君傷懷有隕如
瀉銘君之績納石壤中爰及祖考紀德事功外著后
世鬼神與通君其奚憾不余鑒衷嗚呼哀哉尚饗
易經(jīng)
坎卦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程
傳
坎者陷也理□過而不已過極則必陷坎所以
次大過也
本
義
習重習也坎險陷也其象為水陽陷
陰中外虛而中實也此卦上下皆坎是為重險中
實為有孚心亨之象以是而行必有功矣
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
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險不可升也
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shè)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
矣哉
象曰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本
義
治己治人皆必重習然后熟而安之
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兇
本
義
以陰柔居重險之下其陷益深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兇也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本
義
處重險之中未能自出故為有險之象然剛而
得中故其占可以求小得也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象曰來之坎
坎終□功也
本
義
以陰柔不中正而履重險之間來往皆險前險
而后枕其陷益深不可用也枕倚著未安之意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咎象曰樽酒簋
貳剛?cè)犭H也
本
義
先儒讀樽酒簋為一句貳用缶為一句今從之
貳益之也九五尊位六四近之在險之時剛?cè)嵯?br /> 際故有但用薄禮益以誠心進結(jié)自牖之象牖非
所由之正而室之所受以明也始雖艱阻終得□
咎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咎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本
義
九五雖在坎中然以陽剛中正居尊位而時亦
將出矣
上六系用徽纆置于叢棘三歲不得兇象曰上六失
道兇三歲也
程
傳
以其陷之深取牢獄為喻陰柔而陷之深至于
三歲不得免也
明夷卦
明夷利艱貞
本
義
夷傷也為卦下離上坤日入地中明而見傷之
象故為明夷又其上六為暗之主六五近之故占
者利于艱難以守正而自晦其明也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nèi)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
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nèi)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
之
本
義
蒙大難謂遭紂之亂而見囚內(nèi)難謂為紂近親
在其國內(nèi)如六五之近于上六也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程
傳
君子□所不照然用明之過則傷于察而□含
弘之度古之圣人設(shè)前旒屏樹者不欲明之盡乎
隱也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
主人有言
本
義
飛而垂翼見傷之象占者行而不食所如不合
時義當然不得而避也
象曰君子于行義不食也
本
義
唯義所在不食可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象曰六二之吉順
以則也
本
義
傷而未切救之速則免矣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象曰南狩之
志乃大得也
本
義
以剛居剛又在明體之上而屈于至暗之下正
與上六暗主為應(yīng)故有向明除害得其首惡之象
然不可以亟也故有不可疾貞之戒成湯起于夏
臺文王興于羑里正合此爻之義而小事亦有然
者
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象曰入于左
腹獲心意也
本
義
左腹者幽隱之處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者得
意于遠去之義蓋離體為至明之德坤體為至暗
之地下三爻明在暗外故隨其遠近高下而處之
不同六四以柔正居暗地而尚淺故猶可以得意
于遠去五以柔中居暗地而已迫故為內(nèi)難正志
以晦其明之象上則極乎暗矣故為自傷其明以
至于暗又足以傷人之明蓋下五爻皆為君子獨
上一爻為暗君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本
義
居至闇之地近至闇之君而能正其志箕子之
象也貞之至也
大
全
云峰胡氏曰士大夫處平時易
處明夷之地難處明夷之時為微子比干猶易為
箕子難微子已去不可復(fù)去比干已死不必復(fù)死
內(nèi)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此殷有三仁而爻獨
以箕子言之也
程
傳
箕子雖遭患難其明自存不可
滅息若遇禍患遂失其所守則是亡其明乃滅息
也古之人如揚雄者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本
義
以陰居坤之極不明其德以至于晦始則處高
位以傷人之明終必至于自傷而墜厥命故其象
如此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國也后入于地失則也
本
義
照四國以位言
蹇卦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程
傳
西南坤方體順而易東北艮方體止而險在蹇
難之時利于順處平易之地不利止于危險也處
順易則難可紓止于險則難益甚蹇難之時必有
圣賢之人則能濟天下之難故利見大人也濟難
者必以大正之道而堅固其守故貞則吉也凡處
難者必在乎守貞正設(shè)使難不解不失正德是以
吉也若遇難而不能固其守入于邪濫雖使茍免
亦惡德也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
程
傳
蹇有險阻之義屯亦難也困亦難也同為難而
義則異屯者始難而未得通困者力之窮蹇乃險
阻艱難之義各不同也險在前也坎險在前下止
而不得進故為蹇
見險而能止知矣哉
程
傳
犯險而進則有悔咎故美其能止為知也
大
全
中
溪張氏曰蹇之所以為難者以其險之在前也見
坎險之難而明艮止之義非智者孰能識之
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利見大人
往有功也當位貞吉以正邦也蹇之時用大矣哉
程
傳
處蹇之時濟蹇之道其用至大天下之難豈易
平也非圣賢不能其用可謂大矣順時而處量險
而行從平易之道由至正之理乃蹇之時用也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程
傳
山之峻阻上復(fù)有水坎水為險陷之象上下險
阻故為蹇也君子觀蹇難之象而以反身修德君
子之遇險阻必反求諸己而益自修君子修德以
俟時而已
困卦
困亨貞大人吉□咎有言不信
本
義
困者窮而不能自振之義坎剛為兌柔所揜九
二為二陰所揜四五為上六所揜所以為困坎險
兌說處險而說是身雖困而道則亨也二五剛中
又有大人之象占者處困能亨則得其正矣非大
人其孰能之故曰貞又曰大人者明不正之小人
不能當也有言不信又戒以當務(wù)晦默不可尚口
益取困窮
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
乎
程
傳
下險而上說為處險而能說雖在困窮艱險之
中樂天安義自得其說樂也時雖困也處不失義
則其道自亨困而不失其所亨也君子大人通稱
大
全
張氏曰處險而說如顏子在陋巷而不改其樂
柳下惠厄窮而不憫夫子厄于陳畏于匡孟子毀
于臧倉身彌困而道彌亨唯君子能之
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程
傳
當困而言人所不信欲以口免困乃所以致窮
也
象曰澤□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本
義
水下漏則澤上枯故曰澤□水致命猶言授命
言持以與人而不之有也能如是則雖困而亨矣
大
全
朱子曰困厄有重輕力量有小大若能一日十
二時點檢自己念慮動作須是合宜仰不愧俯不
怍如此而不幸填溝壑喪身殞命有不暇恤只得
成就一個是處如此則方寸之間全是天理雖遇
大困厄有致命遂志而已亦不知有人之是非向
背惟其是而已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象曰入于幽
谷幽不明也
本
義
臀物之底也困于株木傷而不能安也初六以
陰柔處困之底居暗之甚故其象占如此
大
全
中溪
張氏曰人之體行則趾為下坐則臀為下初六困
而不行此坐困之象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亨祀征兇□咎象曰
困于酒食中有慶也
本
義
困于酒食厭飫苦惱之意酒食人之所欲然醉
飽過宜則是反為所困矣朱紱方來上應(yīng)之也九
二有剛中之德以處困時雖□兇害而反困于得
其所欲之多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利以亨祀若征
行則非其時故兇而于義為□咎也
六三困于石據(jù)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象曰
據(jù)于蒺藜乘剛也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本
義
陰柔而不中正故有此象而其占則兇石指四
蒺藜指二宮謂三而妻則六也其義則系辭備矣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象曰來徐徐志在下
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本
義
初六九四之正應(yīng)九四處位不當不能濟物而
初六方困于下又為九二所隔故其象如此然邪
不勝正故其占雖為可吝而必有終也金車為九
二象未詳疑坎有輪象也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本
義
劓刖者傷于上下上下既傷則赤紱□所用而
反為困矣九五當困之時上為陰揜下則乘剛故
有此象然剛中而說體故能遲久而有說也占具
象中又利用祭祀久當獲福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說以中直也利用祭祀
受福也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曰動悔有悔征吉象曰困于
葛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本
義
以陰柔處困極故有困于葛藟于臲□曰動悔
之象然物窮則變故其占曰若能有悔則可以征
而吉矣
既濟卦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大
全
平庵項氏曰人之用莫大于火而火常生患善
濟火者莫如水思火之為患而儲水以防使水常
在火上其力足以勝之則其患亡矣是故君子致
道立教設(shè)政舉事知末流之生患必皆有以防而
濟之進齋徐氏曰既濟雖非有患之時而患每生
于既濟之后君子于此慎思而豫為之防則不至
于患矣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象曰終日戒有所疑也
程
傳
終日戒懼常疑患之將至也處既濟之時當畏
慎如是也
系下傳
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本
義
夏商之末易道中微文王拘于羑里而系彖辭
易道復(fù)興
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fù)德之本也恒德之
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
地也巽德之制也
本
義
履禮也上天下澤定分不易必謹乎此然后其
德有以為基而立也謙者自卑而尊人又為禮者
之所當執(zhí)持而不可失者也九卦皆反身修德以
處憂患之事也而有序焉基所以立柄所以持復(fù)
者心不外而善端存恒者守不變而常且久懲忿
窒欲以修身遷善改過以長善困以自驗其力井
以不變其所然后能巽順于理以制事變也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fù)小而辨于物恒雜而不厭損
先難而后易益長裕而不設(shè)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
遷巽稱而隱
本
義
此如書之九德禮非強世然事皆至極謙以自
卑而尊且光復(fù)陽微而不亂于群陰恒處雜而常
德不厭損欲先難習熟則易益但充長而不造作
困身困而道亨井不動而及物巽稱物之宜而潛
隱不露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fù)以自知恒以一德?lián)p以遠害
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quán)
本
義
寡怨謂少所怨尤辨義謂安而能慮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
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
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本
義
危懼故得平安慢易則必傾覆易之道也
孔子家語
困誓
孔子曰不觀高崖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深泉何以
知沒溺之患不觀巨海何以知風波之患失之者其
在此乎士慎此三者則無累于身矣
冊府元龜
患難
老子有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則知患難之于
世也無準否泰之于人也靡常消息盈虛既明鑒而
斯在屈伸合散信任運而可量叔世惟艱圣人□厄
而體道禍機莫測賢者逃遁以俟時至有沈□以幸
全系獄而獲宥道存于己命在于天或垂名聲于后
代或擅美譽于當世信謂知窮達存亡之至者也若
乃被患于深刑無辜于橫議道之廢也其如命何
逃難
語曰賢者避世易曰君子見幾蓋天步既艱刑網(wǎng)方
密或顯斥于權(quán)要或見讒于邪諂私憾方逞大戮將
至是以變易姓名毀壞形貌詭道以出間行而去投
跡于絕域濯纓于洪波以至隱跡窮山之中潛身復(fù)
壁之下屬辭凄愴拊心涕洟生民之窮良可哀也若
乃負過越逸背國奔亡節(jié)行無聞逋逃是保紀于著
事罪莫大焉
亡命
商書曰自作孽不可逭老氏云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然而倒行逆施處陰休影天有所幸命或可逃非欲
絕跡以遠人蓋乃馮生而避法越自淑世遷訛淫刑
以逞末俗偷巧任氣相高故有疾走避仇幽藏復(fù)怨
破去機械變易姓氏者若乃自底不類連逮余黨穿
窬亟遁脫身長往或欲智免其如命何雖追捕之令
具存于方木而赦宥之澤亦被乎率土由是移鄉(xiāng)以
防其不絕滌瑕以許其自新斯乃天地兼容荊棘蒙
潤者矣
性理會通
力行
人之于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后卻須泰然
處之有人遇一事則心心念念不肯舍畢竟何益若
不會處置了放下便是無義無命也
人莫不知命之不可遷也臨患難而能不懼處貧賤
而能不變視富貴而能不慕者吾未見其人也
處患難知其無可奈何遂放意而不反非安于義命
者
患難部雜錄
淮南子人間訓夫鵲先識歲之多風也去高木而巢
扶枝大人過之則探鷇嬰兒過之則挑其卵知備遠
難而忘近患
讀書鏡諸葛孔明無論相業(yè)即茍全性命于亂世七
字不知當時有何奇策及觀王鐸盡忠唐室奮討巢
賊功垂就令孜間之于內(nèi)解其都統(tǒng)鐸詩云二塵上
相逢明主九合諸侯愧昔賢可謂慨然有志者然鐸
當國家板蕩之際居將相袞鉞之任乃攜妓妾輜重
慢藏冶容行于虎狼之都三百口遂并命于高雞泊
惟孔明躬耕薄田丑女寡欲其慮深矣乃知居亂世
要須十分清苦庶可自全
華川□辭君子平居若無所事也及涉于患難則智
愈明氣愈平志愈增德愈成道愈凝故曰不遇盤根
錯節(jié)無足以別利器
患難部藝文二
詩
王風有兔爰爰三章
周室衰微諸侯背叛君子不樂其生而作此詩
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逢
此百罹尚寐無吪
有兔爰爰雉離于罦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后逢
此百憂尚寐無覺
有兔爰爰雉離于罿我生之初尚無庸我生之后逢
此百兇尚寐無聰
漁父歌
吳越春秋曰伍子胥逃楚與楚太子建奔鄭晉頃
公欲因太子謀鄭鄭知之殺太子建伍□奔吳追
者在后至江江中有漁父子胥呼之漁父欲渡因
歌云云子胥止蘆之漪漁父又歌云云既渡漁父
視之有饑色曰為子取餉漁父去子胥疑之乃潛
深葦之中父來持麥飯鮑魚羹盎漿求之不見因
歌而呼之云云子胥出飲食畢解百金之劍以贈
漁父不受問其姓名不答子胥誡漁父曰掩子之
盎漿無令其露漁父諾胥行數(shù)步漁者覆船自沈
于江
日月昭昭乎寖已馳與子期乎蘆之漪
又
日已夕兮予心憂悲月已馳兮何不渡為事浸急兮
將奈何
又
蘆中人蘆中人豈非窮士乎
絕命詞 漢息夫躬
漢書曰躬初待詔數(shù)危言高論自恐遭害著絕命
詞后數(shù)年乃死如其文
元云泱郁將安歸兮鷹隼橫厲鸞徘徊兮矰若浮焱
動則機兮叢棘棧棧曷可棲兮發(fā)忠亡身自繞罔兮
冤頸折翼庸得往兮涕泣流兮萑蘭心結(jié)愲兮傷肝
虹霓耀兮日微孽杳冥兮未開痛入天兮嗚呼冤際
絕兮誰語仰天高兮自列招上帝兮我察秋風為我
吟浮云為我陰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
游曠迥兮反無期雄失據(jù)兮世我思
被執(zhí)作詩 梁庾肩吾
發(fā)與年俱暮愁將罪共深聊持轉(zhuǎn)風燭暫映廣陵琴
贈中尉李彪 北魏韓延之
延之仕晉位平西府錄事參軍劉裕招之不屈后
奔姚興明帝泰常二年入魏為武牢鎮(zhèn)將賜爵魯
陽侯
賈生謫長沙董儒詣臨江愧無若人跡忽尋兩賢蹤
追昔渠閣游策駑□群龍如何情愿奪飄然獨違從
痛哭去舊國□淚屆新邦哀哉無援民嗷然失侶鴻
彼蒼不我聞千里告志同
斷句 劉昶
宋文帝第九子封晉熙王位中書令廢帝以為徐
州刺史人言昶有異志將誅之昶發(fā)兵無應(yīng)者奔
魏棄母妻唯攜妾一人騎馬自隨在道為斷句孝
文使持節(jié)都督吳越彭楚諸軍事鎮(zhèn)徐州
白云滿鄣來黃塵暗天起關(guān)山四面絕故鄉(xiāng)幾千里
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
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
示裴迪 唐王維
紀事云祿山大會凝碧池梨園子弟欷歔泣下樂
工雷海清擲樂器西向大慟賊支解于試馬殿維
時拘于菩提寺有詩云云后聞行在賊平皆下獄
獨維得免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
里凝碧池頭奏管弦
述懷 杜甫
去年潼關(guān)破妻子隔絕久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
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朝廷□生還親故傷老丑
涕淚授拾遺流離主恩厚柴門雖得去未忍即開口
寄書問山川不知家在否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
山中漏茅屋誰復(fù)依戶牖摧頹蒼松根地冷骨未朽
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嵚岑
一
作崟
猛虎場郁結(jié)回
我首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來于心亦
何有漢運初中興生平老耽酒沉思歡會處恐作窮
獨
一
作途
叟
彭衙行
合陽縣西
北有彭衙城
前人
憶昔避賊初北走經(jīng)險艱夜深彭衙道
一
作門
月照白
水山盡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顏參差谷鳥吟
一
作鳴
不
見游子還癡女饑□我啼畏虎狼聞
一作
猛虎
懷中掩其
口反側(cè)聲愈嗔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
雨泥濘相牽攀既無御雨
一
作溫
備徑滑衣又寒有時
經(jīng)
一
作最
契闊竟日數(shù)里間野果充糇糧卑枝成屋椽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邊煙少留周
一作固
一作同
家洼欲出
蘆子關(guān)故人有孫宰高義薄曾云延客已曛黑張燈
啟重門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從此出妻孥相視
涕闌干眾雛爛漫睡喚起沾盤餐誓將與大子永結(jié)
為弟昆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歡誰肯艱難際豁達
露心肝別來歲月周胡羯仍構(gòu)患何當有翅翎飛去
墮爾前
亂后逢村叟
一作
時世行
杜荀鶴
經(jīng)亂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傷魂因供寨木無桑
柘為著鄉(xiāng)兵絕子孫還似平寧征賦稅未嘗州縣略
安存至于雞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獨倚門
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 前人
握手相看誰敢言軍家刀劍在腰邊遍搜寶貨無藏
處亂殺平人不怕天古寺拆為修寨木荒墳開作甃
城磚郡侯逐出渾閑事正是鑾輿幸蜀年
和友人送弟 前人
君說無家祇弟兄此中言別若為情干戈□日分頭
去山水寒時信路行月下斷猿空有影雪中孤雁卻
無聲我今骨肉雖饑凍幸喜團圓過亂兵
老夫五首 明袁凱
老夫避兵荒山側(cè)三日無食在荊棘鞋襪破盡皮肉
碎血破兩踵行不得于時瘦妻實臥病十聲呼之一
聲應(yīng)夜深困絕倚枯樹逐魂啼來雨如注
又
老夫避兵黃浦上八月秋濤勢逾壯蛟龍變化不自
謀鯨鯢偃蹇還漂蕩船中小兒懼且泣婦女嘔吐無
人色我獨兀坐面向天篙師疾呼更索錢
又
老夫避兵三江口江中夜夜蛟龍吼砉然一聲腦欲
裂千尺長堤忽如走須臾海門風雨來江水震蕩如
奔雷同行百船半沉溺無力救之空嘆息
又
老夫避兵三泖邊泖水闊絕無人煙惡風三日天正
黑濕云臭霧相盤旋草頭飛蟲嚙人肉更有青□口
尤毒小兒無知恣奔走我欲近前捉其手
又
老夫避兵東海頭海風吹衣夜颼颼黃蒿斷岸少人
跡饑鳶無食聲啾啾狐貍向人呼姓名兩足直立當
前行自信從來□力壯此日對之魂欲喪
逃難詩 洪若皋
丙申十三載正月上元時蒼茫聞盜賊東方光迷離
須臾門巷里四路皆賊騎翻身下□走顛倒衣裳披
骨肉各自散對面不相辭單身赴東鄰越墻又度籬
籬高不可度足失刺傷皮我身已難保焉復(fù)顧四肢
后圍到鄰家東西莫所之鄰翁似認我見我長嘆咨
汝是讀書人不走尚在茲我有夾墻內(nèi)急入莫再遲
攜我杵臼后墻實狹且卑推我側(cè)身入戒我勿動移
墻頭蓋薦棘墻面掛席箕布置未及已賊忽劈門楣
老翁亟他往霍霍響矛魂飛□似落噤氣勿噓吹
中有兩小女展轉(zhuǎn)聲嘻嘻低頭掩其口高聲反問誰
惟賊眼奢侈玉帛與珠璣急打東房去無心戀茅茨
不知誰家婦嬌嬈哭甚悲曰馬奔封豕繹絡(luò)走青絲
哀聲與□杖懔栗寒心脾漫漫長夜窟手足無所施
低頭若頸折自卯及夕曦皮肉已盡死局蹐不知疲
炮聲四五動哄聞勢少綏撥身雜眾人脫袍去接
要命爭先走不復(fù)知忸怩路逢我妻在偕出東城陴
顧我雖得脫父母尚未知母年六十六父年近期頤
平時少行走何以經(jīng)險巇父母養(yǎng)子時百年有所資
生我不得力身完縱何為行人指示我適間有二耆
云是貴家翁雙雙東驅(qū)馳從此十里許尚可相攀追
既聽消息真但走且莫羈新來海上賊數(shù)萬滿城彌
年少市棍徒白裹混相欺男婦盡被擄寸草不復(fù)遺
去去何甸甸搰搰田溝澌所遇多流血呻吟道傍尸
往來動契闊悲號振平災(zāi)□甑或負釜抱子或牽犧
攘攘數(shù)百輩雜沓相擠推夜深后嶺道雨后北山崥
既無燈火具徑滑泥又滋水渦并突口白影互相疑
平生苦短視十步九僛僛山麓逢幼弟仗爾來扶持
安樂重友生兄弟急難宜迢迢逾巖谷群峰勢參差
昏鴉哺數(shù)子林樹聲喔咿寒坑泉幽咽野竹風飔飔
回首斗城中烈火照通逵黤黰氣上積皇天慘不怡
暮宿王家庵晨過大寺基深山雪如練萬丈白長麾
龍門翻銀濤千軍列素帷春寒窮谷里風景自堪奇
早風吹折骨冰霜生口髭指落不得直面目黑青黧
兩日未飲食口燥腹又饑吾妻臥路泣掩面不能隨
艱難古不免步步且自支黃昏到寺中僧去存老尼
衣袍換升米折椽向地炊煙塵著濕眼半夜成粥糜
血回湯入口魂招翻匙新棲且安息生理漫圖維
三日歸我宗父母亦來斯昆弟陸續(xù)到團聚哭淋漓
驚定還拭淚喜極復(fù)嗚戲村婦墻頭笑村童滿堂窺
村老四五人嘆惜前致詞聞君新構(gòu)房今日可耘耔
灰燼并瓦屑不留寸題榱人生有哀樂天地有盛衰
桑田變滄海何處是靈芝一家幸會合豈復(fù)論舊貲
攘攘唐黃巾紛紛漢赤眉無地無豪杰顛沛是吾師
九州四海大亙古長熙熙廣□千萬間懷葛至今垂
我無鄰家翁今在海之湄父母不得見何況妻與兒
多謝鄰家翁豁達露襟期誰肯流離際忘身濟人危
吾知丈人者不受世磷緇誓將與丈人結(jié)歡致所私
妖氛猶未靖夢寐長勞思
患難部紀事
史記周本紀崇侯虎譖西伯于殷紂曰西伯積善累
德諸侯皆向之將不利于帝帝紂乃囚西伯于羑里
閎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驪戎之文馬有熊
九駟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費仲而獻之紂紂大悅曰
此一物足以釋西伯況其多乎乃赦西伯其囚羑里
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左傳僖公五年晉以殺太子申生之難公使寺人披
伐蒲重耳逾垣而走披斬其袪遂出奔翟
二十八年衛(wèi)侯與元咺訟衛(wèi)侯不勝晉執(zhí)衛(wèi)侯歸之
于京師置諸深室□子職納□饘焉
史記伍子胥傳鄭殺太子建建有子名勝伍胥乃與
勝俱奔吳到昭關(guān)昭關(guān)欲執(zhí)之伍胥遂與勝獨身步
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漁父乘船知伍
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至
于吳因公子光以見吳王
機警楚公子遇國難微服出亡將及門守門者難之
其仆操棰擊公子背罵曰隸也不力何不早出守門
者不疑竟出云
左傳定公四年吳入郢楚子涉睢濟江入于云中王
寢盜攻之以戈擊王王孫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
鄖鄖公辛之弟懷將弒王辛以王奔隨吳人從之子
期似王逃王而己為王曰以我與之王必免
吳越春秋越王勾踐五年五月與大夫種范蠡入臣
于吳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臨水祖道軍陣固陵大
夫文種前為祝其詞曰皇天佑助前沉后揚福為德
根憂為福堂威人者滅服從者昌王雖牽致其后無
殃君臣生離感動上皇眾夫哀悲莫不感傷臣請薦
脯行酒三觴越王仰天太息舉杯垂涕默無所言種
復(fù)前祝曰大王德壽無疆無極乾坤受靈神祇輔翼
我王厚之祉祜在側(cè)德銷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吳庭
來歸越國觴酒既升請稱萬歲越王曰孤承前王余
德守國于邊幸蒙諸大夫之謀遂保前王丘墓今遭
辱恥為天下笑將孤之罪耶諸大夫之責也吾不知
其咎愿二三子論其意大夫扶同曰何言之鄙也昔
湯系于夏臺伊尹不離其側(cè)文王囚于石室太公不
棄其國興衰在天存亡系于人湯改儀而媚于桀文
王服從而幸于紂夏殷恃力而虐二圣兩君屈己以
得天道故湯王不以窮自傷周王不以困為病越王
曰昔堯任舜禹而天下治雖有洪水之害不為人災(zāi)
變異不及于民豈況于人君乎大夫苦成曰不如君
王之言天有歷數(shù)德有薄厚黃帝不讓堯傳天子三
王臣弒其君五霸子弒其父德有廣狹氣有高下今
之世猶人之市置貨以設(shè)詐抱謀以待敵不幸陷厄
求伸而已大王不覽于斯而懷喜怒越王曰任人者
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
破讎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
厄后必霸何言之違禮儀夫君子爭寸陰而棄珠玉
今寡人冀得免于軍旅之憂而復(fù)反系獲敵人之手
身為傭隸妻為仆妾往而不返客死敵國若魂魄有
愧于前君其無知體骨棄捐何大夫之言不合于寡
人之意于是大夫種范蠡曰聞古人曰居不幽志不
廣形不愁思不遠圣王賢主皆遇困厄之難蒙不赦
之恥身居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卑而不以為惡居
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窮厄之恨然尚有泛濫
之憂三守暴困之辱不離三獄之困涕泣而受冤行
哭而為隸演易作卦天道佑之時過于期否終則泰
諸侯并救王命見符朱鬣元狐輔臣結(jié)發(fā)折獄破械
反國修德遂討其讎擢假海內(nèi)若覆手背天下宗之
功垂萬世大王屈厄臣誠盡謀夫截骨之□無削剟
之利舀鐵之矛無分發(fā)之便建策之士無暴興之說
今臣遂天文案墜籍二氣共萌存亡異處彼興則我
辱我霸則彼亡二國爭道未知所就君王之危天道
之數(shù)何必自傷哉夫吉者兇之門福者禍之根今大
王雖在危困之際孰知其非暢達之兆哉大夫計倪
曰今君王國于會稽窮于入?yún)茄员o苦群臣泣之
雖則恨悷之心莫不感動而君王何為謾辭嘩說用
而相欺臣誠不取越王曰寡人將去入?yún)且試壑T
侯大夫愿各自述吾將屬焉大夫皋如曰臣聞大夫
種忠而善慮民親其知士樂為用今委國一人其道
必守何順心拂命群臣大夫曳庸曰大夫文種者國
之梁棟君之爪牙夫驥不可與匹馳日月不可并照
君王委國于種則萬綱千紀無不舉者越王曰夫國
者前王之國孤力弱勢劣不能遵守社稷奉承宗廟
吾聞父死子代君亡臣親今事棄諸大夫客官于吳
委國歸民以付二三子吾之由也亦子之憂也君臣
同道父子共氣天性自然豈得以在者盡忠亡者為
不信乎何諸大夫論事一合一離令孤懷心不定也
夫推國任賢度功績成者君之命也奉教順理不失
分者臣之職也吾顧諸大夫以其所能而云委質(zhì)而
已于呼悲哉計倪曰君王所陳者固其理也昔湯入
夏付國于文祀西伯之殷委國于一老今懷夏將滯
志在于還夫適市之妻教嗣糞除出亡之君敕臣守
御子問以事臣謀以能今君王欲士之所志各陳其
情舉其能者議其宜也越王曰大夫之論是也吾將
逝矣愿諸君之風大夫種曰夫內(nèi)修封疆之役外修
耕戰(zhàn)之備荒無遺土百姓親附臣之事也大夫范蠡
曰輔危主存亡國不恥屈厄之難安守被辱之地往
而必反與君復(fù)讎者臣之事也大夫苦成曰發(fā)君之
令明君之德窮與俱厄進與俱霸統(tǒng)煩理亂使民知
分臣之事也大夫曳庸曰奉令受使結(jié)和諸侯通命
達旨賂往遺來解憂釋患使無所疑出不忘命入不
被尤臣之事也大夫皓進曰一心齊志上與等之下
不違令動從君命修德履義守信溫故臨非決疑君
誤臣諫直心不撓舉過列平不阿親戚不私于外推
身致君終始一分臣之事也大夫諸稽郢曰望敵設(shè)
陣飛矢揚兵履腹涉尸血流滂滂貪進不退二師相
當破敵攻眾威凌百邦臣之事也大夫皋如曰修德
行惠撫慰百姓身臨憂勞動輒躬親吊死存疾救活
民命蓄陳儲新食不二味國富民實為君養(yǎng)器臣之
事也大夫計倪曰候天察地紀歷陰陽觀變參災(zāi)分
別妖祥日月含色五精錯行福見知吉妖出知兇臣
之事也越王曰孤雖入于北國為吳窮虜有諸大夫
懷德抱術(shù)各守一分以保社稷孤何憂焉遂別于浙
江之上群臣垂泣莫不咸哀越王仰天嘆曰死者人
之所畏若孤之聞死其于心胸中曾無怵惕遂登舟
徑去終不反顧越王夫人乃據(jù)船哭顧烏鵲啄江渚
之蝦飛去復(fù)來因哭而歌之曰仰飛鳥兮烏鳶凌元
虛號翩翩集洲渚兮優(yōu)恣啄蝦矯翮兮云間任厥兮
往還妾無罪兮負地有何辜兮譴天帆帆獨兮西往
孰知返兮何年心惙惙兮若割淚泫泫兮雙懸又哀
吟曰彼飛鳥兮鳶烏已回翔兮翕蘇心在專兮素蝦
何居食兮江湖徊復(fù)翔兮游揚去復(fù)返兮于乎始事
君兮去家終我命兮君都終來遇兮何幸離我國兮
去吳妻衣褐兮為婢夫去冕兮為奴歲遙遙兮難極
冤悲痛兮心惻腸千結(jié)兮服膺于乎哀兮忘食愿我
身兮如烏身翱翔兮矯翼去我國兮心搖情憤惋兮
誰識越王聞夫人怨歌心中內(nèi)慟乃曰孤何憂吾之
六翮備矣于是入?yún)且姺虿罨自侔莘Q臣曰東海
賤臣勾踐上愧皇天下負后土不裁功力污辱王之
軍士抵罪邊境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執(zhí)箕
誠蒙厚恩得保須臾之命不勝仰感俯愧臣勾踐叩
頭頓首吳王夫差曰寡人于子亦過矣子不念先君
之讎乎越王曰臣死則死矣惟大王原之伍胥在傍
目若熛火聲如雷霆乃進曰夫飛鳥在青云之上尚
欲繳微矢以射之豈況近臥于華池集于庭廡乎今
越王放于南山之中游于不可存之地幸來涉我壤
土入吾梐捆此乃廚宰之成事食也豈可失之乎吳
王曰吾聞?wù)D降殺服禍及三世吾非愛越而不殺也
畏皇天之咎教而赦之太宰嚭諫曰子胥明于一時
之計不通安國之道愿大王遂其所執(zhí)無拘群小之
口夫差遂不誅越王令駕車養(yǎng)馬秘于宮室之中三
月吳王召越王入見越王伏于前范蠡立于后吳王
謂范蠡曰寡人聞貞婦不嫁破亡之家仁賢不官絕
滅之國今越王無道國已將亡社稷壞崩身死世絕
為天下笑而子及主俱為奴仆來歸于吳豈不鄙乎
吾欲赦子之罪子能改心自新棄越歸吳乎范蠡對
曰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語勇臣
在越不忠不信令越王不奉大王命號用兵與大王
相持至今獲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鴻恩得君臣相保
愿得入備掃除出給趨走臣之愿也此時越王伏地
流涕自謂遂失范蠡矣吳王知范蠡不可得為臣謂
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fù)置子于石室之中范蠡曰臣
請如命吳王起入宮中越王范蠡趨入石室越王服
犢鼻著樵頭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guān)之襦夫斫銼
養(yǎng)馬妻給水除糞灑掃三年不慍怒面無恨色吳王
登高遠望見越王及夫人范蠡坐于馬糞之旁君臣
之禮存夫婦之儀具王顧謂太宰嚭曰彼越王者一
節(jié)之人范蠡一介之士雖在窮厄之地不失君臣之
禮寡人傷之太宰嚭曰愿大王以圣人之心哀窮孤
之士吳王曰為子赦之后三月乃擇吉日而欲赦之
召太宰嚭謀曰越之與吳同土連域勾踐愚黠親欲
為賊寡人承天之神靈前王之遺德誅討越寇囚之
石室寡人心不忍見而欲赦之于子奈何太宰嚭曰
臣聞無德不復(fù)大王垂仁恩加越越豈敢不報哉愿
大王卒意越王聞之召范蠡告之曰孤聞于外心獨
喜之又恐其不卒也范蠡曰大王安心事將有意在
玉門第一今年十二月戊寅之日時加日出戊囚日
也寅陰后之辰也合庚辰歲后會也夫以戊寅日聞
喜不以其罪罰日也時加卯而賊戊功曹為螣蛇而
臨戊謀利事在青龍青龍在勝光而臨酉死氣也而
□寅是時□其日用又助之所求之事上下有憂此
其非天網(wǎng)四張萬物盡傷者乎王何喜焉果子胥諫
吳王曰昔桀囚湯而不誅紂囚文王而不殺天道還
反禍轉(zhuǎn)成福故夏為湯所誅殷為周所滅今大王既
囚越君而不行誅臣謂大王惑之深也得無夏殷之
患乎吳王遂召越王久之不見范蠡文種憂而占之
曰吳王見擒也有頃太宰嚭出見種范蠡而言越王
復(fù)拘于石室伍子胥復(fù)諫吳王曰臣聞王者攻敵國
克之則加以誅故后無報復(fù)之憂遂免子孫之患今
越王已入石室宜早圖之后必為吳之患太宰嚭曰
昔者齊桓割燕所至之地以貺燕公而齊君獲其美
名宋襄濟河而戰(zhàn)春秋以多其義功立而名稱君敗
而德存今大王誠赦越王則功冠于五霸名越于前
古吳王曰待吾疾愈方為太宰赦之后一月越王出
石室召范蠡曰吳王疾三月不愈吾聞人臣之道主
疾臣憂且吳王遇孤恩甚厚矣疾之無瘳惟公卜焉
范蠡曰吳王不死明矣到己巳日當瘳惟大王留意
越王曰孤所以窮而不死者賴公之策耳中復(fù)猶豫
豈孤之志哉可與不可惟公圖之范蠡曰臣竊見吳
王真非人也數(shù)言成湯之義而不行之愿大王請求
問疾得見因求其糞而嘗之觀其顏色當拜賀焉言
其不死以瘳起日期之既言信后則大王何憂越王
明日謂太宰嚭曰囚臣欲一見問疾太宰嚭即入言
于吳王王召而見之適遇吳王之便太宰嚭奉溲惡
以出逢戶中越王因拜請嘗大王之溲以決吉兇即
以手取其便與惡而嘗之因入曰下囚臣勾踐賀于
大王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至三月壬申病愈吳王
曰何以知之越王曰下臣嘗事師聞糞者順谷味逆
時氣者死順時氣者生今者臣竊嘗大王之糞其惡
味苦且楚酸是味也應(yīng)春夏之氣臣以是知之吳王
大悅曰仁人也乃赦越王得離其石室去就其宮室
執(zhí)牧養(yǎng)之事如故越王從嘗糞惡之后遂病口臭范
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亂其氣其后吳王如越王
期日疾愈心念其忠臨政之后大縱酒于文臺吳王
出令曰今日為越王陳北面之坐群臣以客禮事之
伍子胥趨出到舍上不御坐酒酣太宰嚭曰異乎今
日坐者各有其詞不仁者逃其仁者留臣聞同聲相
和同心相求今國相剛勇之人意者內(nèi)□至仁之存
也而不御坐其亦是乎吳王曰然于是范蠡與越王
俱起為吳王壽其辭曰下臣勾踐從小臣范蠡奉觴
上千歲之壽辭曰皇在上令昭下四時并心察慈仁
者大王躬親鴻恩立義行仁九德四塞威服群臣于
戲休哉傳德無極上感太陽降瑞翼翼大王延壽萬
歲長保吳國四海咸承諸侯賓服觴酒既升永受萬
福于是吳王大悅明日伍子胥入諫曰昨日大王何
見乎臣聞內(nèi)懷虎狼之心外執(zhí)美詞之說但為外情
以存其身豺不可為廉狼不可為親今大王好聽須
臾之說不慮萬歲之患放棄忠直之言聽用讒夫之
語不滅瀝血之讎不絕懷毒之怨猶縱毛爐炭之上
幸不焦投卵千鈞之下望必全豈不殆哉臣聞桀登
高自知危然不知所以自安也前據(jù)白刃自知死而
不知所以自存也惑者知返迷道不遠愿大王察之
吳王曰寡人有疾三月曾不聞相國一言是相國之
不慈也又不進口之所嗜心不相思是相國之不仁
也夫為人臣不仁不慈焉能知其忠信者乎越王迷
惑棄守邊之事親將其臣民來歸寡人是其義也躬
親為虜妻親為妾不慍寡人寡人有疾親嘗寡人之
溲是其慈也虛其府庫盡其寶幣不念舊故是其忠
信也三者既立以養(yǎng)寡人寡人曾聽相國而誅之是
寡人之不智也而為相國快意耶豈不負皇天乎子
胥曰何大王之言反也夫虎之卑勢將以有擊也貍
之卑身將求所取也雉以眩移拘于綢魚以有悅死
于餌且大王初臨政負玉門之第九誠事之敗無咎
矣今年三月甲戌時加雞鳴甲戌歲位之會將也青
龍在酉德在土刑在金是日賊其德也知父將有不
順之子君有逆節(jié)之臣大王以越王歸吳為義以飲
溲食惡為慈以虛府庫為仁是故為無愛于人其不
可親面聽貌觀以存其身今越王入臣于吳是其謀
深也虛其府庫不見恨色是欺我主也下飲王之溲
者是上食王之心也下嘗王之惡者是上食王之肝
也大哉越王之崇吳吳將為所擒也惟大王留意察
之臣不敢逃死以負前王一旦社稷丘墟宗廟荊棘
其悔可追乎吳王曰相國置之勿復(fù)言矣寡人不忍
復(fù)聞于是遂赦越王歸國送于蛇門之外群臣祖道
吳王曰寡人赦君使其返國必念終始王其勉之越
王稽首曰今大王哀臣孤窮使得生全還國與種蠡
之徒愿死于轂下上天蒼蒼臣不敢負吳王曰嗚呼
吾聞君子一言不再今已行矣王勉之越王再拜跪
伏吳王乃引越王登車范蠡執(zhí)御遂去至三津之上
仰天嘆曰嗟乎孤之屯厄誰念復(fù)生渡此津也謂范
蠡曰今三月甲辰時加日昳孤蒙上天之命還歸故
鄉(xiāng)得無后患乎范蠡曰大王勿疑直□道行越將有
福吳當有憂至浙江之上望見大越山川重秀天地
再清王與夫人嘆曰吾已絕望永辭萬民豈料再還
重復(fù)鄉(xiāng)國言竟掩面涕泣闌干此時萬姓咸歡群臣
畢賀
晏子雜上篇崔杼既弒莊公而立景公杼與崔封相
之劫諸將軍大夫及顯士庶人于太宮之坎上令無
得不盟者為壇三仞坎其下以甲千列環(huán)其內(nèi)外盟
者皆脫□而入維晏子不肯崔杼許之有敢不盟者
戟拘其頸□承其心令自盟曰不與崔慶而與公室
者受其不祥言不疾指不至血者死所殺七人次及
晏子晏子奉杯血仰天嘆曰嗚呼崔子為無道而弒
其君不與公室而與崔慶者受此不祥俯而飲血崔
杼謂晏子曰子變子言則齊國吾與子共之子不變
子言戟既在脰□既在心維子圖之也晏子曰劫吾
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吾以利而倍其君非義也
崔子子獨不為天討乎詩云莫莫葛虆施于條枚愷
悌君子求福不回今嬰且可以回而求福乎曲刃鉤
之直兵推之嬰不革矣崔杼將殺之或曰不可子以
子之君無道而殺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從而殺
之不可以為教矣崔子遂舍之晏子曰若大夫為大
不仁而為小仁焉有中乎趨出授綏而乘其仆將馳
晏子撫其手曰徐之疾不必生徐不必死鹿生于野
命懸于廚嬰命有系矣按之成節(jié)而后去詩云彼其
之子舍命不渝晏子之謂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去衛(wèi)將適陳過匡顏刻為仆以
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
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狀
類陽虎拘焉五日顏淵后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顏淵
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孔子曰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
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
子使從者為□武子臣于衛(wèi)然后得去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
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
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去陳過蒲會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
有公良孺者以私車五乘從孔子其為人長賢有勇
力謂曰吾昔從夫子遇難于匡今又遇難于此命也
已吾與夫子再罹難寧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懼謂孔
子曰茍毋適衛(wèi)吾出子與之盟出孔子東門孔子遂
適衛(wèi)子貢曰盟可負耶孔子曰要盟也神不聽
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
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
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shè)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
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
矣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
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
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子貢色
作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
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
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
何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
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
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
子比干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
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
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貶焉孔子曰
賜良農(nóng)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
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tǒng)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
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子貢出顏回入
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
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
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
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
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
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于是使
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
說苑雜言篇孔子遭難陳蔡之境絕糧弟子皆有饑
色孔子歌兩柱之間子路入見曰夫子之歌禮乎孔
子不應(yīng)曲終而曰由君子好樂為無驕也小人好樂
為無懾也其誰知之子不我知而從我者乎子路不
悅授干而舞三終而出及至七日孔子修樂不休子
路慍見曰夫子之修樂時乎孔子不應(yīng)樂終而曰由
昔者齊桓霸心生于莒勾踐霸心生于會稽晉文霸
心生于驪氏故居不幽則思不遠身不約則智不廣
庸知而不遇之于是興明日免于厄子貢執(zhí)轡曰二
三子從夫子而遇此難也其不可忘已孔子曰惡是
何也語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醫(yī)夫陳蔡之間丘之
幸也二三子從丘者皆幸人也吾聞人君不困不成
王列士不困不成行昔者湯困于呂文王困于羑里
秦穆公困于殽齊桓困于長勺勾踐困于會稽晉文
困于驪氏夫困之為道從寒之及暖暖之及寒也唯
賢者獨知而難言之也易曰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
言不信圣人所與人難言信也
莊子山木篇孔子窮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左據(jù)
槁木右擊槁枝而歌焱氏之風有其具而無其數(shù)有
其聲而無宮角木聲與人聲□然有當于人之心顏
回端拱還目而窺之仲尼恐其廣己而造大也愛己
而造哀也曰回無受天損易無受人益難無始而非
卒也人與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誰乎回曰敢問無
受天損易仲尼曰饑渴寒暑窮桎不行天地之行也
運物之泄也言與之偕逝之謂也為人臣者不敢去
之執(zhí)臣之道猶若是而況乎所以待天乎何謂無受
人益難仲尼曰始用四達爵祿并至而不窮物之所
利乃非己也吾命有在外者也君子不為盜賢人不
為竊吾若取之何哉故曰鳥莫知于鷾鴯目之所不
宜處不給視雖落其實棄之而走其畏人也而襲諸
人間社稷存焉爾何謂無始而非卒仲尼曰化其萬
物而不知其禪之者焉知其所終焉知其所始正而
待之而已耳何謂人與天一邪仲尼曰有人天也有
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體逝而終
矣
家語困誓篇孔子之宋匡人簡子以甲士圍之子路
怒奮戟將與戰(zhàn)孔子止之曰惡有修仁義而不免世
俗之惡者乎夫詩書之不講禮樂之不習是丘之過
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為咎者則非丘之罪也命
之夫歌予和汝子路彈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終匡
人解甲而罷
戰(zhàn)國策淖齒殺閔王于鼓里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
史之家為溉園君王后太史氏之女知其貴人善事
之
韓子說林篇鴟夷子皮事田成子田成子去齊走而
之燕鴟夷子皮負傳而從至望邑子皮曰子獨不聞
涸澤之蛇乎涸澤蛇將徙有小蛇謂大蛇曰子行而
我隨之人以為蛇之行者耳必有殺子不如相銜負
我以行人必以我為神君也乃相銜負以越公道而
行人皆避之曰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惡以子為我上
客千乘之君也以子為我使者萬乘之卿也子不如
為我舍人田成子因負傳而隨之至逆旅逆旅之君
待之甚敬因獻酒肉
戰(zhàn)國策張丑為質(zhì)于燕燕王欲殺之走且出境境吏
得丑丑曰燕王所為將殺我者人有言我有寶珠也
王欲得之今我已亡之矣而燕王不我信今子且致
我我且言子之奪我珠而吞之燕王必當殺子刳子
腹及子之腸矣夫欲得之君不可說以利吾要且死
子腸亦且寸絕境吏恐而赦之
史記范睢傳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說諸侯欲事魏
王家貧無以自資乃先事魏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
昭王使于齊范睢從留數(shù)月未得報齊襄王聞睢辯
口乃使人賜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辭謝不敢受須賈
知之大怒以為睢持魏國陰事告齊故得此饋令睢
受其牛酒還其金既歸心怒睢以告魏相魏相魏之
諸公子曰魏齊魏齊大怒使舍人笞擊睢折□折齒
睢佯死即裹以簀置□中賓客飲者醉更溺睢故僇
辱以懲后令無妄言者睢從簀中謂守者曰公能出
我我必厚謝公守者乃請出棄簀中死人魏齊醉曰
可矣范睢得出后魏齊悔復(fù)召求之魏人鄭安平聞
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張祿當此時秦昭
王使謁者王稽于魏鄭安平詐為卒侍王稽王稽問
魏有賢人可與俱西游者乎鄭安平曰臣里中有張
祿先生欲見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晝見王稽
曰夜與俱來鄭安平夜與張祿見王稽語未究王稽
知范睢賢謂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與私約而去
王稽辭魏去過載范睢入秦至湖關(guān)望見車騎從西
來范睢曰彼來者為誰王稽曰秦相穰侯東行縣邑
范睢曰吾聞穰侯專秦權(quán)惡內(nèi)諸侯客此恐辱我我
寧且匿車中有頃穰侯果至勞王稽因立車而語曰
關(guān)東有何變曰無有又謂王稽曰謁君得無與諸侯
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王稽曰不敢即別去
范睢曰吾聞穰侯智士也其見事遲鄉(xiāng)者疑車中有
人忘索之于是范睢下車走曰此必悔之行十余里
果使騎還索車中無客乃已王稽遂與范睢入咸陽
秦王拜范睢為相魏使須賈于秦范睢數(shù)曰為我告
魏王急持魏齊頭來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須賈歸以
告魏齊魏齊恐亡走趙匿平原君所秦昭王聞魏齊
在平原君所欲為范睢必報其讎乃佯為好書遺平
原君曰寡人聞君之高義愿與君為布衣之友君幸
過寡人寡人愿與君為十日之飲平原君畏秦且以
為然而入秦見昭王昭王與平原君飲數(shù)日昭王謂
平原君曰范君之讎在君之家愿使人歸取其頭來
不然吾不出君于關(guān)平原君曰魏齊者勝之友也在
固不出也今又不在臣所昭王乃遺趙王書曰王之
弟在秦范君之讎魏齊在平原君之家王使人急持
其頭來不然吾舉兵而伐趙又不出王之弟于關(guān)趙
孝成王乃發(fā)卒圍平原君家急魏齊夜亡出見趙相
虞卿虞卿度趙王終不可說乃解其相印與魏齊亡
間行念諸侯莫可以急抵者乃復(fù)走大梁欲因信陵
君以走楚信陵君聞之畏秦猶豫未肯見曰虞卿何
如人也時侯嬴在旁曰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夫虞卿一見趙王拜為上卿當此之時天下爭知之
夫魏齊窮困過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祿之尊解相印
捐萬戶侯而間行急士之窮而歸公子公子曰何如
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信陵君大□駕如野
迎之魏齊聞信陵君之初難見之怒而自剄
荊軻傳秦既滅燕于是逐太子丹荊軻之客皆亡高
漸離變名姓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聞其
家堂上客擊筑仿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
善從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竊言是非家丈人
召使前擊筑一坐稱善賜酒而高漸離念久隱畏約
無窮時乃退出其裝匣中筑與其善衣更容貌而前
舉坐客皆驚下與抗禮以為上客使擊筑而歌客無
不流涕而去者宋子傳客之
淮南子人間訓秦牛缺徑于山中而遇盜奪其車馬
解其橐笥拖其衣被盜還反顧之無懼色憂志歡然
有以自得也盜遂問之曰吾奪子財貨劫子以刀而
志不動何也秦牛缺曰車馬所以載身也衣被所以
揜形也圣人不以所養(yǎng)害其養(yǎng)盜相視而笑曰夫不
以欲傷生不以利累形者世之圣人也以此而見王
者必且以我為事也還反殺之此能以知知矣而未
能以知不知也能勇于敢而未能勇于不敢也凡有
道者應(yīng)卒而不乏難遭而能免故天下貴之今知所
以自行也而未知所以為人行也其所論未之究者
也人皆由昭昭于冥冥則幾于道矣
漢書張良傳良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讎得力
士為鐵樵重百二十金秦皇帝游至博浪沙中良與
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
賊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張耳陳余傳耳大梁人也余亦大梁人好儒術(shù)游趙
苦陘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余年少父事耳相與
為刎頸交高祖為布衣時嘗從耳游秦滅魏購求耳
千金余五百金兩人變名姓俱之陳為里監(jiān)門吏嘗
以過笞余余欲起耳躡使受笞吏去耳數(shù)之曰始吾
與公言何如今見小辱而欲死一吏乎余謝罪
季布傳布楚人也為任俠有名項籍使將兵數(shù)窘漢
王項籍滅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匿
濮陽周氏周氏曰漢求將軍急跡且至臣家能聽臣
臣敢進計即否愿先自剄布許之乃髡鉗布衣褐置
廣柳車中并與其家僮數(shù)十人之魯朱家所賣之朱
家心知其季布也置買田舍乃之雒陽見汝陰侯滕
公說曰季布何罪臣各為其主用職耳項氏臣豈可
盡誅耶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廣
也且以季布之賢漢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南走
越耳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之
墓也君何不從容為上言之滕公心知朱家大俠意
布匿其所乃許諾侍間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布當
是時諸公皆多布能摧剛為柔朱家亦以此名聞當
世布召見謝拜郎中
公孫敖傳敖以因桿將軍出擊匈奴至余吾亡士多
下吏當斬詐死亡居民間
后漢書劉昆傳昆少習容禮王莽世教授弟子恒五
百余人每春秋饗射常備列典儀王莽以昆多聚徒
眾私行大禮有僭上心乃系昆及家屬于外黃獄尋
莽敗得免既而天下大亂昆避難河南負犢山中
劉元傳元字圣公光武族兄也弟為人所殺圣公結(jié)
客欲報之客犯法圣公避吏于平林吏系圣公父子
張圣公詐死使人持喪歸舂陵吏乃出子張圣公因
自逃匿
樊宏傳宏父重恩加鄉(xiāng)閭宏少有志行王莽末義兵
起劉伯升與族兄賜俱將兵攻湖陽城守不下賜女
弟為宏妻湖陽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
留不反湖陽軍帥欲殺其妻子長吏以下共相謂曰
樊重子父禮義恩德行于鄉(xiāng)里雖有罪且當在后會
漢兵日盛湖陽惶急未敢殺之遂得免脫
翟酺傳酺以報舅讎當徙日南亡于長安為卜相工
后牧羊涼州遇赦還仕郡征拜議郎遷侍中
李固傳固子燮字德公初固既策罷知不免禍乃遣
三子歸鄉(xiāng)里時燮年十三姊文姬為同郡趙伯英妻
賢而有智見二兄歸具知事本默然獨悲曰李氏滅
矣自太公以來積德累仁何以遇此密與二兄謀豫
藏匿燮托言還京師人咸信之有頃難作下郡收固
三子二兄受害文姬乃告父門生王成曰君執(zhí)義先
公有古人之節(jié)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滅其在
君矣成感其義乃將燮乘江東下入徐州界內(nèi)令變
名姓為酒家傭而成賣卜于市各為異人陰相往來
燮從受學酒家異之意非恒人以女妻燮燮專精經(jīng)
患難部藝文一
賢難 漢王符
世之所以不治者由賢難也所謂賢難者非直體聰
明服德義之謂也此則求賢之難得爾非賢者之所
難也故所謂賢者乃將言乎循善則見妒行賢則見
嫉也而必遇患難者也虞舜之所以放殛子胥之所
以被誅上圣大賢猶不能自免于嫉妒則況乎中世
之人哉此秀士所以雖有賢材美質(zhì)然猶不得直道
而行遂成其志者也處士不得直其行朝臣不得直
其言此俗化之所以敗暗君之所以孤也齊侯之所
以奪國魯公之所以放逐皆敗績厭覆于不暇而用
及治乎故德薄者惡聞美行政亂者惡聞治言此亡
秦之所以誅偶語而坑術(shù)士也念世俗之人自慢其
親而憎人敬之自簡其親而憎人愛之者不少也豈
獨品庶賢材時有焉鄧通幸于文帝盡心而不違吮
癰而無□色帝病不樂從容曰天下誰最愛朕者乎
鄧通欲稱太子之孝則因?qū)υ荒籼又類郾?br />下也及太子問疾帝令吮癰有難色帝不悅而遣太
子既而聞鄧通之常吮癰也乃慚而怨之及嗣帝位
遂致通罪而使至于餓死故鄧通行所以盡心力而
無害人其言所以譽太子而昭孝慈也太子自不能
盡其稱則反結(jié)怨而歸咎焉稱人之長欲彰其孝且
猶為罪又況明人之短矯世者哉且凡士之所以為
賢者且以其言與行也忠正之言非徒譽人而已也
必有觸焉孝子之行非徒吮癰而已也必有駁焉然
則循行論議之士得不遇于嫉妒之名免于刑戮之
咎者蓋其幸者也比干之所以剖心箕子之所以為
奴伯宗之所以死□宛之所以亡夫國不乏于妒男
也猶家不乏于妒女也近古以來自外及內(nèi)其爭功
名妒過己者豈希也予以唯兩賢為宜不相害乎然
也范睢絀白起公孫弘抑董仲舒此同朝共君寵祿
爭故耶唯殊邦異途利害不干者為可以免乎然也
孫臏修能于楚龐涓自魏變計誘以刖之韓非明治
于韓李斯自秦作思致而殺之嗟士之相妒豈若此
甚乎此未達于君故受禍耶唯見知為可以將信乎
然也京房數(shù)與元帝論難使制考功而選守晁錯雅
為景帝所知使?jié)h法而不亂夫二子之于君也可謂
見知深而寵愛殊矣然京房冤死而上曾不知晁錯
既斬而帝乃悔此材明未足以衛(wèi)身故及難邪唯大
圣為能無累乎然也帝乙以義故囚文王以仁故拘
夫體至行仁義據(jù)南面師尹卿士且猶不能無難然
則夫子削跡叔向縲紲屈原放沉賈誼貶黜鍾離廢
替何敞束縛王章抵罪平阿斥逐蓋其輕士者也詩
云無罪無辜讒口敖敖彼人之心于何其臻由此觀
之妒媚之攻擊也亦誠工矣賢圣之居世也亦誠危
矣故所謂賢難也者非賢難也免則難也彼大圣群
賢功成名遂或爵侯伯或位公卿尹據(jù)天官簡在帝
心夙夜侍宴名達而猶有若此則又況乎畎畝佚民
山谷隱士因人乃達時論乃信者乎此智士所以鉗
口結(jié)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且閭閻凡品何獨識哉
茍望塵僄聲而已矣觀其論也非能本閨之行跡
察臧否之虛實也直以面譽我者為智諂諛己者為
仁處奸利者為行竊祿位者為賢爾豈復(fù)知孝悌之
原忠正之直綱紀之化本途之歸哉此鮑焦所以立
枯于道左徐衍所以自沈于滄海者也諺曰一大吠
形百犬吠聲世之疾此固久矣哉吾傷世之不察真
偽之情也故設(shè)虛義以喻其心曰今觀宰司之取士
也有似于司原之佃也昔有司原氏者燎獵中野鹿
斯東奔司原縱噪之西方之眾有逐狶者聞司原之
噪也競舉音而和之司原聞音之眾則反輟己之逐
而往伏焉遇夫俗惡之狶司原喜而自以獲白瑞珍
禽也盡芻豢單囷倉以養(yǎng)之豕俯仰嚘咿為作容聲
司原愈益珍之居無何烈風興而澤雨作灌巨豕而
惡涂渝逐駭懼真聲出乃知是家之艾豭爾此隨聲
逐響之過也眾遇之未赴信焉今世主之于士也目
見賢則不敢用耳聞賢則恨不及雖自有知也猶不
能取必更待群司之所舉則亦懼失麟鹿而獲艾豭
奈何其不分者也未遇風之變者故也使一朝奇政
雨集則險隘之徒阘茸之質(zhì)亦將別矣夫眾小朋黨
而固位讒妒群吠嚙賢為禍敗也豈希三代之以覆
列國之以滅后人猶不能革此萬官所以屢失守而
天命數(shù)靡常者也詩云國既卒斬何用不監(jiān)嗚呼時
君俗主不此察也
黨錮列傳序 后漢書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言嗜惡之本同而遷染
之途異也夫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是以圣
人導(dǎo)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節(jié)其所偏雖情品
萬區(qū)質(zhì)文異數(shù)至于陶物振俗其道一也叔末澆訛
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憑義以濟功舉中于理
則強梁褫氣片言違正則□臺解情蓋前哲之遺塵
有足求者霸德既衰狙詐萌起強者以決勝為雄弱
者以詐劣受屈至有畫半策而綰萬金開一說而錫
琛瑞或起徒步而仕執(zhí)珪解草衣以升卿相士之飾
巧馳辯以要能釣利者不期而景從矣自是愛尚相
奪與時回變其風不可留其敝不能反及漢祖仗劍
武夫興憲令寬賒文禮簡闊緒余四豪之烈人懷
陵上之心輕死重氣怨惠必讎令行私庭權(quán)移匹庶
任俠之方成其俗矣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學懷經(jīng)協(xié)
術(shù)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
文之徒盛于時矣至王莽專偽終于篡國忠義之流
恥見纓紼遂乃榮華丘壑甘足枯槁雖中興在運漢
德重開而保身懷方彌相慕襲去就之節(jié)重于時矣
逮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于閹寺士子羞與為
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
品核公卿裁量執(zhí)政婞直之風于斯行矣夫上好則
下必甚矯枉故直必過其理然矣若范滂張儉之徒
清心忌惡終陷黨議不其然乎初桓帝為蠡吾侯受
學于甘陵周福及即帝位擢福為尚書時同郡河南
尹房植有名當朝鄉(xiāng)人為之謠曰天下規(guī)矩房伯武
因師獲印周仲進二家賓客互相譏揣遂各樹朋徒
漸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黨人之議自此始矣
后汝南太守宗資任功曹范滂南陽太守成□亦委
功曹岑晊二郡又為謠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
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nóng)成□但坐嘯因此
流言轉(zhuǎn)入太學諸生三萬余人郭林宗賈偉節(jié)為其
冠并與李膺陳蕃王暢更相褒重學中語曰天下模
楷李元禮不畏強御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又渤
海公族進階扶風魏齊卿并危言深論不隱豪強自
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貶議屣履到門時河內(nèi)張成善
說風角推占當赦遂教子殺人李膺為河南尹督促
收捕既而逢宥獲免膺愈懷憤疾兄案殺之初成以
方伎交通宦官帝亦頗誶其占成弟子牢修因上書
誣告膺等養(yǎng)太學游士交結(jié)諸郡生徒更相驅(qū)馳共
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于是天子震怒班下郡
國逮捕黨人布告天下使同忿疾遂收執(zhí)膺等其辭
所連及陳實之徒二百余人或有逃遁不獲皆懸金
購募使者四出相望于道明年尚書霍谞城門校尉
竇武并表為請帝意稍解乃皆赦歸田里禁錮終身
而黨人之名猶書王府自是正直廢放邪枉熾結(jié)海
內(nèi)希風之流遂共相標榜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上
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猶
古之八元八凱也竇武劉淑陳蕃為三君君者言一
世之所宗也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
為八俊俊者言人之英也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
范滂尹勛蔡衍羊陟為八顧顧者言能以德行引人
者也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范康檀敷翟超為八
及及者言其能導(dǎo)人追宗者也度尚張邈王考劉儒
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璋為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
者也又張儉鄉(xiāng)人朱并承望中常侍侯覽意旨上書
告儉與同鄉(xiāng)二十四人別相署號共為部黨圖危社
稷以儉及檀彬褚鳳張肅薛蘭馮禧魏元徐干為八
俊田林張隱劉表薛郁王訪劉祗宣靖公緒恭為八
顧朱楷田盤□耽薛敦宋布唐龍咨宣褒為八及
刻石立墠共為部黨而儉為之魁靈帝詔刊章捕儉
等大長秋曹節(jié)因此諷有司奏捕前黨故司空虞放
太仆杜密長樂少府李膺司隸校尉朱潁川太守
巴肅沛相荀昱河內(nèi)太守魏朗山陽太守翟超任城
相劉儒太尉掾范滂等百余人皆死獄中余或先歿
不及或亡命獲免自此諸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
之忿濫入黨中又州郡承旨或有未嘗交關(guān)亦離禍
毒其死徙廢禁者六七百人熹平五年永昌太守曹
鸞上書大訟黨人言甚方切帝省奏大怒即詔司隸
益州檻車收鸞送槐里獄掠殺之于是又詔州郡更
考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其在位者免官禁錮爰
及五屬光和二年上祿長和海上言禮從祖兄弟別
居異財恩義已輕服屬□末而今黨人錮及五族既
乖典訓之文有謬經(jīng)常之法帝覽而悟之黨錮自從
祖以下皆得解釋中平元年黃巾賊起中常侍呂強
言于帝曰黨錮久積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輕與張
角合謀為變滋大悔之無救帝懼其言乃大赦黨人
誅徙之家皆歸故郡其后黃巾遂盛朝野崩離紀綱
文章蕩然矣凡黨事始自甘陵汝南成于李膺張儉
海內(nèi)涂炭二十余年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三君八
俊等三十五人其名跡存者并載乎篇陳蕃竇武王
暢劉表度尚郭林宗別有傳荀昱附祖淑傳張邈附
呂布傳胡母班附袁紹傳王考字文祖東平壽張人
冀州刺史秦周字平王陳留平丘人北海相蕃向字
嘉景魯國人郎中王璋字伯儀東萊曲城人少府卿
位行并不顯翟超山陽太守事在陳蕃傳字及郡縣
未詳朱沛人與杜密等俱死獄中唯趙典名見而
已
被幽連珠 梁簡文帝
吾聞道行則五福俱奏運閉則六極所鍾是以麟出
而悲豈唯孔子途窮則慟寧比嗣宗
祭河南張員外文 唐韓愈
貞元十九年君為御史余以無能同詔并跱君德渾
剛標高揭己有不吾如唾猶泥滓余戇而狂年未三
紀乘氣加人無挾自恃彼婉孌者實憚吾曹側(cè)肩帖
耳有舌如刀我落陽山以尹鼯猱君飄臨武山林之
牢歲弊寒兇雪虐風饕顛于馬下我泗君咷夜息南
山同臥一席守隸防夫抵頂交跖洞庭漫汗粘天無
壁風濤相豗中作霹靂追程盲進帆船箭激南上湘
水屈氏所沈二妃行迷淚蹤染林山哀浦思鳥獸叫
音余唱君和百篇在吟君止于縣我又南踰把相
飲后期有無期宿界上一又相語自別幾時遽變寒
暑枕臂攲眠加余以股仆來告言虎入廄處無敢驚
逐以我去君云是物不駿于乘虎取而往來寅其
征我預(yù)在此與君俱膺猛獸果信惡禱而憑余出嶺
中君□州下偕掾江陵非余望者郴山奇變其水清
寫泊砂倚石有□無舍衡陽放酒熊咆虎□不存令
章罰籌猬毛委舟湘流往觀南岳云壁潭潭穹材攸
擢避風太湖七日鹿角鉤登大□怒頰豕□臠盤炙
酒群奴余啄走官□下首下尻高下馬伏涂從事是
遭予征博士君以使己相見京師過愿之始分教東
生君掾雍首兩都相望于別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
年君出我入如相避然生闊死休吞不復(fù)宣刑官屬
郎引章訐奪權(quán)臣不愛南昌是斡明條謹獄氓獠戶
歌用遷澧浦為人受瘥還家東都起令河南屈拜后
生憤所不堪屢以正免身伸事蹇竟死不升孰勸為
善丞相南討余辱司馬議兵大梁走出洛下哭不憑
棺奠不親斝不撫其子葬不送野望君傷懷有隕如
瀉銘君之績納石壤中爰及祖考紀德事功外著后
世鬼神與通君其奚憾不余鑒衷嗚呼哀哉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