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十有六年,春,季孫行父會齊侯于陽穣,齊侯弗及盟。(及,與也。)
夏,五月,公四不視朔。諸侯每月必告朔聽政,因朝於廟。今公以疾闕,不得視二月、三月、四月、五月朔也?!洞呵铩肥约膊灰曀罚且灰?,義無所取,故特舉此以表行事。因明公之實有疾,非詐齊。
[疏]注“諸侯”至“詐齊”。
○正義曰: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受而藏之於祖廟,每月之朔,以特羊告廟受而施行之,遂聽治此月之政,謂之視朔。因以其日,又以朝享之禮祭皇考以下,謂之朝廟。此年公疾,自二月至於五月,巳經(jīng)四月不得視朔,故書公四不視朔。傳稱“正月,及齊平。公有疾,使季文子會齊侯”,則正月公初疾,不得視二月朔,至五月而四,故知不得視二月、三月、四月、五月朔也?!洞呵铩肥?,二百四十二年,計有三千馀月。公以疾不視朔,當非一也,馀皆不書,而此獨書者,公身有疾不得視朔,國事不廢,義無所取,因此齊侯疑公,故特舉此以表行事,馀皆從可知也?!夺屃小吩唬骸棒斨汗约膊灰曀范嘁樱蛴惺露?。”一比猶釋不朝王之義,是其事也。又於時,齊侯不信公實有疾,書此者,且明公實有疾,非詐齊也。史之所書,當書其始,不於二月書之,而以五月書者,二月公始有疾,未知來月瘳否,不得豫書其數(shù)。至六月公瘳,乃積前數(shù)之闕,故以五月書四也。昭二十三年,“公如晉,至河,有疾,乃復”。彼書有疾,此不言有疾者,在道而還,容有他故。昭十二年、十三年,公如晉,至河乃復,皆為晉人辭公而還,非為疾也,故須言有疾以辯之。公不視朔,唯有疾耳,無所分辯,故不書疾也。告朔,謂告於祖廟;視朔,謂聽治月政。視朔由公疾而廢,其告朔,或有司告之,不必廢也?!墩撜Z》云:“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北厥菑U其禮而羊在,蓋從是以后更有不告朔者,故欲去其羊耳。六年,閏月不告朔,經(jīng)書以譏之。在后若不告朔,不復書之者,蓋以閏月不告,其譏已明,故於后不復譏之。閔二年“吉秂于莊公”,已譏其速。文二年“大事于大廟”,不復譏之,當亦如彼之類,不重譏也。
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齊侯盟于鄓丘。信公疾,且以賂故。鄓丘,齊地?!?/em>鄓音西,又七西反。
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僖公夫人,文公母也?!?/em>毀泉臺。泉臺,臺名。毀,壞之也。○壞音怪。
楚人、秦人、巴人滅庸。○巴,必麻反。
冬,十有一月,宋人弒其君杵臼。稱君,君無道也。例在宣四年?!?/em>杵,昌呂反。臼,強柳反。
【傳】十六年,春,王正月,及齊平。(齊前年再伐魯,魯為受弱,故平?!?/em>為,于偽反。)公有疾,使季文子會齊侯于陽穣,請盟。齊侯不肯,曰:“請俟君間?!遍g,疾瘳。(○間,如字。瘳,敕周反,差也。)
夏,五月,公四不視朔,疾也。父使襄仲納賂于齊侯,故盟于鄓丘。
有蛇自泉宮出,入于國,如先君之數(shù)。伯禽至僖公十七君。○“伯禽至僖公十七君”。《史記·魯世家》:魯公伯禽子考公酋,弟煬公熙,子幽公宰,弟魏公費,子厲公躍,子鄭公具,子順公濞,弟武公敖,子懿公獻,弟孝公稱,子惠公弗皇,子隱公息姑,弟桓公允,子莊公同,子閔公開,兄僖公申,十七也。魏公,《世本》作徽公;順公,一作慎公。
[疏]注“伯禽”至“七君”。
○正義曰:《魯世家》:魯公伯禽子考公酋,弟煬公熙,子幽公圉,弟徽公氵費,子厲公擢,弟獻公具,子順公濞,弟武公敖,子懿公戲,弟孝公稱,子惠公弗皇,子隱公息姑,弟桓公允,子莊公同,子閔公開,兄僖公申,周公不之魯,從魯公數(shù)之為十七君也。
秋,八月,辛未,聲姜薨,毀泉臺。魯人以為蛇妖所出而聲姜薨,故壞之?!?/em>壞音怪。
[疏]“毀泉臺”。
○正義曰:蛇自宮出而毀其臺,則臺在宮內。人見從宮而出,毀臺并毀其宮也。
○注“魯公”至“壞之”。
○正義曰:人見蛇出而姜薨,以為臺是妖之穴,仍謂此處有妖,更將為害,毀之所以絕其源,安民意也。故《釋例》曰:“眾蛇自泉臺出,如先君之數(shù),入於國。聲姜之薨適與妖會,而國以為災,遂毀泉臺。書毀而不變文以示義者,君人之心,一國之俗,須此為安,故不譏也?!币圆蛔兾模蛔I也。不書蛇入國者,鴝鵒非魯國之有,故書其所無。蛇是魯?shù)厮?,姜薨不由此蛇,凡物不為災,則不書也。
楚大饑,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師于大林。又伐其東南,至于陽丘,以侵訾枝。戎,山夷也。大林、陽丘、訾枝皆楚邑?!?/em>饑音饑,一音機。訾,子斯反。
[疏]注“戎,山夷也”。
○正義曰:四夷之名,隨方定稱,則曰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其當處立名,則各從方號,故北戎病燕,齊侯伐山戎,北方得有戎,故楚西亦有戎。戎是山間之民,夷為四方總號,故云“戎,山夷也”。
庸人帥群蠻以叛楚。庸,今上庸縣,屬楚之小國。麇人率百濮聚於選,將伐楚。選,楚地。百濮,夷也?!?/em>麇,九倫反。濮音卜。選,息兗反,又息戀反。
[疏]注“選,楚地。百濮,夷也”。
○正義曰:將欲伐楚,聚於此地,故知是楚地也?!赌潦摹?,武王伐紂,有庸濮從之。孔安國云“庸濮在江漢之南”。是濮為西南夷也?!夺尷吩唬骸敖▽幙つ嫌绣б?,濮夷無君長總統(tǒng),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下云“各走其邑”,是無君長統(tǒng)之。
於是申、息之北門不啟,備中國。
[疏]“申息之北門不啟”。
○正義曰:申、息北接中國,有寇比從北來,故二邑北門不敢開也。
楚人謀徙於阪高。楚險地?!?/em>阪音反,一音扶板反。蒵賈曰:“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不如伐庸。夫麇與百濮,謂我饑不能師,故伐我也。若我出師,必懼而歸。百濮離居,將各走其邑,誰暇謀人?”乃出師。旬有五日,百濮乃罷。濮夷無屯聚,見難則散歸?!?/em>蒵,于委反。屯,徒門反。聚,才住反,又如字。難,乃旦反,又如字。自廬以往,振廩同食。往,往伐庸也。振,發(fā)也。廩,倉也。同食,上下無異饌也?!?/em>廬,力於反,又音盧。廩,力甚反。次于句澨。楚西界也?!?/em>句,古侯反。筮,巿世反。使廬戢黎侵庸,戢梨,廬大夫。及庸方城。方城,庸地,上庸縣東有方城亭。庸人逐之,囚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