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轍字履常,祖先自金陵遷至臨川,幼年失父,由母親教養(yǎng)成人,學行純篤,事母至孝。在家教蒙館,學生不多,但來做學術(shù)訪問的人日眾??ぶ杏悬c名望的英俊之士,多出自他的門下。孫轍和人說話,總是以孝悌忠信為本,詞溫氣和,聽的人莫不油然感悟。他對待親戚鄉(xiāng)里,禮周意恰,言談間從不稍涉及人家的過失短長的話。來郡的讀書人必來拜見他,部使者、長吏以下的賢仁者他必定去拜訪。轍和樂平易,端莊穩(wěn)重,待人以禮,但從不談官府之事。地方官一再推舉,江西行省特別以“遺逸”的名義舉轍一人,皆不就。轍的文章寫得好,吳澄曾為其文集作序。元統(tǒng)二年(1261),七十三歲卒于家中。
與孫轍同郡人中,有吳定翁,字仲谷,其先人宋初自金陵遷來臨川。定翁小時就儼如大人,無論寒暑,衣冠都很整潔,從不馬虎,清修文雅,和孫轍同樣有好名聲。他最善作詩,揭亻奚斯稱其幽雅清澹,可比元文學家盧摯(?~1314)。御史及江西各級地方官爭相推薦,但終身不為所動。程鉅夫曾給他寫信說“:臨川士友登門的人,一個接著一個,為什么都望著您光亮如玉人而不可得見呢?”定翁曾說“:一個好的讀書人,不求有用于世,但求無愧于世?!比藗兌颊J為這是一句名言。
與孫轍同郡人中,有吳定翁,字仲谷,其先人宋初自金陵遷來臨川。定翁小時就儼如大人,無論寒暑,衣冠都很整潔,從不馬虎,清修文雅,和孫轍同樣有好名聲。他最善作詩,揭亻奚斯稱其幽雅清澹,可比元文學家盧摯(?~1314)。御史及江西各級地方官爭相推薦,但終身不為所動。程鉅夫曾給他寫信說“:臨川士友登門的人,一個接著一個,為什么都望著您光亮如玉人而不可得見呢?”定翁曾說“:一個好的讀書人,不求有用于世,但求無愧于世?!比藗兌颊J為這是一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