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中有精彩紛呈的歷代服飾元素,其豐富的內涵,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11月23日,“何以敦煌”藝術大展《一眼千年 夢回敦煌》“漢服周”主題觀展活動在中華藝術宮舉行,18位敦煌使者身著敦煌研究院歷時多年專業(yè)復原的壁畫服飾,從“何以敦煌”的洞窟壁畫中走出,演繹“走出來的敦煌壁畫”服裝秀。
“何以敦煌”藝術大展開啟《一眼千年 夢回敦煌》“漢服周”主題觀展活動
18位敦煌使者演繹“走出來的敦煌壁畫”服裝秀
本次服裝展示包括翟衣、胡服、回鶻女性服飾、裥裙、圓領袍、菩薩天衣、廣袖齊胸襦裙、西夏女性服飾、花釵禮衣、齊胸半臂襦裙等多件服飾,均出自敦煌壁畫。敦煌研究院的復原工作,讓這些壁畫上的服裝生動而鮮活地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
壁畫服飾復原展示
第一位走向觀眾的是敦煌壁畫中的曹氏家族女眷,身穿山雉和花草紋樣的翟衣,頭戴彰顯身份和地位的鳳冠和花釵。翟衣是晚唐貴婦禮服,廣袖外披,齊胸襦裙,這一形象出自莫高窟98窟。
都督夫人出自莫高窟盛唐時期第130窟,上身穿寬松的半臂和上襦,下身紅色及地齊胸襦裙,不僅巧妙的掩藏了唐代女性豐腴的身形,也凸顯了都督夫人別樣的風韻。披帛縈繞于肩上,如虹般垂下,與長長的高腰襦裙相得益彰,一端塞入裙腰,另一端繞過肩背隨意披散,再現(xiàn)了天寶年間唐代貴族女性的優(yōu)雅和審美。
壁畫服飾復原展示
同樣出自莫高窟第130窟的兩位供養(yǎng)人頭梳云鬢戴花,面飾花鈿妝,上身著紅色上襦,米色半臂,下身著齊胸翠裙,裙腰處用襳褵捆束,在胸前垂至膝蓋以下,腳蹬笏頭履。
身著圓領袍的女性供養(yǎng)人出自莫高窟130窟甬道南壁。圓領袍為唐代男性常服,后被唐代女性所偏愛,與男子圓領袍不同之處在于女子著圓領袍在腰間束腰衱。英姿颯爽的同時也保留了女性柔美的一面。
敦煌壁畫堪稱民俗百科全書。116窟中的一位唐代新娘也出現(xiàn)在服裝秀現(xiàn)場,她上身著綠色對襟廣袖上襦,下身著唐代最為流行的石榴裙,展現(xiàn)出女性的柔美與華麗。
壁畫服飾復原展示
敦煌壁畫中保留了民族交融的痕跡。在這次復原秀中,亦還原了西夏女性供養(yǎng)人的服裝。她們頭戴桃型金鳳冠,身著右衽窄袖通裾長袍,下為百褶長裙,外衣兩側腰下開叉,領、袖均鑲邊,腰間垂錦帶,腳穿翹尖履,展現(xiàn)了西夏獨特的女性服飾風格。
莫高窟第61窟中的回鶻女子衣著風格迥異,她們身著通體翻領窄袖長袍,桃行頭冠,服飾質地較為厚重,織錦制成,錦袍翻領和袖口有華麗的繡花紋樣,腰間有抱腰及錦帶裝飾。
壁畫服飾復原展示
此次服裝秀亦還原了敦煌壁畫中的男子服飾。身著唐代圓領袍的男子與女性圓領袍形成對比,與傳統(tǒng)的交領右衽不同,圓領袍領口呈圓形,袖口收緊,男子腰系革帶,頭戴幞頭,腳蹬靴子,展現(xiàn)出灑脫干練的形象。出自莫高窟第103窟的各國王子來自于絲綢之路上的突厥、回鶻、吐蕃等地,他們身著袍服,多為小袖,衣領有翻領、圓領、交領之別,各戴本民族帽冠,見證了絲綢之路的民族交融。
菩薩天衣
在各式各樣的復原服裝中,“菩薩天衣”尤其引人注目。這件服裝還原自莫高窟第45窟,菩薩頭梳高髻,上身斜坦右肩,斜披天衣,下身著印度特色燈籠褲。雖然并非曾經被真實穿著過的服裝,但其濃郁的敦煌特色,尤其引人注目。
歡迎觀眾著漢服來看展
上海的“何以敦煌”藝術大展帶來敦煌熱,敦煌熱又帶來漢服熱。在現(xiàn)場觀展的觀眾中,不少身著漢服,與臺上18位敦煌使者相映生輝。據(jù)主辦方介紹,《一眼千年 夢回敦煌》“漢服周”主題觀展活動期間,官方還準備了誠意滿滿的“敦煌禮物”:11月22日至29日,穿漢服及各民族傳統(tǒng)服飾前往觀展者,有機會獲贈“限量版敦煌古風海報”、“限量版敦煌古法徽章”,并可在親手DIY制作古風團扇(漆扇)時享受半價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