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幫你捶捶背
這是一個兩歲多的半日班,孩子們從早晨8點30分來,直到吃完中午飯才離園。每次早上來,孩子們的第一個活動就是熱?運動,他們在多變的節(jié)奏中跟著老師做各種運動。一會兒是小烏龜爬,一會兒是小兔跳,一會兒又是小青蛙跳,還有躺在地上雙腳朝天交替蹬自行車,最難的是家長拉住孩子的雙腳,孩子雙手觸地爬,這叫“小推車”。有的孩子臂力不錯,爬的時間就長一點,而有的孩子爬一會兒就不行了,有的索性就不爬了。最后是大家一起拉個大圓圈,一起往中間集中并說大家好,再散開,反復,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熱身運動結(jié)束后,老師就讓小朋友躺在地上,家長幫助孩子放松腿部以及身體的各個部位。有的家長會一邊說孩子身體部位的稱謂,一邊替孩子放松。比如“揉你的小腿”、“揉揉你的手臂”等。
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活動場景:
家長替孩子放松了身體,接下來老師就要求孩子給家長捶捶背,并讓孩子說謝謝媽媽、奶奶或保姆。
母親1:孩子很認真地給媽媽捶背,媽媽嘴里說著真能干,等爸爸回家也給爸爸捶捶背,好嗎?
母親2:孩子捶了兩下就走了。
奶奶1:快來給奶奶捶背,孩子使勁打了兩下就走了。
奶奶2:孩子很認真地給奶奶捶背,奶奶說著高一點,再下來一點,孩子按照奶奶說的方位認真地給奶奶捶背。
老師:老師走過來表揚孩子,真好!是不是在家?給奶奶捶背呀?
奶奶2:給老師也捶一捶,老師教你很辛苦的,老師也累了。老師自從你在課中安排了這么一個捶背的要求,我們回家也讓孩子這么做,現(xiàn)在的孩子就應該學會照顧他人,否則太自私了。在這兒吧,有這個環(huán)境,大家都捶,孩子也跟著捶,時間長了,他慢慢就知道心疼人了。有一次在家我腰疼了,孩子就趕緊來給我捶背,比他爸還會照顧我。
保姆:面對保姆,孩子根本就不會去捶背,保姆也不敢叫孩子給自己捶背,而是反過來給孩子捶背。
老師:老師看到后對孩子說,阿姨天天帶你也挺辛苦的呀,你也應該給阿姨捶捶背呀。孩子想了想,一看老師都給阿姨捶背了,也就跟著老師給阿姨捶背。
捶背是非常普通的一件事,但可以看到家長是怎樣培養(yǎng)孩子學會照顧他人的。家長們經(jīng)常會說現(xiàn)在的孩子太“獨”,什么都是他的,那到底應該怎樣培養(yǎng)?我想生活中處處都有培養(yǎng)的契機,就看您是否用心,是否從生活入手,是否真的舍得讓孩子去做,并通過實際發(fā)生的事情來教育孩子,而不是脫離實際對孩子說教“你要關(guān)心他人、照顧他人”。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身邊的故事、身邊的事情,在事件中進行教育。捶背就是讓孩子認識到別人帶你是很辛苦的,你也應該學會照顧他人,認識到他人的辛苦。這樣從小就讓孩子認識到生活中不是就只有別人照顧他,而是自己也應該照顧他人的這樣一種概念。再說照顧他人應該是平等的,家里有保姆,我們也應該教育孩子平等對待,如果凡事到了保姆那里就不平等了,這樣就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從小對人不真誠,把人分為三六九等的壞品質(zhì)。孩子小,沒有分辨好壞的能力,作為家長應該以正面教育為主。培養(yǎng)孩子學會照顧他人并不是在說教中完成的,而是在這些替他人捶捶背、拿拿包等生活瑣事中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
小鞋要排隊
這是一個一歲半的班,剛剛在戶外結(jié)束了運動體驗的課程,老師拉著孩子“開著小火車”來到了大親子教室。在進教室前老師已經(jīng)問過孩子進去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了,但進去后每一位家長與孩子的表現(xiàn)就不一樣了。
場景一:
母親1:先讓孩子坐在地墊上,引導孩子脫小鞋,并把鞋放在地上貼有紅色腳印的區(qū)域,媽媽的鞋放在孩子鞋的前面。一大一小排得很整齊。
母親2:幫孩子脫了鞋,孩子就跑去玩了,媽媽在那兒擺放好孩子的鞋子。
母親3:自己先一甩鞋就上了地墊,孩子也跟著媽媽想甩鞋,甩的動作已經(jīng)學會了,但因力氣小沒有甩掉,母親幫忙把孩子的鞋脫了扔在一邊就走了。
?奶奶1:沒脫鞋孩子就跑到地墊上玩去了。
老師:(老師趕緊把孩子抱過來,并把孩子的鞋脫下來讓孩子看。)你看看你的小鞋,有泥,還有小蟲子,藏在這,你不脫,等會兒小蟲子就爬到地墊上鉆到你的小屁股里去,咬你的小屁股,知道嗎?所以要把小鞋脫掉,再去玩。奶奶您要引導孩子學會脫鞋,孩子在家也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