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动漫,91亚洲午夜一区,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v二区丶,久久九九国产精品自在现拍

正文

第三節(jié) 洋務運動時代(2)

中國大形勢 作者:高連奎


——甲午戰(zhàn)敗誰的失敗?

甲午戰(zhàn)爭的勝利,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地位。而中國的國際地位則一落千丈,財富大量流出,國勢日漸頹微。甲午戰(zhàn)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殲北洋水師,索得巨款,割走國土。朝野上下,自信心喪失殆盡。清政府的獨立財政也自此破產(chǎn),開始靠向西方大國舉債度日。

甲午一戰(zhàn),日本獲得戰(zhàn)爭賠款二億三千萬兩白銀;艦艇等戰(zhàn)利品價值也有一億多日元。而當時日本的財政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當時的日本外務大臣高興地說:“一想到現(xiàn)在有三億五千萬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還是私人都頓覺無比的富裕。日本第一次嘗到了侵略的甜頭,極大地刺激了其擴張領土的欲望。

歷史學家往往將甲午戰(zhàn)敗看作是將洋務運動失敗的標志,筆者對此有不同意見,我認為甲午戰(zhàn)敗的原因主要由清政府的輕敵及武器裝備的落后兩大原因。:

日本政府處心積慮發(fā)動戰(zhàn)爭

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得到較快發(fā)展,封建武士道精神逐漸演變?yōu)檐妵髁x,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侵略中國成為日本的國策。早在1855年,日本政治家就主張:“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當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臺灣、呂宋之島,占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這一思想,對后來的伊藤博文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日本政治的主流思想。

明治維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陸政策,大臣田中義一在奏折中說:“明治大帝遺策是第一期征服臺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征服滿蒙,第四期征服中國,第五期征服世界。”如果說這些議論還是一個藍圖,到了1887年就非常具體了。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zhàn)準備,進攻的方向是朝鮮、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澎湖列島、臺灣、舟山群島。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并幾乎達到了全部目的。

軍力不敵日本

清政府看到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洋務運動,已經(jīng)不像鴉片戰(zhàn)爭時,洋人幾艘炮艦就都應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飄飄然。又在與西方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人并無意吞并國土,只是想在貿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軍備意識。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后,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只,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zhàn)艦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動遲緩。1891以后,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而此時的日本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斗目標,準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zhàn)爭。日本在幾十年中,前后實施了8次擴軍。甲午戰(zhàn)前的幾年,平均軍費高達總收入的31%。1887年天皇從皇室經(jīng)費中擠出30萬元作為海軍補助費,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國富豪紛紛捐款,一年就有100多萬元,日本就像一架戰(zhàn)爭機器,時刻不停地運轉著,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毫不猶豫地訴諸武力。與之相比,清政府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就顯得很不到位,對遭受侵略缺乏應有的預見和警惕。一些有識之士,如兩江總督沈葆禎,臺灣巡撫劉銘傳等看出“倭人不可輕視”,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彈丸小國的階段,不以戰(zhàn)爭為意。2

洋務運動是誰的失???

筆者認為,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不但不是洋務運動失敗,反而是洋務運動阻撓者的失敗,如果海軍的軍費用來添置或更新武器設備,中國在軍事上怎么可能與日本有那么大的差距,可惜日本在發(fā)展軍備的同時,中國的統(tǒng)治者卻在修建皇家園林和忙著為自己做壽,洋務派并沒有通過洋務運在政治上占得上風,以至于半路夭折,這才是洋務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gspecialtie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