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從“不用說”到“說不好”
半年前,黑龍江省成立了省內唯一一家兒童語言認知訓練中心,該中心可謂應運而生,因為近年來,一種被稱作學齡前語言障礙癥的病例大量增加,據(jù)悉,約有7%-10%的學齡前兒童的語言發(fā)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該兒童語言認知訓練中心主任史文紅介紹,由于孩子成了整個家庭的重要核心,家長生怕孩子受到一點“不公平”待遇,怕孩子哭、怕孩子不高興、怕孩子吃的沒營養(yǎng)……無論孩子有什么要求,不等孩子開口,便最大化給予滿足,結果導致孩子出現(xiàn)到四五歲還不會說話或者說話不清晰的現(xiàn)象。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由于孩子年齡小,等孩子再大些就會好,結果要上幼兒園或者上學了才發(fā)現(xiàn)問題的嚴重性,不僅耽誤了最佳語言發(fā)育期,還導致孩子的心理壓力不斷增大。
史主任提醒家長,孩子如果不能夠順暢地構音、理解和表達,輕則影響閱讀、書寫、交流和社會交往,重則被同學、朋友孤立,最終導致自卑、自閉。語言是兒童學習和認識四周事物的媒介,語言能力是否正常,往往會影響兒童的整體發(fā)展。
在電影、電視全民普及,玩具、圖書豐富充盈,媒體充分關注,早教更被家長高度重視的今天,為什么我們的孩子反而說不好話了呢?
由于此案例來自黑龍江新聞網(wǎng),非第一手資料,因而在調查中我們多方詢問以確認其現(xiàn)象的現(xiàn)實性及普遍性。
各幼兒園一線老師的一致反饋是:獨二代兒童的知識面較廣,但與此前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總體水平相比,其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理解力與表現(xiàn)力同樣較差。
同時,幼兒園老師指出,由于獨二代生存環(huán)境中物質條件的改善,社會文明的進步,獨二代兒童的知識面普遍較廣,于是很容易給初識的成人留下“見多識廣”的第一印象,而這印象往往導致一種錯覺,即以為孩子能說會道。其實,僅以語言的內容來判斷語言的表達能力是很偏頗的。
語言表達能力具體指用詞準確、語意明白、結構妥帖、語句簡潔、文理貫通、語言平易、合乎規(guī)范,能把客觀概念表述得清晰、準確、連貫、得體,沒有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