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你的朋友會嗎?
場景1
下午時分,分發(fā)給班級孩子的點心是袋裝的夾心餅干,發(fā)放后不久,零零星星地有孩子拿著餅干找老師。
幼兒A:老師,我撕不開外面的袋子,你幫我撕一下吧。
一旁的保育員伸手接過餅干,正要幫助撕,老師示意,制止了她。
老師:你看下周圍,你的朋友有撕開的嗎?
幼兒A用眼睛尋找同班幼兒:有的,姚遙撕開在吃了,嚴格非撕開在吃了……
老師:不錯呀,你的朋友很能干的,你可以請他們幫你撕,讓他們告訴你撕開餅干袋的技巧。以后當他們需要的時候,你一樣可以幫助他們。
場景2
冬季里。
起床鈴響后,孩子們從自己的小床上起床,開始穿外套,有個別幼兒套在棉衣外的是從后扣扣子的外罩,必須依賴他人的援手才能穿上。
幼兒B:老師,你幫我扣下扣子。
老師拿起衣服,檢視扣子的形狀。
(商家為了吸引孩子的眼球,扣子開始多樣化、個性化,其中不乏弄巧成拙之舉,一些外形不規(guī)則的扣子,會增加扣扣子的難度。因而老師會分辨一下扣子的外形,如果是屬于不規(guī)則紐扣就會親自幫幼兒扣,并作記錄,等幼兒離園時提醒家長注意這方面的選擇。)
確定是普通紐扣后,老師問班級里的幼兒:哪個小朋友愿意幫小伙伴扣紐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