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了,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可以放松了。有些家長甚至還為這一觀點擺出了詳細的理由:“知識,孩子在學??梢詫W到;習慣,老師會教孩子養(yǎng)成;行為、品德,學校也會嚴格把關 ”所以,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多家長真的開始忽視對孩子的教育了。
作為一名執(zhí)教多年的老師,我要告訴家長們的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雖然它們之間總會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它們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在與家長們接觸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曾不停地這樣向我抱怨:
“我家孩子簡直這是一個小霸王,在家里橫行霸道,所有人都必須讓著他!”
“我家孩子自私的很,有了好吃的從來都是先想著自己!”
“我家那 小祖宗 太不講理了,要他講道理永遠也講不通!”
但令我驚奇的是,這些家長不斷地抱怨孩子這不好、那不好,但這些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得卻很乖。他們不但很聽我的話,而且還時常做些好事,自己的那些好吃的好玩的也愿意跟同學們分享。為什么這些孩子在學校和在家的表現(xiàn)會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我曾在多個方面思考過這個問題,我知道,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家是最能使他們放松的地方,所以在家里,他們會把他們身上最本質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例如,懶惰、自私、霸道等。但當我從深層次挖掘孩子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時,我發(fā)現(xiàn)家長的教育對孩子的這種行為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家長們可以這樣想一想,很多孩子本是在同一個班級里學習、接受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但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而且品德很高尚,而有的孩子不但學習成績不好,而且還常常做一些小偷小摸的壞事。作為老師我知道,老師們對任何一名學生都是一視同仁的,他們不可能,也沒有時間或機會給某個孩子開“小灶”。所以,孩子們的成績有優(yōu)劣之分、習慣個性有好壞之分、思想品德有崇高和低俗之分 只能從家庭教育中找原因。
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使孩子已經(jīng)在學校接受了正規(guī)的教育,家長也不能放松對他們的教育,因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兩回事。
每當與一二年級孩子的家長溝通時,我常常會問他們這樣這些問題:
“你知道一二年級孩子的心理成長任務嗎?”
“你知道他們需要什么嗎?”
“你知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哪些問題嗎?”
每當家長們對這些問題都表現(xiàn)得很茫然時,我就會告訴這些家長:“不了解有關孩子的這些問題,你是做不好他們的父母的?!?/p>
的確,如果家長每天只知道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只關心他們的身體成長,而不關注心理成長,或者說,家長根本不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將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問題。那面對孩子忽然出現(xiàn)的那些問題,你很有可能就會手足無措,甚至是手忙腳亂。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也許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自己錢包里的零錢少了,而你又在孩子的口袋里發(fā)現(xiàn)了很多還沒有來得及吃掉的泡泡糖,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么辦?
相信大多數(shù)的家長面對這種情況都會手足無措:批評、責罵孩子,怕傷害他們脆弱的心靈;就當這件事沒有發(fā)生過,又怕孩子養(yǎng)成偷竊的習慣 但如果家長了解一二年級孩子的心理,了解那些偷竊行為是他們物欲和占有欲發(fā)展的一種表現(xiàn),是由于他們對金錢的不正確認識而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一般都會知道要卻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欲望,要教他們正確認識金錢,這樣就能把孩子的偷竊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之中了。
所以,在教育一二年級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學會扮演很多種角色:
既是“先知者”,能夠對孩子的行為做到未卜先知;
又是心理學家,時刻把握孩子心理的變化;
更是慈父慈母,拒絕打罵、侮辱、貶損等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心平氣和的情緒下就能把孩子教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