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特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他烘焙出來的咖啡是黑色的,歐式口味,他覺得只有用這樣的方式,才能把他進口的咖啡豆的風味完全體現(xiàn)出來。他總是在分析每一袋咖啡豆,并針對不同的特性給予相應的烘焙方式。
最初只有歐洲人和一些對此有興趣的美國人光顧他的小店。但漸漸地,一個接一個,阿爾弗雷德帶出了一批對咖啡有良好品味的美國人。他賣出咖啡豆,教他的顧客怎樣在家里研磨、燒煮。他視咖啡如美酒,研究著它們的出處,栽種的農場、年份和收獲情況。他開創(chuàng)了自己獨特的咖啡品味,這是真正的鑒賞家的標志。正如每一個納帕谷葡萄酒生產商確信自己的技術是最好的,畢特也一直保持著他的濃郁型咖啡的風味—這種風味在紅酒中可稱之為大勃艮第濃烈酒,會讓你滿口濃香。
杰瑞和戈登是最初的皈依者。他們寫信從畢特在伯克利的店里訂購咖啡,可他們似乎從來就沒個夠。戈登在加拿大的溫哥華發(fā)現(xiàn)了另一家店,叫做默契斯,也有挺棒的咖啡,他經(jīng)常驅車3個小時去北邊買幾袋默契斯的咖啡豆。
1970年8月一個晴朗的日子里,在咖啡旅程中驅車返家途中的戈登突然靈感乍現(xiàn)。后來他對《西雅圖周刊》說,他就像塔爾蘇斯的掃羅①一樣盲目而自信,被照耀在撒米希湖上的陽光照得目眩,突然間他福至心靈:何不在西雅圖開一家咖啡館呢?杰瑞馬上欣喜地對這個主意表示贊同。還有戈登隔壁的室友杰夫,也是茶愛好者。他們每人投資了1500美元,另外又向銀行貸款5000美元。
在當時的西雅圖,經(jīng)營零售店可不是好時機,從一開始,星巴克就在和賠本作不懈的斗爭。
1971年,這個城市正陷于被稱為“波音崩潰”的經(jīng)濟大衰退。從1969年開始,波音公司—西雅圖最大的企業(yè),因為經(jīng)濟不景氣而大量裁員,3年里從10萬人裁減到不足萬人。國會山一帶美麗的社區(qū)幾乎都搬空了。許多人都失業(yè)了,只好搬出西雅圖。在靠近飛機場的一塊廣告牌上有這樣一句玩笑話:“最后一個離開西雅圖的人—別忘了關燈好嗎?”
這個日后影響深遠的預示出現(xiàn)在1971年4月,星巴克在這個月里開了第一家店。也是在同一時間,一項城市改建工程威脅說要拆了派克市場。一幫開發(fā)商想在這地方建一個包括旅館、傳統(tǒng)式樣的展廳和停車場的商業(yè)中心。在公民復議投票中,西雅圖的市民們支持讓派克市場保持原貌存在下去。
在那些日子里,西雅圖成了美國的一個另類而孤立的角落,只有冒險家才來這地兒,他們拋家別孥,從數(shù)千英里外的東海岸或是中西部投奔這兒,還有從加利福尼亞來的。有時候,那些去阿拉斯加礦區(qū)、山區(qū)和漁場的人們也在這兒中轉。這個城市沒有受東海岸人那種慣做表面文章的影響。一些大家族仍然留下來經(jīng)營木材采運和板材生意。由于深受本世紀從挪威和瑞典來的移民的影響,西雅圖人一般都很文雅,也很真誠。
20世紀70年代之初,少數(shù)美國人,尤其是西海岸人,開始摒棄袋裝或盒裝食品,那些加了香料和防腐劑的玩意兒時常讓人覺得味道不正。人們開始選用新鮮蔬菜和魚類烹制食品,去買新鮮面包,買來新鮮咖啡豆自己研磨。他們拒絕加工食品,喜歡真正的天然食品;拒絕粗劣平庸的食品,追求精良食品—對于星巴克的創(chuàng)辦者們來說,所有這一切都正中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