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利特爾是個獨立經(jīng)紀人,他沒有任何政府關(guān)系,也沒有長期合伙人。他靠比其他證券交易者對一些市場特殊事件的更準確的判斷來掙錢,而且他是用自己的錢在謀利。換句話說,雅各布·利特爾是個股票投機者,他是通過市場的短期波動來獲利,而不是對有發(fā)展?jié)摿Φ钠髽I(yè)進行長期投資。
投機一直是一個頗受爭議的名詞,至少在華爾街以外的地方是這樣。投機者經(jīng)常被看成是資本主義市場發(fā)展進程中的寄生蟲,他們并不創(chuàng)造財富,但卻能從中謀利。當然,經(jīng)紀人們很樂于看到人們熱衷于投機,因為他們可以借此進行頻繁的交易為自己賺取大量傭金。但是,這些投機活動也大大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提高了交易量,增加了市場的參與者,而這恰恰有助于確保市場產(chǎn)生最公正的價格。但是“投機者”一向是華爾街上一切不幸的“替罪羊”,他們總是會被指責為每一次市場狂熱以及必然隨之而來的熊市的罪魁禍首。
這些熊市的到來也不可避免地激怒了那些對市場運轉(zhuǎn)不甚了解的人,他們想方設(shè)法將投機活動從國家金融體系中清除出去。可是,即使受到日益嚴厲的監(jiān)管和各種“歧視”,例如短期資本利得需要繳納高額賦稅,投機活動還是幸存了下來,而且日漸繁榮,這足以證明在適當?shù)谋O(jiān)管下,投機不僅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順應市場要求的。另外,投機很像色情,給它下個定義或許很難,但明眼人卻一眼就能辨別出來。正如20世紀初偉大的英國金融家歐內(nèi)斯特·卡塞爾(Ernest Cassel)爵士所說:“當我年輕的時候,人們稱我為賭徒;后來我的生意規(guī)模越來越大,我被稱為一名投機者;而現(xiàn)在我被稱為銀行家。但其實我一直在做同樣的工作?!?/p>
作為華爾街第一位偉大的投機者,雅各布·利特爾通常在市場行情下跌的時候進行操作,他喜歡賭股價的下落。正因如此,他是華爾街第一個以“大熊星”的綽號而聞名的人(但他絕不是最后一個)。但是,他最初的名聲卻是來自于對19世紀30年代最熱的股票之一—莫里斯運河和銀行公司(Morris Canal and Banking Company,以下簡稱莫里斯運河)上漲行情的準確判斷。1834年,市場飛速上漲,莫里斯運河是這次牛市的龍頭股,但利特爾知道華爾街的許多大玩家已經(jīng)賣空了這只股票,正在等待它的下跌。
利特爾看到了機會。在那個時候,賣空者承諾在將來一個特定的時間以特定的價格交付股票,如果股價在賣出日和交付日之間下跌的話,賣空者可以在交付日從市場低價買入,進行交割而獲得價差。
但是,如果股價上升的話,做空者將遭受損失。更糟的是,至少在理論上,股價是可以無限上漲的,因此對一個做空者來說,潛在的損失是無限的。華爾街有條古老而神圣的規(guī)則,正如下面這首著名的打油詩所說的那樣。人們通常認為這首打油詩是丹尼爾·德魯①所作,但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實際上不是。
賣出沒有的,
就必須買回來,
否則就要蹲監(jiān)獄。
利特爾組織了一個投機者集團悄悄地購買莫里斯運河的股票。當那些賣空者為了交付股票而到市場上購買莫里斯運河的股票時,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利特爾和他的朋友們已經(jīng)買斷了這只股票,他們事實上控制了這只股票所有的流通股。利特爾的集團以大約10美元的平均價格買進了這些股票,不用說,他們是決不會以這個價格將這些股票賣出的。在一個月之內(nèi),莫里斯運河的股價飛漲,達到每股185美元,利特爾和他的同伙大發(fā)了一筆橫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