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開國大將軍馮異,跟隨漢光武帝南征北戰(zhàn),立下汗馬功勞,而不以功自居的故事更能解釋老子這一智慧。
馮異原來是王莽的新朝官員,以郡掾的身份監(jiān)理五個縣,與父城長苗萌一同守城,與起義軍作戰(zhàn)。劉秀當時是綠林軍擁立的更始皇帝的部下,攻打父城,駐軍在巾車鄉(xiāng)。一次,馮異到所管轄的縣里去,被劉秀的士兵抓住。
馮異的堂兄正跟隨著劉秀,于是把馮異推薦給劉秀。馮異說,我一個人作用有限,不如讓我回去拿五座城地來立功報答您。劉秀說,好的。于是馮異回去勸說苗萌一同歸降劉秀。
劉秀向南回到宛城后,更始帝的其他將領,前后共有十幾個人帶兵來攻打父城,馮異就是堅守不投降。后來更始帝派劉秀到洛陽擔任司隸校尉,經(jīng)過父城,馮異立即開門迎接。劉秀讓馮異擔任主簿的職務,跟著到洛陽去。
劉秀的哥哥被更始帝殺害,劉秀表面上不敢顯示出悲痛。一個人單獨居住的時候則不吃肉,不喝酒,暗暗流淚,馮異經(jīng)常勸解他。后來更始帝派劉秀到河北開拓地盤,馮異勸劉秀趁機派人巡視郡縣,平反冤獄,收攬民心,劉秀這樣做了。
劉秀到河北初期,因為王朗割據(jù)勢力的猖獗,處境一度比較艱難。在饒陽無蔞亭,天氣寒冷,人又疲勞,馮異獻上豆粥,劉秀喝了饑寒俱解。渡過滹沱河,在南宮遇到大雨,劉秀在道路旁的農(nóng)舍里避雨烤火,馮異又送上麥飯。后來劉秀消滅了王朗,封馮異為應侯。
可是馮異從來不居功,不驕傲。每到宿營地許多將領坐在一起談論自己的功勞,馮異卻常常一個人站在大樹下不聲不響,所以軍中稱他為“大樹將軍”。
在劉秀麾下的將軍之中,馮異治軍有方,愛護士卒,深得部屬擁戴,因此,士兵都愿意在他的部下作戰(zhàn)。
后來馮異為劉秀建立了更大的功勛,打敗赤眉軍,平定關中地區(qū),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員。有人上奏說,馮異專制關中,威權太重,百姓歸心,稱他“咸陽王”。劉秀把奏章給馮異看,馮異感到恐懼,上書請罪。劉秀說:“將軍之于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可見劉秀對他十分信任。
后來馮異到洛陽朝見,劉秀對其他大臣介紹他說,這是我起兵時候的主簿,為我披荊斬棘平定了關中。又下詔書說,“倉卒無蔞亭豆粥,滹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說明劉秀一直記著他的情意。
而馮異則一如既往的謙虛,不伐其功,他學著管仲對齊桓公說的話,說道,臣希望國家(劉秀)不要忘掉河北時的艱難,小臣我不敢忘記在巾車鄉(xiāng)受的恩惠。后來平定西北時馮異病死在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