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種感性動物,情緒會受外界事物的刺激自然產(chǎn)生反應,遇到生氣的事、難過的事,不生氣、不難過,這很難辦到。壞心情需要宣泄,可能導致一時的言行失常,但是,只要將情緒發(fā)泄控制在一定范圍,不做太出格的事,就不要緊。發(fā)泄過了,應該盡快從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帶著好心情,重新開始以后的日子。假設(shè)沉浸在過往的事情中,讓不良情緒一次次發(fā)作,那會讓自己一次次蒙受損失。好比身受重傷,疼痛難忍時大聲喊痛,有什么關(guān)系呢?喊痛的同時,應該積極醫(yī)治,使傷口盡快愈合,假設(shè)將已經(jīng)愈合的傷口一次次撕裂,又一次次喊痛,那就太傻了!
奇怪的是,在生活中,這樣的傻人并不鮮見。
有一位北京的張女士,于2005年,以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價格,賣掉了位于海淀的一套98平方米的房子,不料,才過了一年多,海淀的房價就猛漲每平方米8000多元,張女士一算賬,乖乖!那套房子虧得太厲害了,若按現(xiàn)在的價錢算,直接損失好幾十萬元?。榱藦浹a不平衡心理,她逢人就訴苦,在親人、朋友、同事面前,一有機會就念叨那套房子的事情,講了一遍又一遍,一直講到大家煩不勝煩,見了她就躲,活生生一個現(xiàn)代版的祥林嫂。但訴苦并不能除苦,心里的苦味反倒越來越重了,以至吃不香,醒不著,體重急劇下降。事情還沒完,北京的房價像發(fā)了瘋似的一個勁地往上漲,幾年后,張女士那套房子的價格一路飆升到近30000元,此時算賬,虧損就不是幾十萬,而是二三百萬了。每一次房價的上漲,對張女士都是一次沉重打擊,讓她苦不堪言,人也變得憔悴不堪,仿佛老了十多歲,還患上了輕微的精神分裂癥,不得不住院治療。
其實,張女士的房子賣出去后,無論虧多虧少,都已經(jīng)屬于過去,追不回來了,只能自認倒霉,難過一陣子就算了,還是安排好以后的日子要緊,可她一次次自揭創(chuàng)傷,不僅讓自己陷入到無盡的精神痛苦中,還損害了身體,影響了人際關(guān)系,豈不是加倍損失?
還有一個相似的例子,故事的主人公比張女士的遭遇更悲慘:
一對年輕夫婦,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兒。小女兒五歲時,染了一場小病,送到醫(yī)院診治時,因庸醫(yī)誤診,用錯了藥,小病變大病,小女兒不幸夭折。夫婦倆傷心欲絕,決心為女兒討還公道。先生發(fā)生誓言:官司未了,永不剪發(fā)。不料,因取證的困難,官司持續(xù)了九年。九年來,先生辭去工作,專心打官司,將相關(guān)的法律條文背得滾瓜爛熟,由于頭發(fā)長期未理,長可及地。妻子為了支持丈夫,也辭去公職,在家做裁縫,勉強維持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