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人的腹部分布有腸胃、肝臟、胰臟、脾臟、腎臟、子宮、卵巢、膀胱等重要器官,但是卻并沒有骨骼生長于此。作為替代,人體通過縱向的腹直肌、橫向的腹橫肌、斜向的腹斜肌這三層肌肉,對腹部的內(nèi)臟進行保護。
加拿大的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jīng)對20至69歲年齡段的8000多人進行過為期13年的追蹤調(diào)查,定期對他們進行“腹肌運動”、“俯臥撐”和“握力”等項目的測試。這13年間有238名受調(diào)查者去世,其中:
(1)腹肌運動成績落后者
(2)握力強度排名處于后四分之一
這兩類人的死亡率較高。
由此也可得知,腹肌對于“生命力”有著莫大的影響。
相傳,“(臍)下丹田用力,人可以拿出精神,拿出勇氣”。(臍)下丹田指的是肚臍下方的部位。此處無力的話,人何止會變得沒有精神、拿不出勇氣,更可能導致腎虛的發(fā)生。
中醫(yī)有種說法叫“臍下不仁”,說的是肚臍下方的腹部柔軟,壓一下的話很容易就陷進里頭去了的情況。本人在看病時,會讓患者仰臥,用手掌對肚臍上方和下方進行交替按壓。結果發(fā)現(xiàn),患有“性無能”、腎臟疾病、糖尿病等腎虛疾病的患者幾乎百分之百會出現(xiàn)這種“臍下不仁”的情況。也就是說,他們的(臍)下丹田是無力的。
另外,正像“一肚子火(*原文:腹が立つ)”、“心腸不好(*原文:腹 い)”、“互相刺探對方肚子里賣的什么藥(*原文:腹の探りあい)”、“一狠‘肚(心)’(*原文:腹を固める)”、“大肚能容(*原文:太っ腹)”、“‘肚(心)’懷叵測(*原文:腹に一物)”這樣的詞所說的那樣,日語中的“肚子”暗含有“心靈”、“精神”的意思。
最近,這種觀點也正在逐漸得到現(xiàn)代醫(yī)學的證明。
一直以來,體抑素(Somatostatin,又稱生長激素抑制素(growthhormone-inhibitinghormone,GHIH))這種荷爾蒙被認為存在于人的下丘腦中,但是現(xiàn)在也被發(fā)現(xiàn),還存在于消化道上皮和胰臟當中。以此為線索,人們又發(fā)現(xiàn),存在于腸道中的消化道荷爾蒙膽囊收縮素(Cholecystokinin,CCK-PZ)、胃泌素(Gastrin)、胰島素(Insulin)、胰高血糖素(升糖素,glucagon),也同樣存在于腦神經(jīng)元(腦細胞)之中。于是,人們開始將這些物質(zhì)統(tǒng)稱為“腦腸肽(brain-gutpeptide)”。因為在腸中發(fā)揮作用的荷爾蒙,與在人腦中發(fā)揮作用的荷爾蒙有相似之處,圖2:“臍下不仁”乃腎虛之源
于是我們便可以說,這兩種器官有時也會發(fā)揮同樣的功能。即,腸約等于腦。
這樣一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一有壓力就會肚子不舒服;或者反過來,為什么暴飲暴食搞壞了肚子時,心情也會跟著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