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新型“奴隸”
【房奴】
詞義: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度171個漢語新詞之一,指因為抵押貸款購買商品房而不得不將收入的相當比例用于還本付息,從而使日常生活壓力巨大、消費行為受到壓抑、整體生活質量下降的個人或家庭。
考源:“房奴”,顧名思義就是“房屋的奴隸”,喻指購房給人帶來的奴役般的沉重。這一詞語的出現是伴隨著2002年以來新一輪房價上漲周期而來的。2005年后,房價已經上漲到了普通人較難承受的高位,2006年4月,《中國青年報》以《購房成不能承受之重 31 8%房貸一族成“房奴”》為題對住房市場中購房者壓力過重的現象進行了報道。主流媒體中首次出現“房奴”一詞。之后,這一略帶自嘲,卻又無比辛酸的新名詞就成了廣大為圓住房夢而背上沉重負擔的“有房一族”的代稱。據該篇報道所稱,當時我國已有31 75%的貸款購房者房屋月供占到收入的50%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房奴”。此類人群由于背負了沉重的還貸負擔,導致生活質量大為下降:不敢輕易換工作,不敢娛樂、旅游,害怕銀行漲息;擔心生病、失業(yè),更沒時間好好享受生活。購房成為其“不能承受之重”。
辨析:對不少普通家庭來說,購買一套商品房,甚至需要夫妻以及雙方父母共同出資,其結果就是家庭儲蓄率的降低和負債比例的提高。對社會而言,由于“房奴”需要償還房貸,導致消費需求持續(xù)低迷,影響經濟總體發(fā)展。“房奴”一般為剛性需求、自住需求,所以購房非但不能使其獲得投機利潤,反而造成生活貧困化。網上早有“一套房消滅一個中產階級”的說法,是對高房價所導致的社會中層階級消亡,貧富差距加大所帶來的“M型社會”的直觀寫照。在高房價之下,本應成為社會發(fā)展有生力量的80后一代紛紛“房奴化”,承擔沉重的心理壓力,嚴重影響了自身的發(fā)展,同時他對社會長期發(fā)展帶來巨大的隱憂。那么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為何?顯而易見,高企的房價和貸款利息的上升是造成“房奴”現象的直接原因,但其背后還有更深層次的緣由。有些地方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推動GDP增長并獲得政績而抬高地價;預期房地產升值而引發(fā)的投機風潮;銀行在自身利益驅動下過量發(fā)行信貸,審查機制缺失甚至默許弄虛作假;消費者對超前消費理念的過度接受,又因為“居者有其屋”的傳統思想而對住房消費產生強烈偏好,這一切都促成了“房奴”群體的生成和壯大。更加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在政府、銀行、開發(fā)商和購房者的博弈之中,購房者由于本身的弱勢和信息不對稱,加之大量炒房客的存在,使所謂“抵制買房聯盟”根本無法形成。相反,當房價進入上升通道后,成為“房奴”才是理性選擇的結果。正如一些網民所說“買了房,雖然就此成了房奴,但至少有套房;如果不買,等到房價繼續(xù)上漲,想做房奴都做不成了”。而現實卻不幸被其言中,于是“房奴”在背負沉重負擔的同時還能樂見房價上升帶來的“資產增長”,而堅持不買房的,則成了徹底的“傻空”?!胺颗爆F象究竟何時才能消失?恐怕只要房地產依舊被既得利益群體當做財富轉移、資本積累的工具,這一群體就將繼續(xù)存在下去。
相關詞:傻空
【車奴】
詞義: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度171個漢語新詞之一,指買車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卻因為養(yǎng)車成本太高反而讓自己活得很吃力的購車群體。
考源:“車奴”一詞應是從“房奴”所開始的這類造詞方式衍生出來的。超前消費理念的迅速蔓延,汽車價格的下降,也使貸款購車成為了常見購車方式。不過,一些車主發(fā)現由于油價的日益攀升,以及各項養(yǎng)車費用的水漲船高,燃油稅的開征,用車成本已經成了自己不小的負擔?!百I得起車用不起車”成為一大現象。如果是貸款購車,還貸又是一個負擔。于是,本來為了提高生活而買來的汽車,反而拖累了生活。于是此類人便被稱為“車奴”。
辨析:相對“房奴”,人們對“車奴”的態(tài)度往往不如前者那么同情,認為其屬于打腫臉充胖子自討苦吃,或者是有車族自己在渲染悲情氣氛。有人認為,汽車畢竟不像房子,可以是“剛性需求”,價格上的負擔也不如房貸沉重。既然經濟不寬裕,為何要買車?不過,“車奴”的出現,也確實反映出當前汽車市場的一些問題,一方面是廠家為追求產量銷量而大肆宣傳,鼓吹汽車所帶來的全新生活質量;另一方面是消費者不理性的超前消費傾向,忽略了自己的支付能力以及未來價格變動的風險。等到各項稅費上漲,才發(fā)現自己有些難以承受,不得不“拮據”用車。這其實也反映了部分消費者對汽車的態(tài)度:將其當作自身生活水準提高的象征、可以向他人炫耀的面子,而不僅僅是一個代步工具,一個會不斷折舊并需要不斷付出運營成本的物品。所以,要避免成為“車奴”,就應該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本末倒置的想法,使汽車服務于人,而不是人受累于汽車。
雷同詞:捧車族
【卡奴】
詞義:又稱“卡債族”,是指擁有大量信用卡,并利用其透支功能過量消費,以至于收入無法還清所有債務而不得不支付金融機構所規(guī)定的循環(huán)利息、違約金,造成債務負擔越來越重,甚至不得不以債養(yǎng)債或進行信用卡套現來沖抵債務的消費群體。
考源:“卡奴”的首次使用已不可考,一般認為是隨著信用卡的流行而出現。臺灣的新聞媒體在2000年之后首先正式使用該詞,之后大陸地區(qū)的信用卡熱潮亦升溫。這一詞匯可能經由臺灣傳來,也可能在民間自行生成。2005年后,“卡奴”已成為描述信用卡債務沉重人群的流行詞匯而在網絡及平面媒體廣泛使用。除了自身背負信用卡債務的“卡奴”外,還衍生出了替別人償還欠款(多為父母替子女)的“背卡族”概念。
辨析:“卡奴”的出現,有個人和社會兩方面的原因。從個人角度看,缺乏理財觀念、過度透支消費是造成信用卡債務的主要原因。刷卡消費相比現金消費容易模糊消費者的金錢支出感,提升消費快感,造成消費過量。刷卡人對自己的未來償債能力過分高估,導致最終無力償清債務而使得其由于利滾利,違約金等而越來越多,到最后只能“拆東墻補西墻”。而從社會的層面來看,“卡奴”是整個社會崇尚超前消費、拉動經濟、刺激需求的必然結果。而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獲得高額利息及貼現收入,大量發(fā)行信用卡而疏于對持卡人的資質進行審核,利用消費者不成熟的消費心理使其踏入債務陷阱,最終成為無法自拔的“卡奴”。超前消費固然能刺激經濟一時,但卻會留下許多隱患。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某種意義上就是以“今天花明天的錢”而著稱的美國人過度借貸,透支未來,導致居民儲蓄率長期位于負值,并最終在房地產貸款市場造成次貸危機的后果?!靶庞每ā弊罱K卻造成了信用危機,這無疑偏離了其初衷。因此,養(yǎng)成合理理性的消費習慣,適度透支但不竭澤而漁,建立理財觀念,不要被社會潮流牽著鼻子走,才是消除“卡奴”現象根本辦法。
雷同詞:卡債族、背卡族
【白奴】
詞義: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度171個漢語新詞之一,即“白領奴隸”的簡稱,指雖然身為白領,卻因為薪資水平有限及各種沉重的生活負擔而使自己的經濟生活困頓、經濟與社會地位發(fā)生錯位的一個群體。
考源:“白奴”本意是身為白色人種的奴隸,而在今天,卻是指“作為白領的奴隸”。本來,“白領”一詞所指稱的腦力勞動者階層給人以高人一等的感覺,是“小資”群體的中堅力量,可隨著生活成本的日益提高,“卡奴”、“房奴”、“車奴”層出不窮,最終“白領”本身也成了“白奴”。2007年左右,“白奴”一詞開始在網上出現并流傳,也正是在“房奴”、“車奴”等詞語已經廣為流行之后。
辨析:“白領”本來是中產階級的標志,如今卻成了“白領奴隸”,夸張調侃之余,也說明了這一職場稱呼的泛化和分化。許多中下層的“小白領”雖然平日衣著光鮮出入辦公樓,可實際收入未必高于“藍領”,工作壓力又十分巨大。加上城市消費水準的提高、房價的上漲,使得白領們或為了生活、或為了光鮮外表,紛紛提前消費,并陷入到各種債務之中,成了“房奴”、“卡奴”、“車奴”、“證奴”、“上班奴”,收入的大半被用來還債,甚至發(fā)薪日成了還債日。于是,“白領”就淪為了“白奴”。在世界范圍內,“白領”逐漸低收入化、層次化也是一個趨勢,說明了社會及職場流通渠道的阻塞。三浦展的《下流社會》一書,就清晰勾勒出原本號稱中產階級最為壯大、“一億國民中流化”的日本社會,也在經歷“向下流動”的過程。而在中國,城市白領階層剛剛有所萌芽,“布爾喬亞”的小資夢還剛剛開始做,就已經遭到了高房價、高醫(yī)療費用,高養(yǎng)老支出的聯合打壓,紛紛淪落為“債一族”和“奴一族”?!鞍着钡某霈F,也是中產階級無法成長的“M型社會”的一個縮影。
相關詞:小資
【壟奴】
詞義: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度171個漢語新詞之一,指壟斷行業(yè)底層非正式在編職工,也指因為行業(yè)壟斷而喪失選擇權的消費者。
考源:“壟奴”一詞是由于遭遇行政壟斷寡頭而無法行使正常權利的消費者的自嘲。后來,這些壟斷行業(yè)內部由于分配機制不均而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底層職工和非正式職工也被人們稱為壟奴。
辨析:“壟奴”的出現,歸根到底是壟斷行業(yè)的特性所決定的。由于有行政力量的撐腰,行業(yè)寡頭可以實現資源的壟斷,令消費者無從選擇,自然也就不會對消費者的權益加以尊重,如此便催生出許多的“霸王條款”來侵占消費者利益。在壟斷行業(yè)內部,資源分配的不平衡,也使得掌握行政權力和財政資金的上層集團無視底層員工利益,使其成為干得多、拿得少的另類“壟奴”。要破除“壟奴”現象,就要堅持市場化進程,政府相關機構應減少采用行政手段干涉市場運作的行為,讓市場自身發(fā)揮良性競爭和自我調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