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份典型的大學概覽跟百貨公司提供的商品目錄大同小異。大多數學院和大學都標榜選擇自由高于一切,而現代高校就是知識的購物中心。
一個世紀以前,大學里大部分都是固定的課程。在那時,教育并不僅僅是傳授一門知識,而是要培養(yǎng)具有普世價值和個人抱負的公民。大學最重要的課程通常由校長來教授,這堂課必須濃縮學生在各個領域所學習到的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在這門課程上學到,無論是作為個人還是社會成員,應該如何運用大學學到的知識過上優(yōu)質生活,成為一個有道德感的人。
這種情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今的大學里沒有固定的課程,也沒有共同的必修科目。學校不再教學生應該如何做人,現在誰還會聽你說什么是“好生活”呢? 35年前我讀大學的時候,每個學生都要在前兩年完成必修的通識課程。我們有一些選擇,但選擇面很窄。此外,每個系都設有入門課程,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本系的專業(yè)課程打好基礎。要是你跟一個不認識的同級生聊天,最起碼可以聊一下你們一起上過的必修課。
如今,高等教育機構提供了多種不同的“產品”和證書,甚至會鼓勵學生像消費者逛街購物一樣到處逛逛,直到發(fā)現自己心儀之物為止。學生可以“購買”任何他們想要的知識,而大學則提供任何學生所需的“產品”。
在一些名校里,這種“大學 =購物中心”的觀點被發(fā)展到了極致。剛開學的幾周內,學生可以“試用”這些商品,隨便走進一間教室,坐 10分鐘,看看教授長什么樣子,然后就走掉。往往教授一句話都沒講完,學生就跑去其他教室試聽了,進進出出就好像逛商場一樣。“你只有 10分鐘時間,”那些學生好像在對教授說,“趕緊秀一下你有什么本事,使出你的看家本領吧?!?/p>
20多年前,哈佛大學曾因學生沒有足夠的共同學習體驗而感到沮喪,于是提出了通識教育,確立了一套核心課程。而如今,學生可以在必修的 7個不同領域中各選擇至少一門課程,總共有超過 220門課程可供選擇:“外國文化”32門,“文學與藝術”“歷史研究”44門,58門,“道德思想”和“社會分析”各 15門,“定量分析”25門以及“科學”44門。在這種情況下,任意兩個學生選過同一門課程的概率有多高呢?
在高階課程方面,哈佛提供了約 40個科目。對于那些有跨學科學習興趣的學生來說,這 40個科目可以組合成幾乎無窮多的雙學位。要是學生還是不滿意,他們還可以量身定制自己的學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