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要GDP,房地產作為行業(yè)相關度很高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yè),打壓房地產,GDP掉下來怎么辦?這是中央政府不得不顧慮的地方,也是其無法痛下辣手的原因。
地方政府是土地財政,其財政收入主要依靠賣地,房價降下來,地價怎么升上去?財政收入掉下來怎么辦?這是地方政府內心里總是希望房價漲的秘密。
銀行貸款的一個主要方面是房地產,房價持續(xù)上漲,銀行貸款才會安然無恙,房價掉下來,銀行貸款成壞賬,銀行倒閉怎么辦?要冒這么大的風險去讓房價降下來,銀行當然不愿意,這是銀行暗地里鼓勵房價上漲的內在動因。
房地產企業(yè)的老板就更不用說了,房價下跌,他們去“喝西北風”?所以他們喊得最起勁,天天在論證房價一定要漲、一定要長期上漲、一定會只漲不跌的理由,因為只有一個地球,因為土地是稀缺資源。他們儼然成了意見領袖,他們很強勢,因為他們財大氣粗,他們永遠不會預言房價要下跌,他們永遠要預言房價上漲,竭力吹大房地產這個“泡泡”,直到吹爆的那一天,他們還會預言房價跌下去還要漲上來。他們要說房價會跌,除非腦子有問題;聽他們說房價會漲,就真的認為房價一定要漲、一定要長期上漲、一定會只漲不跌的人,腦子更有問題了。
建材等房地產相關行業(yè)當然也希望房價一路上漲,房價上漲,建材價格才能上漲,才好賣,它們是一根繩子上的馬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上述這些主角都是利益主體,都有其喊漲的利益驅動的內在動因,很難做到客觀,難有真知灼見,就像中國股市在6000點的時候看漲的人是最多的,喊漲的聲音是最高的,因為6000點的時候買進去的人是最多的,買進去的人都希望它繼續(xù)上漲,而事實上,跌才是正確的。
而在這些強大的利益主體的環(huán)繞之中,體制內的政策研究人員以及學院派的教授則又顯得有點軟。這里所說的“軟”,主要不是指“骨頭”,俗話說:“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斌w制內的專家學者們端著人家的碗,吃著人家的飯,嘴軟是自然的。這里所說的“軟”,主要是指這些專家學者們的觀點通常偏重宏觀的、理論的層面,缺乏深刻而富有創(chuàng)意的創(chuàng)見和深入而具體的操作方案,顯得“軟綿綿”的,這是由其從事理論研究而非專業(yè)出謀劃策的職業(yè)性質所決定的,與人的水平高低沒有關系。
再說本身就是政府機構或隸屬于政府機構的城市規(guī)劃和設計單位,按理說它們是專業(yè)最對口最有資格提出真知灼見的了。但是很遺憾,規(guī)劃局、設計院一直都存在,過去30年的城市化它們一直都是參與者,為什么還造成如此嚴重的城市“病”?從某種意義上我們是否可以說,中國的城市“病”正是傳統(tǒng)的規(guī)劃、設計出來的呢?規(guī)劃、設計已經成了一門“專業(yè)技術”,規(guī)劃、設計已經高度同質化了,沒有策劃,不先對城市進行主題定位與整體大策劃,光靠規(guī)劃、設計已經不行了,先策劃,后規(guī)劃,再設計的時代到來了。
在這些社會問題上、國家大事上,真正的、獨立的、不依附于任何利益主體的、專業(yè)從事出謀劃策的民間智囊的聲音我們幾乎沒有聽到,媒體也很少去關注他們的聲音。一方面,由于他們沒有體制內的各種頭銜,“人微言輕”,有聲音也很難發(fā)出來;另一方面,既然不是利益主體,沒有利益糾葛,又不端人家的飯碗,憑自己的本事吃飯,又沒有財大氣粗到那種程度,非要去管“閑事”,也就忙于自己的商務策劃,忙于爭錢,“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懶得去發(fā)聲了。
但是,中國自古就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說法,今天習總書記發(fā)出號召,實現(xiàn)中國夢要凝聚全體中國人民的力量。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知的出知。放下手頭的商務策劃,為國家大事、社會問題出謀劃策,無償貢獻自己的知識和智慧,這也應該算是一種慈善,盡到一份社會責任吧!筆者專業(yè)從事策劃工作20年,是中國最早的職業(yè)策劃人之一,并開中國職業(yè)策劃人城市策劃之先河,曾經為北京奧運會提出了“2800億資金一攬子解決”的策劃方案,為應對金融危機提出了“金融危機孕育最大商業(yè)機會”的策劃方案,今天又為實現(xiàn)中國夢和新城鎮(zhèn)化提出“新城鎮(zhèn)化大策劃”和“中國夢大策劃”兩大策劃方案,這也算是作為極其微弱的中國的民間智囊發(fā)出的一點聲音吧!
今天的中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已經到了何等的地步!連真金白銀出錢做慈善的人的動機都受到了懷疑和質疑,出力做好事的人反而屢屢被訛詐,更不要說本來就“捐款捐物書除外”的捐知識和智慧了。筆者不指望本書的出版會好評如潮,相反,筆者做好了批評質疑之聲如潮水般地涌來的準備:“這是個餿主意”,“是為了出風頭”,“我早已想到了”,“很多網上的資料”,“沒有什么新鮮的東西”……今天的中國社會,心里不平衡,“羨慕嫉妒恨”的人太多了,你出了個好主意,一定會有人說你是個餿主意;你真心做好人好事,做公益,一定會有人說你想出風頭;你提出創(chuàng)意,一定會有人說他早已想到了;今天的互聯(lián)網猶如我們生活中的空氣,你如果利用互聯(lián)網搜集資料,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網上抄抄來的,而如果你不利用,他又會說你“太OUT了”;你提出新思想新觀點,一定會有人說沒有什么新鮮的……人都有“路徑依賴”和“思維慣性”,你先認為一個人是賊,越看越像賊;你若先認為一個人是好人,越看越像雷鋒。
真誠地歡迎廣大讀者朋友真誠地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