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藏書熱,故紙賽黃金。當今中國,越來越多的人奮身投入藏書大潮,上九天,下五洋,淘書覓紙。隨著中國歷史上第四次收藏高潮的興起,古舊書潛在的經(jīng)濟價值浮出水面,得到社會普遍認同,其收藏地位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與歷史上前三次收藏高潮不同,這一次的收藏主體,不再是皇室官僚,也不僅是專家學者,而更多的是平頭百姓。民間收藏的蓬勃興盛,預示著收藏活動正在由小眾文化轉(zhuǎn)變?yōu)榇蟊娢幕?,這也就決定了中國收藏的前景,將是一片無比廣闊的天地。
就藏書領域而言,現(xiàn)在的藏書人,大致可以分為幾個層面。一方面,原先的愛書人,因為所選對象的價值得到充分肯定,激起更大的收藏熱情;另一方面,書價連年大幅攀升的趨勢,吸引了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包括企業(yè)財團,時出大手筆;再一方面,一些初涉收藏圈的新手,以為舊書易得,投入不高,贗品尤少,也就放心地由此入門。不夸張地說,現(xiàn)在的古舊書市場上,真是什么書都有人去買、什么價都有人敢出。
圖書收藏,與其他收藏領域一樣,在摸索下海的階段,有一些盲目性自是在所難免。有的人跟著興趣走,有的人跟著市場走,有的人跟著傳媒走,有的人跟著感覺走,只要能夠自得其樂,也就無可非議。不過,一個人倘若真正有志在藏書領域中大顯身手,那就或遲或早,總會去扣版本學的大門。
版本學這門學問,并不玄虛,簡單地說,就是弄清世界上大致有些什么圖書,它們各具有什么樣的形態(tài),在出版史上占有什么樣的地位,并從中探究其特點與規(guī)律,以求對圖書版本給予正確評價。由此自然也就可以明白,為什么某些書令人喜愛,某些書卻讓人不屑一顧;為什么有的書遲早會成為藏界的寵兒,有的書卻永遠難登大雅之堂。
傳統(tǒng)的版本學,都是從圖書的“人之初”開始說起,重點在宋、元,而延及明、清,論及清代道光以降的圖書版本狀況,往往以“衰退”二字一筆帶過;對于近現(xiàn)代圖書版本,即偶有涉及,也語焉不詳。然而,今天的讀者與藏書者有可能接觸到的古舊書,基本上是近現(xiàn)代出版物;就是在拍賣場上,近現(xiàn)代出版物所占的比重也與日俱增,且多有不俗的表現(xiàn)。當代的民間藏書活動,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在近現(xiàn)代圖書版本上的指導。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正統(tǒng)版本學,恰恰在近現(xiàn)代圖書版本的研究上,幾乎是空白。
這種理論與實踐的錯位,固然有理論必然后于實踐的因素,但對于近現(xiàn)代圖書版本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可能是更深層的因素。有的人誤以為只有古籍才談得上版本問題,版本學就是以古籍版本為研究對象的;有的人則認定近現(xiàn)代是中國圖書版本的“衰退”時期,乏善可陳,自不足論。
筆者以為,所謂中國圖書出版在近現(xiàn)代的“衰退”,只是一個基于雕版印刷技術的簡單判斷,并不符合出版史的實際。恰恰相反,十九世紀后半葉,西方印刷技術進入中國,此后一百余年間,是中國圖書出版品種最為豐富、數(shù)量空前增加的時期,也是版本形態(tài)變化最為繁復、進步最為迅速的時期。
然而,對于近現(xiàn)代圖書版本的討論,多仍局限于具體與微觀的角度,除了姜德明先生的《新文學版本》外,至今尚未見有人對中國近現(xiàn)代圖書版本作宏觀、系統(tǒng)、全面、規(guī)范地研究,未見有夠份量的近現(xiàn)代圖書版本論著問世,不能不說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遺憾。
有鑒于此,筆者才不揣淺陋,下決心來撰寫這一本討論中國近現(xiàn)代圖書版本的小書。
近現(xiàn)代一百年,是古老中國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一百年。中國的出版業(yè),同樣也面臨著一場脫胎換骨的巨變。西方現(xiàn)代印刷技術進入中國之后,中國傳統(tǒng)的雕版印刷技術,與新技術有一個并存的時期,但在短短幾十年之間,就急劇衰退,終至完全退出出版產(chǎn)業(yè);照相石印和鉛字排印成為中國圖書出版的主流,西式的平裝和精裝也取代了傳統(tǒng)的線裝形式。這一變化對于中國文化啟蒙、思想進步、社會發(fā)展的意義,不是本書所討論的范疇;這里只強調(diào)一點,即圖書版本形式的變化,是社會文明變化的重要表征之一。無視這種變化,輕視這種變化,都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態(tài)度。
同時,這一階段中不斷革新的制版印刷技術,不斷提高的圖書裝幀藝術,不斷完善的版權保護辦法,產(chǎn)生了極其豐富的圖書版本形態(tài)。只要看一看本書的目錄,就可以大致勾勒出這一百花齊放圖景的輪廓。然后,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隨著電腦激光照排技術的普及與提高,印刷技藝又漸趨統(tǒng)一。出版史上這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輪回,暫時告一段落。對于今天的專業(yè)研究者,梳理這一切,都是相當嚴峻的課題。至于普通的讀者和收藏者,面對這些問題,自然會有更大的難度。
所以,本書試圖還版本學以實踐學問的本相,希望它能成為一種普及性的具有直接參考意義的工具書,當然,也希望它能成為近現(xiàn)代圖書版本學建設的一方引玉之磚,鋪路之石。
本書定名《版本雜談》,準確地說,應該是《近現(xiàn)代版本雜談》。
在這本小書中,筆者嘗試以版本學的基本概念為經(jīng),以圖書實證為緯,編織近現(xiàn)代中國出版的宏觀圖景。雖然書中列舉出大量實例,其目的并不在于孤立地對某種珍稀版本做鑒賞或評價,也無意于為書友們選擇藏品方向出謀劃策,而是力圖從實例出發(fā),說清近現(xiàn)代時期,大致產(chǎn)生了哪些版本形態(tài),各有什么特征,與此前此后的同類版本有什么聯(lián)系與差異,在鑒賞、評判時應掌握什么標準,注意哪些問題,等等。也就是說,希望能夠在近現(xiàn)代圖書版本的總體狀態(tài)及其沿革變遷的認識上,為讀者朋友提供一些基本的方法,也提供一些參照的樣本。
讀書做學問需要了解版本,收藏圖書同樣需要了解版本,兩者既有共通之處,各自的側(cè)重點也有不同。本書雖側(cè)重于圖書的外在形式,當然也不可能完全不涉及圖書內(nèi)容與評價,以及著作者生平,出版者情況,流傳與收藏等書前書后的故事。敘述的順序,則大體依照圖書生產(chǎn)的客觀過程,即成稿、制版、印刷、裝訂、版權、裝幀,最后是“書外之物”,據(jù)此分為七輯。凡前人論述較多的方面從簡,反之則盡可能詳備。
筆者不是版本學專家,寫作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探索的過程。
首先,由于近現(xiàn)代圖書版本形態(tài)的豐富,遠超出了傳統(tǒng)版本學的舊有范疇,不但對原有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時有突破,也必然需要引入一批新的名詞術語。好在版本學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原本就是從圖書存在與發(fā)展的實踐中抽象出來的,故而筆者可以借助于約定俗成的概念,并試圖對這些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進行較規(guī)范的界定。至于這些概念的選擇是否合適,闡釋是否準確,都有待書友、尤其是專家的評判。
其次,筆者由所知所見的近現(xiàn)代出版物出發(fā),分類歸并,梳出頭緒,理順脈絡,從而確定篇目,這一結(jié)構框架是否能夠完整、科學地體現(xiàn)近現(xiàn)代出版的全景,也有待檢驗。
第三,對于所論及的每一種版本形態(tài),主要從寒舍所藏中,提供具體的圖書樣本,選配適當?shù)臅芭c圖片,所以未必就是最典型的例證。
不過,本書畢竟源出于筆者淘書、讀書三十年經(jīng)驗,對于在版本學實踐中,哪些地方會發(fā)生疑難,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可以說比較了解。因此,無論這本書在理論上如何生澀,對于愛書、藏書的讀者,或許更有現(xiàn)實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