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埃爾博爾(MarciAlboher)寫了一本書,叫作《多重職業(yè):讓工作和生活獲得雙重成功的新模式》(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cess)。寫這本書是因為她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在紐約很多人都擁有不止一種身份,每當(dāng)遇到“你是做什么的”之類的問題時,他們并不能像其他人那樣用一個完整的詞來介紹自己的身份,而是選擇用“斜杠”來區(qū)分不同的身份,于是她為這些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詞——“斜杠青年”(Slasher)。在書中,瑪?!ぐ柌柦o出了許多真實的案例,例如:
Sanjay Gupta(桑賈伊·古普塔),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CNN新聞記者
Carrie Lane(卡麗·萊恩),藝術(shù)顧問/普拉提教練
Dan Milstein(丹·米爾斯坦),計算機(jī)程序員/戲劇導(dǎo)演
Ronald Hoffmann(羅納爾·霍夫曼),諾貝爾化學(xué)獎得主/詩人/劇作家
Robert Childs(羅伯特·蔡爾茲),心理治療師/小提琴制作人
她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斜杠現(xiàn)象(The Slash Effect),即越來越多的人用與愛好和業(yè)余生活相關(guān)的身份而不僅僅是工作中的職位來定義自己。工作只告訴他人你是做什么的,靠什么維持生計,工作外的身份則體現(xiàn)了你是誰,喜歡什么,有什么特別之處。瑪?!ぐ柌栒J(rèn)為用這種方式能讓一個人變得更加有趣、完整和立體,而且相比傳統(tǒng)的單一職業(yè)方式,多重身份的生活方式能讓人更加滿足和充實,在保持收入的同時還能追求和發(fā)展更多的愛好,使生活和工作獲得雙重成功。
關(guān)于“斜杠青年”,很多人存在著誤解,以為“斜杠青年”就是擁有幾份兼職,有的則把它等同于沒有穩(wěn)定收入的自由職業(yè),我甚至還會聽到類似“增加一個兼職會不會忙不過來”,“‘斜杠青年’會不會影響本職工作”,以及“如何保證收入來源”的問題。
盡管在那些大家所熟知的“斜杠青年”故事中,主人公似乎都因為多重身份而擁有了多重收入,然而成為“斜杠青年”的核心目的并不是為了擁有額外收入,甚至也不是為了能夠自由支配時間,而是為了追求更多元化的人生和更完整的自己。即便你有固定的工作,即便有些身份并不能給你帶來收入,這些都不影響你成為“斜杠青年”。事實上,瑪希·埃爾博爾自己就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她是美國一家非營利組織的副總裁,但這并不影響她成為“斜杠青年”,因為她還同時擁有作家、演說家和人生教練等其他身份。而今年因中篇小說《北京折疊》而獲得第七十四屆雨果獎的郝景芳也是一位擁有一份固定工作的業(yè)余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