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邸西側(cè)一寬闊的場地上,刀光劍影,氣氛肅穆。一位身材魁梧、年逾不惑的中年男子,身著紫褐色綢緞中式武衣,正滿臉莊肅、有板有眼地訓教十來個男女孩兒習武。盡管已是寒意頗濃的初冬季節(jié),但他們一個個練得滿頭滾汗。隨著他們凝神聚氣揮刀出掌、蹬腳落步一招一式的動作,發(fā)出鏗鏘有力、節(jié)奏感很強的吶喊。
一
1904年的山西孝義。
風高天煞,連續(xù)三年大旱,莊稼幾近絕收,到處呈現(xiàn)出一派荒涼蕭瑟的敗落景象。雖然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國燒殺劫掠、義和團運動被剿殺已過去幾年,但空前浩劫仍使國人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給他們心靈深處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重屈辱和悲痛。
在呂梁山東麓孝河一帶,有個叫東盤糧的村子,相傳因地處要沖,古代曾在此屯設兵馬驛站而得名。村中有一棟氣勢不俗的豪宅,高聳氣派的門樓正上方,刻有“進士第”三個遒勁有力的楷書大字。從金朝至清朝,數(shù)百年來,這座宅邸里先后出過幾十位文武舉人和進士,而他們又尚武從戎、疆場報國。據(jù)史書記述,此三字乃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南巡時幸臨馬家所題。在二門上方,懸掛“耕讀傳家”四個大字的匾額,有人考據(jù)是乾隆所賜。匾額光彩照人,顯示著宅邸家世的輝煌與榮耀。
這天午間,宅邸西側(cè)一寬闊的場地上,刀光劍影,氣氛肅穆。一位身材魁梧、年逾不惑的中年男子,身著紫褐色綢緞中式武衣,正滿臉莊肅、有板有眼地訓教十來個男女孩兒習武。盡管已是寒意頗濃的初冬季節(jié),但他們一個個練得滿頭滾汗。隨著他們凝神聚氣揮刀出掌、蹬腳落步一招一式的動作,發(fā)出鏗鏘有力、節(jié)奏感很強的“哼”、“嘿”之聲。
這里為遠近聞名的武術(shù)之鄉(xiāng),自唐宋以來,為鑄就體魄,保衛(wèi)身家,防御盜賊,各種拳術(shù)便雨后春筍般地盛行起來,諸如形意拳、梅花拳、紅拳、鐵掌拳等,以及各種刀術(shù)、槍術(shù)、棍術(shù),遍布城鄉(xiāng)村寨。眼下這兵荒馬亂、顛沛流離的年月,人們?nèi)背陨俅?,艱難度日,竟也有如此的精氣神兒練拳習武,這也就怪了!
“挺胸,收腹,丹田運氣!把精氣神兒提起來,凝成一點,集中在出擊的梢端!”
那中年長者聲色俱厲,一面拿眼睛巡視認真習武的十多個孩兒,一面大聲喊叫。見有的動作仍不到位,急得直叫:“三兒,你的動作,力有余而神不足,形似而神散,我都教幾十遍上百遍了,怎么總做不到位!”他火聲火氣地斥責著,立即示范起來。
“作近擊勢!兩手從這里插進去,這么走,托起!然后,這么打,擰身單掩!啪!啪!這么走!使一個云手,一把擰回來,步眼跟上!”
西面一堵低矮土墻,墻外有幾棵桑樹,樹杈間悄然閃動著幾個頑童的小腦袋。
“下一個式子,別人叫‘碗樁’,我們叫小盤旋力。用力繃緊腳尖,使力一擰,擰腕子!出雙分掌,使一個近身,再使一個小盤旋分掌,抖過來,利用掌面,好,走!要帶有風聲,做出最凌厲的攻勢!看著,這樣,橫掌,這叫拉屎蹲坑護櫓墻!”
正示范著,那邊墻外樹杈間幾個頑童稚嫩的民謠誦聲悠然傳來,打斷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