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的心態(tài)是一種樂觀、進取的心態(tài)。它是一種正面的心態(tài),由希望、樂觀、勇氣、進取、慷慨等正面的特征組成;而消極的心態(tài)是一種反面的心態(tài),它由悲觀、頹廢、抱怨、我行我素等負面的特征組成。
未來學家佛里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寫道:“21世紀的核心競爭力是態(tài)度?!彼倪@番言論告訴我們,積極的心態(tài)已經成為本世紀比黃金還要珍貴的資源,它是個人決勝于未來最為根本的心理資本,是縱橫職場最核心的競爭力。
企業(yè)在市場上的競爭表面上看是品牌、產品、價格、服務的競爭,實質上卻是企業(yè)所有員工的品質和心態(tài)的競爭;職場上的競爭表面上看是能力、職位、業(yè)績、關系的競爭,實質上卻是員工職業(yè)心態(tài)和人生態(tài)度的競爭。
某跨國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jiān)認為:“許多人都很有能力,但并不是所有有能力的人都能進入我們公司。因為,除了能力,我們更看重一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如何,是不是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遇事能否主動想辦法解決,而不是老說一些沒用的話,動不動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因此,當求職者參加求職面試時,單位的面試官在考察求職者的時候,也是非常重視求職者的心態(tài)的。
作為求職者,如果想要求職成功的話,不僅要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還要學會認清和處理那些潛伏在你周圍的消極情緒,找到解決問題的應對方法,使自己能夠積極地、堅定地去達成既定
職業(yè)目標。不可否認,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心態(tài)是人的內在要素,不會像穿衣吃飯那么簡單。那么,如何才能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呢?看看下面這個小故事,或許對你有所啟發(fā)。
古時候有一個老太太,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染布的,二兒子是賣雨傘的,她整天為兩個兒子發(fā)愁。天一下雨,老太太就會為大兒子發(fā)愁,因為不能曬布了;天一放晴,她又會為二兒子發(fā)愁,因為二兒子的雨傘就賣不出去了。老太太總是愁眉苦臉,弄得疾病纏身、骨瘦如柴。
一天,一位哲學家告訴老太太說,你為什么不反過來想呢?天一下雨,你就為二兒子高興,因為他可以賣雨傘了;天一放晴,你就為大兒子高興,因為他可以曬布了。在哲學家的開導下,老太太以后天天都是樂呵呵的,身體自然也就健康起來了。
是啊,生活總有或多或少的坎坎坷坷,但是換個角度看問題,或許就能像上面故事中的老太太一樣,豁然開朗,良好的心態(tài)也就應然而生了。
所以,求職者在參加求職面試、招聘會的時候,要激勵自己的斗志、增強自己的信心,以增加你找到好工作的幾率。
心理釋疑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需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第一件事,保持積極的社會生活狀態(tài)。如果你以前的社會生活主要來自和工作中的同事們的交往,你要么繼續(xù)去拜訪他們,要么逐步積極地認識新朋友。
第二件事,保持思維活躍。
工作中如果沒有挑戰(zhàn),很容易變得乏味。通過學習那些可以幫助你找到工作的知識(比如電腦技能),或是學習那些僅能帶來一般利益的學科知識來發(fā)展新的技能和興趣,以此來保持思維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