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農(nóng)村之移民:搬出窯洞
小村就是一個傳說
汽車沿著國道奔馳,旁邊有一條河,因為有水,我看到了窗外的水稻。司機說,黃土高原不是只有谷子、糜子的,也有水稻。車沿著河邊走了一個小時,我沉浸在無邊無際的冥想中,這是一條孕育了“河套文明”的河,歷經(jīng)戰(zhàn)爭,如今挾著泥沙緩緩地流著,不再咆哮,安安靜靜。今天,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所說的那種泥沙滾滾,飄忽無定,車陷人沒的情景不再。穿過歷史的塵煙,兩千年來,無數(shù)個征人、將軍、文人,騎著瘦馬,姍姍行走。
它有一條支流叫鹽子溝,幾近枯竭,沿著它向山里走了四公里,便到了小村的村委會。小村位于黃河中上游,屬于丘陵溝壑區(qū)。距離集鎮(zhèn)8公里,有夏家峁(含兩個村民小組)和楊家溝(含一個村民小組)兩個自然村,全村180戶753人,勞力359個,分散居住在4道溝3座山梁上,總面積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00畝,林地5600畝,草地2100畝。(數(shù)據(jù)截至2009年8月31日)
小村是一個傳說。
因為近年來小村出名了,省、市、縣各級關于新農(nóng)村建設的材料都會提到小村。我翻閱了各種材料,無非一個論調(diào):20世紀90年代之前,村里宗派斗爭不斷升級;到90年代末,村委會選舉的會場都被砸了,后來鎮(zhèn)上沒辦法,派警察維持選舉現(xiàn)場秩序。但現(xiàn)在的書記老楊上臺后,村里治安好了,經(jīng)濟上來了,人均收入翻了近二十倍,文化也上來了,秧歌隊還在縣上獲獎了。全市的人都知道小村有個老楊,90年代末之前,他是企業(yè)老板,賺了一百多萬元,想要回報鄉(xiāng)親們,于是散盡家財,回到村里修路平田,為鄉(xiāng)親們干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