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非洲
2015年早春的一個傍晚,鄭州的一個小酒會上,一幫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相聚在一起,相談甚歡。唯一的生客馬克,來自遙遠的墨西哥城,29歲的他大多時光在大洋彼岸度過。深陷的眼窩、高挺的鼻子,明確地顯示出他和黃種人的區(qū)別;而黑色的頭發(fā),又說明他并非純粹的白種人。沒錯,馬克半是瑪雅血統(tǒng),半是西班牙血統(tǒng)。他剛來鄭州不久,說話時漢語和英語混雜在一起,也許偶爾還有西班牙語。坐在馬克身邊的是他24歲的學生,剛剛大學畢業(yè)溫習英文的小麗。當馬克說不清或聽不明白什么時,小麗就充當起他的翻譯。
對于來自墨西哥的馬克,讓人感興趣的是6500萬年前發(fā)生在尤卡坦半島上的那場生命大劫難。當元成向馬克問起這些問題時,他顯得相當疑惑,在小麗的幫助下才明白過來。他從手機上搜索到尤卡坦半島的衛(wèi)星地圖,那里一邊是綠色的陸地,一邊是藍色的海洋。“尤卡坦半島是一塊值得驕傲的土地。”馬克很為他的家鄉(xiāng)感到自豪,詳細介紹了尤卡坦半島的情況。但對那次行星撞擊,馬克知道得顯然并不比我們多。馬克的“職業(yè)”其實是推銷紅酒的。在品嘗了香濃的普洱和高度的中國白酒之后,他從綠色旅行包里拿出了隨身攜帶的西班牙紅酒,讓大家品嘗。酒酣,馬克在位于鄭東新區(qū)如意路上的荷和文化園茶室里,在顧濤總經(jīng)理的名片背后,寫下了他的西班牙名字Marcelo Arvlzu Badulescu Valle,說有關墨西哥和尤卡坦半島的問題,可以加他的微信,隨時聯(lián)系他。
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穿越遙遠的星河飛速撲來,天空就像被一把利劍劈開,放射出奪目的光亮。小行星一邊燃燒瓦解著,一邊接近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當它撞向大地時,訇然的巨響之后,巖漿噴涌,地球上煙塵蔽日,久久不見陽光。正在吃草的、正在食肉的、正在撕咬的、正在漫步的、正在飛翔的、正在交配的,一切生靈都被死神緊緊地卡住了咽喉,有的甚至來不及發(fā)出絕望的呻吟。曾經(jīng)橫行地球的霸主、最大的陸地脊椎動物——恐龍的末日到了。美國科學家前些年對這場災難進行了計算機模擬,結果表明,那顆小行星的確撞擊了地球。但直到十幾年前,尤卡坦半島上這個巨大的隕石坑才被發(fā)現(xiàn)。從2001年12月起,德國波茨坦地理研究中心也開始了撞擊事件的研究。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這顆小行星以相當于100億顆廣島原子彈的沖擊力撞擊了地球,幾公里深的裂縫通向四面八方,地球剎那間變成比地獄還要可怕的屠宰場。在小行星瞬間解體毀滅的同時,大地震接踵而至,大海嘯排山倒海,大洪水席卷山岳平原,大火蔓延無邊,橫掃整個地球,無數(shù)的動物灰飛煙滅。研究還表明,這次碰撞產生的大量灰塵和氣體持續(xù)上升到平流層,由于平流層氣流流速緩慢,塵埃長期停留在那里,遮天蔽日,星月無光,地球陷入極度的黑暗之中。撞擊發(fā)生一周以后,撞擊點的溫度高達300攝氏度,引起的火山爆發(fā)使空氣中充滿了硫黃,淺層生物大批死亡。一個月后,光合作用停止,大片植物干枯死亡。
6500萬年后,人們在地球上不斷發(fā)現(xiàn)各種恐龍的骨骼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我們的家鄉(xiāng)南陽也因此而聞名。從南陽沿滬陜高速西行,在丹水收費站下高速后,前行不遠,就到了西峽恐龍遺址博物館。不知道這里為什么叫丹水,也許因為山前的小溪匯入了鸛河這條丹江的支流。這里距丹江還有五六十公里的距離,距離丹江的支流鸛河倒是近些,所以也在南水北調中線的水源保護區(qū)內。這里,丹紅色的土壤與褐紅色的砂巖結合在一起,凸凹成起伏的丘陵和斷崖,深厚的土層下,大量的恐龍蛋化石長期被時間收藏。多年前,當?shù)氐霓r民在耕耘時常會遇到一些石蛋蛋,就隨手扔在地頭。但這些石蛋蛋有個神奇的效用,如果碰破了手腳,掰下一小塊按壓在傷口處,血很快就止住了,所以當?shù)厝朔Q那石蛋蛋為“止血石”。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這些石蛋蛋被大量發(fā)現(xiàn),并在海內外到處販賣,這才引起政府有關部門注意,考古學家大批進駐,確認是恐龍蛋化石,開始加以保護。
在西峽恐龍遺址博物館周圍,包括西峽、淅川、內鄉(xiāng),恐龍蛋化石隨處可見,而恐龍化石卻基本沒有發(fā)現(xiàn)。產蛋的恐龍都到哪兒去了呢?21世紀初,科學家在西峽縣以北伏牛山北麓的欒川縣、汝陽縣發(fā)現(xiàn)了大量恐龍骨骼化石。最搶眼的當數(shù)高大的汝陽黃河巨龍,長達18米,光一根腳趾就有20厘米長,肩高6米寬達3米,臀高5.1米寬達2.8米,而頭部高度則有8米左右,是目前已知亞洲最高大、外形最肥胖的食草恐龍,堪稱“亞洲龍王”。而欒川盜龍,長2.6米,是中等大小的獸腳類恐龍,以蜥蜴及哺乳動物等為食。洛陽中原龍身材低矮,體長約5米,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有確鑿證據(jù)的結節(jié)類甲龍??铸垶楹卧诜I奖逼禄顒佣延龐胧医ㄔ谀掀?,是陽坡更便于孵化嗎?我們不得而知。
但不管怎么說,發(fā)生在馬克的家鄉(xiāng)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這次撞擊成為恐龍滅絕的一個重要原因,并在我們的家鄉(xiāng)南陽留下了痕跡。世界就是如此的詭異,雖只一次酒會之交,其實我們和馬克還以這樣的方式有著關聯(lián)。
這次行星撞擊對恐龍來說是滅頂之災,對人類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的福音。
經(jīng)過這場災難,統(tǒng)治地球的大型爬行動物滅絕了,一些體型較小的得以幸存,其中一些就是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的蜥蜴等爬行動物,一些則進化為形形色色的鳥類。這次撞擊使地球上2/3的物種滅絕,而哺乳動物則得以擴張,成為地球新的霸主,并最終進化成人類。
大約5000萬年前,靈長類動物呈輻射狀快速演化,從狐猴、眼鏡猴等低等靈長類動物猿猴類中又分化出獼猴、金絲猴、狒狒與猿等高等靈長類動物,即猿猴類。猿的產生在距今3300萬年到距今2400萬年前,如在埃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古猿——原上猿出現(xiàn)在3000萬年以前。距今2800萬年到距今2600萬年的埃及猿已經(jīng)具有類人猿的一些性狀。稍晚后的化石還有距今2300萬年到距今1000萬年的森林古猿,分布范圍較廣,在亞洲、歐洲、非洲均有所發(fā)現(xiàn)。距今1300萬年到距今1200萬年的東非原康修爾猿是人類和非洲猿的祖先。這些古猿均為林棲動物,四肢行走,屬于攀樹的猿群?,F(xiàn)存的猿中包括兩個類群,非洲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和人類,以及亞洲猿,包括長臂猿和猩猩。這兩個類群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界限,二者的分化發(fā)生在距今1500萬年到距今1200萬年。在距今1000萬年到距今380萬或距今200萬年前,有兩種過渡時期的化石代表,一種是臘瑪古猿,一種是南方古猿。南方古猿被稱為“正在形成中的人”。
古類人猿最早出現(xiàn)在非洲東部和南部,由原始猿類逐漸進化而來,分化為低等類人猿如長臂猿、高等類人猿如猩猩以及古猿等。約1200萬年前,地殼運動使非洲東部的大地上形成一條大裂谷。大裂谷的形成把非洲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個獨立的動物系統(tǒng),大裂谷這個阻隔成為人和猿分道揚鑣的關鍵,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濕潤的樹叢,猿類不需做出太大的改變即可適應改變不大的環(huán)境,注定了它們迄今仍處于猿類階段,如大猩猩等。大裂谷以東由于地殼變動,降雨量漸次減少,林地消失,出現(xiàn)了草原,大部分與現(xiàn)今猿類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滅絕,其中一小部分慣于攀爬的猿類適應了新環(huán)境,學習在地上活動,在開闊的環(huán)境中生活,形成了獨特的演化模式,避開了滅絕的危機。800萬到500萬年前,有些類似黑猩猩的猿類物種在雨林周圍與稀樹大草原連接地帶成功建立了奠基者群體,并成功地進化成南方古猿。研究結果表明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分界點是在距今800萬年至距今500萬年,黑猩猩是我們最近的親戚,人科動物的歷史從此開始。
最初的人類在人類學中被稱為“完全形成的人”。我國古人類學者把這一進程分作猿人和智人兩大階段,每段再分為早晚兩個時期。早期猿人有肯尼亞1470號人、坦桑尼亞峽谷“能人”;晚期猿人有印尼爪哇人、德國海德堡人、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有德國尼安德特人、中國丁村人;晚期智人有法國克羅馬農人、中國山頂洞人等。
南方古猿為了適應新環(huán)境,不得不開始雙足行走,但是它們基本保持著樹棲的習慣。1974年,由美國古人類學家約翰遜領導的多國考察隊,在埃塞俄比亞的阿法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具保存40%遺骸的被稱為“露西少女”的南猿骨架,其生存年代超過300萬年,以后被命名為“阿法南猿”。在阿法地區(qū)還曾發(fā)現(xiàn)一處埋有13個阿法南猿個體的骨骸,它提供了早期人類群居的證據(jù)。20世紀90年代,非洲的古人類化石重要發(fā)現(xiàn)接連不斷。1992年,在埃塞俄比亞的阿拉米斯發(fā)現(xiàn)距今440萬年的南猿化石,此化石最初被命名為“始祖南猿”,經(jīng)過進一步發(fā)掘與研究,更名為“始祖地棲猿”。1996年,來自13個國家40多位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在阿法盆地的中阿瓦什地區(qū),找到了距今250萬年的南猿化石。250萬年前,熱帶非洲的氣候開始惡化,冰期從北半球襲來。隨著氣候越來越干旱,稀樹大草原開始逐漸變?yōu)楣嗄敬蟛菰?,大多?shù)南方古猿消失。有兩個例外,一種情況是,某些地區(qū)稀樹大草原保留下來,那里的南方古猿得以生存下去,比如南方古猿能人種。更重要的一種情況是某些南方古猿群體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fā)明了一些成功的防衛(wèi)機制而生存下來。對于這些防衛(wèi)機制人們只能去猜測,可能會扔石頭,或者使用由木頭和其他植物材料制成的原始武器,有可能露宿野外篝火旁。事實上正是這些南方古猿的后裔生存下來并繁衍起來,最終進化成人屬,從樹上棲息雙足行走轉變?yōu)殛懙厣畈㈦p足行走。
距今250萬年到距今150萬年,南方古猿的一支進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東岸出現(xiàn),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是最早的人屬動物。能人化石發(fā)現(xiàn)后不久,人們認識到在這個名下描述的人類標本形式各異,不應該歸為一個物種,并將腦量較大的標本分出來,稱為碩壯人。隨著發(fā)現(xiàn)的標本數(shù)量增加,解釋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能人這一名稱專指小的標本。能人屬標本的腦量只有450、500和600立方厘米,與南方古猿的腦量存在著重疊,而碩壯人的腦量在700到900立方厘米,顯然要大得多。舊石器時代開始,后經(jīng)過數(shù)十萬年的演進,能人最終被新品種的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與后代直立人曾共存過一段時間。從1931年起,英國考古學家路易斯·利基在東非大裂谷一個名叫奧爾杜威峽谷的分支部分進行發(fā)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這被認為是最早的石器,叫作奧爾杜威文化,最初認為屬于能人。
直立人在距今200萬年到距今20萬年最早在非洲出現(xiàn),也就是所謂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開始使用符號與基本的語言,能使用更精致的工具,叫作阿舍利文化。有證據(jù)表明直立人在非洲出現(xiàn)的時間和碩壯人出現(xiàn)的時間差不多。非洲直立人種系中最早的代表是170萬年前的壯人,最像是直立人的亞種,正是這個非洲群體在距今190萬年至距今170萬年之間的某個時間從非洲擴散到亞洲。約100萬年前,冰河時期來臨,非洲開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開始遷徙,向世界各地擴張,在歐亞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爪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屬于直立人。在非洲發(fā)現(xiàn)的距今最近的直立人化石已有大約100萬年,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向著智人發(fā)展的趨勢。此時,人類第一次走出非洲。約80萬年前,直立人來到如今的西班牙地區(qū),成為最早的歐洲人;約20萬年前,歐亞非的直立人逐漸消失,被來自非洲的新品種人類智人取代。
早期智人于距今25萬年到距今3萬年的舊石器中期起源于非洲,后向歐亞非各低中緯度區(qū)擴張。這是人類第二次走出非洲,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許家窯人、尼安德特人都屬于早期智人。直立人走出非洲后,約60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約30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中近東。就歐洲和近東而言,幾乎可以肯定是從直立人的西部群體中產生出了尼安德特人,但是東亞、南亞和非洲的直立人的情況還不是很清楚。距今25萬年至距今3萬年是尼安德特人繁榮的時期,尼安德特人制造出更為高級的工具,叫作莫斯特文化。獨立演化成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后來遭遇第二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三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過一段時間。隨著第三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到來,早期智人,包括第二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和獨立演化成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在生存競爭中失敗。推測起來,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包括氣候因素、文化不占優(yōu)勢、被智人屠殺等,但到底是什么還存在著爭議。對線粒體DNA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公元前46.5萬年尼安德特人種系和智人種系分開。之后,約6萬年前,隨著冰河期的到來,生存環(huán)境愈發(fā)困難,終于在約3萬年前,所有早期智人被淘汰滅絕。
晚期智人出現(xiàn)于距今5萬年到距今1萬年,是所謂現(xiàn)代人的祖先,包括山頂洞人、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等。大約10萬年前,一大群智人占據(jù)了尼安德特人分布的領域。一般認為這群智人來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產生于距今20萬年至距今15萬年。智人顯然起源于非洲的直立人群體。入侵西歐的智人叫作克羅馬農人,他們的文化很發(fā)達,在拉斯考克斯巖洞和肖威巖洞里留下了著名的繪畫。克羅馬農人出現(xiàn)后,他們的工具明顯更加高級,叫作奧瑞納文化。非洲直立人與亞洲直立人大概分離了150萬年,就是這期間,非洲直立人具備了智人的特征。他們在距今5萬年至距今6萬年到達澳大利亞,3萬年前到達亞洲,1.2萬年前到達美洲。不過有一些證據(jù)證明,早在5萬年前就有人定居美洲。這是人類第三次走出非洲。這時,藝術出現(xiàn),能夠人工取火,人類進入母系氏族公社,舊石器晚期?,F(xiàn)存智人的四大人種,也是在此時孕育形成的。其中,中國人、東亞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屬于黃種人,又稱蒙古人種;歐洲、北非和南亞是白種人,又稱歐羅巴人種;非洲是黑種人;棕色人種現(xiàn)已并入黑種人。
盡管從感情上說,中國人希望自己是元謀人、藍田人、北京猿人的后代,但遺憾的是考古和基因研究都未提供這一方面的證據(jù)。1987年,根據(jù)相關線粒體DNA(mtDNA)研究,著名的“夏娃假說”被提出,即今天地球上所有人的線粒體都是從大約20萬年前非洲的同一位婦女傳下來的,她的后代在約13萬年前走出非洲,來到了歐亞大陸。1990年,對線粒體DNA的研究發(fā)現(xiàn),黑棕黃白各種人,女性的線粒體DNA相同,這證明了現(xiàn)代人類來自一個共同的智人祖先,根據(jù)考古學生物學推算確定,是非洲的一個女性。之后,根據(jù)對女性線粒體DNA、男性Y染色體基因和猿猴DNA研究綜合推算,人類共同智人祖先出現(xiàn)的比較科學可信的年代是距今10萬年到距今5萬年。
1997年,根據(jù)線粒體DNA的研究分析證實尼安德特人不屬于現(xiàn)代人類的進化路程,也就是說,尼安德特人是另外一個人類分支,與現(xiàn)存人類的祖先無關。尼安德特人這個人類分支約在3萬年前,被來自非洲的新品種人類——晚期智人淘汰并最終完全消亡。
中亞是歐亞大陸群體中遺傳多樣性最高的地區(qū)。在研究過的所有歐亞人類群體中,中亞群體是歐亞大陸上最古老的人類群體,它具有最高的遺傳多樣性,尤其是烏茲別克群體。中亞地區(qū)是西伯利亞、美洲及部分歐洲地區(qū)人類群體的祖先棲居地。這個地區(qū)是兩次主要遷移浪潮的起源地,中亞人類群體向北遷移至西伯利亞后,一支向東遷移至美洲。2003年,美英科學家對西伯利亞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基因進行的比較分析表明:90%的中美洲印第安人和50%的北美洲印第安人,來自同一個父親。其繁衍路徑是,從西伯利亞通過白令海峽的陸橋到達阿拉斯加。這時,來自東北亞的一群西伯利亞人中,一個西伯利亞男人的生殖細胞Y染色體剛好起了變化,名為“M242”,大概發(fā)生在距今1.8萬年前。此時是最近的冰河期中末期,海平面下移,使聯(lián)結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間的白令海峽可以通行。也就是說,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西伯利亞人首次進入美洲不早于1.8萬年前,且只有這個男人的子孫生存并繁殖下來,隨后,他們的后代慢慢往南遷徙。此后不久,幾百或幾千年后,另外一群東北亞人也同樣來到了阿拉斯加,他們的后代繁衍構成另外的一半美洲印第安人;但不知為何止步于北美洲,沒再繼續(xù)向南遷移。
目前的人類考古學和現(xiàn)代遺傳學基因研究結果都顯示了中國早期智人的滅絕并被晚期智人新移民徹底取代的事實。在最重要的考古化石證據(jù)上,東亞地區(qū),包括中國在內,出現(xiàn)了距今4萬至距今10萬年間的化石斷層,斷層時間大致與第四紀冰期相符。約7.5萬年前地球經(jīng)歷了最近一次冰河期。由于蘇門答臘島在六七萬年前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火山噴發(fā),造成全球進入冰河期,使這一時期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地區(qū)絕大多數(shù)的生物種類由于惡劣的氣候而難以存活。遺傳學Y染色體研究證明,東亞的現(xiàn)代人具有共同的非洲起源。約5萬年前,最早一批走出非洲的智人進入東亞的南部,然后隨著東亞冰河期的逐漸結束,在以后的數(shù)萬年中逐漸向北遷移,進入東亞大陸,遍及中國大陸,北至西伯利亞。因此,現(xiàn)代中國人的祖先是來自非洲的晚期智人,在冰河時期中末期,經(jīng)由東南亞由南及北進入中國南方,而后越過長江進入北方地區(qū)。北京的山頂洞人其實并非本地人,而是來自非洲的移民。隨后,約8500年前,中國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萌芽,進入母系氏族公社、新石器早期、中國三皇傳說時代。約5000年前,進入父系氏族公社、新石器后期,即中國五帝傳說時代,埃及的金字塔也在此時被建立起來。約4000年前,出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
回顧來路,人類的進化歷程就是不斷遷徙、移民的歷程。我來自非洲,你和他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