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造紙
當(dāng)你在潔白的紙張上寫字時,你曾想過:這紙是哪來的?告訴你,是我國古代一個叫蔡倫的人造的。
蔡倫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發(fā)明家,他最早發(fā)明世界上造紙術(shù),為人類的社會進(jìn)步和日常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那么,在蔡倫發(fā)明造紙之前,世界上沒有紙,人們是怎樣書信交往的呢?
沉重的竹簡書
一天,蔡倫早上起來上街去辦事,走到白水橋頭時,看見兩個小太監(jiān)牽著一匹大紅馬,拉著一輛官車往橋上爬,車上鼓鼓囊囊地裝滿了布袋,十分沉重。上橋時,一個小太監(jiān)在前面埋下身子使勁地拉著馬往橋上拽,一個在車后使勁推。橋很高,車剛上到一半高,連馬帶車又滑下來,怎么使勁,那車就是上不了橋頭。后來,他們索性先把馬車退回平地,然后一個人在前面使勁催馬,一人在后面猛推車把,人馬一起使勁,想一股勁沖上橋去。沒想到車剛上半坡,忽聽那車輪“喀嚓!”一聲,折了!車子歪倒在一邊,車上的布袋滾落一地,袋里的竹簡和木牘“嘩啦啦!”撒了!有些所簡的韋編也摔斷了,弄得滿地竹片!
那時的書,都是用竹子木頭削成薄片,在薄片上刻上字,再將這些竹片或木片,一片一片聯(lián)起來,就成了一句話或一篇小文章。如果將更多的木片或竹片聯(lián)在一起,就是一篇大文章。再按順序再把這些大文章用牛皮繩(韋)編成冊,讀的時候就展開,不讀的時候就卷起來,堆在一起,這叫簡。還有一種大一點的木板,上面能刻許多字,這種大一點的木板叫做牘。裝簡牘的車子翻了,韋編斷了,簡就亂了!
這馬車上裝的都是皇帝講的話,寫的文章,一下都成了亂竹片了,這可怎辦?那兩個小太監(jiān)嚇得一時亂了手腳!心想,回到宮里小命怕也難保了!
蔡倫一見,忙上來幫小太監(jiān)收拾。蔡倫在皇宮里是個文官,他知道怎么排列那些簡牘。那兩小太監(jiān)們撿,蔡倫就幫他們排列,忙了半天,才將那些沉重的簡牘重新裝入布袋,送過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