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個偶然機會我有幸結(jié)識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先生。他淵博的學養(yǎng)、前瞻的思維、豐富的閱歷以及儒雅的談吐,深深地吸引著我。陪他聊天增長見識,聽他講故事開啟心竅。十多年來不論酷暑還是嚴寒,都阻擋不住我每周一次探望老先生的約定。每次推開先生小書房的門,映入眼簾的幾乎是同樣的鏡頭:老人手拿高度放大鏡(患青光眼、白內(nèi)障)看書、讀報;或端坐電腦前,左手舉著放大鏡,一只眼睛瞇縫著,右手敲打鍵盤寫文章。
周有光先生一九○六年一月十三日,生于江蘇常州一個沒落士紳之家。年輕時患肺結(jié)核、憂郁癥,算命先生說“活不過三十五歲”,妻妹張兆和說“二姐嫁個癆病鬼,哭的日子在后頭”。然而,一月十三日周先生歷經(jīng)四個時代(清、北洋政府、民國、新中國),在眾親友的祝福聲中迎來健康長壽的一百零七歲華誕。
周先生曾就讀上海圣約翰大學和光華大學??箲?zhàn)勝利后赴美國。一九四九年六月三日回國,供職于上海金融界和經(jīng)濟學界。一九五五年十月奉命改行,從事文字改革工作。周先生的孫女曾調(diào)侃說:“爺爺,你吃虧了,搞經(jīng)濟半途而廢,搞語文半路出家,兩個半圓合起來就是一個○?!?/p>
俗話說,“三十而立?!蔽迨畾q,早已過了創(chuàng)業(yè)之年。而且,經(jīng)濟學和語言文字學是兩個專業(yè)性極強的學科。在兩個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學科間改行,其難度可想而知。然而,周先生憑借不懈的努力、執(zhí)著的追求,硬是在“知天命之年”奇跡般地“再立”,并成為語言學界的領(lǐng)軍人物。他是《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訂者,是語文現(xiàn)代化的重要推手。他為中國語言學的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周先生八十五歲離開辦公室。專業(yè)研究因年老體衰告一段落,不再參加社會活動。但他并未停止思考,更未放棄一名知識分子對社會的責任。他仍在關(guān)注世界,關(guān)愛萬物生靈。他在桑榆晚年再揚帆,開辟新領(lǐng)域——研究社會現(xiàn)實問題,撰寫有關(guān)文化、歷史背景的文章。如:什么是現(xiàn)代化,什么是全球化,蘇聯(lián)解體的教訓,美國社會的發(fā)展背景,中印兩國的外包經(jīng)濟,中東局勢,巴以紛爭,后資本主義等。周先生百歲時平均每月發(fā)表一篇文章,時至今日仍然手不釋卷,筆耕不止。繼《朝聞道集》之后,去年又出版《文化學叢談》、《拾貝集》、《靜思錄》等。著名學者李澤厚說:“周有光先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跡。”
周先生不止一次說:“我很幸運,能搞點工作。那些被打成右派的人,即便活下來,荒廢二十年還能做什么呢?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十年?‘抗戰(zhàn)’八年,‘文革’又是十幾年,加上不斷搞‘運動’。我對于‘名’無所謂,有了‘名’就不能做事情了。人家說‘無官一身輕’,我說‘無財同樣一身輕’。我現(xiàn)在錢不夠用也不愁,明天討飯今天也不愁?!?/p>
周先生不僅把名利看得很淡,對生死也看得很透徹。二○○二年,他的夫人去世。送別的那天晚上,周先生的眼圈第一次紅了。親人們擔心,老人是否能承受這突然的打擊。他卻平靜地對孫女說:“你放心,我知道該怎么做。希望這個時候不要給你們添麻煩?!敝芟壬惠呑泳褪沁@樣,時時處處替別人考慮,從不給子孫和社會添麻煩。理智告訴他不能被悲傷擊倒,因為還有工作要做。在其后的兩年間,周先生以九十六歲高齡多方聯(lián)絡(luò),力促張允和先生遺作《浪花集》和《昆曲日記》如期出版。他說,這是對妻子最好的紀念。
常常聽到有些老人說,我老了,活一天少一天。
周先生則說:“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p>
周先生不刻意追求長生不老,而是順其自然快樂地過好每一天。不吃補品,喜歡白菜豆腐。每天讀書、看報,強調(diào)多動腦、多思考。喜歡昆曲,也看美國大片《阿凡達》。愛喝中國茶,也喝星巴克咖啡。關(guān)注“全球化”的老人足不出戶,但老夫也發(fā)少年狂。二○○三年,子侄們陪九十八歲的周先生去北戴河。未到海濱浴場,老人就令兒子周曉平下車去買兩條游泳褲。
對于一百多歲的高齡,他總是樂呵呵地說:“上帝糊涂,把我忘掉了?!?/p>
我?guī)状谓ㄗh周先生寫自傳,但他都謙虛地說:“我沒什么可以寫的,我的生活經(jīng)歷很簡單。我不是社會活動家,更不是政治家。我是專業(yè)工作者,過去只鉆研經(jīng)濟,后來搞語言文字。只有搞專業(yè)的人看我的東西,知道我。到了八十五歲以后寫雜文,才有許多人喜歡?!?/p>
在與周先生交往的十余年里,我不曾有過一次正式的、有目的的采訪;沒有想過,也不敢想有朝一日寫先生的傳記。見面聽周先生談?wù)撟疃嗟氖菄鴥?nèi)、國外一周時事以及他正在構(gòu)思的文章內(nèi)容,我還是他“公民教育”課的關(guān)門弟子。這是任何采訪也無法采訪到的!從先生那里我知道什么是“三權(quán)分立”,什么是“三大自由”,什么是“R2P(保護人權(quán)的責任)”……
嚴格地說,這本小書稱不上周先生的傳記。我只是把日常聽到、看到的綴字成文,和喜歡、熱愛周先生的讀者分享老人的百年滄桑。從林林總總發(fā)生在他個人身上的,或歡快或感傷的故事中,勾勒出時代和社會的變化。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