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皖南鄉(xiāng)村之子——吳組緗生平事略
一 茂林山水育英才
吳組緗于1908年4月5日出生于安徽涇縣茂林鎮(zhèn)。
涇縣地處皖南山區(qū),青山環(huán)繞,綠水逶迤,風光旖旎。東溪、古溪兩水相抱之處有一鎮(zhèn),因涇縣西南境內(nèi)一片茂密的森林而成名,世稱“茂林”。明嘉靖(1522-1566)間里人吳子孝作《茂林八景詩》,將《茂林喬木》列為八景之首,用“喬木千樟接大荒,飽含元氣四時芳”的詩句描寫了當時的景象。
傳說茂林曾為古代“山越”所居,后因戰(zhàn)亂而絕跡。茂林鎮(zhèn)在歷史的長河中,從宋代起,便一直與“茂林吳”聯(lián)系在一起。茂林吳姓人聚族而居的一個巨大的村落在茂林吳村。茂林吳氏初稱“涇川吳氏”,是黃帝至周族部落領(lǐng)袖古公覃父的姬姓的一脈,傳至18世是吳王壽夢。傳說北宋熙寧間,家住東莊灣(今喬吳)的吳安國娶了河西的宋氏女為妻,便搬到宋家坦與宋氏“聯(lián)居”,熙寧乙卯年(1075)建成一座住屋,名“延陵新宅”,并在屋后栽下了三棵紫荊樹。后來,這三棵紫荊樹竟然活了900年左右,成了吳氏宗族繁榮昌盛的象征。明代晚期,延陵新宅可能已經(jīng)不存在了,于是吳氏宗族就在紫荊樹邊建造了一座規(guī)模宏偉的吳氏大宗祠。明代吳氏族人吳仲文有詩道:“希賢來往匯山下,安國移居植紫荊,后于榮四恢宏業(yè),宋家坦改茂林村?!痹娭械摹皡R山”是魁峰的舊名,匯山下即今喬吳村。
往事越千年,滄桑已巨變??谷诊L云激蕩的1938年5月,新四軍在革命老區(qū)茂林建立了“茂林工作隊”,成立的“中共茂林區(qū)委”活躍在茂林全境。1941年,發(fā)生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第一槍就在屬茂林永定鄉(xiāng)的丕嶺打響,事變以“皖南”而命名,因發(fā)生在茂林,這個地方開始被世人知曉。
茂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從前有人說,走進茂林村能聽到“三聲”:一是嬰兒的啼哭聲;二是學童的讀書聲;三是紡織機杼聲。這三聲是茂林人丁興旺、求學上進、辛勤勞動的標志。地處徽州地區(qū)的茂林歷來重視教育,基礎(chǔ)教育普遍率頗高。有官辦的“社學”,大小公堂辦的“義學”,以及私人辦的“私塾”。各類學校都邀請飽學之士執(zhí)教,學童們完成啟蒙教育之后升入“經(jīng)學”,攻讀“四書五經(jīng)”、“諸子百家”。學而優(yōu)者經(jīng)過考試成為“縣學”、“府學”的生員,再去攀登“鄉(xiāng)試”、“會試”的階梯。崇尚讀書的良好社會風氣形成后,大大促進了古代茂林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繁榮,為茂林成為“商宦社會”打下了基礎(chǔ)。清代的大學士、大書法家劉墉書贈族人曰:“荊樹有花兄弟樂,書田無涯子孫耕。”此言很好地形容了當?shù)氐母x文化。
“學而優(yōu)則仕”,明清兩朝,茂林不少的村民經(jīng)商致富,出仕為官的人也不斷增多。茂林共出進士19人、舉人119人,到了清朝中期形成了占地三四平方公里的大村落,富商的豪宅鱗次櫛比,職官品第比比皆是,共有廣廈數(shù)千間,有“江南第一村”的美譽。明代中葉起至清嘉慶時,茂林吳氏有很多人遠賈他鄉(xiāng),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定居、繁衍后代,有的成為當?shù)氐耐?。如無為吳氏,人才輩出,明末兵部侍郎吳光義曾訪故里,自稱僑居無為。舊時的人們常說“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村”。其實,涇縣在皖南山區(qū)的縣城中并不算小,說它小,只是為了形容茂林村的大。明左都御史李幫華有詩為證:“延陵望族傳江左,荊里名家落水西?!庇纱丝梢娒之敃r的繁華。
地杰人靈的茂林走出了眾多的時代俊才。清吏部尚書吳芳培曾獲“寫作俱佳、可云好學”的嘉獎;江南河道總督潘錫恩兼漕運總督時,曾因在位期間十年無患,“清淮士民,稱頌不衰”,而得道光帝御書六個“?!弊仲p賜。近代為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作出卓越貢獻的吳茂蓀、經(jīng)濟學家吳半農(nóng)(吳組緗大哥)、曾任財政部長的吳波都是茂林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學者吳組緗與大畫家吳作人、著名書法家吳玉如并稱為“茂林三吳”,更是代表了現(xiàn)代茂林達到的文化高度。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吳組緗這位“皖南鄉(xiāng)村之子”豐富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