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动漫,91亚洲午夜一区,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v二区丶,久久九九国产精品自在现拍

正文

皖南行

人生如谷 作者:李國文 著


皖南行

那一年,到皖南,上黃山,游太平,逛屯溪,看牌坊,串古鎮(zhèn),訪農(nóng)家,吃徽菜,品新茶。一路上,彥周和他的老伴張嘉,全程陪同,送往迎來,殷勤照顧,著實辛苦。

我這個人,比較不那么愛動。也許當“右派”的二十多年里,修鐵路,當苦力,兩只腳走過大半個中國,這以后,便總想歇著。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了,再好的名勝,再美的景色,看又如何,不看又如何?抱著這樣想法的我,這些年來,閉門索居,臥看浮云,老貓打盹,清茶一盞,也頗怡然自得。

況且,出去了,麻煩主人,應(yīng)酬客人,還需要打疊起精神,不停地點頭,不斷地微笑,然后,欠下一屁股兩肋巴的人情和文債,不知將來如何答對?所以,抱定宗旨,謝絕外出。不過,老魯是屬于例外的,他在電話里說,你來吧,加之,我好久沒同他見面了,他也不大有機會到北京來。于是,我也記不得是坐火車,還是乘飛機,先到了合肥,后到了皖南。

一行人,總有二十來個人,來自四面八方,說話南腔北調(diào),口味酸甜苦辣,興趣各不相同,然而,同乘一輛面包,同住一家賓館,同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同聚一個會場里交談,十幾天里,在主人的妥善安排,在老魯?shù)木恼樟舷拢m然行色匆匆,日程滿滿,但是這支小分隊卻始終游興濃烈,情緒高漲??芍^極其和諧地,也極其怡悅地,足足飽覽了皖南秀色、黃山風光,也大大領(lǐng)略了人文江南,鼎盛風流。記得大家乘興初來時,合肥那里總是瀟瀟細雨,涼意颯然,盡興而回時,黃山這邊已是春風送暖,陽光和煦。

好一個不虛此行,大家都為此次難得的聚會,留下美好的回憶。

我還記得在那次旅途中,一個重頭項目,便是登黃山。正當大家摩拳擦掌,作跋山涉水之準備之時,我在崇山峻嶺里勞改多年,對于步步登高的攀登,兩只腳有一種本能的拒絕,遂打了退堂鼓,寧可在人字泉的賓館里,看云霧升騰,聽流水淙淙,也不去登頂了。老魯見我說到這里,當然理解,也就聽便。其實,他的哮喘,不適宜登高,更不適宜在山頂過夜。我很欽佩老魯舍命陪君子的義氣,只見他拄著竹杖,漸行漸遠而去。

省公安廳的《警探》雜志,是這次筆會的東道主。兼管這份刊物,時為副廳長的尹曙生同志,因為我未上黃山的緣故,便留下來陪我,這讓我很是過意不去。于是,在蒼茫的暮色中,聽泉聲,聽松濤,天南海北,上下古今,作長夜聊,倒也是不亦快哉的事情。老魯,這位不僅在安徽文學界享有極高威信,在整個中國文壇上也具有很高聲望的老作家,是我們斷不了說到的話題。

他和老魯,同住合肥,自然交往要多。我和老魯,相距甚遠,難得有機會見面,不過,隔三差五,總有電話聯(lián)系,所以也并不隔膜。因此,談起這位文壇宿將,共同語言就很多了。應(yīng)該說,魯彥周這個名字,幾乎貫穿著新時期文學過程的全部。從他的《天云山傳奇》起,聲名鼎沸,奠定他在文學界的威望,一直到今天,人們提到了他,無不以一種尊敬的口吻,論及他的作品,在當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前不久,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五十周年的研討會,在合肥舉行,那“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場面,用得上“盛況空前”一詞來形容。我在想,這樣眾口一詞的褒譽激賞,一是由于他的作品成就,二是由于他的人格魅力。而后者,正是一些老朋友不遠千里出席會議表示祝賀的原因。

歷史在評價一個作家時,其言,其行,均在關(guān)注之中,不可偏廢的。老魯這半個世紀以來著作等身的同時,他持正不阿的風骨,傲霜凌雪的風節(jié),嚴己寬人的風范,江南文士的風雅,在這樣一個多是非,多口舌,多紛擾,多麻煩的文學環(huán)境里,他始終保持著清醒冷靜,坦然開朗,謙遜謹慎,清高自介的君子風度,這是最為難能可貴的。

如果沒有記錯,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上海文藝出版社的一次活動中。我不知道他那時是否在上影寫電影劇本?從那以后,我們就如同多年相知的老朋友來往著。怎么說,二三十年過來,也算得上是跨世紀的友誼了。我認為,他無論為人,其真誠,其熱忱,其正直,其寬容;無論為文,其精致,其深刻,其完美,其認真,可以說是達到一個相當精彩的境界。

做文,做得精彩者,在中國當代文壇上,是不乏見的;但做人,做得精彩者,環(huán)顧我所熟知的,和雖不相識但有所知悉的那些同行,能與之相埒者,為數(shù)寥寥。我對老尹說,為什么我要以“精彩”二字來形容他,因為,在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當很多被打成右派的作家,還不甚了然,或者,還不甚把握,或者,更想不到會成為“重放的鮮花”,還在惶惑之際,老魯已經(jīng)在執(zhí)筆寫他那部膾炙人口的《天云山傳奇》了。

第一聲燕子的呢喃,表示著嚴冬的過去,春天的來臨,而第一只布谷鳥的叫聲,意味著播種的季節(jié)開始,果然,隨后不久,文學新潮就像決堤春水,沖決而出。因此,魯彥周對于我們這一批基本命運相同的作家而言,他的作品,是起到一種標桿作用,信號作用,是應(yīng)該在當代文學史上大書一筆的。

正因為這樣,我對他,一直懷有很親切的感情。

現(xiàn)在回想那次黃山筆會,仍是記憶猶新,但留在我記憶里的最深刻的畫面,就是隨便找了根竹杖拄著的這位老朋友,陪同走累了腿的我們,到一家農(nóng)戶庭院里,討壺茶喝的那夕陽西下的小憩了。

原先沒有這個安排,是我說,老魯,找個地方歇歇腳吧!

他說好,我們到老鄉(xiāng)家去討杯水,潤潤嗓子。于是,我們走過一片綠油油的秧田,走過一片黃燦燦的菜地,來到一家農(nóng)戶。院子不大,不多的幾張竹椅,幾條板凳,頃刻間我們這些外來的客人坐了。論年歲,他最大,但他站在那里,背景為青磚黛瓦,綠樹紅花,一切都在絢麗的晚霞映襯之下,他那神態(tài),矍鑠中有一種飄然物外的恬淡,瀟灑中有一種人生參悟的從容,睿智中有一種滄桑歲月的歷練,舉止中有一種江南秀士的風流。我覺得,斯情斯景,斯土斯鄉(xiāng),斯人斯文,真是最完美的配合了。

可惜,我不是畫家,這張印在腦海里,我老友的精彩肖像,就不是筆墨所能形容得出的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gspecialtie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