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中的詩人
序《自由河》
認識劉波是在1988年末,至今已近三十年了。我們常常把酒暢敘、談詩論藝,成為知己。他任教于大連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是畫家和詩人,保留著傳統(tǒng)文人的人文意識、詩性人格與審美精神,但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選擇性批判,對西方現(xiàn)代哲學(xué)、社會學(xué)思想體系的選擇性接受,其深度讓我感佩不已。
近期,他要出版詩畫集,并讓我作序。古人對詩、書、畫集的制序,有“詩有序,以標明本意”, “書畫無序,弗頌其美,弗釋圖意”, “詩可以序,書畫不必序”。我也以此為借口,只作詩序。當然,對于他的繪畫確實無須多言。他擅長于人物畫,注重傳統(tǒng)筆墨韻味、探索現(xiàn)代藝術(shù)語言的“描述性”與“表現(xiàn)性”,并特別強調(diào)西畫的造型能力的訓(xùn)練。我對他的繪畫創(chuàng)作,尤其是藝術(shù)思想了解較多,但本書僅編入一些國畫習(xí)作,實難盡現(xiàn)他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全貌,但愿能觀一葉而知秋。
本書所收的詩作,詩詞部分足以顯示他在平仄格律、詩韻詞韻以及用典(古典今典)上的功底,由于他的每一首詩詞都遵循體式規(guī)范,沒有必要列舉。此外,必須強調(diào)一點,以免引起讀者的誤讀或誤解,我推崇和贊賞他在詩詞上體式規(guī)范,并非是唯文體形式論,雖然體式規(guī)范很重要,但詩詞的審美意義上的詩味、詩意和詩魂更為重要,這恰恰也是本書作者非常看重的。從唐宋至明清,有許多佳作并不嚴格遵循體式規(guī)范。這類問題古今有許多學(xué)者論述過,在篇幅有限的詩序里冗述此題并不合適,我只能按照詩序的功用,選擇幾首詩詞和讀者共同品鑒。
他的詩詞講究韻律,刻畫細膩,喻象得體。《雨中校園》中“微風一縷輕撥葉,/細雨千條重潤枝?!睂φ坦ふ队赀^大黑山》中“腳下黃席穿嫩綠,/枝頭褐塔立新橙?!币矊φ坦ふN抑荒茉趦墒自娭羞x《雨過大黑山》這首詩評論,該詩后兩句不僅對仗工整,且有“詩思”(現(xiàn)代詩學(xué)的概念)。前兩句時間性的意象和空間性的意象(“黑山昨夜連春雨,/疏曠幽林斷鳥聲?!保娜蒌秩?,使“腳下黃席穿嫩綠”的枯草枯葉鋪就的“黃席”,與春草勃發(fā)的“嫩綠”,這兩組不同的意象“疊象”成“詩思”,換言之是舊的、死的枯草枯葉,生發(fā)出新的、活的嫩綠草葉,使讀者從死亡與新生的自然循環(huán)與生命輪回中,感知生命個體的有限和生命整體的無限,由此感悟到生命的虛無性和永恒性。這類似于“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思”?!爸︻^褐塔立新橙”的“褐塔”是指上一年所結(jié)的松塔,“新橙”是指剛生發(fā)的松塔,其“詩思”的意味和前句一樣,仍是指向生命的歸化和永續(xù)。
《秋知》一詩很有意味,前兩句“聞香入夢忘形色,/半醒落英竟羽衣?!薄奥勏恪钡摹跋恪蓖ǔJ侵富ㄏ悖巴紊贝杭韭劵ㄏ愣兆?,人不覺閉上眼睛,忘記觀察枝干的形狀?!奥溆ⅰ钡摹坝ⅰ蓖ǔJ侵富ǎ募净ㄖx,香氣不在,當人從花香陶醉中醒來,植物漂亮的葉子又搶了視線,使人看不清枝干,“羽衣”喻指樹葉為樹的衣裳?!按角镲L蕭瑟過,/葉脫枝干見曲直。”到了秋季樹葉落了,枝干沒有了樹葉的遮飾、遮掩和遮蔽,是曲是直一目了然。該詩看似寫景,實則寫人,枝干是人的本質(zhì),即所謂人品,花葉再漂亮只是人的外表,即所謂長相。給人的啟示是:一、看人要看本質(zhì),二、了解一個人需要有一個長期過程。詩的立意深刻,語言明暢,同時也表現(xiàn)了詩人自己的人格理想與價值追求。
《滿庭芳·美人》是一首好詞,上闋中的“玉露金風,/凄涼心境,/北國已近冬寒?!笔菍憰r間已近冬天,處所是北方?!盁o蹤飛燕,/倩影映嬋娟。/眉翠唇朱目秀,/巧笑處,/款散香檀。/傾城顧,/芳姿艷麗,/嫵媚醉春纖。”是對人物的描寫與刻畫,從身形、臉龐、神情、姿態(tài)等方面的描繪,賦予人物美的形象。下闋是敘事與抒情,從“流連。消魂際,/閑依共引,/心悅情忺?!钡健皣@年華似水,/生命如煙?!睍r光流逝的不僅是韶華,還有一段美好的往事?!疤鞚u暗,/雪花無語,/悠悠落窗沿。”將本應(yīng)哀婉凄絕之情感,化為幽淡沉靜之心態(tài),細細品味,不免感慨萬千。該詞千回百折、細膩傳神、含蓄委婉、饒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