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都接受過灌頂,對吧?各位曾想過自己就是一位菩薩嗎?我確信大家未曾這樣想過,因為各位不敢認為自己是菩薩。你認為菩薩高高在上,具有黃金、玉石等顏色,我們犯了很多這樣的錯誤,把自己和菩薩劃清界線,如此一來,我們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成為菩薩。認為菩薩是高境界,而自己是低境界,這是錯誤的想法。當你接受灌頂?shù)臅r候,你就是菩薩。你受了菩薩戒,這代表什么?并非代表你于佛教中得到升級,而是代表你有責任幫助別人證悟,這才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今天選擇這個講座主題的原因。
很多人受過喜金剛的灌頂,自觀為喜金剛也有一段時間,卻心生同樣的問題,因為你們把喜金剛和自己加以分別。同樣,各位接受了文殊菩薩的灌頂,并做修持,卻又把文殊菩薩跟自己分開來。文殊菩薩從不跟著你走,你只是把他留在家里,因為你認為文殊菩薩只是那尊佛像,文殊菩薩并沒有成為你的內(nèi)在?;蛟S你每天早上都做一個小時的觀想,但你把那個觀想留在你的佛堂里,沒有帶在身邊。誰是文殊菩薩?那尊佛像拿著一把劍,什么劍?切菜的劍嗎?拿著一本書,什么書?講故事的書嗎?你們都知道,我們也創(chuàng)造某種引導的光,放光迎請,你的上師自己就會來這里。你擺了佛像在佛桌上,在他前面放些水呀、花呀、香呀。但你做得不太對,以至于這變成你生活中的一種負擔。對這個佛桌上的文殊菩薩,你早上忘了燃香,就有罪惡感。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就把自己跟菩薩分開來了。
身為一位金剛乘行者,把文殊菩薩等本尊的概念融入每天的生活,非常重要。我向來跟朋友說,觀想后的時段(座下瑜伽)比觀想中的時段(座上瑜伽)更為重要。我們每天一小時的禪修,是為了改變非禪修時的狀態(tài)。在佛堂修法時,會生起一些慈悲、一些虔誠,應該讓這些心境隨處出現(xiàn)。
小乘、大乘、金剛乘
且讓我簡單說明。我認為各位的生活無須做任何改變,不需要佛堂,不需要任何這類東西。我們該做的,是不去傷害別人,不去傷害眾生,也不累積害人的因。做這些事并不需要佛堂,也不需要禪修持咒,你自己就做得來。如果你能做到,那你就不僅是個普通人,同時也是純粹的小乘行者。只要你不傷害別人,也不累積害人的因,就已經(jīng)足夠,無論你有沒有佛教徒的名,都不重要。
如果你更勇敢些,想做更多的事情,那么除了不傷害別人,你還要嘗試去幫助別人,并累積助人的因。幫助別人并不需要改變你的生活狀態(tài),你就做你自己,同時能夠改變別人,幫助別人。如果你有能力也有意愿來幫助別人,那你就不僅是個普通人,同時也是大乘行者。要做個大乘行者并不難,只要你有意愿幫助別人,也確實去幫助別人。
現(xiàn)在我們是什么呢?我們似乎被稱為最高階的金剛乘行者,但身為金剛乘行者,我們甚至沒有修持“不害人”的小乘法則。我們是多么經(jīng)常地有意傷害別人,又是多么經(jīng)常地無意傷人。再這樣下去,幾乎不可能成為一個純粹的金剛乘行者。金剛乘應該真有其特殊之處,既然如此,它應該有些快捷的法門。如何同時是普通人又是金剛乘行者呢?你必須要有“凈觀”,視眾生為清凈,視輪回、涅槃為同樣清凈,至少應該這樣對待你的上師。
生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