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80年代,殼牌通過收購尋求增長。它于1985年買下了美國殼牌石油公司手中其余的30%股權,以鞏固其美國業(yè)務。在石油產業(yè)這是一個通過收購和并購來增加實力的時期,貿易形式的日益嚴峻致使收購十分必要。殼牌也出售了其儲備,因為殼牌預期在未來一定時期石油價格會下跌。歐佩克在市場上定價的權利逐漸散失,因為有包括北海等其他非歐佩克地區(qū)石油的流入。OPEC最初試圖通過減產來抵消這一壓力,但它在1985年年底放棄了這一戰(zhàn)略。這個冬季石油價格從每桶31美元跌至每桶10美元。
享受了多年高油價的殼牌不得不面臨調整,以適應低價格要求的方式變化,并用它衡量投資的項目。財政預算在兩年內減半,為了使新項目成本更低,公司員工必須工作更加努力。研究的深入帶動了技術的進步,如小井眼鉆井和定向鉆井,從而降低了項目的成本。
20世紀80年代的遠洋勘探項目,與以前的相比更有挑戰(zhàn)性。在挪威的特羅爾領海域便是一個例子;另一個例子是在墨西哥灣的一個新井鉆探的深度有2.3公里,這是一個新的紀錄。在1989年,東歐劇變?yōu)闅づ谱缘诙问澜绱髴?zhàn)以來重開這些市場提供了機會。從第一個與匈牙利合作開辦的汽車零售合資企業(yè)開始,公司在這些地區(qū)的合資企業(yè)迅速增長到50家。但更具戰(zhàn)略性的合資企業(yè)為俄羅斯企業(yè),既負責生產又負責營銷。1989年西班牙政府剛剛宣布取消國家石油公司對國內加油站的壟斷經營后,殼牌集團立即進入這一市場,在短短的2年內就在西班牙編織起了龐大的殼牌加油站網。與此同時,針對歐洲煉油業(yè)的過度飽和,集團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一方面壓縮其在該地區(qū)的煉油能力,另一方面在亞非拉地區(qū)新建和擴建了一批煉油裝置和石化裝置以規(guī)避風險。針對近年來化工業(yè)獲利能力持續(xù)下降的情況,集團在近年陸續(xù)出售了一些精細化工部門。為了應付突然發(fā)生的情況,殼牌集團在各地的經營公司還通過情景預測定期進行石油供應中斷或“有變故”的演習。正是這些不斷的努力,使得該集團能夠保持穩(wěn)定發(fā)展,即使是海灣戰(zhàn)爭爆發(fā)時也做到了及時應變,沒有遭受大的損失(見表1-7)。
表1-7 殼牌在20世紀80年代的營業(yè)額及凈利潤
(單位:1000英鎊)
年份 銷售額 凈利潤 年份 銷售額 凈利潤
1980 41 302 000 2 225 000 1985 75 973 000 3 032 000
1981 48 640 000 1 797 000 1986 57 676 000 2 540 000
1982 56 877 000 1 993 000 1987 61 727 000 2 883 000
1983 63 397 000 2 754 000 1988 57 570 000 2 941 000
1984 76 558 000 3 648 000 1989 66 996 000 3 954 000
20世紀90年代見證了生物燃料技術和天然氣液體技術的巨大飛躍。其實早在幾十年前這些領域的基本技術已產生,但是廉價和豐富的石油資源使企業(yè)對于開發(fā)這些項目的商業(yè)用途興趣不大。在90年代的時候,皇家荷蘭/殼牌公司集團已經成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跨國石油公司之一。由于七八十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曾經給殼牌集團帶來了很大損失,因此針對全球石油供求關系不太穩(wěn)定的情況,集團采取了把其業(yè)務進一步向世界各地擴展、實現(xiàn)資源和市場的全球化開發(fā)和優(yōu)化配置的策略。殼牌集團在全球45個國家有勘探活動,在28個國家有石油生產,是石油上游活動開展最廣泛的石油跨國公司。地理上的分散化使得某一地區(qū)的政治經濟風波不會對集團的其他部分造成重大影響。一方面殼牌集團在全球各地大力勘探開發(fā)油氣資源,增加投資,以保持并進一步提高其油氣探明儲量和產量及其分布地區(qū)的廣泛性。1993年在馬來西亞成立的殼牌公司民都魯廠是先行的第一步,而這先行一步的重要性在液化天然氣公司以后十年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可看出來。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經營風險,殼牌集團注意將自己的多元化經營范圍集中在與石油勘探開發(fā)、石油煉制、化工緊密相關或協(xié)同的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yè),而很少跨范圍去經營自己不熟悉的行業(yè)。這種多元化是在其核心業(yè)務——油氣業(yè)務基礎上的多元化。這種組合有助于避免單一的油氣業(yè)務季節(jié)間的波動,同時在上游(石油勘探和開發(fā))與下游(煉油與銷售及相關化工產品)以及相關的海運、煤炭等行業(yè)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在1992~1996年間,集團總資本支出中油氣(石油勘探開發(fā)和煉油與銷售)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75%~90%,保證了核心事業(yè)的發(fā)展;集團總銷售收入中油氣收入所占比例也一直保持在85%~90%的水平。同時集團十分注意加強石油煉制與化工的銜接和結合,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對下游業(yè)務加大了投資力度。殼牌的煤炭、有色金屬業(yè)也保持了穩(wěn)定的發(fā)展,1996年煤炭銷售量達到1850萬噸,比1995年增加5%。
1996年年初,殼牌集團對其運營結構進行了重組,以便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要以及商業(yè)挑戰(zhàn)。各業(yè)務公司以當?shù)乜蛻魹橹兀考夜镜墓芾韺佣紝Ρ竟镜臉I(yè)績及長期發(fā)展負責。集團設立12個研究開發(fā)中心和11個服務公司,以支持業(yè)務公司的發(fā)展。
20世紀90年代中期是一個環(huán)境問題很突出的時期,很多石油公司都面臨破壞環(huán)境而遭到公眾指責的壓力。殼牌也不例外,期間有兩件事對殼牌影響較大,一件事發(fā)生在1995年,殼牌在北海布倫特因集中其計劃處置存儲平臺而受到批評。公司意識到,輿論已變得對環(huán)境問題更為關注。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在未來十年內,環(huán)境問題的影響將使得公司致力于發(fā)展與社區(qū)良好的關系而與相關方面的對話更難展開。
另一個對集團影響比較大的問題發(fā)生在尼日利亞的奧戈尼地區(qū)。奧戈尼地區(qū)的一些少數(shù)民族部落不滿尼日利亞政府,因為他們覺得來自石油的政府財政收入中有一部分應該歸他們,這是他們的基本權利,作家肯薩羅·維瓦是他們的擁護者。石油公司被指為與腐敗政府的“同流合污者”,殼牌被指控環(huán)境破壞,而薩羅·維瓦和他的同伴因其活動被判處絞刑更使這件事在國際上產生了惡劣的影響。
1997年公司的勘探費用計劃繼續(xù)增加,殼牌集團把大力開發(fā)全球市場作為自己經營戰(zhàn)略的又一重點。通過建立和擁有龐大的油氣運輸船隊及數(shù)以萬計的加油站和零售點,殼牌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建立了巨大的銷售網絡:在全球33個國家建有54座煉油廠和一批石化生產基地及相關經營公司,打造出規(guī)模很大的全球生產、銷售市場體系。在把握現(xiàn)有市場的同時,積極占領新的市場,打入東歐、拉美和亞太等地區(qū),不斷改善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產銷銜接和市場體系。與此同時,殼牌一直堅持的LNG業(yè)務在這個時期也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運輸條件的改善和日益增加的需求使集團在這一領域的事業(yè)越來越重要(見表1-8)。
表1-8 殼牌在20世紀90年代的營業(yè)額及凈利潤
(單位:1000英鎊)
年份 銷售額 凈利潤 年份 銷售額 凈利潤
1990 75 661 000 3 609 000 1995 97 331 000 4 375 000
1991 76 134 000 2 403 000 1996 111 863 000 5 691 000
1992 75 185 000 3 064 000 1997 106 631 000 4 736 000
1993 85 565 000 3 000 000 1998 83 045 378 2 103 980
1994 86 411 000 4 070 000 1999 94 387 504 5 310 565
世紀之交殼牌開始尋求進入新興的經濟增長地區(qū)—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它有幾個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氣項目在俄羅斯的salym和薩哈林島,并在中國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石化廠,以滿足其迅速增長的消費需求。隨著該集團發(fā)現(xiàn)其所處的工作在日益“敵對”的環(huán)境中,石油勘探項目已變得更加復雜。對于熱衷于開采自己國家資源的各國政府而言,殼牌集團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的成就是它們相互合作的至關重要的條件。2000年,殼牌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合資成立中海殼牌石油化工,這項總投資達41億美元的合資項目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之一。殼牌目前在北京、天津、廣東、成都建有加油站。2004年1月9日,殼牌公司宣布調低公司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震驚世界。公司承認3年來共夸大了48.5億桶的石油天然氣儲備,包括集團主席Watts在內的3名公司高層人員離職。4月,標準普爾將殼牌公司的評級從AAA級調低到AA ,該公司之前擁有標準普爾和穆迪兩家國際評級機構AAA的評級,是歐洲僅有的兩家得到雙AAA評級的公司之一。4月28日,美國司法機構和英國當局都開始對事件展開調查。受此事件的影響,在2005年7月20日,公司存在98年之久的雙董事會結構被迫解散,合并成為荷蘭皇家殼牌公司,新公司的總部設在海牙。而在2006年2月24日,尼日利亞南部哈科特港的一家法院判定,殼牌石油公司須賠償尼南部伊角族居民15億美元,以補償石油開采活動對當?shù)丨h(huán)境造成的破壞。2007年7月5日,標志著殼牌自合并以來已經是一個年過百歲的老人了?;厥装倌隁v史,它開啟了一個驚人的旅程。在這一百年中,人類一次又一次成功地適應各種變化和周期性動蕩,殼牌也是如此。2008年對殼牌人來說同樣是不平凡的一年,前半年石油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屢創(chuàng)歷史新高,使得公司獲利豐厚,但是進入下半年以來油價卻呈現(xiàn)過山車般下降趨勢,殼牌的業(yè)績也受到波及,甚至在該年的第四季度出現(xiàn)十幾年來的首次季度虧損。
讓人捉摸不定的石油價格、世界上日益減少的石油以及人類對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是包括殼牌在內的所有能源公司面臨的挑戰(zhàn)。新的世紀,殼牌和其他能源公司必須找到更多的能源,以使世界經濟能夠繼續(xù)唱出動人的歌謠,特別是對中國和印度這樣高速發(fā)展的國家,這件事情顯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