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人常犯錯,不一般的人常包容別人犯的錯。
亞歷山大·蒲伯
有些賬是算不清的,認(rèn)真算計起來,舊恨不去,還添新仇。不如干脆把包袱一卸,倒還好輕快走路。
大抵有四種包袱可卸。第一種是偶有小過,自行寬解。不久以前的一天,寒風(fēng)陣陣、冷雨綿綿,我約了朋友見面,路上卻迷失在紐約的地鐵里。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還是遲到了將近一個小時,其尷尬沮喪,可想而知。正待數(shù)落自己,轉(zhuǎn)念一想,罷、罷,畢竟我也盡了力了,事到如今,折騰自己也沒用,還是好好跟朋友賠個不是吧。
第二種是別人偶有小過,咱們得饒人處且饒人。就像我的那位朋友,她冒雨等了我那么久,不可能沒意見??墒且娏嗣妫裁簇?zé)備的話也沒說,還和顏悅色地接受了我的歉意。"你怎么,這么快就原諒了我?"我有點兒不敢相信,她說:"哎,算啦,你又不是成心的,坐地鐵迷路,我也有過啊……"
很多時候,得理不饒人似乎更痛快一些,"誰讓他對我不起了嘛,我就要出這口氣"??墒?,出氣出氣,很耗氣力,有這力氣,何不留著,還有很多值得干的事兒要干哩。
第三種包袱就沉得多了,是我們犯了很嚴(yán)重的錯誤,和自己的道德準(zhǔn)則相抵觸的,這可叫人如何原諒自己?我們不再白璧無瑕了,每每看到那個污點,心里就一陣抽緊。必須經(jīng)過百般努力,我們才能從缺憾中解脫出來,重新開始生活。這里所說的"解脫",并不是沒良心、推卸責(zé)任。良心促使犯錯的人接受相應(yīng)的懲罰,吸取教訓(xùn),繼續(xù)前進(jìn),而不是讓他整日沉溺在畏懼的深淵里--沉得越深,他離健全的狀態(tài)就越遠(yuǎn),越發(fā)容易破罐破摔。
最后一種包袱,也是最難卸的一種,就是別人犯了大錯,咱怎么原諒。我認(rèn)識的每個人都有一段傷心的往事,或是受委屈,或是遭冤枉,個個都說,那個傷他的人,他這輩子不會原諒。我們想用"不原諒"來懲罰害人者,不過事實表明,害人者不等別人懲罰,自己就逃不過良心的譴責(zé),我們完全可以把他拋到腦后,好好過自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