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連衣服都洗不好,怎么帶孩子!”——分工合作,取長補短
在隔代教育家庭的矛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缺乏經驗造成的。比如,年輕媽媽不會洗孩子的衣服,老人就會說:“連衣服都洗不好,怎么帶孩子!”又比如,老人不會使用電磁爐,結果把孩子的營養(yǎng)餐煮過了,做出來的東西不僅口感差,還失去了營養(yǎng),這時,年輕父母心里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不滿。種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堆砌起來,就會不定時地爆發(fā)家庭矛盾。由于父母和老人在知識水平、生活習慣、養(yǎng)育觀念等多方面的差異,家庭矛盾難以避免,但卻是可以大大減少的。除了通過上文所講的溝通技巧,父母還可以通過分工的方法,讓家庭氛圍盡量和諧。
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备改负屠先烁饔懈鞯拈L處,通過合理分工,能最大化地發(fā)揮個人能力,照顧好孩子,維護好家庭關系。那么,父母和老人該如何分工呢?
我們先來看看兩代人的特點。時間上,父母一般工作繁忙,加班的事情常有,加上交通不夠完善,回到家里一般都較晚了。而老人基本上不用上班,時間充裕,活動范圍也不大,因而可以騰出大量時間。知識水平上,父母所接受的教育要比老人高得多,因此智力水平較高。而老人幼時受的教育少得可憐,生活改善后又忙于東奔西跑,維持生計,因而智力水平較低。生活習慣上,父母比較跟得上潮流,嶄新的生活體驗十分迎合年輕父母的口味。而老人比較保守,生活很有規(guī)律,安排得有條不紊。養(yǎng)育觀念上,父母懂得以科學知識和新興教育理念養(yǎng)育孩子,而老人基本上還是老一套,有些經驗已經過時,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基于以上差別,在父母肩負教育孩子主要責任的基礎上,我們建議父母做養(yǎng)育孩子的主體,而老人做兒女的參謀。這種角色定位對孩子和家庭關系有什么好處呢?
第一,可以大大減少甚至杜絕老人溺愛孩子的情況。由老人直接教育孩子的后果,是很多老人太愛孩子,經不起孩子的軟磨硬泡,一味姑息縱容孩子,導致孩子無法形成優(yōu)秀的品格。把教育孩子的重任還給父母,老人在一旁出謀劃策,等于縮小甚至消除了兩代人在教育孩子上的分歧。孩子哭鬧、任性的機會也會大大減少,在父母的嚴格要求下,孩子會逐漸形成優(yōu)秀的品格。
第二,可以增加父母的養(yǎng)育經驗,使父母在取長補短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健康成長。父母十分缺乏養(yǎng)育經驗,因此老人的指導十分必要。在沒有分清父母和老人的角色定位之前,兩代人經常會為該怎樣照顧孩子而爆發(fā)家庭矛盾。角色定位之后,這種情況將大大減少。父母在遇到不會做的事情時,通過向老人學習,可以快速獲得行之有效的方法。父母不認同老人的錯誤做法時,兩代人也不會因為定位不清而吵架。總之,老人正確的做法,父母可以虛心學習;錯誤的做法,父母可以堅持己見。這種靈活的分工使得父母養(yǎng)育孩子的責任感大大增強,不僅父母的養(yǎng)育經驗會快速增長,對教育孩子的信心也會不斷增強。
第三,可以讓老人安享晚年。許多老人喜歡做孩子的保姆,結果使孩子失去了培養(yǎng)獨立性的寶貴機會。在恰當?shù)臅r候把這些機會還給孩子,不僅可以減輕老人的負擔,還可以及時讓孩子形成優(yōu)秀的品格,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