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有求必應(yīng)已然低估了祖輩的愛心,實際上很多時候老人是無求也應(yīng)。孩子一哭一鬧一發(fā)脾氣,老人就開始主動提供全程零距離的跟蹤服務(wù)。
在祖輩,這或者是令他們感到欣慰的事:不必等孩子開口,我們已經(jīng)做到最好!但祖輩們可曾想過:祖輩的“不必等孩子開口”,對孩子而言,恰恰是:不給我們開口說話的機會。
把健康的孩子當病孩子來養(yǎng),直到真的養(yǎng)出毛病,難道這就是我們愛孩子的本意嗎?
2010年第7期的《讀者》里有個片斷:愛爾蘭時報一位廣受愛戴的新聞主管中風后,被告知他會失去說話能力,但他可以通過按“是”與“不”的按鈕來與人溝通。結(jié)果他說:“如果我只能說‘是’或‘不’,談話還有什么意思呢?”這樣活著就更沒意思了,所以他幾乎立即就死去。
當獨二代的祖父母越俎代庖,事必躬親到無需孩子多言、只需表達“是”與“不”就萬事大吉時,你真的認為那是你愛的奉獻,是孩子前世修來的福氣?
中國有句老話,叫“過猶不及”,凡事做過了頭和做得不夠一樣是有害的。對孩子來說,害處尤大。因為孩童各方面的能力尚未具備,對他們而言,過度的愛其實是種變相的剝奪,剝奪了他們的成長空間和身心發(fā)展的權(quán)利。
這方面,我們甚至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論來說明,至少,進退有度的道理應(yīng)該是大家都明白的吧?
【解讀:“為”你才不能“替”你】
曾被這樣的情節(jié)打動:一男子對鐘情的女人說:我能夠為你死,卻無法替你死,因為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只能由你自己去承擔。
盡管我們可以“為”一個人獻出生命,但我們無法“替”他去面對生活。
有人提出過異議:如果遇到壞人,壞人想要殺她,我挺身而出愿替她去死,那不就是替了嗎?
其實這種替的前提是:你和她都有選擇權(quán)。但真正專屬于某個人的生活,別人是無法介入、無法更改的,甚至連本人都無法逃離和選擇。
譬如:她高考失利了,你能替嗎?他的女友離開了他,你能替嗎?單位破產(chǎn)使她下崗了,你能替嗎?最最簡單的吧,他感冒發(fā)燒了,你能替他吃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