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藏匿銳,身體如鼎之鎮(zhèn)。
——《曾國藩日記·道光二十二年十月論修身》
【譯文】
把鋒芒和深厚的學養(yǎng)安靜地藏匿住,身體就像大鼎一樣敦實地立在那里。
【筆記】
通觀曾國藩的全集,他多次在家書中探討靜修的道理。他說,心境如水,則不生妄念,淡泊名利,則明辨事理,如果一個人的精神不能安然沉靜,那么心思總是浮淺而散漫的,做事也不會實在。他還認為,安靜到極致并非什么都無所謂的那種空無,而是靜到不得不動,正如冬至那天一樣,陰氣耗盡了,陽氣在不知不覺中萌生,促動著人真正地開始一番作為。
早年的曾國藩,是一個寒門讀書郎。胸中的抱負很大,躊躇滿志,學習也非常勤奮,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氣勢很厚”,但個性上卻并非能“靜”。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和自己的同學、同僚爭吵,就連跟著他在京城讀書的弟弟曾國荃,也因為忍受不了哥哥的暴躁脾氣而離開他回家。為此,曾國藩多次自我反省,為自己不能好好地靜下來大傷腦筋。后來,他師從理學大師唐鑒學習《朱子全書》,并通過每天寫日記、做功課來磨煉自己心志。這最終便他靜了下來,以至于他在京城官階升得很快。
在熱鬧的官場中,曾國藩并不引人注意,咸豐皇帝對他的印象極淡,認為他只不過是一個迂酸的儒生罷了。待太平天國起義爆發(fā),他回鄉(xiāng)起兵,一舉名震天下,咸豐皇帝搜腸刮肚才記起這個沉默寡言的大臣。可見,曾國藩通過自己的修煉,真的將“靜”字功夫化入自己的骨髓里頭了。
【行動指南】
對于自身事業(yè)這艘大船來說,要充當好把握方向的舵,也要當好提供動力的帆,但首先要做好能穩(wěn)固船身的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