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特點,“一刀切”式的教育方式未必真正管用。所以,與其“白費力氣”,不如“另辟蹊徑”。我們的管理者可以借鑒醫(yī)生的做法,為他們每個人單獨設立一個“病歷本”。
我公司的業(yè)務部門有幾個令部門經理十分撓頭的“刺兒頭”員工--他們入司半年有余,業(yè)績總是不好不壞,狀態(tài)總是不高不低,產品知識總是似懂非懂……,一句話:混日子。
但是,畢竟他們幾個人入司時間較長,是所謂的“老資格”員工,再加上業(yè)績總體來說也還馬馬虎虎,又沒有明顯的“違法亂紀”現象,公司也不好予以辭退處理。
這下可難壞了他們的部門經理--總是大會小會“敲打”這幾個員工,私下里也是“思想工作”做了“一籮筐”,并時不時地為他們專門舉行一些“培訓”課程……??傊?,可謂是“機關算盡”、“嘔心瀝血”。
但您再看這邊廂,這幾個“刺兒頭”表面上雖說表現得極為“善解人意”--他們總是異常“配合”,主動表示接受經理的意見與建議,承認這是為他們好;但在“行動”上卻“該咋樣咋樣”,照舊“我行我素”,整個兒一個“蒸不熟、煮不爛”,“氣死你沒脾氣”。
結局也可想而知。在使出渾身解數也不見明顯成效后,部門經理也就干脆放棄努力,來個“眼不見心不煩”--敗給你了,你愛咋樣咋樣吧!
其實,這個小“橋段”不只是我,其他企業(yè)的管理者也未必不熟悉--基本上無論你走到哪里,總能碰上三五個這樣的“刺兒頭”員工。
對于這樣的員工,教育、改造起來確實很困難。所以,果斷“放棄”(辭退)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否則,就會像“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搞得大家都別扭。
但是,這樣的員工往往“天賦”極佳,他們的問題不是“笨”,而是“懶”。正因為“不笨”,所以總想耍“小聰明”,走“捷徑”,因此總是處于一種“眼高手低”的狀態(tài)。這種員工一旦“改造”過來,他們的“天賦”就會集中爆發(fā)出來,反而很容易登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所以,對這樣的員工施行“教育”與“改造”,盡管“困難重重”,但有時也值得一試。
從我的小小“經驗”來說,這里主要有兩個重點:
其一,與其“一塊兒教育”,不如“單獨開藥方”。
其實,對于這種“刺兒頭”員工,“開會”說事兒,或其他任何“上大課”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會吃這一套。而且,這些“刺兒頭”往往個性極為鮮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一刀切”式的教育方式也未必真正管用。所以,與其“白費力氣”,不如“另辟蹊徑”。我們的管理者可以借鑒醫(yī)生的做法,為他們每個人單獨設立一個“病歷本”,上邊詳細記錄他們每個人不同的癥狀,并通過一定時間的磨合與摸索,找出針對這些“病狀”的“藥方”。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公司業(yè)務部門的小李,為了“偷懶”竟然回避接待客戶。他總是借“上廁所”或“給其他部門幫忙”之類的理由在應該自己接待客戶的時間里“溜之大吉”。他的部門經理小趙非常生氣,總是在部門會議上批評他。但無論小趙怎么批評、教育,小李的這個毛病就是不見絲毫好轉,令小趙頭痛不已。經過我“點撥”,小趙放棄了收效不佳的“批評、教育”的方法。他通過仔細觀察和思考,找到了“治”小李的“絕招”--只要小李一“失蹤”,小趙就會立刻打電話給他,如果得到的回答是“在廁所”,小趙就會直奔廁所并“在門口等他”;如果得到其他的答復,小趙也會立刻奔赴現場予以當場“確認”。這下小李“沒轍”了,只好乖乖地回來接待他的客戶。
從這個小事例當中可以看出,其實只要你肯動腦筋、想辦法,總會找到專治這些員工某種“特殊病癥”的“獨門藥方”。這樣一來,即便那些“刺兒頭”是“孫悟空”,也注定飛不出你這“如來佛”的手掌心了。
其二,治療這些“刺兒頭”員工的“懶病”,需要你付出極大的“耐心”。
這些“刺兒頭”之所以“蒸不熟,煮不爛”,其實就是想和你比比“耐心”。而且他們十分清楚你不是對手,遲早會放棄。所以,對付這種人,就得“以惡治惡”--他們“賴”,你得比他們更“賴”,看誰“撐”的時間久。只要你咬緊牙關堅持住,讓這些“刺兒頭”真正“怕”了你,不愁制不服他們。
我一向認為,往往一些“笨”辦法,其實倒是最“省心”,效率最高的辦法?!耙坏肚小薄ⅰ懊济右话炎ァ笔降墓芾砉倘槐砻婵磥硎帧巴纯臁?,好像極有效率似的,但只要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流于了形式,其實結果就是“零”。而對于“零”的不停重復與積累才是最“累人”的事兒。與其這樣,不如“一個一個來”,哪怕一個月只解決一個員工的問題,一年下來就可以“搞定”十二個員工,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偙认姑盍艘荒辏瑔T工還在“原地踏步”,甚至“向下出溜”強。
這就是“一大于零”的道理。這個道理盡管“樸實無華”,但卻“威力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