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商品的價格高低到底取決于什么?怎么能夠賣出高價?高價成交說起來很神秘,但是道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不可替代性”。想要賣出高價,就要讓你的產(chǎn)品具備不可替代性。
中國有句古話——“物以稀為貴”,這是一句經(jīng)過檢驗的真理。這句話顯示了價值的基本原理,物品的價值取決于它是否稀缺,只有稀缺的物品才能具備高昂的價值。
作為商品社會中的一分子,我們每個人也都是“商品”,那么我們的價值到底應(yīng)該怎么衡量呢?薪酬是衡量我們價值的標準之一,那么社會上各個工作崗位的薪酬高低到底取決于什么?很多人會說貢獻、能力或者“給企業(yè)帶來的回報”。其實都不是,薪酬的高低最終還是取決于不可替代性。如果一個崗位的工作人員離職后,市場上很難找到其他人接替他,來應(yīng)聘的人都提出更高的工資要求,企業(yè)必然需要提升工資待遇以吸引應(yīng)聘者。而一個工作崗位的人員離職后,外面的人排隊來應(yīng)聘,提出的工資要求一個比一個低,企業(yè)就肯定不會為這個崗位開出較高的工資。在中國,大部分體力勞動者工資都很低,而在美國可能同樣的工作卻由于愿意干的人少,從而工資很高,可見,薪酬不是取決于貢獻的價值,而是不可替代性。
黃金昂貴,是因為存量稀少,獲取困難。鉆石更是,它給人帶來的價值就是稀缺,正因為稀缺,戴它的人,才覺得光彩照人,品位高貴。佩戴者與其說在裝飾自己,不如說在顯示自己能夠獲取這些珍稀物品的實力。如果人人都有,人們就根本沒有必要把它們當寶貝了。
第1章高價有理成交有道說到這里,我們很有必要提一下鋁的價值變遷。1854年,法國化學家德維爾經(jīng)過科學實驗,非常艱難地得到了金屬鋁。這時的鋁十分珍貴,據(jù)說在一次宴會上,法國皇帝拿破侖獨自用鋁制的刀叉,而其他人的餐具都是銀制的,此外,泰國當時的國王曾用過鋁制的表鏈,可見鋁的尊貴;1855年巴黎國際博覽會上,展出了一小塊鋁,標簽上寫道:“來自粘土的白銀”,并將它與最珍貴的珠寶并列。為什么會這樣呢?這就是因為在自然界里,鋁的儲量雖然很高,但是鋁通常都是以氧化鋁的形態(tài)存在,純凈的鋁非常稀少。1886年,美國的豪爾和法國的海朗特,分別獨立地通過電解熔融的鋁礬土和冰晶石的混合物制得了金屬鋁,奠定了今天大規(guī)模生產(chǎn)鋁的基礎(chǔ)。電解鋁技術(shù)讓鋁的產(chǎn)量猛增,其價值銳減,根本與黃金不可同日而語,更無法與之匹敵了。從鋁的變化就可以看出來,物以稀為貴,而且它的確是衡量市場價格的準則。
稀缺性,不可替代性,這就是價值的基礎(chǔ),也會在價格上直接反映出來。
想獲得高工資嗎?那你就把自己打造成企業(yè)不可替代的人吧;想賣出高價嗎?那就把你的產(chǎn)品做成在客戶心中不可替代的產(chǎn)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