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倫·菲爾堡教授是研究收入對幸福/滿意度的影響的權威。菲爾堡博士發(fā)現,收入與生活的總體滿意度之間存在著明顯關聯。他還發(fā)現,“相對收入”比起“絕對收入”,能夠更好地預測人們的幸福感。
更加富有的人往往感到更加幸福。不過實驗表明,最重要的并不是收入本身,而是相對于同伴的收入……美國人將他們自己與那些和他們年齡相仿的美國人進行比較,結果導致享受適應征的出現,因為美國人的收入在成年人的一生中不斷增長……但總體幸福感卻不會一直不斷地提高。在富裕的國家中收入持續(xù)增長,可能推動了消費,而盡管個人的消費水平越來越高,幸福感卻保持在恒定的水平。
如果你比大多數朋友、鄰居與同事的收入更高,你猜會怎樣?那么,你可能比那些收入相對比你低的人,更感覺幸福一些。
你可能將自己與之對比的那群人,是哈佛大學經濟學家艾佐·盧特莫稱為“類似于別人”的人……如果你比較收入相當的兩個人,其中一個居住在更富裕地區(qū),另一個居住在較貧窮地區(qū),那么,前者的幸福感不如后者。
如果你只研究那些居住在盧特莫教授所謂“更富裕地區(qū)”的人,結果會怎樣?你會發(fā)現,“富裕山莊”的有些居民對生活十分滿意,有些則不然。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這種差異?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研究了兩組嬰兒潮時代出生的高收入者,即像羅伯那樣的人和像亨利那樣的人,我把他們稱為“羅伯一族”和“亨利一族”。所有人都出生于1946~1964年,年實際家庭收入達到或超過10萬美元。認為自己生活滿意度最高的那些人,與認為自己不滿意的那些人形成了鮮明對比。“亨利一族”屬于對生活最滿意的人,而與之完全相對的則是“羅伯一族”。